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吴氏真医疯癫郎中治疗肿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肝癌 肺癌 胃癌
查看: 26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暴饮暴食?本质上是你讨厌当下的自己

[复制链接]

5099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9:25: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百度贴吧里,「暴食症吧」共有 2 万 3 千多的关注者,帖子总数超过了 11 万个。在知乎、豆瓣等社交媒体上,关于贪吃、厌食的话题出现频率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吃货」被认为很可爱的时代,许多可以一直吃下去,根本停不下来的人,并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敢承认自己可能患上了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包括暴食症、神经性贪食症和神经性厌食症,其中,暴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的区别在于,暴食症患者不会采取呕吐、导泄的方式来控制体重。所以,在贴吧、知乎、豆瓣等社交媒体上的讨论者,大量都属于神经性贪食症患者,这些患者与暴食症患者一样,通常极度怕胖,自我评价常受身材及体重变化影响。在深夜、独处或无聊、沮丧和愤怒的情境下,患者经常会突然开始暴食行为,无法自制地直到腹胀难受,才可罢休。

暴食之后,神经性贪食症患者虽暂时得到满足,但随之而来的罪恶感、自责及失控之焦虑感又促使其利用不当方式(如催吐、滥用泻剂、利尿剂、节食或过度剧烈运动)来清除已吃进之食物。

所以,实际情况是,暴食和呕吐,贪吃和厌食,常常会发生在同一个人的身上。

来自美国流行病学研究报告的统计,女性神经性贪食症终身患病率为 1.1%-4.2%。中国大约有 30%-60% 的青春期少女试图通过节食来减轻体重,其中 7%-12% 是极端节食者。中国的神经性贪食症发病率在 2% 左右。患者以青少年为主,是一种心理生理发育障碍,发病年龄分布在 13-25 岁,其中高峰期为 16-22 岁,30 岁之后发病的个别案例在临床中数量较少。值得注意的是,患者以女性为主,约占 85%-95%,男性大约占 5%-15%。从社交媒体上的发帖人情况来看,女性也占据了绝大多数。

在知乎上,「如何治愈暴食症?」的问题下共有 471 个回复。绝大部分讲述自己患病经历的答主,都是匿名用户或毫无个人资料的账号。一位匿名的女大学生自述道:「现在就是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哭着回答这道题。此前曾戒掉了暴食习惯,但现在又复发了。上个学期开始减肥,减肥期间间歇性暴食,吃奶油蛋糕能吃一整个八寸的,一次吃两份面一份饭,一次吃三个汉堡一只炸鸡,一次吃三盒饼干一份饭五个蛋挞.....伴随很多杯水,不然不好吐。」

回答者还说,每次暴食都是在学校宿舍里没有人的时候,暴食之后对着阳台的镜子觉得自己就像个疯子,肚子大的像个五个月以上的孕妇。

许多进食障碍者都反应自己存在严重的社交障碍,不敢谈恋爱,不敢见朋友,也不敢告诉父母实情。这些受困于近视障碍的人还可能引发诸多并发症。例如,暴食会引起的对胃部的损伤,如急性胃扩张、反流性食管炎。大量呕吐会使人体中的钾流失从而导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暴食也会造成胃酸过多,催吐频繁则会引起龋齿甚至牙齿脱落等等。

进食障碍如果与一些精神症状共发,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和人格障碍。这些精神症状不是进食障碍引发的,但却比进食障碍给人带来更严重的危害,会让人痛苦万分。


作为对抗武器的食物


暴食与呕吐都是不良嗜好,它的发生不是某些单独个体,而是呈现出一种集体性的特征。早在 1991 年,供职于格吕能巴赫新生医学诊所的德国心理学家贝贝尔·瓦德茨基博士,就指出,进食障碍是由于自我评价和社交障碍而引起的。没错,不是进食障碍导致了社交障碍,而是反过来,社交障碍催生了进食障碍。

2003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曾引进瓦德茨基博士的专著《女人自恋 渴望承认》。该著在基于大量诊疗病例的基础上,讨论了女性暴食和催吐行为与自我接纳、自我认同之间的关联。

瓦德茨基在对进食障碍者的人格进入深入研究之后,提出了「女性自恋」这样一个概念。女性自恋指的是一种主要表现在女性身上的特殊的自恋障碍,内涵上与男性自恋不同,这与二者在性别社会化上的要求不同有密切联系。一个最简单的不同点,男性自恋会拒绝交往,而女性自恋则会接受交往。

在与那些外表美丽又自信的暴食者接触许久之后,瓦德茨基了解到她们真实的生活面向:几乎每天都要经历贪吃和呕吐的过程,面对诱惑,她们会暴饮暴食,但罪恶感降临后,又去洗手间抠出所有食物。患者通常羞于谈论自己的这些经历,她们有一种深层的自我怀疑,强烈的自我贬低,寂寞、孤立和感觉混乱。

她们的人格结构也很矛盾,一方面渴望得到爱情,希望与人亲近,但另一方面又要确保安全,不敢真正投以信任。只能通过竭力自我打扮,保持友好的举止,和蔼的态度来获得他人的好评,但缺乏真正的安全感,大多数时候会陷入自卑的状态。对他人评价的在意,对完美主义的向往,渴望外部的承认,让她们对自己的成就、外貌、身体都有严苛的要求。

吃和吐一直在不断转换,对食物的态度也一直在「好」与「坏」之间变化。瓦德茨基认为,吃——吐症状在自卑、自以为是和「真实的」自我体验等方面有不同的机能和作用。通常,它像「歪曲的」自我体验一样,都是对「真实的」自我体验的感觉和需要加以拒绝。

