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吴氏真医疯癫郎中治疗肿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肝癌 肺癌 胃癌
查看: 35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制链接]

5099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1 15:46: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盐是舌尖上不可或缺的“味道”,没有了盐,一日三餐会变得寡淡无味,同时,人体还会因电解质紊乱引发一系列疾病。盐的重要性不止于此,在中药领域,盐在入药、炮制中药以及食疗保健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盐入药多以外治而显效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李英帅指出,盐本身就是一味中药,其最早收录于《神农本草经》,有戎盐、卤盐、大盐3种,现代临床应用主要以戎盐为主。盐之性味咸、寒,无毒,入心、肾、膀胱经,功能主治为涌吐、清火、凉血、解毒、明目。历代中医古籍中关于盐治病的记载十分丰富。比如,食盐内服具有一定的提神之效,当醉酒、呕吐不止、头昏之时,可立即饮用少量淡盐水,帮助缓解症状。这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记载,“治饮酒不醉,凡饮酒,先食盐一匕,则后饮必倍”。

食盐可治疗胃脘胀痛,是因其有催吐的功效。如《肘后备急方》中就有“盐半斤,熬水干,着口中,饮热汤二升,得吐愈”的记载,即用盐汤催吐,以治疗痰涎壅盛导致的中风腹痛。

古代用食盐治疗风热牙痛、齿龈出血、咽喉肿痛的小验方也有很多,如唐代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中记载,治齿龈宣露,“每旦噙盐,热水含百遍,五日后齿即牢”。当感觉咽喉干燥、微痛或牙龈出血、肿痛时,有种简便的治疗方法,是晨起后用淡盐水漱口,简单、方便,又可缓解病痛。

食盐外洗眼目,可明目去翳。如《仁斋直指方》中记载:“目中浮翳遮睛,白盐生研少许,频点屡效,小儿亦宜。”如果患了沙眼,可用淡盐水外洗;若眼部红肿,可以用药棉浸渍淡盐水外敷。

南北朝名医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记载食盐治“下部蚀疮”。实际上,其他部位的疮疡亦可用盐汤外洗,以软坚散结。古代还常用食盐熨肛部或盐汤外洗来治疗痔疮、脱肛等病症。另外,对于蜂蚊叮咬等虫疾,古代以“嚼盐涂之”,可见食盐外用可解蜂、蚊之毒。

盐常用于中药炮制

李英帅介绍,用盐炮制的中药,多以补肾药和收涩药为主,如巴戟天、杜仲、补骨脂、益智仁、小茴香、荔枝核、韭菜子、橘核、葫芦巴、泽泻、车前子、知母、黄柏、菟丝子等。总结起来,历史上用盐炮制中药的方法,有研捣、洗、腌、润、焙、炙、炒、蒸、煮、水飞、煅、淬、煨等十数种之多。在目前的中药炮制工艺中,盐制法一般有盐炒、盐蒸、盐炙、煅盐水淬制等。

盐制中药可增强药物本身润下软坚、补益肝肾、滋阴降火、补益心脾的作用。用盐炮制中药,还能降低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某些苦寒中药,用盐炮制可以略微使之平和,减少对人体正气的攻伐;某些辛温中药,用盐炮制可以减少其煽动虚火的弊端。

此外,李英帅指出,受《黄帝内经》“咸入肾”理论的影响,后世医家在治疗肾系疾病时,常用盐作为引经之药,或用盐汤送服中药。这是因为咸味入肾,可引药气入肾,使药物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出自北宋医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6味药物组成,原书中注明该方服用时,应空腹以淡盐汤送下。

盐制小零食也应辨证食用

在生活中也常见很多盐制食品,如盐津陈皮、乌梅、葡萄干,也有盐炒黑豆、盐蒸橙子等。李英帅认为,食物是药膳的主要部分,从本质而言,药膳主要是将中药材与食物相互搭配,在彰显食物本身美味的同时,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但由于某些食物也具有偏性,因此药膳食疗也应注意辨证。

盐津陈皮是很多人喜爱的蜜饯小食,具有一定的开胃理气功效。李英帅提醒,类似于盐津陈皮这样的小食,民间制法各有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难以保证其制作规范性,因此,所谓的食疗效果也难以保证,并且吃多了可能还会滋腻碍胃,引起上火等不适,应该食之有度。

