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吴氏真医疯癫郎中治疗肿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肝癌 肺癌 胃癌
楼主: 独树一帜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第一讲(连载)

[复制链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73#
发表于 2016-7-17 11:58:28 |只看该作者
【第66讲:什么是阴德?什么是阳德?】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嘉兴屠康僖公,初为刑部主事,宿狱中,细询诸囚情状,得无辜者若干人,公不自以为功,密疏其事,以白堂官。后朝审,堂官摘其语,以讯诸囚,无不服者,释冤抑十余人。一时辇下咸颂尚书之明。公复禀曰:辇毂之下,尚多冤民,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岂无枉者?宜五年差一减刑官,核实而平反之。尚书为奏,允其议。时公亦差减刑之列,梦一神告之曰:汝命无子,今减刑之议,深合天心,上帝赐汝三子,皆衣紫腰金。是夕夫人有娠,后生应埙、应坤、应堎,皆显官。


  这段话大意是:浙江省嘉兴县的屠康僖,最初是在刑部任职主事的工作,晚上的时候就在监狱中住宿,详细询问了这些罪犯的情景之后,找出了一些无辜而被酷刑逼供认罪的人,但屠康僖不以为自己有功劳,就暗地里向刑部尚书报告了这件事。后来审问的时候,刑部尚书就用屠康僖告诉他的话来询问这些无辜的囚徒,结果这些无辜的囚徒都俯首拜谢,尚书当庭释放了十几个因为屈打成招而认罪的人。一时间,朝廷内外都称颂刑部尚书英明,明察秋毫。屠康僖便又向刑部尚书说:“这天子脚下还有很多冤案,那么其他地方,人口众多,难道就没有冤枉的人吗?应该每五年时间就派一些减刑的官员到地方上去,让他们核实案情,为冤屈的人平反。刑部尚书把这个建议上奏给了皇帝,皇帝应允了。当时,屠康僖也在皇帝所委派的减刑官员当中,他在睡觉的时候梦到一位天神跟他说:“你本来命中没有孩子,但因为你的减刑建议,非常符合上天之意,上帝特赐给你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都是将来做高官的人。”这天晚上,屠康僖的妻子便有了身孕,后来生了应埙、应坤、应堎三个儿子,都是高官厚禄之人。



  屠康僖,就是明代赫赫有名的高官屠勋,康僖是他的谥号。屠康僖先后在大理寺、都察院和吏部工作,最后的官职是刑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之职。屠康僖去世后,追赠为太保,位列三公。上面的这段故事,发生在屠康僖任职刑部主事的时候。



  因为在刑部工作,屠康僖经常在监狱中睡觉,利用晚上的时间,就常常询问被关押的罪囚,结果细细询问之下,有很多人居然都是因为屈打成招或是被冤枉陷害的。如果事情到此为止,也不足为其。但屠康僖不同,他天资聪颖,少年时代就已经闻名乡里,学贯经史,所以在他的心中,存在一种以圣贤取舍为取舍的理念,绝不会放任不管。事实上,像屠康僖一样以儒家的诚意正心为目标的人,他也不可能只是寻找罪囚聊天。屠康僖任职刑部主事的时候,正是明朝成化年间,这时候太监专权,社会腐败,民不聊生,造成了很多冤假错案。因此,屠康僖去和罪囚沟通,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他是抱着这种目的去和罪囚沟通的,这既是一种慈悲心,也是一种天下为公的心。





  结果不出屠康僖所料,屠康僖在细细询问之下,发现有很多罪囚都是无辜百姓,并未犯法,而是在严刑逼供之下才认罪的。屠康僖在发现了罪囚当中有无辜百姓之后,便把这件事汇报给了当时的刑部尚书林聪。我们看,对于这件事,屠康僖的心态是怎样的呢?了凡先生用了“不以为功”四个字来形容,意思是屠康僖并没有以功臣自居,连汇报给尚书林聪,都是私下汇报的。



