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吴氏真医疯癫郎中治疗肿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肝癌 肺癌 胃癌
楼主: 独树一帜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第一讲(连载)

[复制链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121#
发表于 2016-7-24 18:53:44 |只看该作者
【第116讲:为什么人将要发达,那他一定有一段谦虚的故事?】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书曰:满招损,谦受益。予屡同诸公应试,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这段话的意思是:《易传》上说:“天道亏损盈余而帮助谦虚,地道转变盈余而流动不满,鬼神加害盈余而增福谦逊,人道厌恶盈余而爱好谦逊。”所以,六十四卦当中,只有谦卦是六爻都呈现吉祥之兆。《尚书》上说:“盈余招致亏损,谦虚得到益处。”我每次同很多人去参加应试,每次都见到有的人将要发达,那他一定有一段谦虚的故事。



  天道非常玄远,非常人所能猜测。天道是什么?规律!天道规律有很多种,但其中有一条规律就是“亏盈益谦”。盈,满了。谦,未满。所以,天道规律中有这样一条:如果满了,就招致亏损。如果还未满,才会得到上天的帮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我们都知道。但是我们去想一下,如果都满了,已经没有地方了,那如何行健呢?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律,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违背这一条规律,就会招致祸害,这一点儿是我们必须要铭记的。





  地道呢?地道,也就是大地的规律。我们可以观察一下水流,总是水往低处流。如果一个水池已经装满了水,水就会流出去,流到什么地方?一定是未满的水池!借助这个比喻,我们可以形象的理解“地道变盈而流谦”这句话。



  鬼神是如何对待盈和谦的呢?鬼神做事情,一定是效仿圣人,效仿天地之道。所以,鬼神对于盈和谦的态度,我们只要看一下天道和地道就会明白。既然天地之道都不支持盈而支持谦,那么鬼神对于盈和谦的态度也就非常明显了,这就是“鬼神害盈而福谦”,意思是祸害自满,给谦虚的人增加福德。



  至于人道,也是一样,因为“人法地,地法天”,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人道对于盈和谦的态度与天地规律一致,是“恶盈好谦”,意思是厌恶自然的人,喜好谦虚的人。我们留心一下生活,很容易就会发现,凡是自满的人,狂妄自大的人,身边的人都会厌恶他,凡是谦虚好德的人,必然会赢得人们的尊敬。



  以上的都是《易传》里面的经典名言。《易经》里面有六十四卦,每一卦象都有六爻,六爻都呈现出吉兆的只有一个卦象,这就是谦卦。也就说,不管任何一种情况,只要是谦虚,都是对的,都是吉兆。鉴于这种规律性,《尚书》总结了一下,说:“自满一定招致损害,谦虚必定带来吉祥。”



  当然,上面都是从义理方面来讲的,了凡先生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举了很多案例来证明“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了凡先生观察到,凡是一个人要发达的时候,他必定有一段谦虚好学的故事,这是了凡先生多年生活阅历的总结。本来对于上上智的人来说,不需要这些案例进行说明,但并不是一切人都是上上智,所以才有了下面一大堆的案例,了凡先生列举这些案例的目的,都是为了说明“满招损,谦受益”这条规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122#
发表于 2016-7-24 18:57:24 |只看该作者
【第117讲:为什么说谦德不是傻,更不是笨嘴拙舌?】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辛未计偕,我嘉善同袍凡十人,惟丁敬宇宾,年最少,极其谦虚。予告费锦坡曰:此兄今年必第。费曰:何以见之?予曰:惟谦受福。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顺承,小心谦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如敬宇者乎?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犹将佑之,岂有不发者?及开榜,丁果中式。

  这段话的意思是:辛未年的时候,我和嘉善的十位同乡去京城应试,只有的丁敬宇这个人最小,但却极其谦虚。于是,我告诉同乡费锦坡说:“丁敬宇今年必定高中!”费锦坡说:“这怎么能知道呢?”我说:“只有谦虚能够获得福德。你看这十个人当中,有战战兢兢,不敢为人先,有比得过丁敬宇的吗?恭恭敬敬小心顺承,有比得过丁敬宇的吗?受到侮辱不回答,听到诽谤不狡辩,有比得过丁敬宇的吗?人能够如此做事,即使是天地鬼神都会保佑他,岂有不发达之理?”等到开榜之日,丁敬宇果然考中了。

