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吴氏真医疯癫郎中治疗肿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肝癌 肺癌 胃癌
楼主: 独树一帜

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第一讲(连载)

[复制链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7-15 21:23:19 |显示全部楼层
【第55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昔颜氏将以女妻叔梁纥,而历叙其祖宗积德之长,逆知其子孙必有兴者。孔子称舜之大孝,曰:“宗庙飨之,子孙保之”,皆至论也。试以往事征之。

  这一段大意是:《易经》上说:“积累善德的家庭,必然有很多的喜庆。”以前,一个姓严的人家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孔子的父亲叔梁纥的时候,便历数了孔家的列祖列宗所积累的德行,悠远绵长,姓严的人家预料孔家一定会非常兴旺。孔子称赞大舜为大孝之人的时候,说:“大舜的先人会享用大舜的祭祀,大舜的子孙会保住大舜所留下的福德。”这些都是至理名言,我现在用历史事实来做证明。

  对于《易经》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句话,在《了凡四训》这本书中,反复提起,不断的讲,为什么?如果一本书中反复出现一句话,那么这句话必然是核心中的核心,重点中的重点。如果改名学说用一句话来概况,不出这四个字:“行善积德”。道理说起来总是很简单,但实行起来却是难上加难。其关键在于,这句话究竟有多少人相信?我想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更愿意相信凭借自己的一己诈力,凭借自己的聪明谋略,达到改变命运、发黄腾达的目的。因为大多数人愿意这样想,喜欢这样想,所以才让了凡先生费了很多的笔墨。为了证明《易经》这句至理名言,了凡先生举了无数的例子,每一个例子,都是为这句话做注脚的。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例子。

  叔梁纥是大教育家孔子的生父。对于叔梁纥我们可能不太了解,但对于孔子,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孔子是圣人,产生圣人的家庭必然是忠厚之家,孔子、孟子、王阳明等等,都是这样。若是祖上不识道德,圣人断断不会降生在这个家庭中。孔子是至圣先师,中国积德第一人,即使没有学过预测,都必然知道他祖上的阴德至厚无比。但了凡先生却是反向说的,颜氏在将女儿嫁给叔梁纥的时候,没有谈孔家的经济情况,只是一看孔家祖先所作的事情,于是立刻铁口直断,孔家必然大兴。不能不说严氏是有智慧的,严氏没有学过预测,不是算卦或是看相先生,他只是一看孔家祖上的事情,就立刻下了定论:必然大兴。严氏凭什么就能判断出孔家必然大兴呢?原因就是开头第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严氏认为这句话是圣人之言,必无虚假,是彻底的相信,绝无一丝一毫的怀疑。


  第二个例子是孔子称赞大舜的话,这句话意思很深。大舜至孝,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当中排在第一位的人物。大舜早年丧母,父亲瞽叟续弦,后母嚚生儿子傲,也就是大舜同父异母的弟弟。一家四口,三口人都把大舜看做了眼中钉,肉中刺,多次想谋害大舜。比如这三口人让大舜修补谷仓的时候,大舜刚爬上谷仓顶,这三口人便在谷仓底下放火,想要烧死大舜。大舜看到事情紧急,抱着两个斗笠就从谷仓顶跳了下来,瞽叟、嚚和傲的阴谋没有得逞。后来他们又让大舜掘井,大舜刚到井底,他们又立刻往井里填土,想要活埋大舜。结果,大舜挖地道逃脱了。面对父母和弟弟对自己如此惨无人道的迫害,大舜从没有抱怨过,只是一心一意服侍父母,照顾弟弟,这就是大舜的为人。大舜有至德,因为德行所加,德行所感,故而他在种地的时候,大象曾为他耕地,野鸟曾为他锄草。帝尧听说大舜至孝,所以选定他为自己的接班人,并让女儿娥皇和女英为其妻室,以帮助大舜治理国家。大舜,威加海内,德行八方,但对于父母兄弟,他从未有过丝毫的怠慢。因为大舜至孝,至德,至性,所以孔子才如此赞叹大舜。

  对于孔子称赞大舜的话,我们如何理解?大舜虽然至孝,但如何能让其祖先也享用大舜所积攒的福德呢,如何“宗庙飨之”呢?各位要知道,所谓的古今、时空,这只是一个概念,他并非真实,如果说这个世间有一样真实的东西,那这个东西应该叫做道德。《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个“有为法”,可以泛指一切,自然也就包括了时间和空间。道德的力量,这是真实的东西,我们不妨称之为“无为法”。这个“无为法”,他是真实的东西,可以穿越时空,穿越古今,而这个力量往往是与其有缘的人最容易受惠。与大舜最有缘的人是谁?当然是他的家人、先祖、后代,所以他们是最先受惠的人,原因就是这些人与大舜最为有缘,缘分也最深。这并不是说大舜自私,先照顾家人、先祖、后代,并非是这样,这是由缘这个因素决定的,并非是大舜决定的。孔子说大舜“宗庙飨之,子孙保之”的原因在于此处。

  那么相反,如果是大恶之人呢?他的先祖和后代又该如何呢?讲一句公道话,大恶之人的先祖也必然会“享受”大恶之人所带来的恶果。《印光法师文钞》里面讲过一个案例:民国时期的一个官僚,富甲一方,因为父亲去世,故而大办宴席,杀鸡宰羊,屠杀生灵无数,奢靡浪费的程度令人发指,办了很多天。结果他去世的父亲托梦给他儿子,说:“你怎么能屠杀那么多生灵呢?我以前在地府自由出入,无拘无束,现在阎罗王派了两个兵士看护着我,我已经失去了自由,不像从前了。”这个例子,看似迷信,却能印证一个道理:大恶之人的先祖必然会“享受”恶人所带来的苦果。事实上,这位官僚的儿子做了如此恶事,去世的父亲仅仅是在地府失去了自由,这必然是因为这位父亲在生之时积累了很厚的福德,若无如此福德,只怕难逃刀山剑树之祸了。

  再去冷静的观察,凡是大恶之人的子孙后代,绝无一人发达的。因为恶行所加,涉及后世,子孙尚且不保,哪里还有发达之理?如李林甫、秦桧、和珅等等,翻看史书,一目了然,如同明镜一般。孟子说:“失道者寡助”,《左传》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我想这不仅仅是对现世之人说的,更会殃及子孙,贻害万年,有智慧的人必不会为此。

