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吴氏真医疯癫郎中治疗肿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肝癌 肺癌 胃癌
查看: 14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养收”为原则

[复制链接]

5097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8-14 09:24: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立秋,是秋季的起点,却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民间素有所谓“热在三伏”,其中一伏就是“秋后一伏”。所以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张伯礼指出,秋季气候干燥,冷热多变,老年人需注意保健防病。立秋过后天气逐渐凉爽,昼夜温差增大,短期的回热还容易导致气温忽高忽低,老人、小孩等体质较差者难以适应多变的天气,很容易患上感冒、发热、咽喉炎、腹痛、腹泻等多种疾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这是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四时养生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管子》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合理膳食 保护肠胃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很多人会出现胃口不好、食欲不佳等厌食症状。立秋过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萌发出“贴秋膘”的想法,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弥补夏季清减的体重,为冬季增强抵抗力打下基础。从中医养生角度来看,盲目“以肉贴膘”的方式并不可取。虽然时至立秋,但全国大部分地区依旧处于最热的三伏,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人体的胃肠功能仍然较弱,还没有完全调理过来,若此时进食太多肉类反而会增加胃肠负担,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结果适得其反。而且,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或者老年人来说,盲目“贴膘”反而容易导致一些疾病复发或加重。

秋季燥邪当令,容易耗伤津液,出现皮肤皲裂、口鼻干燥、口渴咽干等症状。《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指出,“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饮食当坚持“少辛多酸”的原则,以清润、收敛为主。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散之品,多吃一些甘味、酸味的滋阴润肺之品,如蜂蜜、银耳、雪梨、百合、荸荠、甘蔗、莲藕等,还可辅以沙参、麦冬、石斛、木耳、百合等养阴生津润肺的中药煮粥煲汤饮用。同时还应注意,秋季大量新鲜水果上市,瓜果虽好,但应谨记“秋瓜坏肚”,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应有所选择和节制,以防损伤脾胃阳气。糖尿病患者更应少吃过甜的水果,尽量以西红柿、黄瓜、萝卜等蔬菜代替,以维持血糖稳定。秋季肠炎泄泻初起可以服用藿香正气、胃肠安等制剂。

调节情绪 远离忧郁

秋季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下降,有些地区草枯叶落,花木凋零,秋风萧瑟,秋雨凄凉。一些老年人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勾起心中凄凉、垂暮之感,产生忧郁、惆怅、烦躁等感伤情绪。这种气氛感染力很强,一人秋愁萌动,常常会影响周围的亲人、同事、朋友,“悲秋”的氛围更加浓郁。因此,秋季要特别注意情绪调节,以防秋愁伤身。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容易损伤肺气,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情绪的耐受性下降,容易产生悲忧情绪。如何化解这种秋季的肃杀、悲凉之气,远离忧郁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情志调摄上,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内心平静。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以顺应秋季的容平之气,正所谓“气定则神闲,神闲则性静”。老年人应保持内心宁静、心情舒畅,切忌情绪大起大落,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有时心神消耗的气血,比身体劳作更多,因此不要让自己的心思太辛苦。遇伤感事则主动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可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并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不妨多去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登山、旅游等,以消解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如条件允许,可以外出旅游,怡情舒心。其中登山活动有益于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增强心脏收缩力和肺活量,也能很好地改善消极沮丧的情绪。

起居有常 提高抗病能力

经过夏季的持续高温炙烤,人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出现心烦、焦躁、易怒等“情绪中暑”状况,造成人体能量消耗透支。而立秋之后气温由热转凉,人容易因身体能量消耗过多而出现疲软、困乏等状况,并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同时,立秋之后午休时间减少,加上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偏大,睡眠时间和质量下降。为摆脱这种不良的状态,需要在日常生活、起居饮食等方面进行调整,提高抗病能力。