  了凡先生一看丁敬宇,就断定他必然高中,了凡先生是如何判定的?了凡先生虽然学过《皇极经世》,得到了邵雍的真传,但他并未给丁敬宇算卦,他所依靠的依然是天道规律,是根据义理得出来的结论。所以,凡是明白义理的人,即使不会算卦,没有学过风水,他依然有非常高的智慧,有惊人的预测能力。



  了凡先生一看丁敬宇,虽然很年轻,但谦虚第一,十个人中没有人比得过他。丁敬宇战战兢兢不敢为人先,非常小心,非常谨慎,恭恭敬敬,人家侮辱他,他也不怒,诽谤他,他也不狡辩,只是一个沉默样子。这是什么?这是谦德!丁敬宇不是傻,更不是笨嘴拙舌不会狡辩,他是在以此来涵养自己的德行,把一切的诽谤与侮辱全都看做是历练自己的磨刀石。这样的人,怎样呢?天地鬼神都会来帮忙,都会保护他,所谓“人善人欺天不欺”,别人欺负他,但上天不会,鬼神不会,上天和鬼神都敬重有谦德的人,所有才会成就这种人。

  结果怎样呢?丁敬宇开榜高中!我们去想,可能在这同行的十个人当中,就有诽谤或是刁难过丁敬宇的人,可能就有觉得丁敬宇很傻很呆的人,但结果一出,全都目瞪口呆,丁敬宇高中,自己却无缘金榜。生活中也是这样,很多人都不服,觉得自己有能力,有才学,凭什么样样不如自己的人会得到提升,会得到嘉奖,而自己却不能?原因不负杂,只是缺少了德行而已。果真有德行,谦德很好,没有不顺利的道理,这是了凡先生亲身经历过的,是他的肺腑之言,我们应当牢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123#
发表于 2016-7-24 19:15:04 |只看该作者
【第118讲:福德有福德的开始,祸害有祸害的开始】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丁丑在京,与冯开之同处,见其虚己敛容,大变其幼年之习。李霁岩直谅益友,时面攻其非,但见其平怀顺受,未尝有一言相报。予告之曰: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此心果谦,天必相之,兄今年决第矣。已而果然。

  这段话的意思是:丁丑年在我在京城,与冯开之相处,我见到他谦虚自己,收敛容貌,小时候的陋习为之大变。李霁岩是一个有着正直诚信性格的好朋友,有时候会当面攻击冯开之的不是之处,但我见到冯开之却安然承受,没有一句顶撞的话。我告诉冯开之说:“福德有福德的开始,祸害有祸害的开始,这颗心果然谦逊,上苍必然会相助,你今天肯定能考中了。”解绑之日,果然是这样。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猜测到,冯开之必然是袁了凡先生的好友,否则了了凡先生不会对其幼年的习性如此了解。冯开之是一个幼年狂妄自大的人,但没想到,短短数年间,他性格大变,谦虚收敛,积累了德行。所以,即使是李霁岩当面指责,毫无情面可言,但冯开之却泰然自若,心态安然,恭恭敬敬,不狡辩,不争吵,只是一味听取劝告,没有涵养功夫的人是做不到的。

  了凡先生见此情景,便预料到冯开之必定会高中。了凡先生的判断依据依然是天道规律,而不是风水算卦。福德必定有因,祸事也必定有因。心念谦虚,上苍护佑,这是肯定的道理。所以,冯开之能够高中的原因无他,只是恪守一个谦逊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124#
发表于 2016-7-24 19:17:09 |只看该作者
【第119讲:一个人能够做到如此地步,必然会得到提升】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赵裕峰、光远,山东冠县人,童年举于乡,久不第。其父为嘉善三尹,随之任。慕钱明吾,而执文见之,明吾悉抹其文,赵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明年,遂登第。

  先白话一下:赵裕峰,名叫光远,是山东省冠县人,他童年的时候就考中了举人,但却屡次考试,都不能考中进士。赵裕峰的父亲是嘉善县的官员,于是赵裕峰就跟着父亲一起去了嘉善县。赵裕峰非常喜欢钱明吾的文章,就拿着自己写就的文章去见钱明吾,钱明吾见到赵裕峰的文章后,就当面用墨汁涂抹掉了,但赵裕峰不但没有动怒,而且还心悦诚服,速速去改掉了。到了第二年,赵裕峰便考中了进士。



