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吴氏真医疯癫郎中治疗肿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肝癌 肺癌 胃癌
楼主: 独树一帜

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第一讲(连载)

[复制链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7-19 19:26:10 |显示全部楼层
【第74讲:为什么盲目模仿善行,却会造下无边恶业?】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为什么不知变通的照着去做就是伪善?学圣贤,应该照着圣贤的样子去做才对,为什么又不对了呢?各位要注意一下,向圣贤学习很好,但关键是你学得像吗,你知道变通吗?这点儿非常重要,我举个例子给大家做个说明。

        南宋时期,有位道济和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济公,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道济和尚,我们知道,他是喝酒吃肉的,平常不脩边幅,破扇子一把,破鞋一双,但道济和尚的样子,我们学得来吗?许许多多的人都想学道济和尚,也喝酒吃肉去了,但他不知道,道济和尚吃了死的,能吐出活的来,有几人有这样的本事?不要出吐出活得来,只怕连死的都吐不出来。一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便去饮酒食肉了,结果却造作了巨大的罪业。




  各位,有些东西,我们不能依样画葫芦,不去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也不知道道济和尚所证悟的境界,便去盲目的学圣人,闹笑话倒是小事情,只是这无边的罪业该如何消除呢?果报到了,依然是自己去承受,到此方知昨日非,只怕是为时已晚。道济和尚,有大智慧,有大神通,他看到当时的僧团死板守护戒律,忘记了佛陀所说的“摄心为戒”,所以才以神通之力,运用无量智慧,装出一副疯癫模样,意在启迪当时的僧团,不要在口中修行,要在心中修行,要修心,要以摄心为戒,没想到却被后世的人错解了。



  有许许多多的善事,我们都不能直接套用,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也不了解当时的环境和圣贤所证悟的境界,直接照搬过来,很可能导致我们做了大恶事而不自知。譬如丹霞禅师烧木佛、高僧舍身求法等等,这些都是自身的修为到了极深的境界之后才能学的,初学之人是学不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7-19 19:28:01 |显示全部楼层
【第75讲:哪三点都做到了,就可以称作无相布施?】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此话怎讲?我们翻译的时候,只能根据字面意思来翻译,于是翻译成了“做善事不求回报的是真善,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做善事的是伪善”,但实质上,无为而为和有为而为的含义韵味无穷,不细细品味,很难发现里面所蕴含的深奥义理。什么是无为而为?《金刚经》中有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对一切法都不再执着,心中早已放下一切,在这个时候,生起大悲心,生起无量的善心,对于这种做法,道家称之为“无为而为”,佛家称之为“无住生心”,其实质都是一样的。
  这样说,我们还是很难理解,我用个例子为大家解释。譬如你布施给乞丐钱财,你必须要做到三点才能称之为无住生心,也就是无为而为。哪三点?不见布施之人,不见布施之物,不见被布施之人,三点都做到了,我们就可以称作无相布施,也就是无为而为了。


  从本体上讲,整个宇宙是一体,都是你自己的法身,哪个是你,哪个是我,哪个又是布施之物,本来一体,一体之中不分你我。譬如李金旺这个人,这是李金旺的手,这是李金旺的脚,这是李金旺的五脏,这是李金旺的六腑等等,但你若单拿出李金旺的手来,然后说这是李金旺,这是无意义的,因为李金旺是一个整体,不管是手脚还是五脏六腑,都在李金旺一个身体中。现在我们把这个概念扩大,让整个宇宙都变成李金旺,一切生物、矿物等等,一切的一切,共同构成李金旺这个整体。那么我们再去想刚才的问题,究竟是谁在布施,布施什么,布施给谁,这都是李金旺一个整体上的东西,哪里还会有这么多概念呢?你看到别人贫穷了,因为本是一体,你帮助他,实质上就是在帮助自己。

  有人说了,你这只是一种假设,是在假设物我一体的状况。各位,佛经中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三世诸佛同一法身”。什么意思呢?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都是同一个法身。过去发指的是燃灯佛古佛等一切已经进入涅槃境界的佛陀,现在佛指的是释迦牟尼佛等正在转法轮的佛陀(释迦牟尼佛已经进入涅槃,此处是指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转动法轮的时候,习惯上称释迦牟尼佛为现在佛),未来佛指的是弥勒佛等等还未成佛,但将来必定要成佛的佛陀。讲这个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未来佛不单单指弥勒佛,还包括我们,包括一切含灵,将来都是要做佛的,我们就是未来佛。《法华经》中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根据。

