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吴氏真医疯癫郎中治疗肿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肝癌 肺癌 胃癌
查看: 7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天登陆7市!奥密克戎BA.5袭来,真的是“史上传播力最强”的病毒吗?

[复制链接]

5095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09:43: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距离上次清零已4个月有余的古城长安,在7月初又一次迎来了疫情。只不过,这一次面对的是奥密克戎变异株BA.5。

自7月2日发现首例病例至5日病毒基因溯源结果出来,短短3天时间,西安市累积报告29例本土感染者。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马超锋在疫情发布会上强调,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分支比其他流通的变异株,比如导致年初我国本土病例激增的BA.2,传播速度更快、感染的病例CT值低、传染性强,需高度重视。

西安打响了对抗BA.5的首战。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直面“迄今最糟糕的突变株”奥密克戎BA.5毒株,所有人都如临大敌。



仅在西安之后,BA.5很快又登陆了首都。7月6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对前日通报的3名感染者标本进行基因测序,结果显示病毒均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分支,初步考虑疫情为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

紧接着,截至13日的短短9天时间内,大连、上海、天津、青岛等7地相继检测出BA.5,其中不乏超千万人口的城市。部分省市甚至出现了多变种叠加传播的复杂局面,让疫情形势更加扑朔迷离。

张伯礼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自己的担忧。“近期,西安、北京突发的疫情均由新冠病毒的新变种BA.5引起,这意味着BA.5毒株已传入我国境内并造成本土传播,此轮疫情形势需要高度重视。”

此外,他还强调,南非最新研究结果显示,BA.5毒株的R0值高达18.6,是目前已知的传播能力最强的病毒。

R0=18.6!这一数值简直令人惊悚!

甚至有人搬出了高传染性病毒中的“天花板”——麻疹病毒,其R0值才不过12-18。也就是说,奥密克戎BA.5毒株的传播力度直逼人类已知病毒的最高级别,说它是“目前已知传播力最强的病毒”似乎并不为过。

然而,情况真有这么“糟糕”吗?

01
现阶段单看R0值
多少有些“耸人听闻”

后疫情时代,R0值这个本属于流行病学的概念,却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那么R0=18.6是从何得来的?



解释一下:
①一篇论文中提到BA.1的R0值=9.5
②一些国家观察到BA.2的传播速度是BA.1的1.4倍,得到BA.2的R0值=13.3
③在南非的感染数据显示,BA.4/5相比于BA.2的增长趋势非常类似于BA.2相比于BA.1的,也就是说BA.4/5的传播速度又是BA.2的1.4倍,得到BA.4/5的R0值=9.5*1.4*1.4=18.6

这个算法看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漏洞百出,完全背离了R0值的定义。

R0,即基本传染数,是指在全无防护的情况下,平均每个感染病毒的人能传染给多少个人。

而该定义的重点在于“全无防护”,也就是说R0值要建立在“人群没有任何基础免疫以及防疫介入”的前提上。

而经新冠肆虐的两年多后,很难找到这样一个使奥密克戎变异株BA.5拥有R0=18.6的“未染新冠的净土”。无论是被动感染病毒,还是主动接种疫苗,全球已建立了基本的免疫屏障,再加上各种各样的防疫手段,都成为病毒实际传播路上的阻碍。

一名生物学博士也表示,R0=18这个算法是不对的。“实际上,R0值的计算一般都是通过复杂的建模推导,一些相关的因素包括人群中的互相接触程度(感染者与易感人群能互相接触的机会)、疾病的传染期(传染期越长,R0会更高)等。”

所以,单谈R0值=18.6,是否有些“耸人听闻”呢?在后疫情时代,单谈R0值的意义似乎并不大。

02
想要“出毒投地”
无非是增强免疫逃逸能力

事实上,全球不少学者都对BA.5有着“很高的评价”。自2022年4月奥密克戎BA.4/5首次由南非科学家发现以来,迅速蔓延至全球至少63个国家,一跃成为全球新主流。(详情见:Nature:奥密克戎不断进化新亚型,免疫逃逸更强,造成新一波流行)

Hello BA.5

这是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转化研究所所长Eric Topol于7月5日发表的一条推特。配图中,美国、英国、新西兰、法国等多国的新冠感染者人数都在近期明显回升,而BA.5正是背后的重要推手。



而Eric将奥密克戎变异株BA.5定义为“迄今最糟糕的突变株”(Worst version of the virus that we've seen)是基于何?

极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从最初的Alpha和Beta,到兴风作浪的Delta,再到持续至今的Omicron,一个新的病毒想要战胜前毒、出毒投地,无非就是增强其传播力+免疫逃逸能力, 换汤不换药罢了。在全球已建立起足够的免疫屏障的情况下,变异株BA.5想要掀起全球新一波流行,需要比BA.2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而BA.5确实做到了。7月5日,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上发表的论文Antibody evasion by SARS-CoV-2 Omicron subvariants BA.2.12.1, BA.4, &BA.5提示,变异株BA.4/5的免疫逃逸能力是BA.2的4.2倍!


