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吴氏真医疯癫郎中治疗肿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肝癌 肺癌 胃癌
查看: 53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穴位按摩治失眠

[复制链接]

5097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 10:26: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如果你神经衰弱、心烦失眠,甚至头痛眩晕,可以刮刮眉、握握拳,能按摩到攒竹穴与劳宫穴。









攒竹穴


位于眉毛内侧眉头处,按摩此穴可治疗头痛、眉棱骨痛、目赤肿痛、目视不明、眼睛疲劳等常见疾病。



劳宫穴


位于手掌心,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处(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按摩劳宫穴有助于清心火、安心神,临床上用于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症。采用揉擦方式按压,每穴按压5分钟,每天2~3次。对于手掌心的劳宫穴,也可借助笔帽等钝性物体进行按摩,左右手交叉进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97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3-1-11 10:27:04 |只看该作者
祛湿良方--红豆薏米粥
“湿”属于中医“六淫”之一,是对一种病理性质的抽象概括,有“外湿”与“内湿”之分,表现为重浊、黏滞、易伤人体阳气的特性。湿气重的人,往往症见头沉如裹、不思饮食、腹胀、口中黏腻、恶心呕吐、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浑浊或淋漓不尽、水肿、四肢屈伸不利、嗜睡、畏冷等。祛湿的食疗良方首选的就是“红豆薏米粥”。









“红豆薏米粥”里说的“红豆”,指的是赤小豆,很多人分不清赤小豆和红小豆,二者虽然同属豇豆属,外形、口味也比较相似,但仔细观察,还是能够区别的。赤小豆身形瘦长,而红小豆颗粒更圆,个头也稍大于赤小豆。二者都有祛湿的效果,但论祛湿、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红小豆远不如赤小豆。《本草纲目》中记载:“赤小豆以紧小而赤暗色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色淡者,并不治病。”说的就是赤小豆与红小豆的区别。所以,熬“红豆薏米粥”应用赤小豆。《神农本草经》载赤小豆“主下水,排痈肿脓血”。《药性论》亦载其“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皮肌胀满”。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赤小豆所含的皂苷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于肾脏病和心脏病,均有一定疗效;所含的叶酸有催乳的功效;具有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预防结石、减肥等作用。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容易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容易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赤小豆莫属。



方中的薏米即薏苡仁,有生薏苡仁和炒薏苡仁之分,两者都擅长祛湿。不同之处在于:生薏苡仁偏寒凉,直接煮粥易伤脾。而炒薏苡仁寒性会减少,其祛湿效果比生薏苡仁更好。因此,熬制“红豆薏米粥”应用炒薏苡仁。薏苡仁可以在家自己动手炒,取干净薏苡仁,用文火炒至微黄色、鼓起时取出,放凉,略有焦斑,微香即可,亦可到中药店买炒薏苡仁。



炒薏苡仁、赤小豆都比较难煮,煮粥前可用热水把薏米和赤小豆浸泡1小时后再煮,可使粥易煮烂,释放出所有的营养。在熬制红豆薏米粥时,可加一点芡实,以增强健脾的作用。因为脾主运化,对体内的水液有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要想祛湿,就必须健脾、祛湿一起进行。



薏米红豆芡实粥可按3:2:1的比例投料,粥熟后可适量加冰糖调味食之(糖尿病人忌放糖)。此粥可健脾祛湿、利水消肿、补肾益精。肾脏性水肿、心脏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患者,以及肥胖症患者不宜服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97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3-1-11 10:27:42 |只看该作者
寒冬时节 心血管保养七问
近日,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寒潮来临,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进入多发季节。人们应该如何保养心血管呢?现就百姓最关心的七个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问题1:寒冷气候对人体心血管有什么影响?


冬季最显著的气候特点是寒冷。中医学把自然界正常的寒冷叫寒气,若大自然寒冷太过或人不能正确防御保暖,寒气就变成六淫之一——寒邪。寒邪具有以下特点: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易致经脉痉挛、肢体蜷缩;寒邪凝滞,容易使气血阻滞。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人类是恒温动物,寒冷时人体通过收缩血管减少散热来保暖,加之冬天天气干燥,所以容易导致血液浓缩,血流缓慢,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脏耗氧量增加,心、脑、肾等脏器负担加大。此时,人体交感神经兴奋,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容易导致血管痉挛、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等,从而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有研究报道,气温每降低1℃,心脏病发病率就增加2%。



问题2:冬季养生应遵循什么原则?


《黄帝内经》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在此理论指导下,冬季应坚持“防寒、润燥、收藏、滋阴”八字养生理念。



具体来说,冬季须注重保暖,根据天气预报及时增减衣物,特别是对气温变化感觉迟钝的老年人,家人要根据气温及时调整穿衣、盖被多少。起居上,早上不要起床太早,晚上应尽早入睡。饮食上要助阳祛寒,增加优质蛋白食物,如瘦猪肉、鸡肉、鱼肉、牛肉、羊肉、鸡蛋、牛奶等;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橘子等;适当多吃温性的蔬菜,如大蒜苗、韭菜、香菜、大葱等。此外,应注意洗澡的水温不宜过热,心血管病患者不提倡洗冷水澡,也不提倡冬泳。



问题3:心血管疾病患者冬季需常备哪些药?


