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吴氏真医疯癫郎中治疗肿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肝癌 肺癌 胃癌
查看: 13526|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上感应篇》 第1集 祸福无门 惟人自召 善恶之报 如影随形

[复制链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16:12: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祸福无门 惟人自召
善恶之报 如影随形

  从今天开始,我们共同学习《太上感应篇》。这是怎样的一部著作呢?通常而言,传统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儒、释、道三家构成的中国主流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有四书、五经、十三经等经典;道家有《道德经》、《庄子》等,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太上感应篇》是道家的一部善书。在本书中,中华先祖将人类社会、不同时代共有的善恶标准列举出来,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而言,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原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讲解提要:这句话是对我们的一种警示与预测,亦可比拟为一把“金钥匙”,窥见其奥秘并勇于躬行者自能获得人生恒久的幸福与圆满。

凡人的特点是希望幸福美满吉祥的生活时时围绕在自己身边,不希望遭遇一些灾祸及困境。
那如何实现此目标呢?“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讲的就是方法。所谓的祸与福,跟别人没有关系,而是跟我们自身的行为有关系。会做的人,能把幸福美满的生活带到自己的生活中;不会做的人则会把灾祸带到生活中来;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作善还是为恶。《了凡四训》中的一句话正好是对此语的注解与诠释:“福之将至,观而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古人告诉我们,“祸”与“福”是可以预测的。“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如果一个人现在所为皆出于善事、善语、善行、善心之思量,由此可推断此人终将收获幸福;反之,“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如果一个人所行皆是恶事、恶语、恶行、恶心,则可推断:过不了多久,灾祸、困难等等会接踵而至。——因为行善事的人,会得到大家的帮助、理解与尊敬。《孟子》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人以助人为最大乐事之人一定会遇到很多人对他的理解、包容、爱护与支持;反之亦然。此即“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之意也。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当作何解?打个比方,一个人在北方做了坏事,现在跑到南方去了;或者说有人在中国做了坏事,逃到国外去了,那他最终能逃避追捕吗?逃避不了。无论逃到哪里,此人终将时刻面临追捕;更重要的是还得时刻面对自己内在良心的苛责,这种恐惧和不安之感就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他,此即“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善恶重在心态。心善就会变成善语、善行;心要是不好,就会变成恶语、恶行。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是心态问题。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句话告诉我们收获幸福人生之方法,那就是: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对得起天地万物,对得起身边的每一个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无论经济条件是好是坏,无论社会地位是高是低,永远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地行走于人世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6-8-12 16:16:48 |只看该作者
忠孝友悌 正己化人

原文:忠孝友悌,正己化人

讲解提要:“忠孝友悌”是做人的根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强调“忠孝传家”、“尽忠尽孝”、“忠臣出于孝子之门”。

我曾在很多讲演中,与到场的许多企业界朋友、人事部门负责人共同交流,分享老祖先的用人智慧,了解企业家们都希望选拔什么样的人才。答案首先就是“忠诚”,尽忠职守、认真负责、努力工作。

那么有没有一眼识别出一个人是否尽忠职守的方法呢?以前我认为没有,用人得通过考察。后来,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就知道有这个方法。孔老夫子的学生曾子,在《大戴礼记》里就讲到了这个方法,大意是:“一个人是不是忠臣,我一眼就能看出来,看他是不是孝子,看他对长辈是否恭敬。一个人对待长辈的态度,往往是在家中对待父母态度的一个扩展。”

孝子对待长辈是发自内心的恭敬,更重要的是能体察到长辈的需要。由此我们能看出他在家中跟父母是如何相处的。

  曾子说:一个人是否有孝顺的心地、言语、行动,是不是孝子,他看的很清楚。为什么曾夫子敢这么说呢?因为他本身是大孝子,他的孝心很强,所以对孝子的观察就很敏锐。如果说我们识别不清孝子,其实是因为自己没有这样的体会。

“忠孝一体”,忠臣和孝子是表里一体的关系。在家尽孝,出门尽忠;反之,真正出门尽忠的人,回到家也一定是尽孝的人。一个人从小在家中孝敬父母,养成对长辈爱敬、关心、理解的心,并成为习惯。他进入社会以后,当然就会尽忠职守。

“忠”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来说:需要一个具体的单位,让我们来尽忠职守、坚持自己的信念。比如,对我所在的工程队尽忠职守,把工作做好,这就属于忠的狭义概念。