        有人说了,我还没成佛,咋办?也很简单,因为我也没成佛,但我们本性中的佛性何时失去过?我们本性中的法身何时失去过?无时无刻不存在。各位,我说的还是一种假设吗?我们是未来佛,这可不是我讲的,而是当年世尊亲口传达的。可见,物我一体不是一种假设,整个宇宙就是你自己,也不是一种假设,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才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明白了这个道理,那我们在布施的时候,做一切善事的时候,我们究竟是在帮助别人呢,还是在帮助我们自己?为什么佛陀总是大慈大悲,不管我们到了何种地步,总是孜孜不倦的度化众生?因为佛陀明白真相,他知道度化众生,也是度化心内众生,也是度化自己,故而心生大悲,奔波于六道之中。

  从修行上说,无住生心便是在心念不动的情况下而行善,这就是真善。心念不动如何行善呢?以我之见,这已不是凡夫境界,至少也是初果圣人才能做到。无住生心,这本是世尊讲《金刚经》中的一句话,是对须菩提讲的。须菩提本是法身大士,示现初果圣人须陀洹,所以,无住生心的境界,至少也要初果圣人才能做到,我们凡夫是做不到的。对于我们来说,随缘做善事,应该放在首选,能够做到这些,才会渐渐进入无住生心的境界,才能在心念不动的情况下,万善圆满。因此,从修行角度不展开讲,即使讲了,因为条件不具备,也是枉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7-19 19:36:21 |显示全部楼层
【第76讲:原来这样的行为就是行伪善?】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有为而为者假,这句话如何理解?我觉得这句话应该分为两种情形来看。如果是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行伪善,这便是无量罪过。譬如历史中的一些小人,他通过做一些小善,进而通过获得极好的名声,以此来邀功博采,成为他向上爬的工具,这便是无量罪过。另一种情况,若是像袁了凡一样,通过孜孜不倦而行善事,虽然也有所求,也是有为而为,但却是真心行善,绝无丝毫懈怠,这种有为而为便是无量功德。

        事实上,人们在最开始立志行善的时候,都是有为而为的,无为而为属于极高的善行,若开始便学无为而为,善事多半会荒废。因此,学做善事,立志要高远,而着手要放低,决不能好高骛远,否则就会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局面。




  学做善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是有为而为,善事做得多了,就会渐入佳境,慢慢达到无为而为的境界。《论语》中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虽然仁者的境界最高,但若是不及,不妨先做一个知者,等到大明心性的时候,知者也必然会变成仁者。比如袁了凡,开始的时候也是求子求富贵,也是有为而为,但到最后,袁了凡的修为发生了质变,成为了明代少有的大居士,是改命理论的积极实践者,其修为之高,令人望尘莫及。袁了凡做善事的过程,就是一个由有为而为到无为而为的过程。


        事实上,大多数人做善事的时候,都是用的妄心,真心,只有圣人才能用,博地凡夫是用不了的。再比如佛教净土宗的修行者,他们念佛的目的就是求生安乐世界,这也是有为而为,但却受到历代佛门祖师的赞叹(其中包括中峰和尚),这也是一个例子。因此,对于“有为而为是假”,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而应该区别对待才是。中峰和尚所说的“有为而为是假”,这是针对那些假借善事的名义捞取私利的小人所说的,我们应该看清楚这一点儿,不要错会了中峰和尚的本意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7-19 19:37:52 |显示全部楼层
【第77讲: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老好人,赶紧离他远点!】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何谓端曲?今人见谨愿之士,类称为善而取之;圣人则宁取狂狷。至于谨愿之士,虽一乡皆好,而必以为德之贼。是世人之善恶,分明与圣人相反。推此一端,种种取舍,无有不谬;天地鬼神之福善祸淫,皆与圣人同是非,而不与世俗同取舍。凡欲积善,绝不可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皆当细辨。

