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吴氏真医疯癫郎中治疗肿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肝癌 肺癌 胃癌
查看: 18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仔细谈谈附子

[复制链接]

5099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9 17:59: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附子之品考及加工炮制
在处方用附子之际,应先知附子的品种与制法,以免使用不当,有碍预期的疗效。兹将附子之品种及加工后之品名,略述如下:
(一)、附子加工法
每年暑季三伏日为附子出新季节。附子在土中最忌烈日后遇暴雨,热气遏郁,易致腐坏。凡在暑天遇暴雨后,药农必及时掘取。出土时名“泥附子”,先用水将泥洗净,再煮六七小时,然后刮皮切片,清水漂净。
放入胆水缸(胆字本作“卤炎”,现俱简写作胆,胆水系在盐汁内取出)或盐水缸泡存,视制片所宜。胆水缸可储藏四五年不坏,盐水缸可储藏十余年不坏。但附子出土后如不及时收入,短期即可腐坏。在制片时由胆水缸或盐水缸取出(以下照习惯简称胆缸、盐缸),务须将胆盐完全漂净,不然以后无论如何烘晒,均柔润不能干硬,且易生霉。盐缸附子,颜色黯黑,不易漂白,专制黑片。
兹将各种制片,分列如下:
白片:附子由胆缸取出,漂净胆汁,用甑蒸五六小时,晒干六七成,用硫黄熏,再晒干即为成片(此片统称为“天雄片”,大者为大刀片,小者为小刀片)。又有一种漂至味淡,名为淡附片。
黄片:由胆缸取出,漂净胆汁,用红花、甘草或加姜黄染色后,用杠炭烘干,又晒一二日,即是成品。称为黄附片、厚附片、制附片。
临江片:此片较黄片制作更精,颜色黄亮可爱,以前专销江西临江,故称临江片。
黑片:此盐片经过蒸晒,制成厚、薄两种。
卦片:用小块附子对开两片,系胆片制成如卦形,体透明似冰糖。
刨片:用胆片漂白,再以刨子刨成板薄小片,贴锅上烘干,煮汤作菜肴用。
柳叶片:色黑,形如柳叶,性微软,因胆汁未漂净。
火片:片最小,一等如指甲,过去专销国外。炮片:用火炮干,起火炮形。
除以上制片外,尚有其它种类:
盐附子:生附洗净泥土,浸入胆缸三天后,加盐泡,不切片。
干附子:生附子洗净烘干,全块不开片。
生附子:生附子洗净切片,干晒至七成,用硫磺熏过,晒干即成。
川乌头:一般未制过,即附子之母,原名“乌药”,取附子后,晒干名乌头。又名川乌。
附子膏:用生附子之小者,或削下边角,熬制成膏,作膏药用。
附子精:用蒸附片的油斗,凝结成晶,服食炖肉用。
附子盐:在盐缸取出,炒干,装入竹简。
(二)、附子乌头侧子漏篮的鉴定
附子:一市斤有八枚至十枚,名为特超,其形端正,少角,顶细,脐正,圆大者为上。顶粗有节,起凸凹形成如鼠乳者次之。有伤缺及皱者为最下。
乌头:取附子后名乌头,橄榄形状者为真。另有一种草乌头,大毒,系野生,两者相合,如鸟之喙,名鸟喙。
侧子:即荝子,侧生于附子之旁,大小无定,大者重不过二钱,小者不及一钱,气轻质薄,不似附子之“雄壮有力”。
漏篮:系附子初生细小未成而削下者,言其小不能装篮,漏出篮子之意。
二、附子之应用
1、回阳救逆
凡身体不温,手足厥冷,脉沉细或虚浮无力或将停顿,恶寒踡卧,大汗不止,甚至“唇青囊缩”,以及大失血、大吐泻后,呈虚脱状态者,都宜急用之。
猝发阳气衰微,而阴液未大损者,经投附片,如灯满贮油膏,火光虽偶尔遭受外物扑灭,但持火种一行接引,自尔焰续光复,并无后患可言。若果真是无膏之火,无源之水,虽附子有回阳之功,而光难久续,后果多不良,临床所见,不容否认。
所以对猝发阳气衰微者,宜用姜附剂迅速回阳救逆;而对平素即气虚之属慢性经过者,则多宜参芪剂缓缓补气增液,若互易其法,则不免两失其效。
观仲景《伤寒论》均以四逆辈回阳救逆,从不取于黄芪,而《金匮要略》中则黄芪屡用于虚弱不足之证,可以悟及。
附子救阳固有余,而伤阴亦当虑,是临床用附子不可不注意之一重点。有人曾具体举出补救附子偏胜之弊:用附子以救急,则通脉四逆拨乱反正,阳亡气脱俱可治。惟用附子以补火,必防水,因水涸则火无所附,而势成燎原。故急证中往往有阴阳俱伤者,视其阳危,则先以附子救其阳,次以地、芍、参滋其阴;视其阴涸,则先救其阴,次救其阳。
在临床使用附子回阳救逆之际,辨认证候务须准确,若一惑于表面现象,误用时则危象见于转手间。
如真热假寒者,虽四肢冷厥,脉伏不见,而口气恶,便下秽浊者,乃真热假寒之证,不可投以附子。
附子所治少阴证,有其临床特征,凡阴证其肌肤必津润,此与阳证之出汗不同。阳证出汗,乃蒸发而出,其肌肤必热;阴证出汗,肌肤则凉。阴证之肤凉与热厥不同。热厥指尖凉,面赤而亮;阴证面必不赤,戴阳乃赤,然无论戴阳与否,其人面部必不隐青,而头则必汗出,其肢凉绝对不限于指尖。其简捷之辨认方法,则为手背近腕处其肌肤凉,为阴证,热厥指尖凉,阴证腕背面肤凉。