吃——吐症状患者的人格是分裂的。从自以为是(自恋)的角度看,吃——吐症状是为了回避现实,把压力、死亡、冲突「统统吃掉」,以此来向世人和自己证明自己没有问题。为了回避问题,她们要吃;为了不胖起来,保持苗条,她们要吐。自恋者通过吃和吐达成内心暂时的平息。

在自卑部分,暴食是一种自我贬低的形式,患者通过暴食把自己体验成贪婪的动物,是变态、不正常和可鄙的。在暴食中,吃——吐成了一种自我惩罚,她们用狼吞虎咽和呕吐来惩罚自己。这种方式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成自卑情绪的加深,形成恶性循环。

在「真实的」自我体验部分,暴食者是为了抵抗真正的需要和感觉,抵抗孤独感,抵抗接近、安宁和被接纳的愿望。在孤立无援和恐慌害怕的时候,她们渴望被接纳,但自己的抗拒让自己愤怒和痛苦,最后选择用吃和吐来进行自我对抗。


残缺的「原始信任」


一般来说,引发进食障碍的原因被归纳为环境影响和自身原因。环境影响可能来自强大的学习工作压力以及紊乱的家庭关系,如单亲家庭、家庭暴力等都会对患者产生心理影响。瓦德茨基的研究指出,进食障碍者普遍存在自恋人格障碍,本质上是与出生后两年的发展缺陷有关。

在生命中,一种损害发生的越早,儿童在成长中弥补这一缺陷的机会越少,成年后所产生的心理障碍就越严重。瓦德茨基援引斯皮茨的研究,6-8 个月的婴儿与母亲分离 3-5 天,而又不得不到其他替代人的照料,如父亲、兄姐、祖父母来替代母亲,将会导致他产生沮丧的情绪,经历反抗-失望-回避的情绪过程,甚至还可能在今后表现出攻击性的冲动。

如果一个孩子不能受到家人(特别是母亲)的欢迎,那么她就容易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恐惧症。母亲通过及时、深情的关注来向孩子传递「世界欢迎你」的信息,儿童在这种温馨的环境中,通过与母亲的肌肤接触来理解、感受生命是信任、安全、安慰和保护。

母亲的充分接纳,将使得孩子获得内在的安全性,这将有助于她在今后安慰和鼓励自己。这种安全性,就是孩子对世界的原始信任。如果原始信任被破坏了,儿童将要在今后的人生中花费大量精力去弥补。

瓦德茨基举了一个喂养的案例。她指出,吃饭意味着生命,如果没有食物我们就会饿死。但我们如何去吃,不仅关系我们是否能够活下去,而且也关系到交往的问题。新生儿首先通过吃与母亲进行交往,进而才会去了解世界。在喂奶或喂饭的过程中,孩子同时获得了一种直觉性的交往技能。喂养不仅仅是一种食物的给予,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性的互动,母子/母女双方从中进行了情感交流。

所以,母亲喂养的态度将会非常关键。首先是供给是否充分,孩子能否吃饱,饥饿会让孩子感受到绝望;其次,在物质充裕的今天,更需要考虑的是喂养的姿态。不少父母都持有「我给的你都要吃」的态度,因为这样才能长大。

孩子因为太小,只能用含着食物不吞下来抵抗。但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实际上是在发出一种信号,也许是「我不饿」的表示,也许是食物不够可口,也许是父母喂得太频繁了,也许是孩子希望体验自己抓取食物的自由等等。

当孩子发出拒绝、抵抗信号时,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孩子的表情,通过更换食物或喂养方式来对接孩子的想法。当然,这是理想状态,现实中的很多父母并不会真正尊重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食物和吃饭丧失热情,并且会感到「身体并不属于自己」。

导致孩子出现沮丧、冷漠和自卑的情绪,当然不是只有喂养方式的问题。分离的焦虑,管教的方式,乃至父母的暴力倾向,不良嗜好,乃至遭遇性侵,都会导致儿童的自我评价趋低,认为是自己导致了家庭的不和谐。

因为孩子的「原始信任」被破坏,自卑的情绪愈浓,使得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加需要获得外界的肯定和关注。从青春期开始,对外表、体型、身体的关注会构成她们自信的来源,通过塑造良好的身材,打造美丽的形象,在追求完美主义的过程中赢得了更多人的称赞,会让她们很满足。

而在对待食物的问题上,这些自恋障碍人群就会滑向一个进食障碍者。因为过去被喂养,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都受到父母严重限制和忽视,所以她们更容易在食物品种琳琅满目的今天,放弃节制,暴饮暴食。一方面,她们爆发出对自由进食的向往,另一方面,她们又对外在形象格外在意。于是,吃和吐,暴肥和暴瘦,就成了自恋障碍者的常见轮回现象。

微信图片_20170501174457.jpg (63.36 KB, 下载次数: 390)

微信图片_20170501174457.jpg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吴氏中医的博客——肝癌频道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2
地址:临桂县临政路16号 邮编:541100
Email:ka900@126.com 吴氏老中医博客:http://blog.sina.com.cn/ka900 备案号:桂ICP备10200646号
友情链接:|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相关微博  |  中国太岁肉灵芝|

手机版|吴氏真医的博客│Email:ka900@126.com│电话:13299275999│原发性肝癌晚期肺癌治疗胃癌晚期肠癌│    

GMT+8, 2024-5-18 15:00 , Processed in 0.03590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