广义的“忠”是指: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们办任何事情的时候,尽心尽力就是尽忠。曾夫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都要经常反省自己,首先要反省的就是,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全力,对待工作,我们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
比如我做律师,就要对所在的事务所尽忠,不兼职,不利用职务之便做其他盈利的活动,这是在职务上的一种尽忠;另一方面,要对当事人的委托尽忠,把委托的事情做好。所以“忠”对一个人的人格来讲,是培养认真负责的态度。

一个人能否过得美满,跟他的认真程度和责任心是紧密相关的。如果我们前一天的工作没干完或者没做好,心里就会有所担忧:如果被领导发现了,批评我怎么办?让我返工怎么办?忐忑不安,内心就难以宁静。
我们要怎样训练“忠”呢?并非进入社会以后才开始训练的。从小开始,在学校里担任班长、组长、甚至每天的值日生,在扫地卫生时态度认真,就是训练“忠于事”的方法。

再往前推,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长辈理解,这是做人最基本的一项美德。我甚至认为——对父母尽孝,是作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
古人讲“百善孝为先”,我们都希望成为一个德行深广、宅心仁厚的人。中国有一部专门讲孝道的经典——《孝经》,其中讲:“夫孝,德之本也!”父母、学校希望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也希望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其实“德”的根本就在于“孝”。孝道让我们体会到感恩心、报恩心,一个人如果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孝心,他的德行就没有扎根。

这个世界对我们恩情最大的就是父母。父母生我、育我、养我。无论我们是在上学、成年、进入社会甚至成家立业之后,父母依然关心着、挂念着我们。对我们的生活非常关怀,对第三代的成长也非常牵挂。无论是少年、青年、哪怕是中年,只要回到父母身边,都会发现父母看待我们还是跟孩子一样。

我们在家好好用心体察和关爱父母,做一个知恩报恩的人。离开家走向社会才可以尽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6-8-12 16:20:27 |只看该作者
核心经句:忠孝友悌,正己化人
内容提要:上一期节目学习我们到“忠孝”,本期我们重点来学习“友悌”。

    现代社会的家长,该如何教育独生子女“友悌”的精神呢?有一个方法,带领孩子与亲人多来往,多联络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特别难得,因为现在很少有这样的大家族,都是小家庭的封闭式生活,所以孩子往往会比较孤独,说得好听一点是有独立精神,说得不好听是有点孤寒、孤僻、以自我为中心,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就比较差。

家长一方面可以多带领孩子与家族中的兄弟姐妹交往,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多与同学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会学习到团队的精神。孩子会受到家长的影响,要成就孩子的“友悌”精神,有一个很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家长本身要有开阔的胸怀。父母有热情好客的心,亲人之间经常走动,多为社会做贡献,热心肠多帮助别人,都会影响到孩子。

    “友悌”精神关乎孩子未来进入社会、面临同龄人时的成长。比如,在学校与同学朋友相处时,其实就是在家与兄弟姐妹相处时的态度。现在的独生子女和兄弟姐妹相处比较少,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只好在学校里磨练。磨练什么呢?人和人交往要学会妥协,学会退让,学会互相补位、互相帮助、互相包容。孩子们现在成长的途径是到人群中成长,既然没有亲兄弟姐妹,就把同学当做兄弟姐妹来学习,孩子们只有掌握与同龄人交往的方法,培养好的习惯,进入社会以后才能游刃有余。
综上所述,“忠孝”告诉我们怎样对待上级、长辈;而“友悌”告诉我们怎样与同学、同事、同龄人相处。

原文:“正己化人”

“正己化人”,是《太上感应篇》讲给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生内容。“正己”即是修身为本。

每个人都想对这个时代、社会做一点贡献,也希望自己的人生幸福,怎样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要不断地修身,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人际关系、不同的成长境遇、有不同性格的配偶。一对夫妻的个性、喜好、甚至是家庭背景、文化教养都差不多。自身什么样,就会感召到什么样的人与环境。所以,要想让命运发生变化,唯一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
“正己”,首先要“知己”。不能好高骛远,自欺欺人,过于看重自己;也不能过于自卑、看轻自己。需要明明白白、恰到好处地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所谓“自知者明”,这就是人生的第一步。

我们怎样来看清楚自己呢?