黑豆归脾、肾经,具有益精养目的功效,而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药入肾经。所以在家庭中,盐炒黑豆虽然不是经过炮制的中药,但作为一种小零食,具有一定的补肾作用。

网传盐蒸橙子对治疗咳嗽有奇效,那是不是所有人咳嗽时都可以吃盐蒸橙子呢?橙子性偏凉,可理气、化痰、润肺,盐蒸之后有助于加强其润肺化痰的功效。根据中医理论,盐蒸橙子对于风热、风燥、痰湿、气滞证的咳嗽具有一定疗效,但对于风寒等证不适用。久咳不愈,或咳嗽伴有其他不适者,应及时就医,不可听信偏方,盲目自我治疗。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本报记者 孙学达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99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2-10-31 15:48:14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谓容平。”意思是秋季养生最重要的是“平和”。秋天是由热转凉的时点,结束了热热闹闹的夏季,万物开始进入“休息”阶段,因此《黄帝内经》强调秋季要收敛神气,保持好平和宁静的状态。












这个时节,人自然也会想吃一些津液充盈、滋润阴分的食物,不仅能抵御秋燥,更能使身体的阳气沉降,进入休养状态。这时一碗暖乎乎的杏仁露比其他饮品都有诱惑力。杏仁有“甜”有“苦”,甜杏仁又叫南杏仁,苦杏仁又叫北杏仁,它们之间的差异不止在味道上。

滋润可口的甜杏仁

甜杏仁一般用来做零食小吃,味道甜、个头大,但是它油脂的含量不如苦杏仁,润肺通便的效力也差。老北京人秋天爱喝的杏仁茶就是用甜杏仁制作的,这种茶和如今的杏仁露还有些不同,制作时要先取甜杏仁反复浸泡去皮,和大米或糯米一起磨成浆,再兑水加糖,煮成浓浓的一碗。比起杏仁露来,它要更为黏稠滋润。

润中有通的苦杏仁

入药的杏仁为苦杏仁,据《本草纲目》记载,苦杏仁性温,有通肺络、降肺气的功效,因此秋燥咳嗽的时候,苦杏仁还能发挥润肺止咳的作用。苦杏仁含有杏仁油成分,不仅能使皮肤更加润滑,肠道也“运行”得更为通畅,既能美容又能通便。

也有人会问,润肺的药材那么多,为什么唯独苦杏仁可以通便呢?这正是源于苦杏仁的苦味。苦可下气,再加上杏仁本身的油润,不仅润滑了通道,还有推动肺气下行的作用,特别适合既容易咳喘又容易便秘的老年人吃。

需要注意的是,苦杏仁有小毒,这种毒属于氢氰酸一类,充分加热后即可分解,但生吃有中毒的可能。因此,使用苦杏仁一定要煮得熟透,一次量不宜大,并严格遵医嘱使用。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卢传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99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2-10-31 15:49:59 |只看该作者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识药理,重养生,身体力行,年老后仍耳聪目明,是我国古时少有的百岁老人,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他的养生智慧。













孙思邈养生之道的核心是养性。养性就是调养自己的精神心性,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去名利,除喜怒,远声色,绝滋味,少思虑,使自己保持一种宁静祥和的心境。如此,虽不求长寿却能长寿。即《备急千金要方》中所载“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至于养生的具体做法,孙思邈开出了他的“药方”:做到“十二少”与避免“十二多”。“十二少”是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十二多”是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事实上,“十二多”和“十二少”是相对的,做到了“十二少”就等于避免了“十二多”。

情绪方面,孙思邈还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即“勿汲汲于所欲,勿泪俱怀忿恨,皆损寿命,若能不犯者,则得长生也”。

除养性以外,还要配以适量的运动、合理的饮食,再加上药物等辅助措施。孙思邈认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即建议运动,但反对运动过头,他还说“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久听。盖以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也”。

总之,养生最重要的是养性,如忽视养性而一味药物食物滋补,不可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即孙思邈所说的“故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吴氏真医的博客│Email:ka900@126.com│电话:13299275999│原发性肝癌晚期肺癌治疗胃癌晚期肠癌│    

GMT+8, 2024-5-7 09:35 , Processed in 0.03216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