  了凡先生举完这两个例子后,给出的评价是:这是金玉良言,千古不刊之论。为了印证“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和“宗庙飨之,子孙保之”这两句话,了凡先生不惜笔墨,列举事实,用了无数的例证来做证明,足可见出了凡先生那片悲天悯人的情怀。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7-16 18:49:50 |显示全部楼层
【第56讲:为什么占人便宜是自己吃大亏?】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杨少师荣,建宁人,世以济渡为生。久雨溪涨,横流冲毁民居,溺死者顺流而下,他舟皆捞取货物,独少师曾祖及祖,惟救人,而货物一无所取,乡人嗤其愚。逮少师父生,家渐裕,有神人化为道者,语之曰:汝祖父有阴功,子孙当贵显,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窆之,即今白兔坟也。后生少师,弱冠登第,位至三公,加曾祖、祖、父,如其官。子孙贵盛,至今尚多贤者。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有个官位做到少师位置的人,叫杨荣,是福建建宁人,以摆渡为营生。有一年夏天,下了很大很久的暴雨,河流暴涨,洪水冲毁民房,许多淹死的人的尸体都顺着洪水流走了。其他艄公都争着捞取财货,只有杨荣的曾祖父和祖父一心救人,没有捞取一件财货,乡里人都嘲笑他们愚蠢。等到杨荣的父亲出生以后,家境就开始富裕起来了,有个神人变化成一个道人模样,对杨荣的父亲说:你的祖父和父亲做了阴德之事,你的后代子孙应当非常显贵,你父亲可以葬在某个风水宝地。于是,杨荣的父亲就按照神人的指示把他的祖父和父亲下葬了,也就是今天说的白兔坟。后来,杨荣出生,二十九岁中进士,平步青云,一直做到三公的位置上,皇帝还追封杨荣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和杨荣是同一个官阶。杨荣的子孙富贵至极,直到今天,还有很多贤能的人出现。


  按照《明史》的记载,袁了凡所提到的杨荣,当为明代永乐年间的首辅大臣,明成祖朱棣的宠臣,依照现在的官位来论,相当于国务院总理的位置。杨荣在位的时候,曾经帮助朱棣顺利迁都,谋划边防事务,这是杨荣一生最主要的贡献。放下杨荣的丰功伟绩不提,那杨荣为何能做到首辅的位置,这个根本原因在哪里?平常我们看一个人,官位很大,或者财富很多,最先想到的是这个人一定是八面玲珑,会搞关系的主儿,能力自然也是出类拔萃,绝非常人所能及。这样说有错吗?当然没错!若是当朝首辅大臣没有能力,无法与同事相处,那他肯定在首辅的位置上做不久。但是,我们去想,如果一个人仅仅是能力超群,天下无双,他就一定能做到首辅大臣的位置上吗?这不一定!为什么?能力超群,出类拔萃,这样的人有很多,而首辅大臣,这个位置只有一个。杨荣做到了少师的官位,在文渊阁中工作了三十八年,他拼的是什么?德行!
  凡是位极人臣,富甲一方的人,他最终都要依靠阴德,拼的也是阴德,这个是根本,如果这个根本有问题,他一定不可能有如此显贵的位置。比如,我们讲战争,战争拼的是什么?不是武器,不是人力,最后都要回归到经济上。所以,打仗打的是钱,拼的也是钱,钱是根本。官位和财富呢?它拼的是德行,是阴德!你有多大的德行,多大的阴德,你就做多大的官,获多大的财,这是根本问题。一个宰相祖上所积累的阴德,绝对要比一个县官祖上积累的阴德要多很多倍。或许,这个县官能力不比宰相差,甚至要强很多,但这些都不足以让七品芝麻官变化为当朝一品大员。所以,在朱棣在位的时候,杨荣是当朝首辅,原因就是满朝文武大臣之中,没有一个大臣的阴德比杨荣更深厚,都略逊三分,这才是根本原因。
  杨荣有哪些阴德?了凡先生在上面的例子中,讲了杨荣祖上的一件小事,但没全讲出来,但我们依然能够从这件小事中窥见全貌。杨荣的家乡发洪水了,淹死了很多人,很多人还在水中挣扎,等待唯一的救命机会。如果发生大火,或是忽然间地震了,我们本能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放下一切财货,马上逃生,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这样做。很少有人在大灾难面前还会想到钱,还会惦记着自己卡里的究竟有多少钱,自己在某一个地方还有一套房子,财货如果跟生命比起来,显得微不足道。走进医院去看看,凡是癌症晚期的病人,往往比较豁达,比较乐观,因为他们知道他们马上将要失去生命,生命尚且能够舍下了,还有什么舍不下的呢?人同此心,珍惜生命,大德曰生,这是人的天性。在洪水暴发,生命受到严峻威胁的时候,那些在水中苦苦挣钱的人,他们看到一条船,或是一个人,都会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上面,这时候你忽然看到财货了,毅然离去,各位想想,那个在洪水中瑟瑟发抖苦苦挣扎的人会是何种心情?恨呀!
  洪水暴发,杨荣的祖父和曾祖父,爷俩抱着一颗恻隐一心,发动全家人,只有一个信念:救人!我们不知道他们救了多少人,究竟有多少人因为他们伸出援手而被拯救,我们不得而知。但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依然能够想象到几百年前,杨家人为了拯救他人性命而付出的巨大心血。往事过了几百年,今天我们看杨家当年所做的事情,竟也让人泪如泉涌,我想这应该就是道德的力量吧。
  杨荣的祖父和曾祖父在救人性命的时候,其他的人是怎么做的呢?捞取财货,嗤之以鼻。他们不但不救人,还嘲笑杨荣的曾祖父和祖父。我常常想,有着大便宜而不占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有着大福德。细心琢磨一下,这个世上哪里有什么便宜可占,所谓的占人便宜,也都是自己吃大亏的事情。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7-16 18:53:27 |显示全部楼层
【第56讲:心地善良能使风水改变?】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至于神人点化杨荣的父亲,这个事情,也不能看作是无稽之谈,虽然看着像神话故事,但也是千真万确是事实。如果一出现神仙,我们就觉得荒诞,觉得是天方夜谭,那流传下来的二十四孝的故事,我们根本就无法解释,只能当做神话传说看。即使是官修的二十四史,正史,信史,如果翻看去看一看,里面的神仙都多的数不过来。比如《三国志》,二十四史前四史之一,陈寿写的,里面就给管络作传,而且《管络传》的篇幅非常长,超过了一般的猛将和谋士。管络,就是三国时期著了名的相士,占卜比神仙都灵验。所以,我们看到神仙之事,不如先不要下定论,不如先看看,看它所说的是否符合义理,若符合义理,那即使是极为卑下之人,我们也应该奉为规矩,当成金玉良言,如果不符合义理,即使是佛陀现身说法,也可以当做笑话来看。杨荣的曾祖父和祖父,如此莫大阴功,怎么能看成是荒诞的说法呢?有善念,必有所感,何况是救人无数性命,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神人的话很简单,指示杨荣的父亲一块风水宝地,让他埋葬先人。细细品味神人的话,就又生出一番道理来了。设使杨荣的曾祖父和祖父没有救人,没有积攒阴功,这个神人还会来点化杨荣的父亲吗?不会!所以,一定是做善事在先,埋先人于风水宝地在后。我们前面讲“境随心转”“心能转境”,一个人的心地善良,即使风水不好,因为这个人心地善良,这块地也能变成风水宝地。