平素注意清淡饮食,因为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酸性物质,加深困倦。起居方面,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调整作息时间,顺应阳气收敛,“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舒展肺气,而中午适当小睡也有利于化解困顿情绪。也可以在室内放些绿萝、吊兰、虎皮兰等绿色植物,增添活力,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对摆脱与人体缺氧有关的困乏状态也有一定作用。立秋时节白天依然炎热,但早晚寒气渐盛,体质虚弱的人群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民间自古流传“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谚语。立秋过后,气温日趋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寒露过后,北方冷空气会不断入侵,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寒”。此时应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薄衣御寒,循序渐进练习“秋冻”,以提高机体御寒能力,有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生。但“秋冻”不宜冻脚,常言道“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

适量运动 增强体质

秋季天高气爽,气温始凉未寒,正是户外活动的黄金季节。俗话说“动则不衰,乐则长寿”,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锻炼心肺功能,增强机体耐受能力。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情况,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身体好的可以选择爬山、钓鱼、郊游等活动,而身体较差的则可以选择一些活动量较小的项目,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气功等。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如青年人可以打球、爬山、骑车、游泳等,年老体弱者则可选择太极拳、慢跑、散步、八段锦等较为和缓的运动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择哪种运动方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汗出太过,耗损阳气。锻炼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以免造成关节韧带拉伤、肌肉拉伤等。

虽然秋季气候宜人,但多晴少雨,气候较为干燥,运动前后要多喝些水,注意补充体内水分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提高口鼻黏膜的防御机能,促进周身血液循环。如果运动过程中流汗过多,还应该注意喝些淡盐水,以补充体内钠的流失。但切忌暴饮,应少量、多次、慢饮,逐渐补充水分。

防病保健 安度“多事之秋”

立秋过后,雨水渐少,物候干燥,昼热夜凉,天气冷暖多变,人体一时难以适应,稍有不慎,极易旧病复发或引发疾病。因此,入秋后必须注意防病保健,只要多加防范,就能平稳度过“多事之秋”。

预防感冒,拒绝秋燥

立秋是一年之中气温由高逐渐降低的转折期,此后湿气逐渐减弱,转向干热,“桑拿天”逐渐减少。但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炎夏的余热未消,“秋老虎”甚至还可能虎视眈眈。这段时间里,昼夜温差也会逐渐增大,老年人及体弱者易受凉风,引发感冒、咳嗽、头痛等疾病。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中老年人,若不注意天气变化,防寒保暖,一旦受凉感冒,极易导致旧病复发。华北地区气候干燥,人体很容易出现鼻干咽燥、声哑干咳、大便干结等“秋燥症”,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免疫力降低,应特别注意预防“秋燥症”。切忌贪凉,尽量减少空调、电扇等电器的长时间使用,注意天气冷暖变化,预防疾病“秋后算账”。老年人应养成每日用冷淡盐水漱口洗鼻的习惯,仰头含漱片刻,使盐水与咽部充分浸润。干燥的秋天也易引起哮喘,有哮喘病史的老年人应尽量避免与过敏原接触。

谨防秋季腹泻

夏日酷暑难耐,大量进食冷饮、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立秋过后温度下降,部分致泻病原微生物易孳生,容易引起肠道细菌感染、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同时,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的抗病能力也开始减弱,容易出现反酸、腹痛、腹泻、腹胀等症。此时,要严格把好“进口关”,养成科学合理的膳食习惯,尤其注意腹部保暖。