  各位网友,我们平常说做善事是有阴德的,其实这是一种笼统的说法,事实上做善事的结果也分为两种,一种是阴德,一种是阳德。阴德,是暗中做好事,别人不知道,只有自己知道,这种善事便能积累阴德。如果做善事,喜欢被别人知道,喜欢自己获得一个好的名声,这就是阳德。可见,阴德与阳德比起来,阴德要比阳得的善功要大很多。原因何在?道理很简单,大约积累阴德的人,心地纯善,不夹杂任何一点儿私心杂念,只是一心为善,如此行事,虽然是一件很小的善事,也能积累起无边的阴德来。阳德就要差很多了,喜欢积累阳德的人,心中并不虔诚,因为他还想获得好的名声,让别人称赞自己,喜欢被别人追捧,所以才努力做善事,这种做善事的心地与发心虔诚、喜欢做阴德之事的人比起来,要逊色得多,原因就是两者的心地不同,出发点不同。所以,历来古人称赞阴德,倡导积阴德,没有人称赞阳德的。如《淮南子》中说:“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阴行者必有昭名。”这样的句子很多,都是对阴德的一种崇尚。



  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在做善事的时候就知道该如何行事了,要把自己的善事掩盖住,要捂住自己的善事,这就是阴德。不要做了一点善事,就到处宣扬,到处炫耀,唯恐别人不知,这样行事,虽然善事做了,但阴德没有了,何必贪恋那空虚的好名声呢?



  我们看屠康僖所作的事情,虽然辛苦为善,做了巨大的善事,但不以为功,暗中向自己的上司林聪汇报,这才导致了秋审的时候林聪的询问,当庭释放的无辜百姓有十几个人。林聪按照屠康僖的建议做了以后,结果全国的百姓都称赞林聪,说林聪明察秋毫、办案如神、正直无私等等,这么好的赞誉,都是刑部尚书林聪获得的。那整件过程中,屠康僖获得了什么?是无比巨大的阴德!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72#
发表于 2016-7-17 11:51:36 |只看该作者
【第65讲:评定一件事情是不是一件善事,只有一个标准】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常熟徐凤竹栻,其父素富,偶遇年荒,先捐租以为同邑之倡,又分谷以赈贫乏。夜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相续而呼,连夜不断。是岁,凤竹果举于乡,其父因而益积德,孳孳不怠,修桥修路,斋僧接众,凡有利益,无不尽心。后又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凤竹官终两浙巡抚。


  先白话一下这段话:江苏常熟县有个叫徐凤竹的人,他的父亲很富有,碰到荒年的时候,徐凤竹的父亲就第一个捐出租子作为同乡的倡导者,然后就将自家谷米拿出来救济贫乏的同乡。晚上的时候,就听到很多鬼在徐凤竹家门口唱歌:“千不说谎,万不说谎,徐家的秀才马上就要考中举人。”这些鬼连续地唱,一晚上都没停下来。这一年,徐凤竹果然考中了举人,徐凤竹的父亲因此更加努力积累德行,孜孜不倦,什么修桥补路,供养众僧,接济贫苦,凡是对人有利益的事情,都竭尽全力去做。后来,又听到很多鬼在徐家大门口唱歌说:“千不说谎,万不说谎,徐家的举人呀,一直要做到都堂之位。”徐凤竹后来做到了两浙巡抚的官位。



  徐凤竹的父亲很有钱,是当地的大户,每当遇到荒年的时候,徐凤竹的父亲总是第一个去捐,为同乡的人做榜样。因为是荒年,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所以必定有捐不起租子的同乡存在。徐凤竹的父亲就把家中的粮食分给这些捐不起租子的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各位,捐税也算是善事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如从反面去想,偷税漏税是不是坏事?如果偷税漏税的性质确属坏事,那么它反面便是善事。很显然,偷税漏税属于违反国家法度的事情,是恶事无疑。有人说了,捐税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是公民的责任,捐税不是恶事,但也算不到善事中去。我很喜欢说这种话的人,因为一看就知道他必定不是偷税漏税的人,偷税漏税的人不会说这样的话。但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孝顺父母是不是为人子女的义务,是不是为人子女的责任呢?当然是!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孝养父母是一切善事的源头,可见孝养父母这件事,铁定是天下第一等善事。所以很多时候,一个人的义务和责任,恰恰都是善事中的善事,义务和善事并不冲突。再比如,对君王忠诚,这是臣子的责任,对兄长敬重,这是晚辈的义务,如此种种,每一件事都是义务,每一件事又都是善事。因此,捐税是善事,这一点确定无疑。