  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位风水先生,眼盲,因为赶路口渴,便向一位农家讨水喝。农家是位老奶奶,舀来一瓢凉水,然后抓起一把糠洒在了水舀子里面,端给了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虽然眼盲,但还是能分辨出了水中有糠,但没说话,只是慢慢饮用,因为怕把糠吃进肚子里面。但风水先生有手段,心中诅咒道:“我一个盲人,因为口渴讨水喝,居然受到如此欺辱,一定要让这户人家断子绝孙。”于是笑脸迎道:“老奶奶,我因为喝你一瓢水,就送一点恩惠吧!你家没有兴旺的原因,就是因为你家的陵寝风水不好,我现在指示你一下,你按照我说的做,保证你人丁兴旺,富贵有余。”于是,这位风水先生就将一块绝地风水告诉了老奶奶,并让老奶奶照着指示去迁坟改墓,老奶奶照着做了。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事不凑巧,有一天这位盲人风水先生再次经过这个村庄,因为路过此地,他想起多年前的事情来,便想去看看这位老奶奶的后代。其实,这位风水先生早已心中有数,因为送了一块绝地给她,断子绝孙是肯定的事情,哪里还会有什么后代!但因为好奇心,风水师还是来到了他当年讨水喝的地方。令风水师感到诧异的是,他眼前并没有出现一番破败景象,出现在他眼前的是青砖绿瓦,走廊穿梭,仆人无数,院内奇珍异宝,外搭金银桥,各种花卉,名目繁多,俨然一座皇家院落。接见风水先生的是老奶奶的大儿子。大儿子一见风水先生,立刻跪地,行大礼,说:“如果不是您指示一块儿风水宝地,我家里哪里有如此繁华景象?现在已经四世同堂,有八人都在朝廷做官,一品大员三位,二品四位,还有一位女儿,已经被封为皇贵妃。我母亲去世前,还在念着您的恩德,说一定要当面致谢,没想到天不假年,老人家已经驾鹤西去。”

  风水师听到大儿子如此描述,心生惭愧,便将往日情景以及当时心中所想全部讲了出来,但他不明白的是老奶奶本是慈悲之人,为何要往水中撒糠?大儿子解释说:“因先生赶路太极,口渴难耐,如果不撒糠,一口喝完一瓢凉水,那先生身体哪里能够承受!母亲在世,向来以宽仁待人,绝无加害先生的道理。”风水师听完,心中愧疚难当,赧然离去。

  故事是为了印证道理,义理就在故事中,故事虽然浅显,但所蕴含的道理却极深。老奶奶一心向善,虽是绝地风水,依然能转变成风水宝地,因为环境奈何不了善念,而善念却能影响环境。当然,杨荣的父亲没遇到遇到这个风水先生,而是遇到了一位天神,天神所指示的是货真价实的风水宝地,那杨家兴旺发达便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杨荣出生后,了凡先生说杨荣“弱冠登第”,但《明史》中说杨荣是大明洪武四年生(1371年),而中进士是在建文二年(1400年),算下来应该是29岁的时候中进士。弱冠,是20岁,那时候杨荣应该还在上学。所以,了凡先生说杨荣“弱冠登第”,应该是为了表达杨荣是在弱冠之后才中的进士,或者是因为当时的语言习惯,弱冠之礼和登第要连起来用,也是有可能的。如果不是,那了凡先生或是《明史》的记载,就必然有一个是错误的。若有错误,我更倾向于了凡先生所记载的“弱冠登第”,因为了凡先生是1533年出生,而杨荣是1440年去世,中间只有九十余年的时候,而《明史》开始编纂的时候,已经距离杨荣去世二百多年了。

  杨荣在文渊阁工作三十八年,任少师之位,去世后被追封为太师,是名符其实的三公之一。杨荣在世的时候,皇帝追封杨荣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和杨荣是一个官位,这和《孝经》中所说的“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无二致,杨荣没有忘记祖宗之德,做到了切切实实的孝养父母,所以才会有“子孙贵盛,至今尚多贤者”的局面出现,这一点儿也值得我们注意。

  了凡先生所列举的杨荣的曾祖父以及祖父在洪水中救人,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很小的一个善点而已,事实上,杨荣的曾祖父以及祖父一生,他们不可能只做了这样一件善事,他们做所的善事数不胜数,无量无边,了凡先生只是列举一例说明问题而已。比如杨荣的祖父在生的时候就享有很多的声誉,向来以乐善好施著称。因此,我们看到这一个善点,就应该想到善面,见一斑而窥见全貌,这才是智慧的读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7-16 18:56:59 |显示全部楼层
第57讲:杨自惩为什么要为罪犯求情?】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肃,偶挞一囚,血流满前,而怒犹未息,杨跪而宽解之。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自惩叩首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宰为之霁颜。

  家甚贫,馈遗一无所取。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人堪悯;与其妇商之。妇曰:囚从何来?曰:自杭而来。沿路忍饥,菜色可掬。”因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后生二子,长曰守陈,次曰守址,为南北吏部侍郎;长孙为刑部侍郎;次孙为四川廉宪,又俱为名臣;今楚亭、德政,亦其裔也。

  这一段比较长,先译后解。这段的意思是:宁波人杨自惩,最初在县衙当差,仁心宅厚,公正严明。当时,县官非常严厉,有一次暴打一个罪犯,把罪犯打得浑身都是血,血流满地,而县官的怒气依然未消,杨自惩就跪下来向县官求情,宽语慰藉。县官说:“这个人触犯刑法,违背圣理,不由得人不生气。”杨自惩说:“朝廷失道,老百姓都离心了,即使明察秋毫,审明案情,也只会哀愍可怜他,不值得高兴。高兴尚且不行,更何况生气呢?县官听完杨自惩所说,开始收敛怒气。



