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吴氏真医疯癫郎中治疗肿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肝癌 肺癌 胃癌
楼主: 独树一帜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第一讲(连载)

[复制链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63#
发表于 2016-7-16 18:53:27 |只看该作者
【第56讲:心地善良能使风水改变?】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至于神人点化杨荣的父亲,这个事情,也不能看作是无稽之谈,虽然看着像神话故事,但也是千真万确是事实。如果一出现神仙,我们就觉得荒诞,觉得是天方夜谭,那流传下来的二十四孝的故事,我们根本就无法解释,只能当做神话传说看。即使是官修的二十四史,正史,信史,如果翻看去看一看,里面的神仙都多的数不过来。比如《三国志》,二十四史前四史之一,陈寿写的,里面就给管络作传,而且《管络传》的篇幅非常长,超过了一般的猛将和谋士。管络,就是三国时期著了名的相士,占卜比神仙都灵验。所以,我们看到神仙之事,不如先不要下定论,不如先看看,看它所说的是否符合义理,若符合义理,那即使是极为卑下之人,我们也应该奉为规矩,当成金玉良言,如果不符合义理,即使是佛陀现身说法,也可以当做笑话来看。杨荣的曾祖父和祖父,如此莫大阴功,怎么能看成是荒诞的说法呢?有善念,必有所感,何况是救人无数性命,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神人的话很简单,指示杨荣的父亲一块风水宝地,让他埋葬先人。细细品味神人的话,就又生出一番道理来了。设使杨荣的曾祖父和祖父没有救人,没有积攒阴功,这个神人还会来点化杨荣的父亲吗?不会!所以,一定是做善事在先,埋先人于风水宝地在后。我们前面讲“境随心转”“心能转境”,一个人的心地善良,即使风水不好,因为这个人心地善良,这块地也能变成风水宝地。

  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位风水先生,眼盲,因为赶路口渴,便向一位农家讨水喝。农家是位老奶奶,舀来一瓢凉水,然后抓起一把糠洒在了水舀子里面,端给了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虽然眼盲,但还是能分辨出了水中有糠,但没说话,只是慢慢饮用,因为怕把糠吃进肚子里面。但风水先生有手段,心中诅咒道:“我一个盲人,因为口渴讨水喝,居然受到如此欺辱,一定要让这户人家断子绝孙。”于是笑脸迎道:“老奶奶,我因为喝你一瓢水,就送一点恩惠吧!你家没有兴旺的原因,就是因为你家的陵寝风水不好,我现在指示你一下,你按照我说的做,保证你人丁兴旺,富贵有余。”于是,这位风水先生就将一块绝地风水告诉了老奶奶,并让老奶奶照着指示去迁坟改墓,老奶奶照着做了。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事不凑巧,有一天这位盲人风水先生再次经过这个村庄,因为路过此地,他想起多年前的事情来,便想去看看这位老奶奶的后代。其实,这位风水先生早已心中有数,因为送了一块绝地给她,断子绝孙是肯定的事情,哪里还会有什么后代!但因为好奇心,风水师还是来到了他当年讨水喝的地方。令风水师感到诧异的是,他眼前并没有出现一番破败景象,出现在他眼前的是青砖绿瓦,走廊穿梭,仆人无数,院内奇珍异宝,外搭金银桥,各种花卉,名目繁多,俨然一座皇家院落。接见风水先生的是老奶奶的大儿子。大儿子一见风水先生,立刻跪地,行大礼,说:“如果不是您指示一块儿风水宝地,我家里哪里有如此繁华景象?现在已经四世同堂,有八人都在朝廷做官,一品大员三位,二品四位,还有一位女儿,已经被封为皇贵妃。我母亲去世前,还在念着您的恩德,说一定要当面致谢,没想到天不假年,老人家已经驾鹤西去。”

  风水师听到大儿子如此描述,心生惭愧,便将往日情景以及当时心中所想全部讲了出来,但他不明白的是老奶奶本是慈悲之人,为何要往水中撒糠?大儿子解释说:“因先生赶路太极,口渴难耐,如果不撒糠,一口喝完一瓢凉水,那先生身体哪里能够承受!母亲在世,向来以宽仁待人,绝无加害先生的道理。”风水师听完,心中愧疚难当,赧然离去。