  此段的大概意思是说:什么叫端曲呢?现在的人看到小心谨慎而没有道德原则之人,都认为是善人而纷纷效仿,圣人则宁可取豪放而不失原则的人。至于说小心谨慎而没有道德原则之人,即使一个地方的人都说他好,而实际上却是道德之贼。世人善恶的标准,很多时候都与圣贤的取舍标准相反。由此一件事情可以看出,世人的种种取舍,没有不错误的地方。天地鬼神为善增福,为淫增祸,种种事情,都与圣人的见解相同,并不与世俗之人同一取舍。凡是要积累善行之人,决不能阅人耳目,只有从内心之中细小之处,处处留心,暗自用功,纯粹都是一片救济世人之心,这就是端;如果有一丝一毫取悦世俗之人的心念,这就是曲;纯粹都是一片爱人之心,这就是端;有一丝一毫的愤世嫉俗之心,这就是曲;纯粹是一片敬人之心,这就是端;有一丝一毫玩世不恭之心,这就是曲。这些都要细细分辨。

  这一段主要讲端曲,为了讲明白这个问题,了凡先生举了一个生活中的“谨愿”例子做了个说明,为的是澄清世人“认恶为善”的观念。什么是谨愿之人呢?简单的来说,就是我们生活中的老好人。这种老好人,他是没有原则的,不管人们说什么,他都说好,与世俗同流合污,丝毫没有道德原则。譬如在公司里面,有的员工说这个方案不错,他就跟着说不错,老板说不行,他又说不行,反复无常,没有丝毫的主张和原则。



        这种谨愿之人带有很大的欺骗性,因为他们处处说好,典型的老好人,所以很容易让人们觉得他们真是善人,很有人缘,导致人们纷纷效仿。孔子在《论语》中说:“乡原,德之贼也。”孔子所说的乡原,就是指的这种谨愿之人。孔子为什么说谨愿之人是道德之贼呢?我们来看孟子的一段解释:“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谨愿之人之所以被人们看做了善人,就在于他们有巨大的欺骗性,看着善良,导致人们纷纷效仿,结果让很多人都做了错事,这个罪过就大了。譬如贪官,他在贪污的时候,旁边如果有谨愿之人,他一定会说很好,表示出一种支持的态度,与贪官同流合污,与世俗相俯仰,而又不易被察觉,这就坏了。往往一个谨愿之人,他能带动成千上万的人集体行恶,结果造作无量无边的罪恶而不自知。

  相对于谨愿之人,圣人为什么会选择狂狷之人呢?按照朱熹的理解,狂士的志向非常高,对于天道和圣人之理,他并不懈怠,但他言过其实,狂士的行为比起他的志向来要低很多,也就是说他做的事情与他的目标比起来要低,所以才说他狂,但并不是不追求,狂士的进取心是极为强烈的。狷士呢?狷士的志向不高,但善于洁身自好,安守本分,以此自足,朱熹说他们是“知未及而守有余”,所以狷士是说到做到,知道多少就行多少,道德原则极为强烈,绝对不会发生同流合污的事情。所以,相对于谨愿之人,不管是狂士还是狷士,都要比谨愿之人要好很多,因此为圣人所取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7-19 19:39:41 |显示全部楼层
【第78讲:鬼神福善祸淫的标准只有一个!】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了凡先生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圣人与世俗之人对于善恶认定标准的不同,当然也是为下面讲解端和曲的概念做个铺垫。那对于善恶的认定,究竟是世俗之人正确还是圣人正确?本来这问题是不需要回答的,因为答案已经很明显了,一定是圣人正确,但了凡先生并没有这么说,而是非常委婉的给出了答案。了凡先生说,天地鬼神福善祸淫的标准与圣人的的见解完全相同,并不以世俗人的观点为取舍。真是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生活中,多少人在冤枉圣人,都认为自己说得正确,圣人错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实在太多了。比如三从四德,这话是圣人说的,多少人在反对,认为女人不应该这样,应该有另外一套活法,但他不知道他那个活法是杜撰出来的,而三从四德确是圣人之理,是根据天道运行规律总结出来的。为了教化百姓,古帝王颁布圣旨,令全国妇女学习三从四德,以符合天道,符合本性,几千年来,王朝更替,沧海桑田,但三从四德从未改变过。