有一个方法很简单,也非常一针见血:翻开经典(比如《太上感应篇》、《弟子规》),从头到尾反复读几遍,然后用里面的经句来对照自己的优缺点,这样就明白自己是什么人了。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认识自己,而学习的重点是要与自身的优缺点进行对照。某种意义上讲,这些经典都是我们的照妖镜。

除了对照经典以外,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观察自己,就是观察我们身边的朋友和所处的境遇。一般来讲,我是什么人就会遇到什么人。我们看不清自己,看身边的人却看得很清楚。不断观察自己身边的人,是些酒肉朋友还是认真工作、尽忠能干的人;是在家孝敬父母、工作尽忠职守、心地厚道的有德之人;甚而是为社会付出、不求名利、胸怀广博的大公无私之人。身边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与他们为伍共同努力,就是“正己”的方法。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缺点,要尽快调整、改进,让自己不断向更好的方向努力和发展;当我们改变好之后,下一步该干什么呢?就是“化人”。

“化人”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做好自己,身边的人自然就跟着学习了;
第二种,做好自己以后,还要对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比如,把一些好书送给他们,介绍一些自己的人生经验体会,大家在一起多谈怎样在家尽孝、在外尽忠、讲诚、讲信的有益事情,帮助我们身边的人。

这两种方法的前提都是要自己先要做到,这叫做“正己”,然后才能尽量去帮助走进我们生活的每个有缘人,这叫做“化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16-8-12 16:24:21 |只看该作者
矜孤恤寡,敬老怀幼经典原文:“矜孤恤寡,敬老怀幼”

讲解提要: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孔老夫子的心愿:“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由此可知,中国儒释道的经典,其内容大多都是劝人断恶修善的,甚至所倡导的许多人生准则、人生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做人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准则,就是“矜孤恤寡,敬老怀幼”。“矜孤”即抚养失去父母、生活无人照料的孤儿。记得在日本留学期间,有一段故事让我特别感动,我发现有很多曾经在战争期间遗留在中国的日本遗孤,被伟大的中国母亲抚养起来,类似故事在日本还拍成了电视连续剧。每当这些战争遗孤回到日本寻访亲人的新闻报道出现时,整个国际社会、日本社会,对中国怀着特别感动的心情,让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与有荣焉。因为,这些孩子不是朋友的孩子,而是侵略者的孩子,但是中国民族的文化中就有着这样一种伟大的包容。甚至有很多母亲为了照顾这些战争孤儿,把最好的生活环境都提供给他们,这就叫“矜孤”。

“恤寡”即对失去丈夫、生活艰难的女士尽量给予帮助。比如,帮她们解决工作问题,避免受人欺负等等。还有一些“鳏寡孤独”老人,一生没有结婚,没有儿女,或者儿女早逝,照顾这些失去亲人的老人,都属于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敬老怀幼”即恭敬赡养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所有老人,使其老有所安、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用。即是孔老夫子“老者安之”的人生理想。

一个人如何对待长辈、老人,体现了他做人的品德。我国法律规定:每个公民都有赡养、孝顺父母的义务。在国家公务员处罚条例中规定:如果公务人员不赡养父母,就要将其撤职。也许有人认为,这些内容本来是属于道德规范的,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奉养父母长辈是我们作为一个人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义务。我们国家将之写入法律、变成法律义务,这就叫做“敬老”。

由于经常到各地讲课,我发现每到一地要观察地方社会风气的好坏、人心淳厚与否,可以去看看走在街上的老人有多少。因为老年人都不愿给年轻一代添麻烦,当中青年人心目中恭敬长辈、有敬老之心的时候,长辈就愿意出来到街上散步。反之,如果这个地区的中青年人没有敬老爱老之心,长辈们就会深居简出,省得惹人不快。所以,不见得满街都是高楼大厦、名车豪宅、只有年轻的帅哥靓妹,就意味着地区发达、朝气蓬勃;会看的人知道这里人心冷漠、缺少德行。

有智慧的人会选择人性淳厚的地方去居住,可以让自己安享晚年。人都会有老的那一天,我们现在对待老年人的态度,就是未来年轻人对待我们的态度。因此,我们应该对待长辈更加恭敬有礼、为他们的生活多做考量,建设人性化设施、无障碍设施,让我们自己和身边的环境变得更加人性淳厚。

我们不妨聘请一些老年人担任顾问,多请他们参与决策和规划。首先,老年人见多识广,在社会生活中的阅历丰富,看待问题更加全面,为子孙后代着想更有眼光。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可以让他们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来;第二,老年人一生养育儿女、创建家庭,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带来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应该赢得每一个后代发自内心的崇敬。