  这个故事并不复杂,但包含的义理却非常之深。赵裕峰,裕峰是他的字,名叫光远。这人童年时候就考取了举人,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屡次考进士,都落第。偶然的机缘,跟最父亲去上任,来到了嘉善县。因为仰慕钱明吾先生的文章,所以特地拿着自己的得意之作前来拜见。

        没料到,钱明吾一见到赵裕峰的文章,就用墨汁给全部涂抹了。如果换做普通人,必然不会高兴,可能会大发雷霆,即使不动怒,心中也不会服气。但更出人意料的是,赵裕峰非但没有生气,反倒谦虚有加,心悦诚服,速速修改文章去了。一个人能够做到如此地步,实在是太难得了。先放下文章不谈,单单是这样一种态度,就让无数的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凡是谦逊的人,必然会得到提升,必然会得到进步。第二年,赵裕峰进士及第,可见谦逊的效果竟是如此的立竿见影。假如赵裕峰见到钱明吾涂抹自己的得意之作之后,大发雷霆,指指点点,我们说可能赵裕峰会一时快意,但只怕是今生便与进士及第彻底无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125#
发表于 2016-7-24 19:18:48 |只看该作者
【第120讲:智慧一开,福德自来】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壬辰岁,予入觐,晤夏建所,见其人气虚意下,谦光逼人,归而告友人曰: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温良若此,天启之矣。及开榜,果中式。


  这一段的意思是:壬辰那一年,我到京城觐见皇帝的时候,与夏建所会晤了一次。我见夏建所神气谦虚,仪态谦卑,谦逊之光熠熠逼人,出来后我告诉朋友说:“凡是上天将要使某人发达的时候,还没有启发其福德,先要启发他的智慧,这种智慧一启发开,那么表面必然会落实到实际,放肆必然会收敛。夏建所能够如此温厚良善,这是上天在启发他的智慧与福德。”等到开榜,夏建所果然高中。



  了凡先生见到夏建所之后,见其神气谦虚,仪态卑下,故而发了一段议论。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段议论。为什么上天要让一个发达兴旺,必须先要让他的智慧得到提升?智慧提升了,为什么就会有福德?下面我们一一来分析。





  什么是智慧?智慧,它是人的本性的一种流露,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状况之中,智慧能够帮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智慧,不是聪明,不是尔虞我诈,不是倚强凌弱,聪明只会制造问题,不会解决问题。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譬喻。我们看恐怖电影的时候,常常看到一种情景:某人冤死后变为厉鬼,然后开始报复杀害自己的人。这时候,杀人者往往很害怕,会找个高明的道士帮他解决问题。道士也不问青红皂白,立刻采用大鬼压小鬼的方式,将厉鬼制服。厉鬼可能已经降服了,已经不能作乱了,但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厉鬼的冤屈还在。



  我们知道,灵魂不死,如果某一天,厉鬼转世,化身为人,他依然还是要报仇雪恨的。所以,打压无法解决问题,只会让仇恨和冤屈加深。智慧的做法呢?化解厉鬼的冤屈,让厉鬼得到超度,得到幸福。拿出百分之百的诚心来,一切冤屈都能化解。忏悔自己的罪过,为亡者诵经祈福,希望他得到提升,这是智慧。再比如,中医和西医的差异,也能说明这个问题。西医常说要“消毒”,意思是把有害的细菌全部杀死,而中医却说要“解毒”,意思是要把一切有害的细菌全部化解,让他们变为好的细菌,对人有帮助的细菌。西医聪明,中医智慧,我们从这一点上也能体味出智慧和聪明的含义来。



  智慧有了,你才会积功累德,处处都是你积累德行的地方。比如周文王,他不是马上打天下,而是以德服人,先要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然后齐家治国,最后拥有天下。马上打天下,这已经很落后了。在周文王时期,天下三分之二的百姓归心西周,天若假年,周文王可能会兵不血刃就能得到殷商的天下,哪里需要动用武力呢?天子之位,富有四海,不过是以智慧之法做事情,事情做了,就是无量福德。因此,如果想要积功累德,想要发达行为,你首先要把智慧提升,智慧是你积功累德的保证,若无智慧,处处都是造业的地方。这就是了凡先生所说的,上天要让一个人发达,首先先要开启他的智慧,这是前提,智慧一开,福德自来。



