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吴氏真医疯癫郎中治疗肿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肝癌 肺癌 胃癌
查看: 12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清外感内伤,谨守病机辨治支原体感染、流感

[复制链接]

5097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0:27: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当前,支原体及流感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频发,甚至导致肺炎,给民众造成了许多困扰。支原体感染多见于学龄期儿童,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年龄大的儿童失治误治后常发生支原体肺炎;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以高热、咳嗽、全身症状为主,年龄大的儿童常可见肌肉痛、头痛等症状。西医以抗病毒、抗支原体及对症治疗为主,效果欠佳。此类病属中医“冬温”“感冒”“咳嗽”等范畴,中医在诊治这类疾病方面有独特优势。笔者现将自己的诊治经验及验案一则分享如下。

分清外感内伤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和内伤有关,辨清外感、内伤非常重要,需四诊合参。外感一般起病急,病因明确,发热重,发热、恶寒并见,可用手触摸患儿额头,若热在肌表,一般为外感,若热自内透出,一般是内伤;也可观察患儿咽喉,若红肿、充血明显,一般为外感,若红肿、充血不明显,一般是内伤。治疗方面要因势利导,“其高者,因而越之”,在外者解表透邪,在内者清里逐邪,亦有内外合邪者,则表里同治。

重视伏气温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秋伤于湿,冬必咳嗽”,揭示了“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伏气致病规律,秋伤于湿(重阴),冬生咳嗽(阳病),中医认为一年有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六气,“亢则害,承乃制”,秋季之中立秋、处暑、白露三个节气属于太阴湿土,感受湿邪后,湿邪郁于体内,甚则化热成痰,所以诊疗要关注湿邪郁肺、湿热蕴肺等证,要重视应用芳香化湿、清肺化痰等法。同时伏气温病可自发,也可由外邪引发,发病之证可能与外感之邪不一致,临床中当详辨。

重视兼证的诊治 儿童食饮无节,起居无常,甚至有情绪障碍,导致易兼食滞、湿、风,外感患儿若不兼治兼证,解表则像想放飞小鸟,而脚被食滞、湿、风所缚束,不能飞也。内伤患儿若不兼治兼证,也难令其气条达而致和平。

护阳存津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附翼·求正录》中提到“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故阳气在疾病康复中非常重要。治疗温病亦以存津为要,因此护阳存津在支原体感染诊断、治疗、康复中至关重要。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脏,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通过扶正、祛邪、疏调之法,使气机条达而致和平,疾病可愈。

张某,男,12岁,2023年11月20日(小雪前2天)初诊。患者因无明显诱因咳嗽1周,9月10日下午(白露后2天)放学回家路上被雨淋湿。1周前,患者因咳嗽去医院就诊,体温检查正常,肺部CT检查结果正常,血常规检查结果正常,尿液全项分析检查结果正常,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用阿奇霉素治疗无效(具体用量不详)。刻下:咳黄痰,痰多,胸闷,饮食可,二便可。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

治法:清热化痰止咳。

方用清气化痰汤加减:陈皮10g,杏仁10g,生黄芩15g,法半夏10g,前胡15g,茯苓15g,胆南星15g,竹茹15g,苏子10g,知母15g,生薏苡仁15g,生甘草10g。3剂,开水煎沸10分钟,每2日1剂。

11月27日二诊:患者胸闷消失,偶有咳痰,饮食可,二便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方用二陈汤加减化痰止咳,药用:陈皮10g,茯苓15g,法半夏10g,苏子10g,莱菔子15g,杏仁10g,山楂20g,炒白术15g,生薏苡仁20g,生甘草10g。2剂,开水煎沸10分钟,每2日1剂。

12月1日电话随访:病愈。

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患者白露后2天被雨淋,感太阴湿土之湿邪,湿邪蕴于肺,郁而化热,炼津液为痰,导致痰热蕴肺,故咳黄痰。肺宣降失司,故胸闷。此病案属伏气致病范筹,一是治病必求于本,审证求因,抓住湿邪这个病因,二是遵循中医理法方药,灵活运用,故效果明显。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 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大理州中医医院何云长  云南中医药大学何逵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97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4-1-5 10:30:19 |只看该作者
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认为它的病因主要是阴虚燥热,病变脏腑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尤以肾脏为关键。糖尿病病程日久就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了经济上、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多重打击。