  故事是为了印证道理,义理就在故事中,故事虽然浅显,但所蕴含的道理却极深。老奶奶一心向善,虽是绝地风水,依然能转变成风水宝地,因为环境奈何不了善念,而善念却能影响环境。当然,杨荣的父亲没遇到遇到这个风水先生,而是遇到了一位天神,天神所指示的是货真价实的风水宝地,那杨家兴旺发达便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杨荣出生后,了凡先生说杨荣“弱冠登第”,但《明史》中说杨荣是大明洪武四年生(1371年),而中进士是在建文二年(1400年),算下来应该是29岁的时候中进士。弱冠,是20岁,那时候杨荣应该还在上学。所以,了凡先生说杨荣“弱冠登第”,应该是为了表达杨荣是在弱冠之后才中的进士,或者是因为当时的语言习惯,弱冠之礼和登第要连起来用,也是有可能的。如果不是,那了凡先生或是《明史》的记载,就必然有一个是错误的。若有错误,我更倾向于了凡先生所记载的“弱冠登第”,因为了凡先生是1533年出生,而杨荣是1440年去世,中间只有九十余年的时候,而《明史》开始编纂的时候,已经距离杨荣去世二百多年了。

  杨荣在文渊阁工作三十八年,任少师之位,去世后被追封为太师,是名符其实的三公之一。杨荣在世的时候,皇帝追封杨荣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和杨荣是一个官位,这和《孝经》中所说的“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无二致,杨荣没有忘记祖宗之德,做到了切切实实的孝养父母,所以才会有“子孙贵盛,至今尚多贤者”的局面出现,这一点儿也值得我们注意。

  了凡先生所列举的杨荣的曾祖父以及祖父在洪水中救人,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很小的一个善点而已,事实上,杨荣的曾祖父以及祖父一生,他们不可能只做了这样一件善事,他们做所的善事数不胜数,无量无边,了凡先生只是列举一例说明问题而已。比如杨荣的祖父在生的时候就享有很多的声誉,向来以乐善好施著称。因此,我们看到这一个善点,就应该想到善面,见一斑而窥见全貌,这才是智慧的读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62#
发表于 2016-7-16 18:49:50 |只看该作者
【第56讲:为什么占人便宜是自己吃大亏?】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杨少师荣,建宁人,世以济渡为生。久雨溪涨,横流冲毁民居,溺死者顺流而下,他舟皆捞取货物,独少师曾祖及祖,惟救人,而货物一无所取,乡人嗤其愚。逮少师父生,家渐裕,有神人化为道者,语之曰:汝祖父有阴功,子孙当贵显,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窆之,即今白兔坟也。后生少师,弱冠登第,位至三公,加曾祖、祖、父,如其官。子孙贵盛,至今尚多贤者。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有个官位做到少师位置的人,叫杨荣,是福建建宁人,以摆渡为营生。有一年夏天,下了很大很久的暴雨,河流暴涨,洪水冲毁民房,许多淹死的人的尸体都顺着洪水流走了。其他艄公都争着捞取财货,只有杨荣的曾祖父和祖父一心救人,没有捞取一件财货,乡里人都嘲笑他们愚蠢。等到杨荣的父亲出生以后,家境就开始富裕起来了,有个神人变化成一个道人模样,对杨荣的父亲说:你的祖父和父亲做了阴德之事,你的后代子孙应当非常显贵,你父亲可以葬在某个风水宝地。于是,杨荣的父亲就按照神人的指示把他的祖父和父亲下葬了,也就是今天说的白兔坟。后来,杨荣出生,二十九岁中进士,平步青云,一直做到三公的位置上,皇帝还追封杨荣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和杨荣是同一个官阶。杨荣的子孙富贵至极,直到今天,还有很多贤能的人出现。