        现代不同了,彻底改了,女人要当天,男人要当地,硬要把天地颠倒过来,我想问的是:如果让一个人双脚朝天,用头顶走路,她能走吗?一定不能!为什么?不符合规律。圣人不是没告诉我们规律,而是告诉了没人听,觉得圣人的话是压制妇女,不如自己杜撰一个出来的好。臆造出一个道理来之后,就开始骂圣人,嘲笑圣人,觉得圣人不如自己,觉得自己的方法比孔夫子的天道要好数倍,何必遵从他的呢?但他忘记了那些孤苦伶仃的留守老人,忘记了在法庭上为争夺夫家财产而哓哓置辩的妇女们,这一切乱象,哪一个不是没有遵从妇女之德而留下的弊端呢?了凡先生说这句话,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意义非凡,实在太重要了。


  鬼神福善祸淫的标准只有一个,他们以圣人的见解为标准。意思非常明白,不按照圣人说得去做,祸;以圣人的标准为取舍,福。这并不是说圣人要惩罚世人,并不是圣人不慈悲,而是不按照规律做事,必然要受到规律惩罚,圣人无能无力。如同一个人违法了,法官也只是按照法律条文量刑判罪,而罪过轻重大小,与法官没有关系,完全看犯罪人自己所犯的罪业。圣人,他告诉人们趋吉避凶的道理,告诉人们福善祸淫的道理,至于能否按照圣人说得去做,完全看我们自己,圣人帮不上一点儿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7-19 19:41:42 |显示全部楼层
第79讲:哪三类事要做,哪三类事不要做!】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想要积累善行,必须要明白三端和三曲。三端是什么?内心之中,纯是一片济世、爱人、敬人之心。这里面特别强调一个“纯”字。端,端正、正大的意思。那究竟怎样才是纯粹的济世、爱人、敬人之心?我给大家说一句名言,用这句名言解释“三端”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唐代的鸟窠禅师对白居易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叫“众善奉行”。众善奉行,就是满心是善,纯粹的善念,没有一丝一毫的虚假。如同纯净水一样,它是纯水,是过滤掉了一切杂志的纯水。能够众善奉行,虚假就不生,三端也就做到了,根本用不着去再去分辨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不是济世,是不是爱人,是不是敬人,因为众善奉行已经把一切善事囊括无余了。


  既然众善奉行已经包含了三端,了凡先生还讲三曲做什么?各位要知道,众善奉行的境界是极为高深的,若不是天赋异禀,普通人很少能够做到众善奉行。众善奉行,心中就不能存在一丝一毫的恶念,哪怕是一点儿自私的念头在心中闪过,众善奉行就不圆满。了凡先生是有智慧的,他知道如果只说三端,普通人恐怕难以做到,因此他在讲三端的同时,也讲了三端的反面,这就是三曲。





  三曲,说的是媚世、愤世、玩世之心。曲,曲折的意思。了凡先生说三曲,是为了让人们戒掉三曲,相当于佛家的戒律一样。如果说三端是说你应该做什么,那三曲就是你不要做什么。我们可以想一个类似的问题,为什么佛陀要制定戒律?各位知道,佛陀在最开始讲法的时候,是没有戒律的,只是讲经,没说过戒律。但当佛陀看到很多弟子做所的事情,已经对他们的修行产生障碍了,已经不利于修行了,佛陀才慈悲制戒。比如佛在世时候的六群比丘,他们身为出家人,却群出群入,互相勾结,失掉了出家人的威仪,这才促使了戒律的产生。因此,如果一开始做不到众善奉行,那不妨坚持去奉行“诸恶莫作”这个原则。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就做到了,因为心中没有丝毫恶事,则必然满心是善。所以,从难度上讲,诸恶莫作要容易一些,也方便下手。诸恶莫作也做不到,怎么办?那就先戒掉一件恶事,一件一件的来,一步一步地走,戒掉一件恶事,就是一份功德,戒掉两件恶事,就是两份功德,以此类推,直到诸恶莫作为止。事实上,佛教的戒律有成千上万条,除了大乘菩萨,谁能完全做到呢?似乎也很少。但能够遵守一条戒律,必然就有一份功德,这是肯定的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在行善的过程中,都是三端和戒三曲同时进行的,这样去做有很大的益处。比如你搀扶老人过马路是善事,那你不乱扔垃圾不也是善事吗?你诵经是善事,你不杀生不也是善事吗?很多念佛的老太太,她只遵守了几条戒律,最后修行成功了,成就了,这样的例子实在数不胜数。因此,让三端和戒三曲同时进行,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至于济世、爱人、敬人、媚世、愤世、玩世的具体含义,如:敬人解释为尊敬他人,媚世解释为取悦世人等等,这些查查词典就能明白,不再一一展开具体讲了。