  杨自惩的家庭很穷,别人送给他东西的时候,都婉言谢绝。因为在县衙当差,所以遇到罪犯缺乏口粮,没有饭吃的时候,常常想方设法给以资助。有一天,有几个新来的罪犯没有口粮了,而这时候杨自惩家里也非常缺米,给这几个犯人食用了,家里就断粮了。但看到这几个新来的罪犯实在可怜,就与自己的妻子商量。妻子说:“这几个罪犯从哪里来的?”杨自惩说:“从杭州来的,一路上忍着饥饿,现在他们脸上已经没有血色了。”说完,杨自惩和妻子就拿出来家中仅有的一点儿米,熬出粥来给新来的这几个罪犯吃。后来,杨自惩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杨守陈,小儿子叫杨守址,这两个儿子后来都做到了吏部侍郎的位置上。杨自惩的两个孙子,大孙子是刑部侍郎,小孙子是四川廉宪,也都是名臣。现在的杨楚亭、杨德政,也是杨自惩的后裔。

  这一段讲了杨自惩的两件事,为罪犯求情,为罪犯施米,两件事都是一个道理,说明杨自惩慈悲心重。提起罪犯来,没有人有好印象,受到法律制裁这是罪有应得,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但是,我们看杨自惩是如何做的。

  杨自惩本人,我查不到资料,根据了凡先生所讲,他应该是在县里面工作的一个小公务员。杨自惩为人很善良,很有慈悲心,但这并不妨碍他执法严明。看到罪犯被县官打得遍体鳞伤,杨自惩动了恻隐之心,跪下来苦苦哀求县官,要求县官开恩。杨自惩这样做,并不是让为罪犯开罪,觉不是让县官姑息养奸。各位要知道,一个人在盛怒之下,往往会有过激的行为发生。比如宗圣曾子,他在瓜地里面给瓜苗锄草的时候,不小心把瓜苗锄断了,结果曾子的父亲曾皙看到以后,拿起一根大木棒就朝曾子身上打,一棒子下去,曾子就晕过去了。孔子听到这件事情之后,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意思是你父亲要是打你,小木棒就受着,大木棒就赶紧跑。原因是什么?为人父母,哪有不爱儿子的道理,若一失手,把儿子打死了,那么父亲岂能苟活?这不是不孝吗!杨自惩为罪犯求情,也是这个道理,杨自惩害怕县官盛怒之下,做出过激行为来。如果罪犯因为县官的暴打而致死,那么县官岂不是不忠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7-16 18:59:43 |显示全部楼层
【第58讲:不要因为别人犯了过错就允许自己犯错】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再去想,为何罪犯会铤而走险,干犯王法呢?杨自惩说得非常清楚,原因是朝廷失道,人民离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罪犯越多,证明世道混乱不堪,这是皇帝的责任,是朝廷的责任。在这种混乱的世道中,即使这个县官明朝秋毫,审出了案情,那什么值得高兴的?本来政治黑暗,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足以让一个有责任心的官员感到羞愧了,还有什么可喜的事情呢?如果说事情可喜,那是盼望人民犯罪。譬如战争,打赢了,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如果说喜欢战争,喜欢那种打赢战争的感觉,不如直接说这个人好杀。

  杨自惩看到罪犯,他更多的是哀愍,是可怜,是慈悲,他觉得如果这个罪犯能够接受圣人教诲,肯定不至于沦落到罪犯的地步。但当时社会黑暗,政治不明,哪里还有让人接受圣贤教育的机会呢?因此,杨自惩看到罪犯,他心中是慈悲的,更多的是对天下国家的感叹,表现出来的是一颗忧国忧民之心。

  杨自惩所做的第二件事情是为新来的几个罪犯接济口粮。杨自惩家境贫寒,俸禄很少,但即使这样,他依然不接受别人的馈赠。有人说,既然家中如此窘迫,这时又是何苦呢?各位要知道,杨自惩是做官之人,若接受别人馈赠,如何为官?汉代杨震不接受弟子馈赠的黄金,并口诵:“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谁谓无知?”这又是为了什么?古代的读书人是有骨气的,耿耿胸怀,敢昭日月,所谓“富贵不能淫”,说的都是中国人的节操。即使杨自惩不为官,他也断断不会接受别人的馈赠,这是他的气节所在,与家境无关。


  杨自惩家中已经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了,但当他看到罪犯断粮的时候,依然拿出了家中仅有的一点儿米,这是他家全部的积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爱别人比爱自己更深!一个人为善,关键看他的存心,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依然能够坚持善念而不懈怠,这个功德不可思议。真是难能可贵!检查一下我们自己,往往是家中有百万家财,但看到一个乞丐,直接拿出一块钱,或者是几毛钱,布施给乞丐。如果细细看看我们布施时候的神态,趾高气扬,不削一顾,满脸的蔑视,我就在想,我们究竟是在布施做善事,还是在炫富呢?

  这里还有一个细节,杨自惩在拿出全部米粮熬粥,给新来的罪犯吃的时候,他并不是武断地直接拿出米粮来的,而是先跟自己的结发妻子商量了一下,毕竟这是家中全部的口粮。真是有其夫,必有其妻,果然是明理贤惠的妻子。杨自惩的妻子没有说这可是我家的全部粮食,你怎么可以拿给外人呢?也没说,你拿给罪犯吃了,我们下一顿吃什么?而是毅然决然的听从丈夫,支持丈夫,鼓励丈夫,问了一句:“罪犯从哪里来的”之后,就去煮粥去了,然后夫妻二人共同将米粥端给了那几个饿得面无血色的罪犯。

  杨自惩为善虔诚,用心积累阴德,数十年如一日,那换来的结果如何呢?杨自惩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杨守陈和小儿子杨守址,他的这两个儿子都是明代的吏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组织部副部长,是部级干部,在明代是朝廷正三品。杨自惩的两个孙子,大孙子是刑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是部级干部,也是朝廷三品大员;小孙子是四川廉宪,相当于现在的四川省人民检察院院长,省级干部,在明代也是正三品。明代的杨楚亭和杨德政,这两位朝廷大员,从家谱上去去查找,也是杨自惩的后代。