  按照《明史》的记载,袁了凡所提到的杨荣,当为明代永乐年间的首辅大臣,明成祖朱棣的宠臣,依照现在的官位来论,相当于国务院总理的位置。杨荣在位的时候,曾经帮助朱棣顺利迁都,谋划边防事务,这是杨荣一生最主要的贡献。放下杨荣的丰功伟绩不提,那杨荣为何能做到首辅的位置,这个根本原因在哪里?平常我们看一个人,官位很大,或者财富很多,最先想到的是这个人一定是八面玲珑,会搞关系的主儿,能力自然也是出类拔萃,绝非常人所能及。这样说有错吗?当然没错!若是当朝首辅大臣没有能力,无法与同事相处,那他肯定在首辅的位置上做不久。但是,我们去想,如果一个人仅仅是能力超群,天下无双,他就一定能做到首辅大臣的位置上吗?这不一定!为什么?能力超群,出类拔萃,这样的人有很多,而首辅大臣,这个位置只有一个。杨荣做到了少师的官位,在文渊阁中工作了三十八年,他拼的是什么?德行!
  凡是位极人臣,富甲一方的人,他最终都要依靠阴德,拼的也是阴德,这个是根本,如果这个根本有问题,他一定不可能有如此显贵的位置。比如,我们讲战争,战争拼的是什么?不是武器,不是人力,最后都要回归到经济上。所以,打仗打的是钱,拼的也是钱,钱是根本。官位和财富呢?它拼的是德行,是阴德!你有多大的德行,多大的阴德,你就做多大的官,获多大的财,这是根本问题。一个宰相祖上所积累的阴德,绝对要比一个县官祖上积累的阴德要多很多倍。或许,这个县官能力不比宰相差,甚至要强很多,但这些都不足以让七品芝麻官变化为当朝一品大员。所以,在朱棣在位的时候,杨荣是当朝首辅,原因就是满朝文武大臣之中,没有一个大臣的阴德比杨荣更深厚,都略逊三分,这才是根本原因。
  杨荣有哪些阴德?了凡先生在上面的例子中,讲了杨荣祖上的一件小事,但没全讲出来,但我们依然能够从这件小事中窥见全貌。杨荣的家乡发洪水了,淹死了很多人,很多人还在水中挣扎,等待唯一的救命机会。如果发生大火,或是忽然间地震了,我们本能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放下一切财货,马上逃生,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这样做。很少有人在大灾难面前还会想到钱,还会惦记着自己卡里的究竟有多少钱,自己在某一个地方还有一套房子,财货如果跟生命比起来,显得微不足道。走进医院去看看,凡是癌症晚期的病人,往往比较豁达,比较乐观,因为他们知道他们马上将要失去生命,生命尚且能够舍下了,还有什么舍不下的呢?人同此心,珍惜生命,大德曰生,这是人的天性。在洪水暴发,生命受到严峻威胁的时候,那些在水中苦苦挣钱的人,他们看到一条船,或是一个人,都会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上面,这时候你忽然看到财货了,毅然离去,各位想想,那个在洪水中瑟瑟发抖苦苦挣扎的人会是何种心情?恨呀!
  洪水暴发,杨荣的祖父和曾祖父,爷俩抱着一颗恻隐一心,发动全家人,只有一个信念:救人!我们不知道他们救了多少人,究竟有多少人因为他们伸出援手而被拯救,我们不得而知。但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依然能够想象到几百年前,杨家人为了拯救他人性命而付出的巨大心血。往事过了几百年,今天我们看杨家当年所做的事情,竟也让人泪如泉涌,我想这应该就是道德的力量吧。
  杨荣的祖父和曾祖父在救人性命的时候,其他的人是怎么做的呢?捞取财货,嗤之以鼻。他们不但不救人,还嘲笑杨荣的曾祖父和祖父。我常常想,有着大便宜而不占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有着大福德。细心琢磨一下,这个世上哪里有什么便宜可占,所谓的占人便宜,也都是自己吃大亏的事情。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61#
发表于 2016-7-15 21:23:19 |只看该作者
【第55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昔颜氏将以女妻叔梁纥,而历叙其祖宗积德之长,逆知其子孙必有兴者。孔子称舜之大孝,曰:“宗庙飨之,子孙保之”,皆至论也。试以往事征之。

  这一段大意是:《易经》上说:“积累善德的家庭,必然有很多的喜庆。”以前,一个姓严的人家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孔子的父亲叔梁纥的时候,便历数了孔家的列祖列宗所积累的德行,悠远绵长,姓严的人家预料孔家一定会非常兴旺。孔子称赞大舜为大孝之人的时候,说:“大舜的先人会享用大舜的祭祀,大舜的子孙会保住大舜所留下的福德。”这些都是至理名言,我现在用历史事实来做证明。

  对于《易经》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句话,在《了凡四训》这本书中,反复提起,不断的讲,为什么?如果一本书中反复出现一句话,那么这句话必然是核心中的核心,重点中的重点。如果改名学说用一句话来概况,不出这四个字:“行善积德”。道理说起来总是很简单,但实行起来却是难上加难。其关键在于,这句话究竟有多少人相信?我想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更愿意相信凭借自己的一己诈力,凭借自己的聪明谋略,达到改变命运、发黄腾达的目的。因为大多数人愿意这样想,喜欢这样想,所以才让了凡先生费了很多的笔墨。为了证明《易经》这句至理名言,了凡先生举了无数的例子,每一个例子,都是为这句话做注脚的。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例子。

  叔梁纥是大教育家孔子的生父。对于叔梁纥我们可能不太了解,但对于孔子,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孔子是圣人,产生圣人的家庭必然是忠厚之家,孔子、孟子、王阳明等等,都是这样。若是祖上不识道德,圣人断断不会降生在这个家庭中。孔子是至圣先师,中国积德第一人,即使没有学过预测,都必然知道他祖上的阴德至厚无比。但了凡先生却是反向说的,颜氏在将女儿嫁给叔梁纥的时候,没有谈孔家的经济情况,只是一看孔家祖先所作的事情,于是立刻铁口直断,孔家必然大兴。不能不说严氏是有智慧的,严氏没有学过预测,不是算卦或是看相先生,他只是一看孔家祖上的事情,就立刻下了定论:必然大兴。严氏凭什么就能判断出孔家必然大兴呢?原因就是开头第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严氏认为这句话是圣人之言,必无虚假,是彻底的相信,绝无一丝一毫的怀疑。