  (特别注意:六群比丘,也叫六恶比丘,他们犯了很多过失,致使佛陀制戒,以此来约束僧侣。但千万别说六群比丘就是世间的罪人,实际上六群比丘的真身都是法身菩萨,是为了佛陀方便弘法,为了教化众生,才故意显示出失掉威仪之相,故意犯有种种过失,促使佛陀制戒。所以,六群比丘的功德无量无边,是大慈悲,是真智慧,并不亚于佛陀的十大弟子,这一点儿需要特别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7-19 19:45:45 |显示全部楼层
【第80讲:什么是阳善,什么是阴德?】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什么叫阴阳呢?凡是做善事被别人知道,这就是阳善;凡是做善事不被别人知道,这就是阴德。有阴德的人,上天会回报给他;有阳善的人,享有世间盛名。盛名,也是一种福德。盛名,天道忌讳,世间享有盛名而实际上却不相符合的人,往往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灾难。如果一个人没有过错,但却背负了恶名,这样的人,他的后世子孙往往都会突然之间发达起来,阴德和阳善的区别真是微妙!



  关于阴德和阳善的区别,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在“屠康僖”一节中细细分辨过),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再从另一角度进行解读。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人,讲道德,修礼仪,善事常常做,出口就是道德仁义,在大众的眼中,这样的人应该算是有道德的人了。但是忽然有一天,这个大众心目中的仁义君子,忽然出了车祸死掉了,我想这样的例子应该不在少数。事情一发生,人人都会抱怨,说是好人没有好报,怨天尤人者往往有之。但仔细一想,难道这个人真是如此有道德吗?是不是名实相副呢?若不往根源上去找,不去发现那些隐藏在背后的东西,多数人都会误会老天爷了。





  我记得有个同修,每天吃斋念佛,到了寺院就布施礼佛,平常没少为别人帮忙,做了许许多多的善事,在别人眼中,这位同修是绝对的好人。但又一次他在过马路的死后,被汽车撞了个粉身碎骨,尸首异处,其惨象无法相容。事情平息之后,家人在整理死者遗物的时候,才发现死者有许多女人的东西。经过调查,发现此人生前有着数不清的情人,婚外情多得难以计数,犯了大邪淫!我以前看过的一幅城隍庙对联,“阳世三间,积善作恶皆由你;古往今来,阴曹地府放过谁。”想来感触颇深,这因果报应哪个人能逃过呢?看着冠冕堂皇,道貌岸然,哪里知道一丝一毫的报应都不会差呢?



  在世上,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样的人,奇祸莫测。如果没有盛名,就要好很多,因为至少他的福德流失得会慢一些,不会加速流失。所以我说,单单只有名气,但道德却跟不上他的名气,我说是人是真愚痴。原因是什么?盛名,为天地所忌,这是犯了忌讳。有人问了,为什么天地会忌讳名气呢?我觉得先不要去管这些,只要知道这是一条规律,死记硬背记下这一条,以后处处不犯,这就极好了。譬如法律规定:杀人者死,你不必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你只要记得不杀人就能不死,这就够了。