经常会有人问,有什么简单易学的动作可以防治糖尿病。下面就给大家推荐一个按摩方法,经常做此动作可以益肾固气、健脾和胃、通经活络,进而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加速葡萄糖的利用,改善微循环,对防止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减轻患者手足麻凉、乏力、腰背酸痛、进食后腹胀不易消化等症状有积极作用,同时也适用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糖耐量障碍的糖尿病高危人群用于预防。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益气固睛:拇指内扣掌心,其余四肢握拳,扣住拇指,放于两胁肋部,双脚五趾抓地,同时环转眼球,顺时针、逆时针各20遍。



横推胰脏:双手掌由外向内推腹部胰脏体表投影区,一推一拉交替操作20遍。



揉腹部:以神阙(肚脐正中)为中心,分别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揉腹20遍。



按揉腰背:双手握拳,以食指的掌指关节点揉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分别位于脊柱旁开1.5寸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椎下),每穴各30秒。



推擦腰骶:双掌由脾俞自上而下推至八髎穴10遍。



通调脾肾:揉脾经血海、地机、三阴交,揉肾经太溪穴,双手拇指沿胫骨内侧缘由阴陵泉推至太溪穴5遍。(血海:屈膝90°,左手手指向上,掌心对准右髌骨中央,手掌覆于膝盖上,拇指与其余4指成45°,拇指尖所指处即此穴。阴陵泉:胫骨内侧踝向上弯曲处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此穴。地机:阴陵泉直下4横指,胫骨内侧缘。三阴交:内踝尖直上4横指,胫骨内侧缘后方。太溪: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扣胃经:双手握空拳自上而下叩击小腿外侧胃经循行部位5遍,以酸胀为度。



擦涌泉穴:用手掌擦涌泉穴(足底前1/3的凹陷中),以透热为度。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志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97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4-1-5 10:34:38 |只看该作者
菌菇作为美味食品,很早就被人所熟知,虽然它们其貌不扬,价格也十分亲民,但却仿佛天生适配各种烹饪方法,营养价值也受到广泛认可,被视为“菜中之王”。


冬吃菌菇营养多
图片

菌菇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丰富,堪称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等。此外,菌菇在降血压、保护肝脏、提升身体免疫等方面都有不可小觑的功效。下面介绍一些常吃菌类的养生功效。



香菇


香菇性平、味甘,具有益气补虚、健脾胃的功效。有研究发现,香菇含有丰富的钾、钙等矿物质,有抑制肝内胆固醇增加、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滋养皮肤等作用。香菇适合搭配高钙食物,其中的维生素D能促进钙吸收,让补钙效果翻倍。



平菇


平菇性微温、味甘,具有补脾胃、除湿邪等功效。可降低胆固醇含量,对缓解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有一定辅助作用。有研究发现,平菇中的多糖物质具有抗肿瘤活性,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草菇


草菇又名兰花菇、贡菇等,具有补脾益气、清暑热的功效。草菇的维生素C含量高居菇类第一,解毒作用强,可与人体内的铅、砷、苯等有害物结合,使之排出体外。还能减慢胃肠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糖尿病患者的“益友”。



金针菇


金针菇又名金钱菇、黄耳蕈等。金针菇能增强记忆力,在日本被誉为“益智菇”。金针菇有抗衰老作用,长期食用对预防和治疗溃疡、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有积极作用。



松菇


松菇又名松茸、松伞蘑等。松菇具有强身益肠、健胃、化痰、驱虫等功效。常食松菇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猴头菇


猴头菇性平、味甘,有助消化、利五脏之功。有研究发现,猴头菇可防治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等,是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吃对才能收获好营养