2、伸阳祛湿
附子能鼓舞阳气,祛除寒湿,故可治寒湿痹痛,血滞不畅,及一切阳气衰微之证。
3、固阳止泻
附子用于中寒病的配剂,凡因中焦寒冷的慢性肠胃病,及消化不良,呕吐下利不欲食,甚或完谷不化,都有明显的疗效。
仲景《伤寒论》四逆汤所主之证,多为下利清谷。霍乱篇的吐利证,亦以四逆汤主之。《伤寒》、《金匮》中曾两言下利腹胀满,用四逆汤温其里。又《金匮》治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所以日人浅田宗伯有“以四肢厥逆下利清谷等为主证”的归纳语。
4、振阳逐水
附子有利尿发汗作用,用于心脏、肾脏病之水肿有效。
5、强阳补肾
凡因肾阳衰微,失精、自汗以致身体机能减退等病都可应用。
6、温经治漏
附子对外科久败不敛的疮漏常可治疗。
由于附子有一定毒性,但在急性病如“霍乱”与“伤寒”少阴病四肢厥逆,体温急速下降,附子须用到有效量,切勿畏首畏尾,用不及量,以致贻误病机。对慢性虚寒病,则切勿大量使用,孟浪滥投,因希冀速效与幸中,以致产生不良后果。
关于附子用量,初步认为治急性阳衰证之四逆汤辈生附子配干姜甘草等的方剂,要本着仲景用生附子一枚的规律(仲景通脉四逆汤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甘草炙二两分温再服)。大附子一枚作现在市称30克计,干姜一两作7.5克计,三两为22.5克,炙甘草二两为15克改作一次服,应折成一半,则为附子15克,干姜11克强,炙甘草7.5克。
其余四逆辈如干姜附子汤、四逆汤、白通汤等,均用附子一枚,以《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四逆汤下注语“强人可大附子一枚”证之,则仲景所谓附子一枚者,是指比大附子为小的,其一枚今作市称21克计,干姜附子汤系顿服,在《伤寒》、《金匮》中为生附子用量最大之一方。其余则都是分温再服,都不超过7.5克,一次量9~15克。
若治疗虚寒性慢性疾患时,用炮附子1.5~3克可望有效;取其镇痛作用,则须6~9克才有效。
至于治疗严重的风湿病,又在例外,可依照仲景治风湿各方,多用几克。这是古人的经验,证之于现在临床,也能取到用附子的预期效验。
附子水煎服与作丸散服,其毒性之大小有相当距离。因附子用武火煎(达四小时以上),其毒性大为杀减,一般可以照上面所说的定量;若丸散则因未经水煮,毒性完全存在,宜用小量。
又仲景制方,附子、干姜相配,在水煎剂型中如四逆汤辈,一律用生附子;而于乌梅丸、赤石脂丸、九痛丸、理中丸加附子等的丸药剂型里面亦干姜、附子相配,则用炮附子,这里完全可以理解到附子因剂型不同而毒性有所差别间关系。
三、附子之禁忌
阴虚内热、“血少”、吐衄、“肠红”,均为所戒。老人“精绝”,以及暑月湿热,亦不可服。
因附子毒性大,不应滥用,服附子以补火,必防干涸。若阴虚之人久服补阳之药,则虚阳益炽,其阴愈耗,精血日枯,而气无所附丽,可成不救。
孕妇尤忌。
附子畏防风、犀角、绿豆、童便;反贝母、半夏、栝、白及、白蔹。中其毒者,黄连、犀角、甘草煎汤解之,黄土水亦可解。
李时珍曰:“乌附毒药,非危病不用,而补药中少加引导,其功甚捷。”历览诸家所著,虽云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或厥冷腹痛,唇青囊缩者,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然以附子培元阳,温经散寒,非谓附子即补药也。可资参考。

微信图片_20180714184907.jpg (36.08 KB, 下载次数: 368)

微信图片_20180714184907.jpg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吴氏中医的博客——肝癌频道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2
地址:临桂县临政路16号 邮编:541100
Email:ka900@126.com 吴氏老中医博客:http://blog.sina.com.cn/ka900 备案号:桂ICP备10200646号
友情链接:|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相关微博  |  中国太岁肉灵芝|

手机版|吴氏真医的博客│Email:ka900@126.com│电话:13299275999│原发性肝癌晚期肺癌治疗胃癌晚期肠癌│    

GMT+8, 2024-5-14 07:26 , Processed in 0.03335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