  我觉得,不应该看重杨自惩一家的显贵结果,而应该看杨自惩一家人是如何积德的,这才是关键。若只是看显贵结果,而忽略往日的善因,那了凡先生为我们讲这个故事就其失去意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7-16 19:01:14 |显示全部楼层
【第59讲:大权在握的时候,往往是一个人最应该小心的时候?】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昔正统间,邓茂七倡乱于福建,士民从贼者甚众。朝廷起鄞县张都宪楷南征,以计擒贼,后委布政司谢都事,搜杀东路贼党。谢求贼中党附册籍,凡不附贼者,密授以白布小旗,约兵至日,插旗门首,戒军兵无妄杀,全活万人。后谢之子迁,中状元,为宰辅;孙丕,复中探花。

  这段话大概是讲:明英宗正统年间的时候,有个叫邓茂七的人啸聚山林,在福建作乱,很多平民百姓都依附邓茂七,起义军声势浩大。朝廷启用延平县的张楷,当时张楷任职都御使,让张楷前去南方剿灭邓茂七的起义军。张楷用计擒住了邓茂七,余下的贼军,张楷委任给了布政司的谢都事,并告诉谢都事,一定要严格搜查邓茂七的附庸,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网一人。这位谢都事要求贼党中的人附上花名册,凡不是邓茂七附庸的人,便暗地里给他们一面小白旗,约定搜剿贼军的时候,凡不是邓茂七附庸人就在门上插上小白旗,并严格军纪,告诉士兵,不能妄杀一人。如此下来,邓茂七挽救了一万多人的性命。后来,这位谢都事的儿子谢迁,高中状元,是朝廷的辅政大臣;谢都事的孙子孙丕,后来又中了探花。

  邓茂七这个人,是明代中叶著名的起义军首领,起义军的人数一度达到了80多万人,撼动了大明王朝的统治。如此声势浩大的起义军,明王朝开始的态度是招安,是招抚,没想到被邓茂七拒绝了,还斩杀了来使。邓茂七此举,激怒了明英宗,掷下严旨,一定要剿灭这帮乌合之众。前去剿灭邓茂七的人,就是当时任职都御史的张楷,也就是福建巡抚,以现在的官位来论,相当于现在的福建省省委书记,在明代是一品官衔。擒贼先擒王,张楷定计,让邓茂七攻打再次攻打延平,结果一仗下来,贼首邓茂七被杀。但这并不表示邓茂七的军队就溃败了,因为邓茂七聚众几十万人,而又都藏在城中,很多都是平民百姓,想要一举歼灭,谈何容易。余下的邓茂七的附庸,张楷就交给了这位谢都事。


  都事,按照明代的官职,最多算是一个七品官衔,但这位谢都事非常有智慧。如果当时挨家挨户搜查,凡是看似贼军的人,都可以斩杀,这样做确实可以永绝后患,何况又有巡抚大人的叮嘱:可以错杀,但不能放过一人。但若这样下来,有多少无辜的百姓要被斩首,要被错杀,这个数量就太庞大了,这个罪业又有谁能够承受呢?谢都事本是仁义之人,如此行事,与圣人之语不和,与天道不和。于是谢都事便把这个事情分为了两部走,第一步是呈上花名册,凡是记录在案的人,确确实实参与了暴动,这个必须要抓。第二步,凡是花名册上没有,属于无辜百姓的人,便在搜城的时候在自家门上插上小白旗,以方便士兵辨认,不去叨扰。这样下来,谢都事救活了多少人呢?整整一万多人!各位,我们平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救活了一万多人呢?我想这个功德是无法测算的。生而为人,如果一生中只办了这样一件善事,也可以死而无憾了。

  大权在握的时候,往往是一个人最应该小心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一不留神,就会造作天大的罪业,善念一动,便是无量的功德。如这位谢都事,他可以赶尽杀绝,完全可以照着巡抚大人的意思去办,但这是多大的罪业,斩杀一万多条无辜百姓的性命,这个罪业任何人都无法承受。事实上,凡是掌握军权的人,掌握军政的人,如果没有智慧,那不如不掌握,不如不去做这个官。

  翻看《二十四史》,你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凡是大将,这些掌握着军权的人,往往后代都很难发达。我讲这个话,并不是说掌握军权的人,后代就一定不能发达了,我并非这个意思。各位要知道,军权在握,掌握着生杀大权,除非是智慧极高,否则即使自认为本着良心做事,也会有智慧不及的地方,一旦错杀,错打,这个罪业比起其他行业的人来说,要重得多。我们看书,多数人只看红花热闹,只看别人成功的时候,不看他的晚景如何凄凉。譬如,我们看《三国演义》,看到吕蒙白衣渡江,觉得吕蒙比诸葛亮还厉害,但是你知道吕蒙是如何死的吗?吕蒙站在厅堂之上,直接口吐鲜血,暴毙!你看《东周列国志》,觉得吴起实在太厉害了,战无不胜,封王拜相,但很少人有人谈到吴起被乱箭穿心的时候。小时候,母亲跟我说,不要看贼吃香的时候,要看贼挨打的时候,我听完后很受用,觉得确实是这个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7-16 19:03:45 |显示全部楼层
【第60讲:天大罪业还是无量功德,往往在于一念之间】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昔正统间,邓茂七倡乱于福建,士民从贼者甚众。朝廷起鄞县张都宪楷南征,以计擒贼,后委布政司谢都事,搜杀东路贼党。谢求贼中党附册籍,凡不附贼者,密授以白布小旗,约兵至日,插旗门首,戒军兵无妄杀,全活万人。后谢之子迁,中状元,为宰辅;孙丕,复中探花。

  这段话大概是讲:明英宗正统年间的时候,有个叫邓茂七的人啸聚山林,在福建作乱,很多平民百姓都依附邓茂七,起义军声势浩大。朝廷启用延平县的张楷,当时张楷任职都御使,让张楷前去南方剿灭邓茂七的起义军。张楷用计擒住了邓茂七,余下的贼军,张楷委任给了布政司的谢都事,并告诉谢都事,一定要严格搜查邓茂七的附庸,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网一人。这位谢都事要求贼党中的人附上花名册,凡不是邓茂七附庸的人,便暗地里给他们一面小白旗,约定搜剿贼军的时候,凡不是邓茂七附庸人就在门上插上小白旗,并严格军纪,告诉士兵,不能妄杀一人。如此下来,邓茂七挽救了一万多人的性命。后来,这位谢都事的儿子谢迁,高中状元,是朝廷的辅政大臣;谢都事的孙子孙丕,后来又中了探花。