吃前先晒


有研究人员建议,新鲜的菌菇买回家后,可选择阳光充足的时间段将其放置在太阳下晒一会。因为光照会刺激新鲜菌菇生成更多的维生素D,所以太阳晒过的菌菇补钙效果更好。



面粉清洗


菌类表面坑洼,易残留杂质,简单的用水冲洗,看似表面干净,但很难真的清洗干净。不妨试试下面这个方法:切去菌菇底部的硬蒂放入水中,在水里放点面粉,用手搅拌,然后倒掉面粉水,再用清水冲净即可。


不同菌类的最佳吃法

菌菇营养好,适合的烹饪方式能在更大程度上“锁住”鲜味和营养。



干香菇香味浓,适合炖肉;鲜香菇口感嫩滑,适合与素菜烹炒;平菇百搭,可以和蔬菜、肉类、鸡蛋一起烹炒,还可以用来做汤;金针菇可凉拌、烹炒或炖煮;猴头菇口味清淡,容易受肉味和蔬菜影响,适合清炒;草菇、口蘑可短时间爆炒,以保留更多的维生素。下面推荐一道菌菇美味菜谱。



菌菇排骨煲

图片

主料:金针菇100g,杏鲍菇100g,包菜100g,胡萝卜1根,排骨500g。



调料:葱、姜、料酒、胡椒粉、花椒粉、盐、豉油、鲜贝露各适量。



做法:排骨洗净,开水焯一遍,撇去浮沫,加葱、姜、料酒、胡椒粉、花椒粉和水,入高压锅定时20分钟;杏鲍菇、胡萝卜切片,包菜手撕片状备用;将高压锅煮好的排骨连汤倒入砂锅内,加入金针菇、杏鲍菇和胡萝卜,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炖5分钟;加入包菜片、盐、豉油、鲜贝露,开锅后即可食用。



此道菜肴营养丰富,口感多样,菌菇味鲜,蔬菜清爽,汤汁香浓,排骨肉嫩,亦菜亦汤,适合各类人群食用。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谢正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97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24-1-5 10:36:49 |只看该作者
中医针与灸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它们治疗所用的部位都是经络、穴位,即可单独应用也可配合应用,一般人们习惯上把它们相提并论称之为针灸。



艾灸补元阳驱寒邪

远在公元前三世纪左右中国就已有了针灸的系统文字记载了,《黄帝内经·灵枢》里面详细阐述了经络、穴位、针灸等的理论基础。灸法主要用艾草。艾乃百草之王,有补阳益气、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散节消肿、活血止痛、疏经活络等功效。艾乃纯阳之物,具有驱寒邪、补元阳、通经络、调正气之功,故可温补元阳,提振人体阳气。



灸法能治病也可防病,用以养生保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其效如神。《备急千金要方》云:“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瘟疟之气不能著人。”近代以来,对于艾灸的作用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通过医学资料和临床实践证实:艾灸能够有效增强人体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产生抗体和免疫力,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医学科学实验证明,艾灸对于血压、心率、神经、血管、淋巴及其他人体组织均有调整作用。


艾灸防病治病作用大

脑血管病:可灸神阙穴,1小时后再加灸配穴大椎、风府、风池、天柱、颈夹脊各20分钟。可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胆固醇沉积,降低血液黏稠度,促使已硬化的颈部血管恢复弹性,软化血管,加速颈、椎动脉供血,改善大脑供血供氧,预防脑血管中风的发生。还可用于脑血管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治疗及善后。



痛经不孕:中医认为不孕可因多种原因导致,尤其是宫寒而致瘀,改善宫寒便可解决瘀的问题。宫寒无论是实寒还是虚寒,如果不积极治疗或者调整改善,对女性的生殖功能都有一定的影响。可艾灸神阙配气海、关元、子宫、命门、肾俞、足三里、三阴交,主穴神阙穴每日1次,每次60分钟;配穴每次每穴各20分钟。如此长年施灸可以使女性摆脱痛经、不孕的折磨。



颈椎病:颈椎病除了改变不良的生活工作习惯、积极锻炼外,可艾灸大椎、风池、肩井穴,每日1次。如此长年施灸可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消节散瘀、软化血管、提振阳气。长年艾灸可活血化瘀,软化血管。