现代家庭多是三口之家,整个社会失去了大家庭共同成长的氛围,也失去了家风的传承。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讲到传承——某地有一恶习,将年迈衰老的老人背到深山里面丢弃。一天,有个儿子把老父背进深山,聪明的小孙子一路跟着,当儿子把老人往山里一丢就往回走的时候,小孙子说:“爸爸,你把那个筐子背回来吧!”他爸爸问为何,小孙子说:“将来等你老的时候,我还得用这个筐把你也背到山里面去。”这位父亲听了急忙将老人背回家中赡养。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希望到老的时候孩子们怎样对待我们,我们现在就应该怎样对待老人。人生如矢,时间匆匆流逝,希望我们大家从自己做起,珍惜宝贵的生命,共同努力营造“矜孤恤寡,敬老怀幼”的良好社会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16-8-12 16:39:41 |只看该作者
原文: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讲解内容:这里讲到人们对待昆虫草木,也不能随便伤害。古人心中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慈悲之心,这种人生意境让人感动,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拥有同一个地球母亲,现在大家逐渐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实看看古人对天地自然万物的热爱,他们早已意识到这一点。

人类不是独立生活的,要有一定的生活空间,要有呼吸的空气、喝的水、吃的粮食,脚下要有一块可以承载我们的土地。如果我们现在把树木砍光、把昆虫鸟类杀光,面对荒山秃岭,连一个陪伴我们的小生命都没有,将会毫无生命的乐趣、人生惨淡、生不如死。

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空间里,生命是共存的。中国的儒家、道家都非常讲究对自然万物的热爱。《论语》曰:“钓而不纲,戈不射宿”,古人用钓勾而不用渔网,不射栖息在窝中的鸟儿。这是对大自然爱心的一种展现,是对生命的关怀,是对自然万物的保护,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孟老夫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一个人对世间万物的爱心是一点点逐渐成长的,是从爱护自己的亲人开始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父母家人幸福快乐、人生美满,如果我们把这颗对待亲人的爱心、对待父母的孝顺心、对待先生妻子的恭敬心、对待孩子的关爱之心扩展到对待所有的人。敬老怀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然后再用爱人的心去爱护世间万物,不浪费一草一木,不伤害一切生灵,爱心就会不断地拓展。——爱护天地万物就像爱护自我一样,就叫“天人合一”。

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与西方“博爱”的思想是共通的。特雷萨修女讲:我们生活的世界被苦难的大海洋所包围,但是我们可以从自己、从家人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一点点去扩充它,让大海洋的面积不断缩小,让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越来越充满关爱。所以超越苦难大海的方法就是爱心。“爱”越大,苦难的大海就越小;“爱”越小,苦难的海就越大。

智慧的中国祖先一直强调环境保护的思想,例如: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曾发明不靠外力自动运行的“木牛流马”,一夜之间可以运送很多粮草。他从天地间得到灵感,取得了这项技术,但是粮草送到以后,就将木牛流马全部销毁。所以后人开始怀疑木牛流马存在的真实性,但是我相信祖先有这个力量和智慧。为什么毁掉呢?第一,如果这种东西流传下去,人就会变得懒惰;第二,人的欲望可能会不断膨胀,对自然规律的破坏也会越来越大,随着后人不断地把机械装置推陈出新,环境也变得越来越糟糕。

科技的“双刃剑”给人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负面的影响,给环境带来破坏。比如,夏季出汗可以排泄出人体中积累的毒素,空调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四季恒温,却并不符合自然。当大家同时打开空调电机,在一个个小房间变凉的同时,公共区域大环境的温度却整体升高。

  有个民间小故事,传说有师徒两人行医修道。结果徒弟先修成、升天成仙,师傅却还在人间当医生。师傅很奇怪,徒弟用的方法、药方都是自己传授的,他修成了天仙,自己却还是一个凡人,这是为什么呢?徒弟知道师傅不解,前来相告:“师傅啊,你的药方都很好,唯独你用到了昆虫和小动物来配药。很多物质有相同的药性,我用一些植物、矿物代替,起到了同样的治疗效果。所以我的功积得多,就修成了。您老人家一边做好事儿,一边还做错事,功过相抵,就没有修成。” 师傅听完以后恍然大悟,把药方都改了一遍,几年后师傅也修成了!——说明恻隐之心可以帮助我们进步。

  “上天有好生之德”,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爱护节约身边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乃至手边用到的所有物品开始,做一个节俭的人,做一个爱惜物命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16-8-12 16:44:42 |只看该作者
经典原文:“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
内容提要:这句话讲的是君子的人生境界,也是我们人生努力的一个方向。同等看待别人的得失与自己的得失,视他人如同自己身体的一部份,即“同体的感受”。