  第二个例子是孔子称赞大舜的话,这句话意思很深。大舜至孝,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当中排在第一位的人物。大舜早年丧母,父亲瞽叟续弦,后母嚚生儿子傲,也就是大舜同父异母的弟弟。一家四口,三口人都把大舜看做了眼中钉,肉中刺,多次想谋害大舜。比如这三口人让大舜修补谷仓的时候,大舜刚爬上谷仓顶,这三口人便在谷仓底下放火,想要烧死大舜。大舜看到事情紧急,抱着两个斗笠就从谷仓顶跳了下来,瞽叟、嚚和傲的阴谋没有得逞。后来他们又让大舜掘井,大舜刚到井底,他们又立刻往井里填土,想要活埋大舜。结果,大舜挖地道逃脱了。面对父母和弟弟对自己如此惨无人道的迫害,大舜从没有抱怨过,只是一心一意服侍父母,照顾弟弟,这就是大舜的为人。大舜有至德,因为德行所加,德行所感,故而他在种地的时候,大象曾为他耕地,野鸟曾为他锄草。帝尧听说大舜至孝,所以选定他为自己的接班人,并让女儿娥皇和女英为其妻室,以帮助大舜治理国家。大舜,威加海内,德行八方,但对于父母兄弟,他从未有过丝毫的怠慢。因为大舜至孝,至德,至性,所以孔子才如此赞叹大舜。

  对于孔子称赞大舜的话,我们如何理解?大舜虽然至孝,但如何能让其祖先也享用大舜所积攒的福德呢,如何“宗庙飨之”呢?各位要知道,所谓的古今、时空,这只是一个概念,他并非真实,如果说这个世间有一样真实的东西,那这个东西应该叫做道德。《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个“有为法”,可以泛指一切,自然也就包括了时间和空间。道德的力量,这是真实的东西,我们不妨称之为“无为法”。这个“无为法”,他是真实的东西,可以穿越时空,穿越古今,而这个力量往往是与其有缘的人最容易受惠。与大舜最有缘的人是谁?当然是他的家人、先祖、后代,所以他们是最先受惠的人,原因就是这些人与大舜最为有缘,缘分也最深。这并不是说大舜自私,先照顾家人、先祖、后代,并非是这样,这是由缘这个因素决定的,并非是大舜决定的。孔子说大舜“宗庙飨之,子孙保之”的原因在于此处。

  那么相反,如果是大恶之人呢?他的先祖和后代又该如何呢?讲一句公道话,大恶之人的先祖也必然会“享受”大恶之人所带来的恶果。《印光法师文钞》里面讲过一个案例:民国时期的一个官僚,富甲一方,因为父亲去世,故而大办宴席,杀鸡宰羊,屠杀生灵无数,奢靡浪费的程度令人发指,办了很多天。结果他去世的父亲托梦给他儿子,说:“你怎么能屠杀那么多生灵呢?我以前在地府自由出入,无拘无束,现在阎罗王派了两个兵士看护着我,我已经失去了自由,不像从前了。”这个例子,看似迷信,却能印证一个道理:大恶之人的先祖必然会“享受”恶人所带来的苦果。事实上,这位官僚的儿子做了如此恶事,去世的父亲仅仅是在地府失去了自由,这必然是因为这位父亲在生之时积累了很厚的福德,若无如此福德,只怕难逃刀山剑树之祸了。

  再去冷静的观察,凡是大恶之人的子孙后代,绝无一人发达的。因为恶行所加,涉及后世,子孙尚且不保,哪里还有发达之理?如李林甫、秦桧、和珅等等,翻看史书,一目了然,如同明镜一般。孟子说:“失道者寡助”,《左传》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我想这不仅仅是对现世之人说的,更会殃及子孙,贻害万年,有智慧的人必不会为此。

  了凡先生举完这两个例子后,给出的评价是:这是金玉良言,千古不刊之论。为了印证“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和“宗庙飨之,子孙保之”这两句话,了凡先生不惜笔墨,列举事实,用了无数的例证来做证明,足可见出了凡先生那片悲天悯人的情怀。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60#
发表于 2016-7-15 21:21:36 |只看该作者
【第54讲:这些居然是罪业深重的表现】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然而,过恶很深的人,也有很强烈的效验反应,或是神志不清,做过的事情转头就忘;或是没事儿的时候常常烦恼不堪;或是看见有道德的君子就害羞沮丧;或是听到正确善良的言论就不高兴;或是给他人施加恩惠反而招致他人抱怨;或是经常做噩梦,甚至常常说梦话失去心智,这都是罪孽深重的表现。如果你有很多表象和上面所说的类似,就必须赶快奋发志向,弃恶从善,洗心革面,千万不要自己耽误了自己。