风湿病:中医认为风湿病是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热邪合而为病,日久损耗正气(阳气、元阳),内生痰浊、瘀血等,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气血痹阻,进而形成肢体关节、肌筋的疼痛、肿胀、变形、僵直,严重者活动受限,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艾灸神阙、命门、肾俞、足三里,每日1次。风湿病长年施灸有补阳益气、温经散寒、祛风除温、散节消肿、活血止痛、疏经活络、宣痹止痛等功效,可以有效改善风湿病症状。



老年保健:老年人阴亏阳虚,各种精微物质生成不足,而消耗不变,这就形成了“入不敷出”,也就是阳气不足、阳虚。老年性疾病“多虚多瘀”,故老年养生保健以养阳气为重。艾灸可补元阳,治虚寒、疏瘀阻、祛寒湿。可选主穴神阙,每日1次,每次60分钟;配膏肓、肾俞、命门、至阳、中脘、足三里、气海、关元,每日1次,每次20分钟。此法用以老年养生保健,不仅可以提振人体阳气,滋补元阳,达到温补的作用,解决寒、虚等问题,而且可以使留于体内的有形之邪得以清除,去除各种顽疾,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97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24-1-5 10:38:48 |只看该作者
经行头痛是指女性在月经期间或月经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要症状,月经结束后头痛消失的病症。本病属西医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范畴,是月经病中常见病证之一。笔者近期临床上收治了好几例这样的患者,经过针灸治疗,都取得了满意效果,又嘱患者自我按揉太阳、百会、合谷、神门、三阴交、太冲等6穴,既可增加治疗效果,又能预防减轻经行头痛。

病因病机



经行头痛属于中医内伤头痛范畴,头痛发作与月经密切相关。疼痛部位可在一侧头部,或双侧太阳穴处,或巅顶处,或后脑勺处;疼痛性质有掣痛、刺痛、胀痛、隐痛,严重者可全脑剧烈疼痛。中医认为本病病因多因情志内伤,肝郁化火,上扰头窍;或瘀血内阻,络脉不通,“不通则痛”;或体弱血虚,经行时阴血更加不足,脑失所养,“不荣则痛”。头为诸阳之会,人体所有阳经皆汇聚于头,五脏六腑之气亦皆上荣于头,足厥阴肝经循行在巅顶与督脉相会,肝主藏血,冲脉附于肝,经行时气血下注冲任而为月经,人体阴血相对不足,所以外感、内伤均可在月经期间引起脏腑气血失调而发为本病。

经行头痛根据疼痛性质、疼痛时间等临床症状表现,可分为虚实两类,多数情况下,头痛发作于月经前或月经期间,疼痛呈现胀痛或刺痛者为实证;头痛发作于月经后或月经即将结束时,疼痛呈现为隐隐、绵绵作痛,伴有头晕者为虚证。

腧穴调理



太阳 经外奇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太阳穴具有清热消肿、舒络止痛、清利头目的功效,是治疗偏头痛的常用腧穴。选择该穴治疗经行头痛,属于局部取穴的方法,可用双手大拇指同时按揉,力度以能耐受为度,即可缓解经行头痛,同时对眼痛、头晕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百会 督脉腧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简便取穴为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督脉有督领全身阳气、统率诸阳经的作用,太阳穴为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别称“三阳五会”,“脑为元神之府”“头为诸阳之会”,选取百会穴按揉,符合“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取穴特点,可行气止痛,疏通脑部经络气血,“通则不痛”,从而治疗经行头痛。

合谷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为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即为该穴。阳明经多气多血,合谷穴是大肠经的原穴,是调理人体气机的大穴,通过调气,可理血活血,收通经止痛之功效,可治疗妇科各种气血不和的疾病。选择合谷穴进行按揉,能有效缓解经行疼痛,月经结束,亦可经常按揉,通调头面经络气血,达到预防经行头痛发作的作用。

神门 手少阴心经腧穴,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心主神志,本穴为神气出入之门,故名神门。神门为心经原穴,是心脏原气留止的部位,可对心气有调补作用。心主血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按揉神门穴,可镇静宁神、补益心气、疏通血脉,故能有效缓解包括经行头痛在内的各类疼痛。