内容提要:能否做到“同体的感受”,这跟一个人的胸怀有关。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很难感受到他人的快乐或者痛苦,因为狭隘的眼光锁住了胸怀。反之,一个胸怀宽广的人,对任何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大家,他就能到体会到“同体的感受”。例如,企业的领导一定会为企业着想,所以员工的健康、得失跟他有关,管理的事务、关心的人多了,胸怀便由“小我”变成“中我”;如果成为了市长,一定会操心全市人民的生命安危,心系全市人民的生活条件改善,胸怀就更大了一些。

有了“同体心”的人,才能“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其实每个人都对他人的得失有很深的感受。父母对孩子都是有“同体心”的,作为孩子对父母有没有“同体心”呢?

“孝子”有“同体心”。比如,孔夫子的弟子曾参,有一天他到山上打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想要找他回家,就用牙咬了一下手指头,这时曾参忽然感到心疼,他感受到母亲痛苦,这说明他与母亲是“同体”。真正的“孝子”,把父母的得失感受,变为自己的感受。父母希望孩子身体健康,孩子就会老老实实的锻炼身体;父母希望孩子做一个有德行的人,他就会修身为本,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选择一份利益大众的工作,多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也让我们有“同体心”。比如,选择教师为职业,就会心系着天下孩子的教育,这是老师的胸怀;选择医生职业,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以“无我”的心,能感受到病患的痛苦与幸福。

“同体”的感受,跟自己的“情怀”有关。作为父母,如果真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对他人的孩子应该和自己孩子一样看待。如果只是鼓励自己的孩子去争第一,把别人全都比下去,这也是心胸不够宽阔。这样的话,我们就自己把“同体心”封闭住了。

如何训练“同体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比如,在家中孝敬父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再有,古人讲“夫妻关系”也是一种训练方法。在夫妻关系中,原本两个人成长于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经济环境之中,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甚至饮食习惯等等,结婚后两个人的世界合二为一,此时互相体会、包容和关爱就是必须的。

“夫妻关系”有别于“朋友关系”,是无法逃避的。从结婚第一天,两个人命中注定,就必须破掉小我,为对方着想。否则,夫妻生活在一起会很痛苦。可能有的人为了避开痛苦而采取离婚的方式。但实际上,人生的考题没有过关,再有一段婚姻依然会重复问题。经历过第一次的失败之后,大多数人肯定要做出一些调整,所以第二次的婚姻就比较成功。然而,如果面对第一次的婚姻也能采取调整后的方法,那么第一段婚姻一定也会成功;

经常换工作的人也是如此。在反复换工作的过程中,被迫磨练了自己,终于发现必须要有忠诚的心、为他人付出的心、团队合作的精神,放下计较、傲慢的心,学会处于下位、推功于长上、勇于承当、认真负责,当这些都学会了以后,职业就会坚持很长时间。这时回过头来再想,其实都是自己的问题,当初第一份工作如果能这么做的话,一定也会做得很好。

在婚姻之内、家庭之中,处理夫妻之间的关系是培养“同体心”最好的训练,是人生中必须经历的问题,要勇于面对、努力超越。婚姻生活逼迫我们放下小我,逼迫我们为对方着想。所以能随顺的他人的人,就比被顺的人层次要高一些。这就是一种“同体心”的行为。

夫妻关系是成就人的一个道场,是磨练意志、放下小我、扩展胸怀、体会他人感受需要的最好机会。我们用这种心态来面对婚姻,会感觉到——婚姻并不是感情的坟墓,而是我们成长的一个平台。

如果家庭中,夫妻和睦,相濡以沫、互帮互助、互爱互敬,孩子在这样一个温馨的环境中成长,就好像得到了阳光、雨露的滋养,一定会身心健康;反之,如果夫妻之间经常磕磕碰碰、打打闹闹,孩子成长的环境欠缺阳光,狂风骤雨、电闪雷鸣,孩子也会很难过。——教育重在养其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16-8-13 11:28:06 |只看该作者
《太上感应篇》第11集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原文:“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内容提要: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张扬揭发别人的缺点、错误、隐私,也不要到处宣传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这是做人的一种心态。