  所以,当了凡先生看到夏建所谦光逼人的时候,他便铁口直断:“夏建所必定能考中进士。”,谦光逼人,这是大智慧,以此来做事情,必然得到大福德,这个福德便是“及开榜,果中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126#
发表于 2016-7-25 12:57:56 |只看该作者
【第121讲:为什么世上任何一个伟大的成就,无一不是从心平气和而来的?】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江阴张畏岩,积学工文,有声艺林。甲午,南京乡试,寓一寺中,揭晓无名,大骂试官,以为眯目。时有一道者,在傍微笑,张遽移怒道者。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张益怒曰:汝不见我文,乌知不佳?道者曰:闻作文,贵心气和平,今听公骂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张不觉屈服,因就而请教焉。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江阴的张畏岩,学问很深,文章很好,在读书人中很有名声。甲午年,张畏岩在南京乡试,住在一座寺院中,等到开榜的时候,榜上并没有他的名字,于是他大骂阅卷官员,以为他们都看走眼了。这是,旁边有个道人,哈哈大笑,张畏岩便把怒气转移到道人身上。道人说:“你的文章必定不好!”张畏岩变得更加生气说:“你都没见到我的文章,怎么知道我的文章不好?”道人说:“我听说做文章,贵在心平气和。现在听到你谩骂,便知你心中的不平很大,你的文章又怎么可能好呢?”张畏岩拜服道人的话,便开始向道人请教。



  张畏岩本来觉得自己文章不错,在同辈读书人中也很有名声,结果考试下来,并没有考中,于是开始大骂阅卷的官员,说他们都看走了眼。各位网友,像这样的例子,我们在生活中没少见到。自己的作品总是最好的,容不得别人指责,听不进不同的意见,原因就是自己的东西是最好的。为什么?因为他已经满了,装不下不同的意见。你若问他,这么好的作品,为何没有获得奖项,他便说是考官不懂,是他们看走了眼。先不要说作品如何,单单是这个狂妄自大的劲头儿,便与奖项无缘了。





  做文章,贵在心平气和,心中一团和气,下笔就如有神助。比如《诗经》里面,很多诗的作者都是劳动人民,都没有上过学,只是在劳动过程中随意创作出来的,但后代的许多文学大家、著名诗人等等,均都甘拜下风,写不出如此平淡的诗来。原因在哪里呢?只在一个心态而已。中国古人,越是向前追溯,人的心态越是平和,越是质朴。诗歌的作用是什么?诗以言志!也就是说,诗歌便是内心的镜子,是内心的一种展露。所以,心态平和质朴,其文章必然美轮美奂,这是自然的道理。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等,这些人都是诗中大家,但没有哪一个人的成就能够超越《诗经》,其根本原因就是心态不同而已。若再往下说,宋诗、元诗、明诗、清诗,这些诗歌又无法与唐诗相媲美,其原因也只是一个心态而已。



  单单是文章需要心平气和吗?世上任何一个伟大的成就,无一不是从心平气和而来的。奥运会,这应该是世界上最激烈的运动项目,但凡是取得奥运冠军的人,都在比赛中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建筑师呢?杂技师呢?画家呢?如此种种,想要取得一番成绩,哪一个不是从平和的心态中走出来的呢?



  所以,当道人看到张畏岩谩骂考官,便知他的文章必然不佳,原因就是文在心中,心中不平,文章必然不美,这是规律。当然,张畏岩开始并不服气,不但谩骂考官,连道人的话也不服气,认为道人没有看到自己文章,凭什么品头论足,如何知道自己的文章不好,所以才有了道人的一段议论,张畏岩听后,心悦诚服,开始向道人虚心求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127#
发表于 2016-7-25 13:02:06 |只看该作者
【第122讲:为什么多少才子俊杰都不能得志?】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道者曰:“中全要命;命不该中,文虽工,无益也。须自己做个转变。”张曰:“既是命,如何转变?”道者曰:“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张曰:“我贫士,何能为?”道者曰:“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且如谦虚一节,并不费钱,你如何不自反而骂试官乎? ”


  这段话的大意是:道人说:“考中,全在你的命运;命中不该中榜,你的文章虽好,也没有用处。你必须自己做个转变。张畏岩说:“既然是命运,怎么能够转变?”道人说:“命运来自先天,树立命运的是自我,身体力行善良的事情,多多积累阴德,什么福报求不到呢?”张畏岩说:“我是个穷人,能做什么呢?”道人说:“善良的事情,阴德福报,这都是一心所造,若是常常如此存心,功德便无量无边。比如谦虚这件事,并不花费金钱,你怎么没考中不向内心去求,反而谩骂阅卷的官员呢?”