  邓茂七这个人,是明代中叶著名的起义军首领,起义军的人数一度达到了80多万人,撼动了大明王朝的统治。如此声势浩大的起义军,明王朝开始的态度是招安,是招抚,没想到被邓茂七拒绝了,还斩杀了来使。邓茂七此举,激怒了明英宗,掷下严旨,一定要剿灭这帮乌合之众。前去剿灭邓茂七的人,就是当时任职都御史的张楷,也就是福建巡抚,以现在的官位来论,相当于现在的福建省省委书记,在明代是一品官衔。擒贼先擒王,张楷定计,让邓茂七攻打再次攻打延平,结果一仗下来,贼首邓茂七被杀。但这并不表示邓茂七的军队就溃败了,因为邓茂七聚众几十万人,而又都藏在城中,很多都是平民百姓,想要一举歼灭,谈何容易。余下的邓茂七的附庸,张楷就交给了这位谢都事。




  都事,按照明代的官职,最多算是一个七品官衔,但这位谢都事非常有智慧。如果当时挨家挨户搜查,凡是看似贼军的人,都可以斩杀,这样做确实可以永绝后患,何况又有巡抚大人的叮嘱:可以错杀,但不能放过一人。但若这样下来,有多少无辜的百姓要被斩首,要被错杀,这个数量就太庞大了,这个罪业又有谁能够承受呢?谢都事本是仁义之人,如此行事,与圣人之语不和,与天道不和。于是谢都事便把这个事情分为了两部走,第一步是呈上花名册,凡是记录在案的人,确确实实参与了暴动,这个必须要抓。第二步,凡是花名册上没有,属于无辜百姓的人,便在搜城的时候在自家门上插上小白旗,以方便士兵辨认,不去叨扰。这样下来,谢都事救活了多少人呢?整整一万多人!各位,我们平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救活了一万多人呢?我想这个功德是无法测算的。生而为人,如果一生中只办了这样一件善事,也可以死而无憾了。


  大权在握的时候,往往是一个人最应该小心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一不留神,就会造作天大的罪业,善念一动,便是无量的功德。如这位谢都事,他可以赶尽杀绝,完全可以照着巡抚大人的意思去办,但这是多大的罪业,斩杀一万多条无辜百姓的性命,这个罪业任何人都无法承受。事实上,凡是掌握军权的人,掌握军政的人,如果没有智慧,那不如不掌握,不如不去做这个官。

  翻看《二十四史》,你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凡是大将,这些掌握着军权的人,往往后代都很难发达。我讲这个话,并不是说掌握军权的人,后代就一定不能发达了,我并非这个意思。各位要知道,军权在握,掌握着生杀大权,除非是智慧极高,否则即使自认为本着良心做事,也会有智慧不及的地方,一旦错杀,错打,这个罪业比起其他行业的人来说,要重得多。我们看书,多数人只看红花热闹,只看别人成功的时候,不看他的晚景如何凄凉。譬如,我们看《三国演义》,看到吕蒙白衣渡江,觉得吕蒙比诸葛亮还厉害,但是你知道吕蒙是如何死的吗?吕蒙站在厅堂之上,直接口吐鲜血,暴毙!你看《东周列国志》,觉得吴起实在太厉害了,战无不胜,封王拜相,但很少人有人谈到吴起被乱箭穿心的时候。小时候,母亲跟我说,不要看贼吃香的时候,要看贼挨打的时候,我听完后很受用,觉得确实是这个道理。

  那是不是所有掌握着生杀大权的人,都不得善终,得不到好结果呢?当然不是!唐朝的尉迟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现在我们都拿着尉迟恭的画像当门神来用。尉迟恭这个人,一生戎马,南征北战,可以说也杀了不少的人,但我们看他的后代,非常发达,家族显贵无比。明朝的王阳明,非常著名的哲学家,后来也做了将军,打了很多仗,王阳明的后代也很兴盛。所以,手中大权在握,要看自己的智慧能不能驾驭,若智慧不及,很可能会带来弥天大罪。若智慧高深,游刃有余,凡是依道而行,如尉迟恭、王阳明等等,这样自然最好。正心静思,智慧深厚的人能有几人呢?极少!因为有智慧的人极少,而一旦智慧不够,或是没有智慧的人控制军政大权,能不出错吗?出错了,罪业极重,能不受报吗?因此,古代的大将子孙多不发达,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智慧的缺失。


  谢都事是有智慧的,他知道虽然巡抚大人交代了要赶尽杀绝,但于理不合,决不能如此行事。无辜百姓小白旗一插,免于刑戮,拯救上万人,我们说这是运用智慧做事情,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俗话说:“好人有好报”,那结果如何呢?谢都事的儿子便是大名鼎鼎的明朝风云人物谢迁。谢迁的官职是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依照现在来论,谢迁便是太子的恩师,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部长,还是文化部的官员。各位想一下,谢迁一身担任国家四大要职,称得上权倾天下,显贵至极了。谢丕,是谢都事的孙子,谢迁的儿子,他又如何呢?根据史书记载,谢丕中了探花之后,就任职吏部侍郎之职,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组织部副部长。诸位想想,谢家的显赫与富贵,从哪里来?无不是当年谢都事凭借一双智慧眼,一颗慈悲心,拯救黎民百姓于累卵,从中换取来的,这是正是莫大的阴功所致,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又一有力证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7-17 10:08:18 |显示全部楼层
【第61讲:做善事,难在什么地方?】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莆田林氏,先世有老母好善,常作粉团施人,求取即与之,无倦色。一仙化为道人,每旦索食六七团。母日日与之,终三年如一日,乃知其诚也。因谓之曰:吾食汝三年粉团,何以报汝?府后有一地,葬之,子孙官爵,有一升麻子之数。其子依所点葬之,初世即有九人登第,累代簪缨甚盛,福建有无林不开榜之谣。


  这段话的大意是:福建莆田县有一户林家,以前林家有一位老奶奶,喜欢做善事,常常把粉团布施给别人吃,只要别人来要,老奶奶立刻就给,绝没有厌倦的神色。一个神仙听到这件事后,就化作一个道人,每天早上都要六七个粉团。这位老奶奶就天天给这位道人粉团,坚持了整整三年,道人知道老奶奶为善虔诚,绝无虚假。于是,道人对老奶奶说:“我吃了你三年的粉团,用什么来报答你呢?你家后面有一块儿地,你若去世,就让儿子把你埋葬在那里,那样你的后代子孙做官的,就会有一升麻子那样多。老奶奶去世以后,她的儿子便依照道人的指示将母亲埋葬,结果第一代就有九人中了进士,以后林家中进士做官的人不可计数,以至于福建的俗语说:“如果没有姓林的赴考,就不要开榜。”