  捐税为什么是善事?善事的评定标准是什么?对于善事的评定标准,我会在以后的章节中细细为大家的讲述,今天只粗说一下。评定一件事情是不是一件善事,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看这个人的用心,看他是公心,还是私心,如果是为他人着想,一片赤诚,那么就是打人骂人也是大善事。如果说是出于私心,为了自己的那点儿利益着想,那么就算是修桥补路、布施斋戒,都算是恶事。虽然看上去所作的事情都一样,但因为用心不同,善恶就立刻区分开了。



  徐凤竹的父亲第一个捐税,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国家,为了大众,他并不是为了获得多么好的名声,也不是为了自身的那些利益,所以他第一个捐税,这是莫大的善事,莫大的功德。依照现在来说,如果人人都不捐税了,都去偷税漏税,那么纵使你有宝马汽车,你到山上去开呀?这些公路哪里来的?都是纳税人的钱。



  徐凤竹的父亲家境富有,但赶上灾年了,贫困的同乡百姓怎么办?他们交不起租子了怎么办?徐凤竹的老父亲便“分谷以赈贫乏”,帮助那些挣扎在贫困线上的百姓交公粮。我这样说,大家没什么感觉,感觉不出这是多大的恩德来,我用现在的例子做个类比。各位,譬如你在北京租房,每月房租2000元,一个月下来,生活费不够了,吃了上顿没下顿了,必须借钱才能维持你在北京的生活。我想在这个时候,你应该是最困难的时候,而恰恰就在此时,你的朋友直接帮你交了房租,并嘱咐你,不用还钱,如果还不够,继续给你钱。各位,对于这样的一个朋友,对正在困难中的人来说,这是多大的恩赐!徐凤竹的父亲,就是在做这件事,而且是同时给很多正处在困难中百姓伸出了援手,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功德。有功德,能感动天地,能感动鬼神,所以很多大鬼在徐凤竹父亲的门口唱赞歌,这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对于徐凤竹父亲的壮举,鬼神动容,这种“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的赞歌,无疑会坚定徐凤竹父亲为善的信心,因为已经有了明证了,鬼神都说了,还有什么理由不去一心为善呢?所以接下来,徐凤竹的父亲为善孜孜不倦,无比虔诚,各种善事无不尽心去做。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鬼神再次放歌:“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件善事,一份福德。如果没有徐凤竹父亲的捐租济贫,徐家会有举人吗?如果没有以后的为善不倦,徐家会有都堂吗?若没有这些善事,徐家的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可能就都是一个未知数了。



  对于徐凤竹这个人,我没有找到他的资料,了凡先生说徐凤竹最后做到了两浙巡抚的位置上,我们依照了凡先生这句话做个解释。我们知道,大鬼第一次唱赞歌的第二年,徐凤竹中了举人。举人,是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考试,也就是乡试,考中了,就是举人身份。有人说,举人就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我不太认可这种说法。原因是,考中举人便可以做官了,而且是知县等级的官员,但现在的大学生毕业了,似乎都在忙着找工作,很少听说大学一毕业,就立刻做了县长或是县委书记。再者,乡试的监考官都是由一省的行政长官担任,现在的高考,也没听到哪个省长或是省委书记来监考的。所以中举人,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绝非是现在的大学生资格所能比拟的。