  既然背负盛名,而又名实不副,这样的人多奇祸,那么反面是什么?必然是背负恶名,而此人又无过错,这已经是极大的冤枉了,这样的人后世子孙往往骤发,原因是什么?我略作一下解释,否则网友就该问我了,上面让我们死记硬背,下面也不解释,我们理解不了了。各位网友,《金刚经》中有一句话:“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翻译过来就是,如果今生被他人侮辱,诽谤,辱骂,但本身又没犯错误,没做过什么恶事,这样的人本是因为前世罪业,所以才招来了这些辱骂和诽谤,本来按照罪业来定,他应该堕落到三恶道中去的,但是因为被别人诽谤了,侮辱了,辱骂了,结果前世的罪业就消灭了。这句话,说得好!本身没过错,没做恶事,却背负恶名,这也是事出有因,但这是好事情,因为一被人诽谤,恶业没有了,罪业没有了,剩下的就是福德了。一个人,罪业没有了,或者减少了,穷得只剩下福德了,你说他能不发达吗?所以,背负恶名,受极大冤枉,本身又无过错,这是极好的事情,这是后世子孙要迅速发达的征兆,高兴还来不不及呢,何必要抱怨呢?能够这样认识,这是真智慧,我赞叹这样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7-20 16:45:25 |显示全部楼层
【第81讲:为什么子贡做善事不接受馈赠,反而受到孔子的批评?】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何谓是非?鲁国之法,鲁人有赎人臣妾于诸侯,皆受金于府,子贡赎人而不受金。孔子闻而恶之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


  子路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自俗眼观之,子贡不受金为优,子路之受牛为劣;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然此就一节论之耳。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抉择。



  先白话一下这段话:什么叫是非呢?春秋时候的鲁国法律规定,如果有鲁国人被其他诸侯国抓去了,用钱把这些抓去的人赎回来的人,可以到官府中领取奖金,结果子贡却赎人之后没有去官府领取奖金。孔子听到这件事情以后很不高兴地说:子贡这件事办错了。圣人做事情,一定要以移风易俗为目标,可以教授百姓,能够在百姓中通行,不是单单按着自己的意思,觉得适合自己就行了。现在鲁国人,富贵人很少,贫苦人很多,如果赎人之后接受官府嘉奖就是不廉洁,那么百姓还会去到诸侯国去赎人吗?只怕从今以后,再也不会有人去其他诸侯国去赎人了。



  子路把一个落水之人救了,这个人用一头牛来答谢子路,子路接受了。孔子听到后高兴地说:从今以后,鲁国会有很多人会拯救溺水之人。如果从世俗的眼光来看,子路赎人之后不接受官府嘉奖为高尚,子路救人之后接受一头牛为低劣,但孔子却称赞子路,斥责子贡。于是知道,人们做善事,不能以表象为判断依据,而应该以影响来论断;不能以一时来论断,而应该考虑到久远;不能以自己一个人来取舍,而应该考虑到天下人。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所行之事可能是善事,但所为之事的流弊却能害人,这样的事情虽然看上去像善事,而实际上却是恶事;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虽然所作的事情很像不善之事,但所为之事的影响力却足以帮助他人,这样的事情虽然看上去不像善事,而实际上却是大善事。当然,这只是举是非之中的很小一节来讨论,其他如非义之义的事情、非礼之礼的事情、非信之信的事情、非慈之慈的事情等等,都应该细细分辨后才能进行抉择。





  这一段比较长,但故事却很简单。在这一节中,了凡先生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子贡赎人但却不接受官府嘉奖,第二个例子是子路救人但也接受了一头牛的嘉奖。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例子。



  赎人,让他人恢复自由之身,这本身是极好的事情,是大善事,正因为是大善事,所以政府嘉奖这样的人,鼓励这种赎人行为,这是在劝善。子贡赎人了,但没接受官府奖励,因为子贡觉得善行应该不图回报,何必要接受官府奖励,接受奖励,不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吗?孔子听到了这件事情了,狠狠训斥了子贡一顿,并说子贡断送了鲁国百姓赎人的机会。孔子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大家要知道,孔子的弟子中,子贡是最有钱的人,当时是鲁国首富,财富很充裕,所以他在赎人之后,并不在乎官府是不是给钱,但子贡内心却认为接受政府的嘉奖是一种耻辱,所以他才会拒绝。依照当时鲁国的环境来看,贫苦人占多数,富贵之家寥寥无几,如果赎人却得不到奖赏,有谁会去做呢?国家劝善之功靠什么落实?这个影响就太坏了!各位细思,如果因为子贡的不接受嘉奖,导致鲁国人都不再去赎人了,那子贡的罪过岂不是弥天大恶了吗?所以孔子斥责子贡,因为子贡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情,完全没有考虑到他这样做的流弊有多深远。但就平常人来看,我们一定觉得子贡积累了莫大的阴德,而事实却恰恰相反,这就是圣人和凡夫看待事情的区别。