血压波动,及时调整用药

炎炎夏日,不少高血压患者自测血压后看到血压下降,或担心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常常会选择自行停药或减少药量,9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血管硬化,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入秋后天气变凉,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变化明显。血管收缩直接影响血液供应,容易诱发心绞痛等有关心脑血管疾患。秋季气温变化较大,有时候出现忽冷忽热的情况,血管骤然收缩舒张,也容易引起中风、心梗等重大心脑血管事件。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务必重视血压的监测和管理,遵医嘱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并注意先兆症状,如发现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应及时送医院治疗,以防发生意外。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真正懂得养生的人,当顺应四时之气而养,方能达到治未病的效果。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一年四季生物的规律,人体也不外如此。立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以后,虽然暑气一时难消,并且会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体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起来,正是防病保健的关键时期,应当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这样才能为深秋和寒冬的到来做好准备。夏秋交替的时节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爆发期,血管最怕“一冷一热”,这段时间,不仅要养肺,还要注意高血压、心梗、中风等疾病的预防。尤其老年人更要谨慎,注意保暖,早晚要增添衣服,发现不适,及时就医。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 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院长 毛国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97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3-8-14 09:26:26 |只看该作者
在《伤寒论》原文中,当归四逆汤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甘草、大枣组成。我在讨论当归四逆汤时,常常将桂枝汤拿来作为参照。桂枝汤治疗卫不与营和谐,而当归四逆汤治疗营不与卫和谐;桂枝汤治风寒束表,而当归四逆汤治风寒中于血脉。关于当归四逆汤,从古到今争议很多,尤其在关于方中生姜是误抄丢失还是仲景公本就不用生姜、大枣是二十五枚还是二十枚等问题上,各家意见不一。但是这些争议在临床实践中又十分重要,因为这“一加一减”对于临床是天壤之别,所以值得商榷。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载:“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关于当归四逆汤方中为何不用生姜,我的老师、已故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陈瑞春先生认为是传抄失误所致,原方应当用生姜,理由有二:一是原方是以桂枝汤为基础,调和营卫,姜枣是主药;二是当归四逆汤有加吴茱萸、生姜的用法。所以,当归四逆汤中应有生姜是情理之中的事,毋庸置疑。陈瑞春老师是临床大家,在临床实践中用此方治愈多种疾病,但作为其弟子,我认为此方原本有无生姜在临床应用中差别很大,故不得不提出异议。

罗东逸在《古今名医方论》中,首先引用了柯琴对当归四逆汤方证的论述,并支持这一观点。柯韵伯曰:“此厥阴初伤于寒,发散表寒之剂。凡厥阴伤寒,则脉微而厥。以厥阴为两阴之交尽,又名阴之绝阳。伤于寒,则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然相火寄于厥阴之脏,经虽寒而脏不寒,故先厥者后必发热。所以伤寒初起,见其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不得遽认为虚寒而用姜、附耳。此方取桂枝汤,君以当归者,厥阴主肝为血室也;倍加大枣者,肝苦急,甘以缓之,即小建中加饴法;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细辛甚辛,通三阴气血,外达于毫端,力比麻黄,用以代生姜,不欲其横散也,与麻黄汤不用同义;通草能通关节,用以开厥阴之阖。当归得芍药生血于中,大枣同甘草益气于里,桂枝得细辛而气血流经。缓中以调肝,则营气得至太阴,而脉自不绝;温表以逐邪,则卫气得行四末,而手足自温。不须参、苓之补,不用姜、附之峻,此厥阴四逆,与太、少不同治,仍不失辛甘发散之理,斯为厥阴伤寒表剂欤!若其人内有久寒,非发散之品所能兼治。茱萸辛热,猛于细辛,能直通厥阴之脏,仍加生姜之横散,淫气于筋,筋脉不沮弛,则气血如故。是又救厥阴内外两伤于寒之法也。”(附罗东逸方解:认为当归得芍药和于血中,大枣同甘草益于里,桂枝得细辛而气血流经)。

是方不用生姜,而大枣之用多于桂枝汤一倍有余,此是桂枝汤用生姜治卫不与营和谐,而当归四逆汤治营不与卫和谐的重要区别。

清代医家陈亮斯在其《伤寒论注》中分析道:“此当归四逆汤,因风寒中于血脉而逆,当归四逆所由立也。风寒中于血脉,则已入营气之中,阴阳虽欲相顺接而不可得,邪涩于经,营气不流,非温通其血脉不可,当归血中气药,能散内寒而和血,故以为君。桂枝祛厥阴血分之风也;细辛泄厥阴血分之寒者也。大枣之用多于桂枝汤一倍有奇,以大枣能助经脉,和阴阳而调营卫,且邪并肝经,木盛则侮土,甘草大枣之用,尚有兼厚脾土而御侮之意耶!通草者,《本经》称其通利九窍血脉关节,盖邪气阻于血分,以通草之入血分而破阻塞者治之,即众药借通草之力而无不通矣。故桂枝汤治卫不与营和谐,是方治营不与卫和谐。”