  人这一生,一切的功名富贵,哪一个不是命中注定?多少才子俊杰,文章之美胜过李杜,超越司马,但考不中进士的人实在太多了。譬如蒲松龄,我们看看他写的《聊斋志异》,文辞之优美,早已超越了当时很多大家,但他屡次考举人都考不中,更何况说是进士?为什么考不中?命中没有!蒲松龄不能不说没有恒心,不能说他不刻苦,他的座右铭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从他的座右铭中,我们可以想见蒲松龄为了考中举人下了多大的决心,但因为命中没有功名,直到去世也没有考中。再譬如曹雪芹,写出了巨著《红楼梦》,才华满腹,自比阮籍,但他考中过举人吗?没有!不管是蒲松龄也好,曹雪芹也罢,他们在文学上的造诣绝非是当时的人所能比拟的,但均与功名无缘,原因就是命中没有,强求不得。如果要细细追查下去,历史中文采斐然而又名落孙山的者比比皆是,蒲松林和曹雪芹并不孤独。



  命中没有功名,自己如何转变,才能变成有?整部的《了凡四训》,只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论述过很多,说得再直白一点,如何改命,这才是关键。如果单单说命中注定,那没有意义,不看也罢,现在有个法子,能改命,这才是值得我们去关注。



  命,本是自己的业力,有业力,就有命运,而业力又是自己所造作的。所谓的“造命者天”,并非是说上天强加给你一个命运,上天没有这个本事,有这个本事的只有你自己。因此,这句话应该翻译成“造作你命运的是你的先天罪业”,这样才合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128#
发表于 2016-7-25 13:03:57 |只看该作者
【第123讲:命运究竟是先天已定,还是后天未定?】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什么叫立命者我?先天定了,是因为所造作的业已经固定,后天未定,是因为后天的心念不定。再去仔细一想,一心之中,哪里分先天和后天呢?先天和后天只是一个假名而已。因此,把握住后天,先天定了依然是未定,后天未定,却也是定了。我这样说,很多人不明白,越说越糊涂。我详细说一下。先天定了,今生却广积阴德,先天的事情虽然无可奈何了,但因为心中思善,先天就要跟着改了,事情虽定,本来结果也定,但因为一心向善,阴阳五行便奈何你不得,所以先天定了也未定。譬如你杀人了,被关进了牢狱,但你在牢狱中一心忏悔,忏悔的力度,修行的力度,让你获得了解脱,跳出了生死业海,所以虽然你身在牢狱,但心却在佛国世界。如果按照杀人来论,你应该命终之后堕落到地狱才对,但因为你获得了解脱,命终之后,你往生到了安乐世界,地狱已经拿你没有办法了。


  后天未定,却也定了,这又该如何解释呢?按照因果律,后天心念未定,但因为先天你造作的业力已经定了,因此,虽然后天未定,但你不得不接受先天业力的果实。还用杀人的例子做比喻。譬如你先天杀过人,今生依然因循守旧,虽然今生你未杀人,但你今生不得不承受被他人所杀的果报。即使你很有智慧,获得了解脱,阴阳五行奈何你不得,但程序总是要走的。前世杀人,今生被杀,因为你今生修行得力,获得了解脱,那程序怎么走呢?必然是你被杀惨死,这是程序。因为你修道有成,所以虽然惨死,但并不痛苦,而是生死一如,肉身没有了,灵性直接往生他方佛国,获得大自在,大安乐,神通广大,功德巍巍,这都是你修道有成的结果,但程序你必须要走一下才行。反过来,若是你没有修行,或是修行功夫未成,那就惨了,你走的就不仅仅是程序了。被杀惨死之时,痛苦异常,灵性堕落到三恶道中之后,开始了漫长的痛苦旅程。

  道士对张畏岩所说的话与云谷禅师对袁了凡所说的话,实质上是一个意思,都是为了阐发“广积阴德,命自我立”的道理。张畏岩觉得自己很贫困,无法广积阴德,道士于是讲了“善事功德唯心所造”的道理,并用“谦虚”做了例子。