三阴交 足太阴脾经腧穴,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该穴为脾、肝、肾三经交会穴,可健脾摄血、补肝益肾,为治疗妇科疾病的要穴。按揉三阴交,能通调脾、肝和肾三经气血,对情志内伤、肝郁气滞,瘀血阻络和体虚血亏引起的实虚两类经行头痛皆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太冲 足厥阴肝经腧穴,在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后方凹陷中。太冲为肝经原穴,为肝脏原气留止的部位,具有疏肝理气解郁、清肝养血的功效。同时该穴与合谷穴组成“四关穴”,既能调气,又能调血,改善神志不宁。选择太冲穴按揉,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效改善经行头痛,并可使女性达到“冲气以为和”的状态。

经行头痛发作时,痛不剧烈者,可通过上述腧穴进行按揉,能有效、快速缓解,疼痛严重者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头痛缓解后,要注意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快,作息有度,饮食有节,同时坚持按揉上述腧穴,收疏肝、健脾、固肾之效,达到气顺血和、头窍得养、头痛自消的作用。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版权声明:

内容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曹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97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24-1-5 10:41:25 |只看该作者
“医生,方子里的后下药是什么意思?”“这个药为什么要先煎?” “能不能所有药一起煎?不然太浪费时间了。”在中药房窗口,许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本文为读者详细介绍为什么有的中药要“先煎”,有的要“后下”。

图片
先煎药

图片
先煎药主要分为三大类:有毒类、矿物类、动物骨甲类。

有毒类

常见需先煎的有毒类中药包括附子(黑顺片)、制川乌、制草乌、制关白附、蛇六谷等。此类中药先煎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药物毒性。

以附子(黑顺片)为例,其有毒成分主要是乌头碱类化合物,此类化合物遇水加热后毒性会降低。虽然其毒性在炮制后已远远低于生附子,但在一般用量下仍需先煎30~60分钟,再加入其他中药一起煎。随着用量的增加,附子先煎时间应适当延长,一直煎到汤汁没有麻舌感为止。在使用此类毒性中药时,要遵循中病即止的原则,疾病大体已去,就要停止或减少使用。

矿物类

需先煎的矿物类中药包括磁石、赭石、石膏、寒水石、花蕊石、紫石英、禹余粮、赤石脂、滑石等。

动物骨甲类

需先煎的动物骨甲类中药包括鳖甲、龟甲、龙骨、牡蛎、石决明、珍珠母、瓦楞子、蛤壳、鹿角、水牛角等。

矿物类与动物甲骨类这两类中药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析出,所以先煎的目的是帮助有效成分溶出,增加药物疗效。如珍珠母,一般先煎15分钟,能增加其无机物的溶解度,使微量元素充分溶出,其有机物水解后能得到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

图片
后下药

图片
含挥发油类

豆蔻、砂仁、薄荷等。对于含有挥发油类的中药,久煎会使其气味散发、有效成分流失,导致药物疗效降低。如薄荷,主要成分为薄荷脑,久煎会使薄荷脑流失。

遇热不稳定类

钩藤、大黄、番泻叶等。对于遇热不稳定的中药,久煎会使其有效成分被破坏或分解,从而导致药物疗效降低。如钩藤,其有效成分为钩藤碱,久煎会使钩藤碱发生水解而被破坏。

在实际的煎药过程中,因为有了先煎药和后下药,使得煎药步骤变得复杂,但是一定不能为了节省时间而忽略先煎药和后下药的重要性。只有采取科学的煎煮方法,才能发挥中药的最大效能,保证药方的疗效。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版权声明:

内容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浙江省嘉兴市中医医院李仕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吴氏中医的博客——肝癌频道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2
地址:临桂县临政路16号 邮编:541100
Email:ka900@126.com 吴氏老中医博客:http://blog.sina.com.cn/ka900 备案号:桂ICP备10200646号
友情链接:|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相关微博  |  中国太岁肉灵芝|

手机版|吴氏真医的博客│Email:ka900@126.com│电话:13299275999│原发性肝癌晚期肺癌治疗胃癌晚期肠癌│    

GMT+8, 2024-5-3 16:00 , Processed in 0.03271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