研究者发现,BA.4/5在刺突蛋白上都携带有L452R突变,这种突变也是此前德尔塔变异株的重要突变位点,有助于病毒躲避某些针对受体结合域 class 2和3的抗体,是导致BA.4/5高免疫逃逸能力的关键突变之一。

此外,BA.4/5上还携带有F486V突变,使变异株能躲避部分1类和2类抗体。而R493Q这个趋向野生型的回复突变,还增加了BA.4/5与ACE2的亲和力,提高了病毒的适应性(fitness)。

该病毒学研究结果也与此前非洲健康研究所的病毒学家Alex Signal团队在人体中观察到的结果一致。

该团队发现,在没有接种过疫苗的情况下,即使之前感染过BA.1,对BA.4和BA.5新变异株的保护力也仅为1/7.5左右。而对于接种过疫苗且感染过BA.1的人而言,他们对BA.4和BA.5有着更强的抵抗力,但仍存在下降趋势。


综上,奥密克戎变异体BA.5有着比之前毒株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是引起前一波大流行毒株BA.2的4.2倍!甚至可以躲避BA.1/2感染引起的体液免疫,以及部分现有疫苗建立起的免疫屏障。

而BA.5“变态”的免疫逃逸能力,解释了为什么近期BA.5在全球掀起了新一波动荡,也成为科学家们叹其“最糟糕”的主要原因。

03
最关键的问题:
病死率提高了吗?

除了免疫逃逸能力的增强,大众更为关心的问题往往是:BA.5会引发更严重的疾病吗?真实世界中重症率和病死率是否有提高?这也与医疗容量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

作为首个发现BA.5的国家,南非最早公布了奥密克戎变异株BA.5感染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引发全球医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该论文于6月28日发表于medRxiv上。


在2022年5月1日至21日,BA.4/5肆虐期间,研究者收集到3793名被诊断出来的感染者,并将其与27,614名BA.1感染者、68,715名Delta感染者、54,268名Beta感染者和40,204名原始毒株感染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对比。

数据显示,在BA.4/5流行期间,有18.9%的BA.5感染者有既往感染史,也有更高比例的人接种过加强针,这也与上述提到的BA.5有着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一致。

反观重症和死亡情况,在BA.4/5这一波疫情中,南非真实世界中的重症比例为1.6%,病死比例为1.9%,数据上看并未比BA.1有所提高。新冠以来,原始毒株、Beta毒株、Delta毒株、BA.1变异株、BA.4/5变异株的病死比例分别为5.3%、6.9%、6.4%、2.5%、1.9%。


排除了混杂因素后的数据似乎更有说服力。Cox回归模型显示,与BA.1相比,BA.4/5感染者的危重症或病死比例与前者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aHR=1.12, 95%CI=0.93-1.34)。

也就是说,南非真实世界的情况是,BA.4/5导致的重症与病死情况和BA.1几乎一致,低于德尔塔以及原始毒株。

此外,研究中还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点:虽然BA.5有着极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导致接种过疫苗的人群感染以及更高的重复感染率,但疫苗仍对重症或死亡有着很强的保护作用,接种完全疫苗和加强针后的有效性分别为63%和83%。


Cox回归模型:不同情况下新冠感染者的严重程度

因此,研究者基于南非的真实数据得出结论:新变异株BA.4/5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风险和之前的BA.1相比并无差异,均低于先前的毒株。

当然,此次研究并未覆盖全部人群。研究者也承认,这一波疫情中,南非对于BA.4/5的检测处于大流行开始以来的最低水平,几乎没有对病情较轻的感染者进行检测,所以该数值极有可能还高估了BA.5的严重程度。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葡萄牙。当地数据显示,BA.5疫情的平均病死率是0.17%,而BA.1/BA.2是0.13%。不过,伯尔尼大学计算流行病学家Christian Althaus在接受Nature的采访中提示到,“老年人越多,重症就越多”。

从南非的疫情走势来看(见下图),BA.4/5的这一波已经已经结束。但这一波小高峰,无论是新增人数、重症、死亡病例数都远不及之前。看来,由于此前的感染和疫苗接种的强保护力,这一波的BA.5未能掀起腥风血雨。不过,研究者也强调,疫苗的接种依然重要。


最后,回归我国的情况。我国在没有“大规模被动免疫”这层防护的情况下,BA.5会引起大规模传播吗?

西安在首检出BA.5.2之后迅速做出响应,开展了为期7天的封控措施,总感染者人数并未超过50,疫情便逐渐降温。截至7月13日,已连续3日无新增本土病例,多地下调风险等级。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北京。BA.5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反应迅速,仅不到10天的时间便将其扑灭,11日以来连续无本土新增。

上海检出BA.5以来,感染者人数有反弹趋势,确实引起了一波不小的恐慌。但参照西安和北京的例子,只要第一时间响应,应该也能很快控制住疫情。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主任张作风预测,“BA.5到今年9月份可能就差不多了,也就是说占据主流地位一般不会超过6个月,可能今年冬天我们要预防的就不是这几个亚型了。”

新冠病毒从未停止过它进化的步伐,而BA.5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新冠突变株。

张作风教授认为,当前对于中国来说,分布在我们周边且对付起来比较麻烦的毒株是BA2.75,也就是在印度发现的变异株。“BA2.75的免疫逃逸能力比BA.5还要强,具体强多少目前还不清楚。现在很多国家已经发现该毒株了,因此我国在这一两个月需要密切关注是否会有相关的报告。”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吴氏中医的博客——肝癌频道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2
地址:临桂县临政路16号 邮编:541100
Email:ka900@126.com 吴氏老中医博客:http://blog.sina.com.cn/ka900 备案号:桂ICP备10200646号
友情链接:|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相关微博  |  中国太岁肉灵芝|

手机版|吴氏真医的博客│Email:ka900@126.com│电话:13299275999│原发性肝癌晚期肺癌治疗胃癌晚期肠癌│    

GMT+8, 2024-4-27 09:58 , Processed in 0.02919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