通常情况下,人们都有一些猎奇心理,想了解别人的生活,所以一些媒体热衷于传播八卦新闻,多是明星的家庭状况、钱财问题、以及炒作的一些负能量信息。媒体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有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
而真正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艺术家,是洁身自好的人。我们观察一些国家级老艺术家的特点:第一,从不唱靡靡之音、让人堕落的小调;第二,这些老艺术家从不在广告里出现,他们七、八十岁还依然正气昂然、赢得社会大众的尊敬,这就是常青树。而现今一些唱靡靡之音的明星,不停地在广告和花边新闻中出现,犹如昙花一现,很快就在大众的视野中烟消云散了。

古人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一定会看到别人身上闪光的地方。比如,作为媒体节目的工作人员,愿意报道爱心大使、道德模范、见义勇为的英雄、孝老爱亲的典范,使人看到以后受到震撼感动,说明这些媒体人胸中有仁爱之心。反之,如果不停地去追究社会中的黑暗和矛盾、去揭露他人的短处和隐私,某种意义上讲是报道者内心比较阴暗的原因。

“不炫己长”即不要炫耀自己的长项,这一条也非常重要。

人生的道路中,一个人有什么优点,不说别人也知道。如果炫耀了,反倒变成了自己的短项。之所以炫耀,是因为心中不平等,怕别人瞧不起。如果一个人内心宽广、德行厚实、人生目标明确,不被周围的流言蜚语所左右,坚守人生正确的道路,哪里需要不停地炫耀自己,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呢?

现代社会好像人们都急于表达,甚至一些家长、老师还鼓励孩子多表达自己的见解。其实来源于国外的这种教育理念是有前提的,孩子们积极发言的前提是充分的准备。如果老师布置一个主题作业,学生们会到图书馆或网络中搜集材料、充分地调研,并不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的发言。

而实际上现在的很多发言,往往是头脑中一闪的念头,既没有做准备,也没有充分地调研,没有吸纳老师与前人的经验,就急于表达,甚至有点胡说八道了。所以中国古人告诉我们,孩子在小的时候应该学会倾听。进入社会以后,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倾听,这一点对青年人尤其重要。想要发言,就要先倾听,听完了以后才赢得了发言的机会。而真正有涵养的,经过人生磨难砥砺的人,表达问题都是很稳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16-8-13 11:33:17 |只看该作者
太上感应篇》第12篇——遏恶扬善,推多取少

内容提要:“遏恶扬善”,此话虽短小精悍,却讲述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即彰显他人之善、隐藏不善、遏制恶行,宣扬善行。

一般人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耳濡目染的都是些恶人、恶事、恶言、恶语,日久天长就会被熏成粗俗的样子,尤其是孩子特别容易受到父母及所处生活环境的影响。

所以古人对于环境特别重视,孔老夫子曰:“里仁为美”。要给自己和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恶言、恶语、恶事没有机会发生;制止不善信息的传播,以免被有些人当做标杆,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找到安慰和借口;同时,也是给予做错事的人再次改过的机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主流媒体宣传什么人,大众就会模仿什么人。如果将金钱定义为成功,将这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在影视作品、新闻广播、主流媒体中推举,那么大众就肯定一心一意“向钱看”了。

其实古人告诉我们:一个人成功与否,不是看他拥有金钱的多少,而是看钱是从何来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以违反良心的行为,获得了很多的财富,应该受到大众的批评。反之,一个人坚守伦理道德和做人的准则,即使没有发财,我们也应该去赞美他,这叫做“安贫乐道”。所以,我们不能以金钱来评判一个人的成败,而是以做人的良心来评判。

“扬善”指每一个人对亲朋好友、子孙后代等周围的人群,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

不仅仅是媒体,我们每个人在“遏恶扬善”方面都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每个人谈论的话题、传播的消息,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比如,在家庭中要“内外有别”,如果妻子或丈夫向外人去讲家人之间的矛盾是非,传到当事人的耳朵里肯定会让人生气。所以家中的事情尽量不要向外传扬,这样家庭才能够和谐。“抑恶扬善”之中包含了高度的人生智慧,不停地赞美,会让人越变越好;反之,不停地批评指责,最后令人变得自暴自弃。

“推多取少”,即分给他人的好处尽量多一点,自己拿取的好处尽量少一点。这句话与《弟子规》中的“与宜多,取宜少”意思相似,都有很深的人生意境。因为“推多取少”意味着奉献的多、得到的少。一个人能够受到社会大众的尊敬,其实就跟这一点有关。与人交往之时,我们付出精力、财力,如果总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少,首先就赢得了领导的信任,然后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也赢得了同事的尊敬。赢得了大家的尊敬、信任、拥护和爱戴,我们的工作机会自然越来越多!