  做善事,难在什么地方?难在有恒心!我发现我周围的人,哪怕是再坏,但他一定做过一件善事。所以,从出生到现在,一件善事没做过的人,这种人是不存在的。如果做过善事的人,我们就称作是善人,那李林甫、秦桧、和珅等等,就都能称作是善人了。所以,看一个人是否善良,是否行善虔诚,我们要看他的持久力,看他究竟能做多少年而不懈怠。一生为善不懈怠,那毫无疑问,他是真真实实的善人,是彻彻底底的善人。反过来,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那么这个人是善恶参半,而这种善恶参半的人,就是大多数人,是普通人。


  这位林家的老奶奶究竟做了多少年善事,我们不得而知,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猜测老奶奶是一生行善,坚持到了最后。否则,她也不会感动得天神降临。老奶奶每天布施粉团,天天如此,这个功夫深了。各位要知道,如果做一天善事,很容易,难就难在一辈子做善事。老奶奶每天布施粉团,只要别人来要,不问贵贱贫富,不问年长年幼,他都给,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位老奶奶有一颗平等心。能够去布施,这是慈悲心,不问贵贱,不问老少,依然不懈怠去布施,这是一颗平等看待众生的心。譬如说,路边一个乞丐,衣衫褴褛,甚是可怜,我们可能去布施给他,孟子所谓“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这个一般人都能做到。但若是一个老板,西装革履,腰缠万贯,我们还会布施给他吗?我想大都数人是不会的,因为都觉得这位老板不需要布施,他比我还富有,何必去布施呢?这话很有道理,这也正是多数人不具备平等心的地方。

  以前看佛教净土宗的著作,不明白为什么阿弥陀佛要拯救那么多恶贯满盈的人,明明是杀人如麻,明明是烧杀抢掠,可为何阿弥陀佛还要救护,还不舍弃。有人说,佛有慈悲心,这没错,但忽略掉了一个问题,佛还具有平等心。一切众生,在佛陀看来,都是平等的,他不论美丑,不论贵贱,不论贫富,不论善恶,普度一切应该普度的人。因为在佛的眼里,众生平等。我们再来看太阳,太阳不会因为这个人富贵,就少照他一点儿,也不会因为这个人贫穷,就多照他一点儿,它是平等对待的,万物普照,绝无私心。因此,我们说佛陀的功德是最大的,太阳的功德是深厚的,原因就是他们都具有一颗平等的心念。这一点儿,老奶奶做到了,她布施的时候,一律平等对待,没有私心,其德行,其心胸,其节操,都让人叹为观止。


  林家的这位老奶奶,名不见经传,也无从查找,但是她道德的光芒绝不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位贤人差。其实,历史中很多有德行的人,有着高尚品德的人,大部分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没有人为他们作传,没有人为他们立说,但他们确确实实是按照圣贤的话去做的,他们是在力行,用生命在验证圣贤之理。如明朝人写的《竹窗随笔》中,就记载了很多善人的嘉言懿行,而这些善人从《二十四史》或是其他史书当中又无从查找,但他们确实在历史的某个瞬间存在过,真真实实的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



  神仙变化的道人,用三年时间来验证老奶奶为善的虔诚之心,最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神人呢?神人所指示的后府墓地,不用猜,也知道是一块风水宝地。结果如何呢?老奶奶的后代,高官厚禄之人,中进士的人,不胜枚举。仅仅是第一代中,就有九人高中进士,而后的后代子孙中,如同百花争艳,加官晋爵的子孙实在太多了。由此因缘,才导致福建省乡谣的产生:“如果林家不来考试,就先不要发榜”,原因是林家人只要赴考,考则必中,可见当时林家影响之巨大。而如此繁华局面,如此富贵景象,根本原因却是因为林家的一位老奶奶积累阴德所致,这一点,谁又能想得到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7-17 10:13:48 |显示全部楼层
【第62讲:为什么有人做善事有功德,有人做善事没有功德?】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冯琢庵太史之父,为邑庠生。隆冬早起赴学,路遇一人,倒卧雪中,扪之,半僵矣。遂解己绵裘衣之,且扶归救苏。梦神告之曰:汝救人一命,出至诚心,吾遣韩琦为汝子。及生琢庵。遂名琦。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冯琢庵太史大人的父亲,以前是县里的学生。有一年冬天,他早起上学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一个人,这个人在雪地里躺着,蹲下身去摸摸,雪地里的人已经冻得身体开始变僵硬了。于是,冯琢庵的父亲解下自己身上的棉衣给这个人穿上,然后扶着他回到自己家中,救醒了他。晚上的时候,冯琢庵的父亲梦见有天神告诉他:“你救了他人的一条性命,出于至诚之心,我现在派遣韩琦作为你的儿子。”等到冯琢庵降生以后,就给他起名为琦,号琢庵。



  这个故事非常短,但里面所蕴含的道理并不浅。冯琢庵的父亲看到雪地里面有一个快要冻僵了的人,然后慷慨施救,直到此人复苏,故事就讲完了。但是,我们看冯琢庵的父亲所梦到的天神跟他说什么?至诚心!这个心很难得,各位要知道,很多时候,看似事情都一样,但用心却有天壤之别。譬如我们也救了这个快要冻僵的人,然后想他的家人会用什么东西回报我呢?各位,这也是救人,这个人也能得救,但性质变了,变成了一种交换。有的人救人,是为了炫耀,是为了获得一个好的名气,让人人都来称赞,这就是用功利心救人。


  我们说什么是至诚心?《中庸》里面讲“诚”,这个“诚”是真实无妄的,它不存在一丝一毫的虚假,它契合人的先天本性,是最最宝贵的东西,所以至诚心最为难得,最为宝贵。能够用至诚心去救人,这个功德便无量无边。若你是用功利心救人,这就没有功德,只有福德,而且是有限的福德。南朝的时候,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我兴建庙宇,供养众僧,为佛装金,做了很多年,我该有多少功德?”达摩祖师说:“你没有功德!”达摩祖师的这句话让梁武帝很不高兴,但若细思,达摩祖师所说确实是千真万确,是真话!为什么?