  这一段主要讲罪业重的人的表象特征,袁了凡列举了很多状况,但依然无法全部列举出来,但归纳起来,都是因为罪业重。这就如同生病一样,疾病虽然有千万种,千差万别,原因也不尽相同,但若归纳为一句话,疾病无非是因为阴阳不平衡造成的。阴阳平衡,百病不生,这和罪业是一个道理。所以,如果单纯分析为什么会神志不清,为什么做过事情转头就忘等等,有两个弊端,一是永远分析不完,二是即使分析出来,依然是治标不治本,神志不清表象消失了,但无事常常烦恼还存在,或是无事常常烦恼消失了,但神智不清还存在,等等,总归不是万全之策。

    古人说“良医治未病”,《黄帝内经》也赞同这个说法。那么有没有一个绝妙的仙方,只用一剂药,就能万病自治呢?当然有!罪业重,重在心,因为罪业由心而生,若心中纯净纯善,罪业则不生。所以,管好自己的心,别忘意念到处乱跑,心中常清净,善事长为,这个方法就是万病总治的妙方,就是所说的“良医治未病”。对于以前的罪业,只要痛下决心,一心忏悔,誓不再造,这个罪业不管多顽固,因为忏悔之力勇猛,必然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什么?罪业本空,罪业抵不过你的愿力,更抵不过心的力量,心力就是罪业最大的克星。所以,了凡先生在最后殷勤劝导,让人们奋发图强,弃恶从善,其用意正在于此处。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59#
发表于 2016-7-15 21:19:31 |只看该作者
【第53讲:凡夫俗子所犯的过失如同刺猬身上的刺一样多,为什么我们却看不见】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己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吾辈身为凡流,过恶猬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以前的遽伯玉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觉察到以前自己所犯的种种过错,并全部改正掉了。等遽伯玉二十一的时候,他又知道自己以前所改正的过错,还有很多过错没有改完。到了二十二岁,他回首二十一岁,又发现自己仿佛就在大梦之中,就这样年复一年,徐徐渐进改过,到了他五十岁的时候,他依然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四十九年来所改过错并不彻底,古人都是这样改过的。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所犯的罪业如同刺猬身上的刺一样多,但回首往事的时候,常常好像见不到自己的过错,这是我们心粗眼盲的原因导致的。

  遽伯玉是春秋时候卫国的大夫,也是个圣贤人物,向来以能改过著称。孔子以前在卫国的时候,曾经去过他家。遽伯玉二十岁的时候,他便已经能够觉察到自己以前所犯的过错,并能一一改正,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二十岁,还在青春期呢,看一下现代社会二十岁的孩子,有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一一改过的吗?单单是这种改过的意识,现代人都难以萌生出来。


  遽伯玉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人的根性非常敏锐,智慧很高,这是整个的一个大环境。儒家讲“克己复礼谓之仁”,克己复礼,说到根本上,就是改过。遽伯玉,每天都改过,坚持了几十年,一直到去世,每一年下来,他都觉得自己以前所改不如意,不彻底,天天在用功,真是数十年如一日。《论语》中有一段话,从侧面描述了这个情景,我们拿出来看一下:“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遽伯玉派使者拜访孔子,孔子跟他坐下之后问:遽伯玉最近干什么呢?使者说:“他想要减少过失,但不能做到。”使者走了以后,孔子感叹道:“真是一个使者呀,真是一个使者呀!”。孔子虽感叹使者,但意在赞美遽伯玉的克己复礼功夫。了凡先生为了给儿子讲古人的改过功夫,激励后学,特意拿出了遽伯玉这个例子。

  其实,了凡先生这里所说的“古人”,不单单指遽伯玉,他只是泛泛而谈,因为古人改过的例子太多了,因改过而改变命运的人也太多了,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窦燕山,他和袁了凡一样,都是通过改过而彻底改变命运的人。

  圣贤人物是这样改过,凡夫俗子呢?虽然人人可以为尧舜,都可以成为圣人,但那是从人的本性上说,从习性上说,大多数人还是处在凡夫之地。比起圣贤,凡夫俗子所犯的过失要更多一些,如同刺猬身上的刺一样,到处都是。但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呢?圣贤总是能发现自己的过错,发现了就改掉,原因是心细如发,慧睛如炬,有错误立刻斩断。凡夫是心粗眼翳,所以不管有多少过错,都难以发现,发现过错尚且需要智慧,何况改正过错呢?纵使发现了,能够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去改过的人,又有几人呢?这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放眼天下,没有一个圣贤人物,没有一个改过的人。当年,孔子感叹鲁国的君子很多之时说:“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而在现代社会,孔子又该感叹什么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58#
发表于 2016-7-15 21:17:38 |只看该作者
【第52讲:当你遇到这些事情,证明自己的罪业正在减少】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顾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罪灭之象也。然不得执此自高,画而不进。