一个人能够长期坚持“推多取少”,为社会奉献的多、对他人帮助的多,那一定是因为他拥有宽广的胸怀、广博的爱心,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成人之美,助人为乐,一心一意地希望自己身边的人都过得幸福美满。这样的爱心才能支持他长期不断地坚持下去。

有宝岛台湾,有一个非常能干的部长,退休以后,有记者去采访他的工作经验。这位部长讲:“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拼命地干活,努力地干活。因为我有这样一份国家给予的生活保障,在工作中做得越多,学习的机会就越多,自我的提升就越多,我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这个部长就特别特别能干,一个人能干两三个人的活儿,干的活儿越多,责任也就越来越大,一步一步被提拔上来。所以,一个人帮助别人、帮助社会、推多取少,从生命的整体角度来看,一点也不亏,反倒使人生境界得到了大幅提升。

能够把一件好事持续坚持下去,除了宽广的胸怀,还要有为社会大众付出的热情。

雷锋之所以能够常年如一日地做好事,源自于他的一颗报恩心。他曾说过:“我是一个孤儿,能在新中国活下来,并且遇到现在这么好的时代,我只有拼命地工作,去努力报答国家社会和老百姓对我的恩情。”

其实,在我们身边的现代“雷锋”很多,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在家中孝敬公婆和父母亲人,甚至照顾没有血缘关系的其他长辈,这样的人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李老师为我们分享的是《太上感应篇》之中的“遏恶扬善,推多取少”,愿我们自己成为这样的人,也让周围出现更多这样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16-8-13 11:48:35 |只看该作者
《太上感应篇》第13集——受辱不怨 受宠若惊
原文:受辱不怨 受宠若惊

内容提要:今天我们要学习到的内容是“受辱不怨,受宠若惊”。人生在世,可能会受到误解、冤枉、侮辱、诬陷甚至打击迫害。一生中完全是顺境,没有遇到任何逆境的人基本没有;反之,完全是逆境,从来没有一点顺境的人也没有。人生是顺逆参半、荣辱参半的,顺境与逆境都是学习的过程。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题,使我们从中学习成长。所以,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无论受到表扬、宠信或者侮辱,心境都要平和、平淡。

我们观察,一个人受到侮辱,大概有几个原因。
第一,只是站在自己的价值观判断体系之下,认为自己受辱;或者是认为自己的行为、观点是唯一正确的,所有的错都是别人的。其实人无完人,很多情况下都是我们自己有错。这个“辱”看上去是辱,其实是让我们反省的一个机会。之所以受到批评、诽谤、侮辱,很可能我们自身的原因占了一多半。

还有一种可能性,我确实没干坏事,但他人诬陷我。这时去怨恨也解决不了问题,去辩解却越抹越黑。面对侮辱诽谤,如果确实原因不在于我,那么就置之不理,时间一长也就烟消云散了。遇到特别大的逆境,我们也可以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这件事情总有一天会过去的,而且就快要过去了,也许明天就过去了,再坚持一把。

人生的痛苦不会持续很久,即便是在特殊的时期遭受侮辱折磨,有智慧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也会磨练自己。古人讲:一个人如果没有犯错误,却遭受了很多侮辱,他的子孙后代会很好。

受到侮辱的时候,在时势、大局不容个人辩解的情况下,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这时要“受辱不怨”,潜下心去承受。一个人能够承受巨大的侮辱和打击,将忍辱功夫磨练出来以后,一些小的挫折、批评、逆境就都不在话下了。心志的磨练、包容的功夫、忍受痛苦的坚强意志、度过困难的高度智慧,在“受辱不怨”之中全都能学习到。而在这忍辱负重的过程中,依然没有失去生命的希望,这种“舍己为人”、“忍辱负重”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力会传给下一代,让孩子们学习到对国家民族、对未来依然努力奉献。能够在逆境之中“转苦为乐”的人,不仅仅有宽广的胸怀,还充满了高度的人生智慧。

“受宠若惊”也是中国自古的人生哲理。一般的人都喜欢顺境、喜欢表扬。但是如果听到的表扬太多、天天处在顺境的时候,人就会飘飘然,随即生起傲慢之心,再也看不见自身的缺点和错误,不接受他人的智慧劝谏。

古人讲:“富在知足,贵在知退,福在受谏”。人生贫富的关键就在于“知足”;在名利面前,退一步海阔天空,赢得了自己人格的高尚,赢得了别人的理解和尊敬;有福之人能够接受到别人的批评、劝谏。