  第二个例子是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人,结果接受了一头牛的馈赠,孔子听到之后很高兴,称赞子路做了一件大善事。原始是什么?因为子路此举有劝善之功,非但子路救人有功德,子路此举的劝善功德远远比救人本身要大得多,因为有了此举,鲁国人看到他人落水,都会积极去营救,一国之人都会如此去做,你说这功德有多大?因此,孔子称赞子路而斥责子贡,其原因就是影响不同,一个是劝善,一个是劝恶,结果完全不同。



  了凡先生举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其实这两个故事,并不复杂,但里面所包含的道理却极为深刻。行善事,不能单看眼前,更要看其影响,不能单看一时,更要看其长远,不能单看自身,而要照顾到一切人。现在看来是善事,结果时间一长,影响却极为恶劣,这善事也变成恶事了,如子贡赎人而不受金,再比如我们现在,为了换取工业的发展而不顾环境污染,结果杀鸡取卵,眼前是工业得到发展了,但以长远来看,自然环境却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导致各地出现了癌症村,出现了大批重金属超标人群,这些都是似善而实恶的事情。也有一些事情,眼前看是恶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变成了善事。比如子路救人而受牛,眼前来看,子路似乎不廉洁,但却能产生移风易俗之功,让鲁国人都能积极救人,这就是似恶而实善的事情。



  了凡先生所讲的这两个例子,只是善事是非中很小的一个章节,善恶是非还包含很多内容,如看似是不义之举,而实际上却是大仁大义,看似是大仁大义,而实际上却是不义之举;看似是非礼行为,而实际上却是符合礼节,看似符合礼节,而实际上却悖逆伦理等等,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不在一一赘述,这些都需要细细分辨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7-21 12:24:02 |显示全部楼层
【第82讲:为什么说"打是亲骂是爱"?】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何谓偏正?昔吕文懿公,初辞相位,归故里,海内仰之,如泰山北斗。有一乡人,醉而詈之,吕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吕公始悔之曰: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不谓养成其恶,以至于此。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什么叫偏正呢?以前的吕文懿公,最初从宰相之位上退下来的时候,回到家乡,受到各界人士的瞻仰,如同泰山北斗一样。家乡有一个人,喝醉酒以后谩骂吕文懿公,吕文懿公不为所动,并告诉仆人说:“这个人喝醉了,不要与他计较。”仆人关上门,让他出去了。过了一年,这个人犯了死罪,下了牢狱。吕文懿公开始悔恨说:“假如自己当初稍微与这个喝醉酒的计较一下,并送官府治罪,那么便可以用小的惩罚而断掉他大的罪孽。我当时只想着存心仁厚,没想到却促使他养成大恶,以至于到了犯了死罪的地步。”这就是本来是用善心,但却做了恶事的例子。这段话是用来解释偏正的,具体地说,是用来解释正中之偏的。




  吕文懿公,名叫吕原,他是明朝英宗年间的内阁大臣,相当于宰相之职。吕原为人宽厚,好书如命,赢得了朝野一片赞叹之声。吕原辞去宰相之职,应该是在天顺六年,原因是母亲病故。这件小事,就发生在吕原回到家乡之后。各位要知道,吕原是何等人物,那是大明朝响当当的人物,弟子众多,桃李遍天下,当时的人无不仰慕吕原的人品和才学,所有了凡先生用“泰山北斗”来形容,并不为过。一个醉酒乡民,进到吕原府邸,破口大骂吕原,进行种种侮辱,我猜想,如果这个醉酒的乡民醒酒之后,必然会瑟瑟发抖,因为他无缘无故骂了一位深得民心的宰相。但当时,吕原并未惩罚此人,而是淡然容受,虽然后来事实证明吕原这件事情做错了,但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出吕原的内心修养是何其高深。事情发生以后,没想到一年的光景,这个醉酒乡民却触犯了死罪,关键了死牢,这时候吕原开始后悔,觉得自己当初自己太草率了,光想着仁厚,却忘记了威严。如果当时自己对这个醉酒乡民略施惩罚,那他一定走不到死刑犯的地步。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一念好心,却铸成大错。