  大鬼第二次唱赞歌,说徐凤竹要做到都堂的官位。都堂,在明代是专指都御使、总督、巡抚等具有最高巡查权利的官员,是一种统称。徐凤竹官终两者巡抚,所以大鬼说徐凤竹做到了都堂位置,也没错。在明代,两浙巡抚主管着十六郡的军政、民政大权,负责巡查事物,相当于现在的十六个市的检察院院长兼政法委书记,是明代二品官员。如此显赫的官位,哪一样不考德行呢?都是用阴德置换出来的。继续看下边一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71#
发表于 2016-7-17 11:48:28 |只看该作者
【第64讲:什么样的人连鬼神都不敢近身?】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唐朝的时候,南山律宗的道宣法师在山上精修,戒律守护得非常好,清净无染,结果天上的天人看到了,觉得道宣法师是有道高僧,便从天界下凡,每天中午给道宣送饭,每天都是如此。有一天,玄奘大师的弟子窥基大师从山下路过,就顺便上山拜访一下道宣法师。道宣法师听过窥基,知道他的名气很大,但听说窥基大师戒律守护得不好,便想借着天人供养他的机会教育一下窥基大师。两人相谈甚欢,不在话下。但到了中午了,天人就是不来,无论如何等待,天人都没出现。直到太阳偏西,窥基大师信步下山,两人告别。第二天的时候,天人毕恭毕敬,送来供养,道宣法师质问天人说:“你昨天怎么没送来供养?”天人回答说:“大师有所不知,昨天大乘菩萨在此,满山都是金甲神将,旌旗飘展,我连山都进不来,何况给您送来供养呢?大师莫怪。”道宣法师这才感叹,觉得自己的修为与窥基大师比起来,还差得很远。

  各位网友,天神尚且接近不了窥基大师,何况是小小鬼怪呢?原因就是窥基大师德行太高,所以有许多的护法神将为他护法,又岂能让小小鬼怪近身?所以,怕鬼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的德行还不够,也即是王阳明说的“平日不能集义而心有所慊”。同样的道理,应大猷也是如此,平常的时候就注意养性修身,道德深厚,他又怕鬼干什么呢?如果细细阐述这个问题,只怕几万字都下不来,我只能粗讲一下,接着往下讲了。

  应大猷听到鬼说,有个少妇要上吊自杀,就动了恻隐之心,一心只想救人!为了救人,他把自己的土地都变卖了,用四两纹银换来一条性命。应大猷家庭并不富裕,而土地对于古代人来说,几乎就是命根子,就是这看似普通的事情,实质上却是在以命换命,我们能读出这层味道来吗?拿着所有积蓄,去救护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若不是心中有大慈悲,有大仁德,是一定做不出这件事来的。



  少妇救下来了,最后夫妇团聚,恩爱有加,这些不提,但应大猷做这件事,把一个小鬼给得罪了。本来这个小鬼就可以找到替身,重新进入轮回了,但因为应大猷从中帮忙,结果投胎转世的机会没了。旁边的小鬼就来怂恿,让进入轮回未成的小鬼报复应大猷。但我们看,这个小鬼说了什么?小鬼说:“他心地好,上帝已经让他做了尚书了,我怎么加害他呀?”小鬼这句话,虽然出于报复未成而发的感叹,但却包含了三层意思在里面。第一层意思是,因为应大猷心地好,所有他能做尚书,也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第二层意思是,小鬼有神通,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当时,应大猷还在读书,做尚书郎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这个小鬼若没有神通,他一定不会知道。有人说了,那小鬼很了不起,居然会未卜先知。但大家要注意,小鬼的神通,不是因为这个小鬼道德深厚,他的神通是报通,因为受报而获得的神通,不是通过修养道德获得的。鬼有神通,就像我们会说话一样,是一种本能,与道德没有关系。第三层意思是,鬼无法加害道德深厚的人,害怕有道德的人。鬼怕的东西很多,比如道术高明的人,鬼就害怕,但最怕的还是道德高深的人,因为道术比不上道德。