        功德,从哪里来?功德在自性中,只有从本性之中流露出来的东西才能称之为功德。向外求,无论做多少善事,都叫福德,不能叫功德。福德是有限量的,能够带给你荣华富贵,让你长寿安康,但它有限量,它有固定性,用完了就没了。功德不一样,我们平常讲“功德圆满,羽化登仙”,没有讲“福德圆满”的。功德,能够帮助人精神升华,能够有质的变化。比如一个修行人在功德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会证果,会跳出六道轮回,会超越时空。而在这个过程中,这个修行人依然会获得等价值的福德,他在证果,超越时空的过程中,他仍然能够享受荣华富贵,享受长寿安康。但若只有福德,没有功德,就差太多了,只能在六道里面打转转,超越不了时空的限制。所以,功德里面包含福德,但福德包含不了功德。


  冯琢庵的父亲救人,这是一片至诚之心,至诚心是人的本性,是本性的流露,所以我说他功德无量。功德,普通人看不到,因为不具备这种慧眼,所以更多的是看他的福德。袁了凡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并非不知道冯琢庵的父亲积累了功德,但因为芸芸众生更关注人的福德,所以了凡先生特设方便,顺着人情往下讲,而不说功德之事。



  那冯琢庵的父亲获得了什么福德呢?天神御赐麟儿,说是北宋名臣韩琦转世,这就是明朝太史冯琢庵。冯琢庵,名字叫冯琦,琢庵是他的号,是万历五年的进士,后来做到了礼部尚书的位置,依照现在来论,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教育部部长、中央外交部部长、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文化部部长等职。那么,冯琢庵父亲的功德呢?我们就无法讲了,因为看不到,即使讲出来,人们也未必相信,只能借着人们关注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讲讲故事罢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7-17 11:44:11 |显示全部楼层
【第63讲:原来人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害怕鬼】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台州应尚书,壮年习业于山中。夜鬼啸集,往往惊人,公不惧也。一夕闻鬼云:某妇以夫久客不归,翁姑逼其嫁人。明夜当缢死于此,吾得代矣。公潜卖田,得银四两,即伪作其夫之书,寄银还家。其父母见书,以手迹不类,疑之。既而曰:书可假,银不可假,想儿无恙。妇遂不嫁。其子后归,夫妇相保如初。


  公又闻鬼语曰:“我当得代,奈此秀才坏吾事。”傍一鬼曰:尔何不祸之?曰:“上帝以此人心好,命作阴德尚书矣,吾何得而祸之?”应公因此益自努励,善日加修,德日加厚。遇岁饥,辄捐谷以赈之;遇亲戚有急,辄委曲维持;遇有横逆,辄反躬自责,怡然顺受。子孙登科第者,今累累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浙江省台州市的应尚书,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山中学习。晚上,野鬼哀嚎,往往把路人吓跑,只有应尚书不害怕。一天晚上,应尚书听到一个鬼说:“有个少妇因为丈夫外出不归,她的公婆料定其夫已经去世,就逼迫少妇改嫁他人,明天晚上这位少妇应该在这里吊死,我就找到替身了。”应尚书听到后,暗地里卖掉了一块儿田地,换得四两纹银,就假作少妇的丈夫给他的家中写了一封信,并寄送银子回家。少妇的公公婆婆见到信后,因为笔迹和儿子的不一致,就非常怀疑这件事。过了一会儿又说:“家信可以作假,但银子不可能是假的,想必儿子一定平安。”于是,这位少妇便没有改嫁。后来,少妇的丈夫回到家中,夫妇恩爱如初。



  应尚书又听到鬼说:“本来我应该能够找到替身了,但是没想到这个秀才坏了我的好事。”旁边的一个鬼说:“你怎么不加害他呢?”鬼回答说:“上帝因为这个人心地善良,已经任命他为尚书之职了,我怎么能祸害他呢?”应尚书听到这段话后,更加努力自修,为善日多,德行日进。遇到饥荒的年头,应尚书就捐出谷米来帮助遭灾的人;遇到亲戚家有个急难,就想尽办法帮助亲戚家度过难关;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就自我反省,欢喜对待。应尚书的后代中考中进士的人,实在是数不胜数了。




  应尚书是谁?他便是明朝嘉靖年间任职刑部尚书(相当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之职),素有“官行一担书,民送两行泪”之称的应大猷。应大猷考中进士以后,先后做过广东左布政、副都御史、吏部侍郎等职,最后任职刑部尚书之职。应大猷一生为官清廉,虽然曾经巡抚云南等地,但对于名贵之物,从不染指,只是对国计民生从未忘怀,所以人们尊称应大猷为“应尚书”,深得民心。



  应大猷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山中读书,对于六经之学,体悟颇深。对于圣人之语,孔颜心法,早已了然于胸。所以,应大猷在告老还乡之后,就去讲学去了,为国家培养栋梁人才,还写了《周易传义存疑》一书,原因就是他已经深得六经的奥妙,早已参透了圣人本怀。



  我们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有一个小问题,为什么应大猷不怕鬼,但其他人都害怕呢?对于这一点儿疑问,我想用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和弟子的一段对话来解释一下。



  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先生曰:“只是平日不能集义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子莘曰:“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先生曰:“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选自《传习录》



  各位网友,人为什么怕鬼呢?王阳明说得很清楚,平常的时候不修道德,不修仁德,所以才会害怕。对于这一点,我们很难理解,觉得自己也算是个好人了,为什么还是怕鬼?各位,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如果按照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道德标准来检查,自己又能做到几条呢?所以,人怕鬼的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缺德,德行不够。

        这话说起来确实让人接受不了,但事实确实如此。一个将全部身心都扑在道德上的人,绝对没有怕鬼的道理,比如孔子,孟子,王阳明,再比如得道高僧,他们会怕鬼呢?各位要知道,当一个人的道德到了一定的程度,修为到了一定的境界,他全身都透发着正大光明之气,满体光明,鬼离着他数十丈远都已经瑟瑟发抖了,近身尚且不能,何况是加害?譬如皇帝,平常的时候无数威武大将簇拥环抱着,禁卫森然,他又怎么会害怕一个流氓呢?流氓想要加害皇帝,只怕比登天还难。同样的道理,一个道德修为极高的人,他身上的光明正大之气,不要说平常的鬼怪,即使是普通的天神,都不可能有机会接近他。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一看便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吴氏中医的博客——肝癌频道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2
地址:临桂县临政路16号 邮编:541100
Email:ka900@126.com 吴氏老中医博客:http://blog.sina.com.cn/ka900 备案号:桂ICP备10200646号
友情链接:|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相关微博  |  中国太岁肉灵芝|

手机版|吴氏真医的博客│Email:ka900@126.com│电话:13299275999│原发性肝癌晚期肺癌治疗胃癌晚期肠癌│    

GMT+8, 2024-3-29 21:44 , Processed in 0.04082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