  看完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来前些日子一位网友的跟帖,他说自己到老师很喜欢佛家,但对学生宽容,逃课迟到,学生只要随便编个理由,他就不问了。我想,这位老师的用心,未必不是仁厚,但其做法确对一切学生失去了责任,我在想,如果有一天,也像这个例子一样,如果哪一个他所管辖的学生也变成了死刑犯,这位老师又作何感想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存心仁厚是好事情,但未必严厉就是坏事情。严厉惩罚,但心存仁厚,这依然是莫大的功德。譬如我们小时候犯了过错,妈妈也会打我们,也会骂我们,以求让我们改正错误,这是极好的事情。若不如此,我们何以长大,何以成才?



  我在一家图书公司的时候,我的同事跟我说,他亲戚家的孩子,小时候偷了人家的东西,经常这样做,他父亲听到后,便把孩子吊起来,用皮鞭抽,直到皮开肉绽为止。从那以后,小孩再没有偷过东西,如今都已经三十多岁了,每每想起这件事情来,都痛哭流涕,感谢自己的父亲,若不是父亲的严厉,自己长大后,真不知道要在监狱中过多少年。爱,有时候就是这样严厉,正因为有了这种严爱,才挽救了一个孩子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7-21 12:28:25 |显示全部楼层
【第84讲:恶心还能成就善事?】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又有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如某家大富,值岁荒,穷民白昼抢粟于市;告之县,县不理,穷民愈肆,遂私执而困辱之,众始定;不然,几乱矣。故善者为正,恶者为偏,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而行恶事者,正中偏也;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也。

  也有用恶心但却做了善事的人。如有一家人很富有,赶上家乡有一年弄饥荒,流民们白天就到市场上去抢米,这家富贵人家就告到了县衙,但县衙并不理财,于是流民就更加放肆,这家富贵人家便私设刑堂,将流民囚禁起来,于是流民才开始收敛,开始安定了。如果不这样做,只怕就会引起饥民暴动了。因此,行善为正,行恶为偏,人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但以善心而做出恶事的人,这是正理的偏失,以恶心而做出善事的人,这是偏理中的正法,这些都不能不知道。



  赶上荒年,粮食不够吃,社会中出现了白天抢粮食的现象,这件事本来是朝廷的事情,理应由国家开仓赈粮,以平息饥荒,安抚人民。但没想到,这家富贵家族,上告到官府,官府却置之不理。面对此种状况,这家富贵人家,可以开仓赈粮,以自己的财力来解决掉饥荒,安抚百姓,让社会稳定下来,这是正善,是最佳方法,功德也最大。

        我猜想,这户富贵人家,用心纯恶,并不是善良之辈,所有他断然不会这样去做。如果换成是房玄龄,或者范仲淹,等等,必然是以开仓赈粮为先,辅之以教化,从而平息饥荒。但故事中的富贵之家,用心恶毒,吝啬无比,所有他选择了刑法,私设公堂,拘留审问,关押流民。但因为他这样做,流民惧怕被关押,便开始收敛,直至平息饥荒。可以假想,若不关押那些暴民,听之任之,很可能就会引发暴动,发生战争,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血流成河,不知道会死去多少人了。所以很明显,这一大富贵人家,虽然用心歹毒,没有智慧,但却无意中做了一件大善事,这是他始料未及的。这个案例讲得就是偏中之正。

  为善是正,为恶是偏,这是一般的常识。而在生活中,会有很多特例发生,比如正中之偏,偏中之正,这些都会发生。所以做善事,也需要很高的智慧,在保证存心仁厚的前提下,运用智慧,才能无虞,否则很可能就会出现以上类似的情况,这些都需要再践行的时候细细分辨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吴氏中医的博客——肝癌频道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2
地址:临桂县临政路16号 邮编:541100
Email:ka900@126.com 吴氏老中医博客:http://blog.sina.com.cn/ka900 备案号:桂ICP备10200646号
友情链接:|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相关微博  |  中国太岁肉灵芝|

手机版|吴氏真医的博客│Email:ka900@126.com│电话:13299275999│原发性肝癌晚期肺癌治疗胃癌晚期肠癌│    

GMT+8, 2024-3-29 03:47 , Processed in 0.03996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