心血管疾病患者冬季可在医生指导下备卡托普利片、硝苯地平片、硝酸甘油片、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宽胸气雾剂等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如因寒冷刺激,导致血压一过性升高,可以临时嚼碎舌下含服卡托普利片1片或硝苯地平片1片。心绞痛发作时,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或麝香保心丸或速效救心丸,或以宽胸气雾剂舌下喷1~2喷。对于持续不解的胸痛患者,必须马上呼叫120。对于伴有脾胃虚弱、胃肠功能失调者,感受风寒后症见腹中冷痛、得温即减、大便稀溏者,可以选用附桂理中丸等,或者艾条悬灸丹田。具体请遵循医师指导。



问题4:冬季每天要喝多少水?


水是生命之源,冬季更应适时补充温开水,防止血液浓缩、黏稠,还可避免肌肤干燥。一般成人饮水2L~2.5L/天,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青中年人、重体力劳动者、高运动强度人群、出汗多者,须适量增加饮水量,而老年人、心力衰竭者、慢性肾衰竭者、体力活动较少者可酌情减少。需要注意,补水不等于过量饮水,过量饮水可能导致水中毒、心脏负荷加重等,危害身体健康。



推荐饮温开水、茶水、陈皮水、柠檬水或稀释的鲜果榨汁。各种含有色素、调味剂、糖、盐的饮料,可在运动后偶尔饮之,以改善味觉,但并不是养生的最佳饮料。



问题5:冬天室温多少度合适?


建议中老年人将室温调节在25℃为宜,年轻人可以在20℃~23℃间调整。需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容易使环境干燥,加速人体水分流失,导致血流缓慢、血黏度增加,在久坐、久卧等室内活动减少的情况下更易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此外,要适度加湿,开暖气时可通过在室内放一盆清水或开加湿器等方式保湿。



问题6:冬季可以吃哪些药膳补养身体?

①滋阴润燥药膳推荐

淮山枸杞子龙眼炖乳鸽



乳鸽斩件、焯水,以花生油爆炒,入炖盅,放入山药50g、枸杞子10g、龙眼10g、生姜2片,武火煮开,调文火炖60~90分钟,加盐适量调味即可。



黄精炖瘦肉



瘦肉200g切块、焯水,与黄精30g、生姜片2片纳入炖盅,隔水炖120分钟,加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此外,百合沙参玉竹炖猪瘦肉、石斛大枣炖甲鱼和鸡肉、无花果干炖猪肺和瘦肉、红枣炖银耳(无糖尿病者酌加冰糖)等也有很好的滋阴润燥功效。


②补气温阳药膳推荐

俗话说:“冬季进补,来年打虎”。冬天有的人会出现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喜静喜卧等阳虚的表现,可适时温补。对于这类阳气亏虚的患者,推荐两款药膳。



党参黄芪排骨汤



猪排骨300g洗净、斩块,焯水备用,取党参30g、黄芪30g、生姜2片与猪排骨共放入炖盅,煮沸后改文火炖煮约120分钟,加盐适量即可。



当归生姜羊肉汤



取羊肉500g剔除筋膜,洗净后切块、焯水。先用铁锅,以花生油、生姜片将羊肉放入爆炒,加少量黄酒,与当归10g、生姜3片共放入砂锅,以武火烧开后转文火,慢炖约90分钟,加盐、胡椒粉适量,喝汤食肉。



问题7:冬天适合做哪些体育运动?


冬季宜适时、适量运动,具体因人而异。天气转凉,人们往往偏爱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饮食以防寒、储备能量,如运动不足易导致消化不良、血脂增高等,因此建议适当活动筋骨,以身体微微汗出为宜。



中医讲究整体观念,冬季宜在日出后开始运动,老年人及心血管病患者可选择较舒缓的八段锦、太极拳、健步走、广播体操、广场舞等。健康的青中年人可选跑步、球类运动、骑自行车、爬山等强度较大的运动。在气温过低、空气质量不佳时宜减少户外运动,或选择室内活动。



冬季是自然界闭藏的时节。人与自然相应、相参,亦宜养藏,养精蓄锐,为来年春季阳气的生发做准备。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养生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界相适应的原则,注意闭藏。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还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不能随意自行减、停用药。冬季心血管调养,还要注意管控好“四高一抽”,即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体重及抽烟。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卿立金 林晋海 贠英杰 苗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吴氏中医的博客——肝癌频道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2
地址:临桂县临政路16号 邮编:541100
Email:ka900@126.com 吴氏老中医博客:http://blog.sina.com.cn/ka900 备案号:桂ICP备10200646号
友情链接:|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相关微博  |  中国太岁肉灵芝|

手机版|吴氏真医的博客│Email:ka900@126.com│电话:13299275999│原发性肝癌晚期肺癌治疗胃癌晚期肠癌│    

GMT+8, 2024-5-3 16:08 , Processed in 0.0322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