  这一段的意思是:回头检查自己发愿改过的行径,白天要让好朋友提醒,晚上要鬼神作证明,一心一意忏悔过错,昼夜不懈怠,少则七天、十四天,多则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必然会有效验的。或者感觉心旷神怡,或者感觉智慧开了,或者繁重不通的地方一想便通,或者遇到仇家便转怒为喜,或者梦到口吐黑雾,或者梦到古圣先贤帮助开导,或者梦到自己飞升太空,或者梦到旗帜华盖,种种吉祥,这都是罪业消灭的征兆。然而,虽然有这样的吉祥之兆,但不能因此就傲慢,以为自己有所成就,那就会画地成牢,不能进步了。

  这一段讲的是改过的反应。改正过错,绝非易事,它不仅需要朋友的提醒帮助,更需要自己对自己的鼓励,需要鬼神为自己作证。放下一切,一心忏悔罪过,誓不再造,坚持不懈,一刻不放松,少则七天、十四天,多则一两个月,就会出现各种吉祥的事情,会有很明显的征兆。不管是感到心旷神怡、智慧顿开、梦到森罗宝盖、梦到口吐黑雾、梦到足步虚空等等,这是非常好的征兆,它想你传达一种信息:罪业正在减少!


    努力改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吉祥之兆呢?我个人认为,这也是一种反应,如我前面所讲,你有所为,必然要有所应,这是因果。改过属于善中之善,善事的种子结吉祥果,所以出现吉利的征兆不是偶然的,而是事出有因。比如持诵准提咒,袁了凡先生也倡导此事,根据经典记载,如果长期持诵,罪业消灭,也会出现各种吉祥征兆,像梦到口吐黑雾、足步虚空等等,也会出现。因此,了凡先生所列举的改过过程中所出现的吉祥征兆,并非是了凡先生的杜撰,而是确有其事,经典中的记载和了凡先生亲身所经历的完全一致。

  如果自己改过了,以上的美好境界、吉祥之兆没有出现,原因也不出两种:一、真诚度不够。了凡先生讲了,必须一心忏悔,昼夜不懈,这方显出真诚。二、罪业太重。一个人的罪业如果很重,短时期内不会出现吉祥征兆,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因此了凡先生说,少则一个星期,这是说罪业轻的人,多则三个多月,这是讲罪业重的人。了凡先生所列举的情况,是就一般情况而言,但他至少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吉祥征兆出现的早晚与我们罪业的轻重有关。罪业轻,真心改过,吉祥征兆出现的早;罪业重,真心改过,吉祥征兆出现的晚。我们试想,如果一个人罪业极重,无恶不作,那他即使真心改过,恐怕三个月也很难出现吉祥征兆,可能是五个月,六个月,或是更长的时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只要真心改过,坚持去做,必然会有不可思议的反应,必然会有大吉大利的征兆。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虽然真心悔改,出现了好的兆头,但也不能因此而产生傲慢情绪,依然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否则就会画地成牢,一切都会消失掉的。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57#
发表于 2016-7-15 21:15:46 |只看该作者
【第51讲:改过的三种方法如何运用】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大抵最上者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苟未能然,须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须随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执下而昧上,则拙矣。

  先白话,后解释。大约改过的方法以根治内心为最上,因为当下内心就能清净,过恶刚一产生就会有所察觉,一经察觉,过恶就就会消失掉了。如果做不到从心改过,那就要先从道理上明白,如果依然无法达到,那就先从事情上进行根治。如果能够上策下策同时进行,就不会有所遗漏了。如果只是执着于从事情上改过,忽略了从内心中根治,那是愚钝的做法。

  从内心根治错误,一心向善,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固然很好。但我们也应该明白,从心改过,属于改过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难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一步到位。事实上,很多改过的人都是三种改过方法同时进行的,了凡先生也是这样劝导的。从心改过,心念不起,即使恶念刚一萌芽,立刻就会被察觉到,才被察觉,恶念当下消失。


    如果做不到,就要先从道理上改,也就是第二种改过方法,用明白道理的方法将过错改掉。如果从道理上改过依然无法达到,那就要先从事情改,将恶事强制戒掉,过错也就消失了。

    三种方法同时进行,而又以从心根治为最佳,为首选,则一切过错都会消失。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不能因为从心改过很难就放弃,也不能因为从事情上改过很容易就忽略,总以三种方法同时进行为最佳。在诸恶莫作的同时,坚持众善奉行,则改过之道在其中矣。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56#
发表于 2016-7-15 21:04:42 |只看该作者
【第50讲:好色、好名、好财、动怒这么多的缺点,如何斩草除根】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学者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

  这一段的段落大意是:什么叫从心改正过错呢?过错虽然千端万绪,但归纳起来都是一心造作。如果我的内心不妄动,过错又如何产生呢?真心学习改正过错的人对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等等过错,不必一一按照类别划分,只要一心向善的时候,正念自然现前,这样邪念自然也就污染不了了。譬如太阳正在当空,魑魅魍魉一切鬼魅就会自然消失,这是专心的法门真传。过错从心生,所以也要从心而改,譬如斩断有毒的树木,直接断了它的根部,又何必非要每一个树枝都要剪断,每一个树叶都要摘掉呢?