  心善,便是善,长存这一点儿善心,便是无量功德,哪里需要你花费巨资呢?即使你花费金钱,若心中不善,依然是恶事。何况很多善事,都不需要花费就能做到,谦虚只是一个例子而已。比如恭敬他人,心态谦卑,这需要花钱吗?再比如帮助老人,照顾病人,这需要花钱吗?如此种种,这些都是不花钱而积攒大福德的事情,只看你有无此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129#
发表于 2016-7-25 13:05:42 |只看该作者
【第124讲:命中注定的事情也在随机变化?】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张由此折节自持,善日加修,德日加厚。丁酉,梦至一高房,得试录一册,中多缺行。问旁人,曰:“此今科试录。”问:“何多缺名?”曰:“科第阴间三年一考较,须积德无咎者,方有名。如前所缺,皆系旧该中式,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后指一行云:汝三年来,持身颇慎,或当补此,幸自爱。”是科果中一百五名。

  这段话的意思是:张畏岩从此之后开始变得谦虚,自我修持,善事日益增长,德行日益加厚。丁酉年的一个晚上,张畏岩梦到自己走进了一所高大的房子里,他看到一本试录小册子,小册子中有很多地方缺行。张畏岩便询问旁边的人,旁边的人说:“这是今年考试录取的名单。”张畏岩问:“为什么会有很多地方缺少名字?”



        旁边的人说:“考取科举,阴间三年之中都会细细考较一次,必须是积德无过失的人才会在录取册上有名字。你看到的小册子上缺行的地方,都是以前应该考中,但因为最近有了不道德的事情才除去姓名的。最后,指着小册子的最后一行说,你这三年来,修持谨慎,或许应当补充到此处,希望你再接再厉。”到了科举开榜之日,张畏岩榜上有名,位列第一百零五名。

  张畏岩听了道士的话,有所领悟,开始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善事长为,德行日厚。对于张畏岩所作的梦,我们先不论真假,因为我也无法找到证据证明张畏岩先生一定做了这样一个怪异的梦,我们先当做一个异闻来看待。了凡先生讲故事,故事中一定有道理,也就是说义理在故事中,并非只是增加点儿文章的趣味性而已。《了凡四训》一书,全是义理,所有的故事,都是为了说明义理而存在的。这一段故事,我不再解读,因为单纯讲故事并无实质意义,我们继续往下分析,看看张畏岩这个故事究竟说明了一个怎样的义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130#
发表于 2016-7-25 13:06:44 |只看该作者
【第125讲:人一出生肩膀有就有两个神明】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由此观之,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由我。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这一段的大意是:由此可以看出,举头三尺,就有神明,趋吉避凶,全在我一身。必须使自己存善心,做善事,丝毫不能得罪天地鬼神,谦虚谨慎,屈己待人,让天地鬼神时刻垂怜于我,这才会有得到福报的可能。那些狂妄之辈,必定不是志向远大之人,即使开始有发达的迹象,但最终也不能享用任何福报。稍微有点见识的人,必不会让自己的心胸变得狭窄,而拒绝福报的到来。况且,谦虚就会得到他人的指教,善行无穷,这是修习学业的人必不可少的素质。


  上面我们讲了张畏岩的故事,张畏岩故事的义理全在这一段中。张畏岩只做了几年善行,就被阴司知道呢?如果细细来论,张畏岩从发心做善事那一刻起,阴司就已经知道了。为什么?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并非只是一个迷信的说法。各位网友,“举头三尺有神明”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不用举头,单单在人身上,就有无数的神,你虽然晚上睡觉休息了,但他们可不休息,真是二十四小时都在工作,天天都记载你做的事情,等到大限到来之日,一起给你算总账。

  根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记载,人一出生,肩膀有就有两个神明,一男一女,男神位于左肩上,专门记录人的善事,女神位于右肩上,专门记录人的恶事。有人说,这可信吗?我只能说,《华严经》是佛教经中之王,佛不妄语。道家的《太上感应篇》中说:“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这些神明,虽然我们不发给他们薪水,但依然勤奋记录我们的一言一行,丝毫善恶都不会遗漏,等到命终之时,他们把账本会教给阴司阎罗,各位想想,到时候我们怎么辩驳呢?真是铁证如山,丝毫不谬。所以,根本不用举头三尺,单单我们这个身体身上,就有很多神明,我只能列举几个,做个说明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吴氏中医的博客——肝癌频道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2
地址:临桂县临政路16号 邮编:541100
Email:ka900@126.com 吴氏老中医博客:http://blog.sina.com.cn/ka900 备案号:桂ICP备10200646号
友情链接:|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相关微博  |  中国太岁肉灵芝|

手机版|吴氏真医的博客│Email:ka900@126.com│电话:13299275999│原发性肝癌晚期肺癌治疗胃癌晚期肠癌│    

GMT+8, 2024-4-28 08:14 , Processed in 0.03449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