一个人如果受宠,傲慢心一起就容易狂妄自大,再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一日不知非,则一日无过可改;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所谓“进步”就是改正缺点错误,即是“改过”。傲慢得意之人不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今后也就很难再进步了。

“满招损,谦受益”,只要我们一直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人生就会不断成长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16-8-13 11:56:27 |只看该作者
《太上感应篇》第14集——施恩不求报 与人不追悔

原文:“施恩不求报 与人不追悔”

内容提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中华民族是一个知恩报恩的民族,滴水之恩铭记在心,当涌泉相报。《弟子规》云:“报怨短,报恩长”。我们在接受帮助的时候,要想“别人帮助我们的时间也许很短,但在我们的生命中往往起到极大的作用”;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要想“施恩不求回报”。这两种心态都是为他人着想的人生境界。

为什么要施恩不求报呢?
首先我们观察一下,人活在世上,能够从孩童长大成人,已经承受了很多的恩情。父母养育我们成人,国家教育培养我们,无数的老师将青春生命奉献给教育事业,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孩子的未来;军人、警察保卫着国家人民的安全、社会的安定祥和;还有农民、工人等等。在我们人生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在承受着无尽的恩情。所以,当我们长大成人,有了一些能力与本领,首先想的应该是回报社会,“回报”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日本电影《追捕》的演员真由美,来到中国参加希望工程,帮助我们国家建学校,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她非常感动的说:“我特别感谢那些接受帮助的人,因为他们不接受我的帮助,我就没有机会去满足回报社会的愿望。”如果施恩者充满感恩心,自然不求回报。其实帮助别人的时候,更多的是成就了自己,也就是所谓的 “助人悦己”,或者说“施比受更快乐”——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会获得一种快乐,这是我们人类的本性。

帮助别人使我们的胸怀变大。原本心中只有身边的几个亲友,当帮助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时,你会发现与那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有了一份情感的链接。我们关怀他们、想念他们、祝福他们之后,会发现自己的胸怀变宽广了,“量大福大”福气就来了。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越帮助他人,自己越具有人格魅力;越帮助他人,越有爱心,自己的人生越幸福。《大学》有云:“财散则人聚”。“财”指钱财、智慧、精力、体力,用这些方法帮助他人,会得到大家的尊敬理解和爱戴拥护,获得人心,凝聚人气。所以“施恩不求报”之中含有很深的人生道理。

“与人不追悔”,即捐助他人物品、金钱不要后悔。如果帮错人了,比如帮助了假乞丐、假病人,可能会让人后悔,但其实这里面有很多地方需要反省。
第一,不要骗取别人的帮助。特别是赈灾款、救灾款、扶贫款,如果贪污浪费,国家法律的惩罚很严重;而且会破坏他人的善心,以后大家再遇到此事就会退缩。有关部门接受他人的善款,应该充分尊重捐赠人的意愿,不要挪作他用。

而对于捐赠人来说,做好事不能斤斤计较。好事本来源自我们的“恻隐之心”,孟老夫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曾经电视上看到地震灾害时的一个情景让我深受感动:一个残疾乞丐爬到捐款箱前,把他刚刚乞讨来的几元钱捐了出去。这份心就是人心,这是人的最伟大之处,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有“恻隐之心”。

当然,在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首先要有智慧,思考分辨情况;但另外一方面,遇到事情棘手的时候,需要“救人之急,雪中送炭”,伸出援助之手以后我会觉得自己的心安了,这是很重要的——人生求的就是一个心安,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第二,既然已经捐赠出去,就要相信接受者。欺骗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不需要去追悔。因为善行成就我们自己的德行,让胸怀更加宽广,心性更加柔软,人性的光芒、智慧慢慢显发出来,利益个人的成长。

如果看见别人的错误行为,更要反省自我,不犯同样的错误。违法乱纪“冒天下之大不韪”,必定深受惩罚、贻害子孙,这样的错误使人怜悯。

总之,不管对于施恩者还是接受恩惠的人,以不同的角度,我们都可以从“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中学习到人生的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吴氏中医的博客——肝癌频道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2
地址:临桂县临政路16号 邮编:541100
Email:ka900@126.com 吴氏老中医博客:http://blog.sina.com.cn/ka900 备案号:桂ICP备10200646号
友情链接:|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相关微博  |  中国太岁肉灵芝|

手机版|吴氏真医的博客│Email:ka900@126.com│电话:13299275999│原发性肝癌晚期肺癌治疗胃癌晚期肠癌│    

GMT+8, 2024-5-17 12:52 , Processed in 0.05055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