  从心改过,这是改过三种方法中最好的方法,也是最难达到的改过境界。过错,千差万别,不同的人,所犯的过错也不同,但归根到底,总不出心性二字。一切过错,都是邪念,即是邪念,则必然从心而起。如果心念不动,邪念就不会起来,过错也就不会产生了。好色、好名、好财、动怒等等,这种种过错,无一不是从心而起的。所以,只要一心向善,每一个心念都是纯善纯净,那邪念又怎会起来,过错也就不会产生了。因此,善于改错的人,他并不是一一去改,他不是这样做,而是让心灵保持纯善的状态,自然恶念就不会起来了。如果一一去寻求,一一去改错,那过错又种类繁多,好色、好名、好利、好杀、好赌等等,改东忘西,即使一一去明白道理,一一从道理上改过,如果想要达到无恶的状态,也是非常困难的。


    无恶的状态是什么?纯善!心中纯善,自然无恶。为了说明这层道理,了凡先生做了一个比喻。譬如很多鬼魅,魑魅魍魉横行,那即使善于抓鬼,善于捉妖的道人,也必然无能为力,因为鬼魅众多,竭尽一生之力,所抓的鬼魅依然是有限的,而未抓住的鬼魅却是无限的。但是,不管鬼魅再多,即使鬼魅充满宇宙虚空,如果丽日当空,则一切鬼魅都会烟消云散,消失得无影无踪。因为鬼魅本是至阴之物,太阳乃是至阳之物,阴阳和合,一切都会化解掉。

  因此,有智慧的人,善于改过的人,他知道过错是从心而起,所以必然从心去改,这是斩草除根的方法。譬如一颗有毒的大树,想要断掉它的毒性,一定是从大树的根部斩断,断了大树的根本,那毒树就无法生存。但如果只是剪断毒树的树枝,或是叶子,那于事无补,东边剪了西边生,不是根本的解决途径。改过也是如此,既然恶从心起,善从心起,当满心是善的时候,一心之中又怎会有恶念的容身之处?从心改过,是改过方法中最根本最直捷最圆满的方法,是最高的境界,能够从心改过的人,真称得上是人中丈夫。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55#
发表于 2016-7-15 21:00:49 |只看该作者
【第49讲:为什么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导致我们生气的第二种情况是,他人做事违背了情理。对于这一种情况,了凡先生只用了一句话进行解释:于我何与?别人做事情违背了情理,与我何干?既然与我无关,那我又何必动怒?《弟子规》中说:“不关己,莫闲管。”和自己无关的生气,却大动干戈,这又是为哪般?

      我说这话,各位网友网友不要误解,这并不是说对于违背情理的事情,我们就可以不管不问,听之任之了,我并非是这层意思。例如对于小悦悦事件,看到小悦悦被车碾过,路人不管不问,对于这种违背道德和良心的事情,我们应该谴责,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但我们不应该动怒。我认为,如果看到小悦悦事件而不去谴责,这件事本身就是违背义理的事情。谴责而又不动怒,这确实很难做到,如何去做呢?《金刚经》中说得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虽然谴责了,但内心不动,向内不见自己,向外不见被谴责之人,中间不见谴责的话,但确确实实已经谴责了。如果能够这样去谴责,那才是真正的智慧,是凡尘中的圣贤做法。


  对于生气,网络上给出的解释是:拿着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这话说得很有水平,但为什么要拿着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根本原因是什么?都是因为迁怒他人。中国有无数的圣贤经典,但从没有哪一本是教人批评别人的,因为在中国的文化体系里面没有自以为是和怨天尤人的学问。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反求自身,这是中国的传统教育,是古人的做法。对于一个反求自身的人来说,外界的毁谤虽然很多,谣言满天飞,但都变成了他历练自己的磨刀石,是成就他的东西,他不但不会生气,不会抱怨,反而会生出感恩心,因为正是这种毁谤为他提供了历事练心的地方,他又怎么会生气呢?