桂枝汤调和营卫,燮理阴阳、解肌祛风,而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温阳祛寒,散血中之邪风寒凝。经此一番分析,不得不感叹仲景公制方之严谨。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冯向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97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3-8-14 09:29:00 |只看该作者
近期有朋友咨询,产后母乳少满足不了宝宝需求,尝试了各种民间偏方,也没有太大的效果怎么办?于是笔者根据其身体状况,让她试试按揉膻中穴、乳根穴、少泽穴、足三里穴和太冲穴等。两天后反馈,乳汁较前明显增多,嘱其继续坚持。8月1~7日是世界母乳喂养周,借此向大家介绍如何通过腧穴调理产后乳少。

母乳是宝宝最天然的食物,通过母乳喂养可增近母亲与宝宝的亲密关系,带来的健康益处可延续到成人期,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母乳喂养,设立世界母乳喂养周的原因所在。然而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改变,女性职场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面临产后乳少的困境。

产后乳少的原因

产后乳少是指女性产后哺乳期内乳汁甚少或乳汁全无,又称“产后缺乳”“乳汁不足”“乳汁不行”,临床多分为虚、实两种,虚者因乳汁化生不足,实者因乳络不通、乳汁不行。

中医认为,“乳汁乃气血所化”,女性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或平素气血亏虚,加之分娩失血耗气,导致气血亏虚,乳汁化生无源,出现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女性平时心情抑郁,或怀孕、产后,身体出现较大变化,未能及时适应,情志不舒,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乳脉不通,乳汁运行不畅,即所谓“啼哭悲怒郁结,气溢闭塞,以致乳脉不行”。女性平素身体肥胖,痰湿内盛,或产后过于大鱼大肉进补,脾失健运,体内湿气聚集成痰,痰气阻滞乳脉乳络,或胖人气虚,无力行乳,也可导致产后缺乳,古人谓之“肥胖妇人痰气壅盛,乳滞不来”。

产后乳少的腧穴调理

膻中穴:任脉腧穴,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膻中为宗气之所聚,可调理一切与气相关的疾患。该穴临近乳房,治疗乳汁少等乳房病症是其主要功效。膻中调理产后乳少,补之能益气养血生乳,泻之能理气开郁通乳,所以产后乳少无论是因虚或因实所致,皆可通过膻中得到有效调理。

乳根穴:足阳明胃经腧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明经脉为病“是主血所生病者”,足阳明胃经循经过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所以胃经腧穴可治疗乳房疾患。乳,穴所在部位;根,本也。乳根穴名意指为乳房发育充实的根本,有承固乳房肌肉的作用,所以治疗乳汁少是乳根穴的主要作用,按揉乳根穴,既能补益气血,化生乳汁,又能行气活血,通畅乳络。

少泽穴: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少泽穴为手太阳经井穴,五行属金,点按少泽穴,能疏泄肝木之郁,对肝郁气滞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善通乳络,是生乳、通乳的经验效穴,主治乳汁缺少、乳痈等。

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腧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土,为“土中之土”穴,按揉该穴,既能健运脾胃,益气生血,又能疏肝解郁,畅通乳络,故对产后乳少有很好的调治作用。

太冲穴:足厥阴肝经腧穴。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后方凹陷处。太冲穴为肝经原穴,是肝脏、肝经原气留止的部位,对肝脏、肝经虚实有很好的调整作用。按揉太冲穴,可疏肝理气,通络下乳,有效缓解因肝郁气滞引起的乳汁不行。

特别强调,哺乳中期,月经复潮后乳汁相应减少,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产妇如不按时哺乳,或因不适当休息导致乳汁不足,纠正不良习惯后,乳汁恢复正常者,也不做病态对待。若产后乳少较重,要及时就医,以免影响产妇身体或耽误婴儿哺乳成长。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曹方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吴氏中医的博客——肝癌频道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2
地址:临桂县临政路16号 邮编:541100
Email:ka900@126.com 吴氏老中医博客:http://blog.sina.com.cn/ka900 备案号:桂ICP备10200646号
友情链接:|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相关微博  |  中国太岁肉灵芝|

手机版|吴氏真医的博客│Email:ka900@126.com│电话:13299275999│原发性肝癌晚期肺癌治疗胃癌晚期肠癌│    

GMT+8, 2024-5-3 03:51 , Processed in 0.03196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