  听到毁谤了,知道是毁谤自己的话了,不去理他,这种流言蜚语会慢慢沉淀下来,犹如举着火把对着天空烧一样,不久就会熄灭。反之,如果明明知道是毁谤,知道是流言蜚语,进而动怒,暴躁如雷,巧妙解释,那只是乱上加乱。俗语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对于毁谤,你不去理他,那他便是一个巴掌,很难做声,但如果你反击一下,力度很大,那毁谤就会升级,这个毁谤的巴掌就会变得很响,甚至会无法收场。了凡先生用“春蚕作茧,自取缠绵”几个字来形容巧心力辩的人,实在是恰当。事实上,生活中的例子也能清楚的说明这层道理,我举一例做个说明。譬如你在路边,站立不动,忽然一辆摩托车向你驶来,撞上了你,那你受伤不会太重,不会有性命之忧。另一种情况,如果你同样也疾驰一辆摩托车,而这时候对面的摩托车也疾驶而来,两车相撞,那后果就要严重很多,可能性命不保,原因是两车相撞的力度太大。对于毁谤而言,亦是如此。

  对于从道理上改过,了凡先生举了戒杀和戒怒两件事,并把其中的道理和厉害关系一一阐发了出来。对于改正其他的过错,以此类推,都可以先去明白道理,道理明白了,过错就容易改正,因为明知故犯的人虽然有,但比起不知而犯的人来说,依然要少很多。从道理上进行改过,属于改过的高级境界,因为它先要明理,然后自己就会心甘情愿去改过,没有受到外物强制,因此这种改过方法是比较理想的改过方法,比单纯从事情上改过要好很多。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54#
发表于 2016-7-15 20:57:10 |只看该作者
【第48讲:他人做错事情时,当务之急要做什么】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前日好怒,必思曰: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于我何与?本无可怒者。又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之学问,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则谤毁之来,皆磨炼玉成之地,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又闻谤而不怒,虽谗焰薰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其余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此理既明,过将自止。
  这段的意思是:比如以前爱生气,现在想:人都有做不到事,情理上可以包容,别人违背情理道义,与我有什么关系呢?本来就没有可以生气的事情。再去想,天底下没有自已为是的豪杰,也没有怨天尤人的学问,做事情遇到障碍,这都是因为自己的德行还不高,所以感应还没到来。我要全部向自身寻求原因,那么别人毁谤自己的话,就都变成了使我成长进步的地方,我欢喜接受还来不及,又有什么值得生气的呢?别人毁谤我,我却不生气,如果能够这样去做,那即使毁谤能够弥漫天地,也必然像举起火把烧虚空一样,最后火把会自己熄灭。如果听到别人毁谤我就大发雷霆,那就如同春蚕吐丝成茧一样,自己把自己束缚了。生气不但没有益处,而且有巨大的危害。其他的种种过恶,都应该根据道理去思考。道理明白了,过错就消失了。
  这一段依然是讲的从道理上改过,是袁了凡所举的第二个例子,如何从道理上消除生气的坏习惯。生气的原因千差万别,但如果概况的说,皆不出了凡先生所列举。第一种导致我们生气的情况是,别人没有做到,任务没有完成,故而导致我们大发雷霆。各位网友静思,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他做不到的事情,人有所不及,何必迁怒于他呢?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比如一个销售总监,他分配销售任务给员工,一般总会有未完成销售任务的员工存在。每当这个时候,销售总监都会动怒,非常暴躁,我想这种情况,做过销售总监的应该深有感触。但是,问题禁不住分析。如果一个员工完不成所分配的销售任务,哪位总监考虑过分配任务的时候是否合理?如果合理,作为销售总监,是不是存在用人不当的情况?每个人的能力有高低,不一而同,出现没有完成任务的情况不是在正常不过的情况吗,这怒气又是从何而生?我觉得,了凡先生所列举的第一种情况,似乎对现在公司的高级管理层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举这个例子,似乎得罪了很多的管理人员,但却是儒家的一条重要理念: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了凡先生以下所说,都是为了阐释儒家的这条理念。他人做错了事情,当务之急是反思自己,而不是先要迁怒他人,对他人发脾气。民国时候的弘一法师,也就是艺术家李叔同,他出家以后,只要是他的朋友犯了过错,他一定绝食,他惩罚自己,不惩罚别人,直到犯错的人改正错误为止。李叔同为何能够在文化界和宗教界得到盛赞,我想这和李叔同凡事向内求而不向外苛责的作风不无相关。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吴氏中医的博客——肝癌频道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2
地址:临桂县临政路16号 邮编:541100
Email:ka900@126.com 吴氏老中医博客:http://blog.sina.com.cn/ka900 备案号:桂ICP备10200646号
友情链接:|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相关微博  |  中国太岁肉灵芝|

手机版|吴氏真医的博客│Email:ka900@126.com│电话:13299275999│原发性肝癌晚期肺癌治疗胃癌晚期肠癌│    

GMT+8, 2024-5-18 21:30 , Processed in 0.03654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