  小鬼的话,无疑对应大猷是一种鞭策,是一种鼓励,因为这让应大猷从善的心念更加坚定了。从这层意思上讲,碰到小鬼倒未必是坏事了。莲池大师所著的《往生集》中记载了一个故事,与应大猷所遇到的事情有异曲同工之妙。《往生集》中说:“隋朝的时候,有个叫法喜的法师,一天在修行的时候,忽然一只鸡跑出来了,让法喜偿命。不用多解释,这只鸡一定是法师所杀,只是年代久远,法喜也记不得了。这时候,旁边一个站出来一个金甲神,对着那只鸡高声呵斥,这位法师应该往生安乐净土,怎能给你偿命呢?”因为这段因缘,法喜求道之心日益坚,往生净土之念日益重,最后预知时至,端坐而化。法喜和应大猷一样,都是因为碰到坏事了,但因为心中纯善,反将坏事变成了好事,变成了成就自我的阶梯。

  应大猷为善虔诚,信念坚定,所以他的后代考中进士做官的人不胜枚举,显贵无比,但若回头看看应大猷一生,看看他努力行善积德的样子,他有这样美好的结果,不正是他理所应得的吗,又有什么可羡慕的?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70#
发表于 2016-7-17 11:44:11 |只看该作者
【第63讲:原来人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害怕鬼】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台州应尚书,壮年习业于山中。夜鬼啸集,往往惊人,公不惧也。一夕闻鬼云:某妇以夫久客不归,翁姑逼其嫁人。明夜当缢死于此,吾得代矣。公潜卖田,得银四两,即伪作其夫之书,寄银还家。其父母见书,以手迹不类,疑之。既而曰:书可假,银不可假,想儿无恙。妇遂不嫁。其子后归,夫妇相保如初。


  公又闻鬼语曰:“我当得代,奈此秀才坏吾事。”傍一鬼曰:尔何不祸之?曰:“上帝以此人心好,命作阴德尚书矣,吾何得而祸之?”应公因此益自努励,善日加修,德日加厚。遇岁饥,辄捐谷以赈之;遇亲戚有急,辄委曲维持;遇有横逆,辄反躬自责,怡然顺受。子孙登科第者,今累累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浙江省台州市的应尚书,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山中学习。晚上,野鬼哀嚎,往往把路人吓跑,只有应尚书不害怕。一天晚上,应尚书听到一个鬼说:“有个少妇因为丈夫外出不归,她的公婆料定其夫已经去世,就逼迫少妇改嫁他人,明天晚上这位少妇应该在这里吊死,我就找到替身了。”应尚书听到后,暗地里卖掉了一块儿田地,换得四两纹银,就假作少妇的丈夫给他的家中写了一封信,并寄送银子回家。少妇的公公婆婆见到信后,因为笔迹和儿子的不一致,就非常怀疑这件事。过了一会儿又说:“家信可以作假,但银子不可能是假的,想必儿子一定平安。”于是,这位少妇便没有改嫁。后来,少妇的丈夫回到家中,夫妇恩爱如初。



  应尚书又听到鬼说:“本来我应该能够找到替身了,但是没想到这个秀才坏了我的好事。”旁边的一个鬼说:“你怎么不加害他呢?”鬼回答说:“上帝因为这个人心地善良,已经任命他为尚书之职了,我怎么能祸害他呢?”应尚书听到这段话后,更加努力自修,为善日多,德行日进。遇到饥荒的年头,应尚书就捐出谷米来帮助遭灾的人;遇到亲戚家有个急难,就想尽办法帮助亲戚家度过难关;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就自我反省,欢喜对待。应尚书的后代中考中进士的人,实在是数不胜数了。




  应尚书是谁?他便是明朝嘉靖年间任职刑部尚书(相当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之职),素有“官行一担书,民送两行泪”之称的应大猷。应大猷考中进士以后,先后做过广东左布政、副都御史、吏部侍郎等职,最后任职刑部尚书之职。应大猷一生为官清廉,虽然曾经巡抚云南等地,但对于名贵之物,从不染指,只是对国计民生从未忘怀,所以人们尊称应大猷为“应尚书”,深得民心。



  应大猷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山中读书,对于六经之学,体悟颇深。对于圣人之语,孔颜心法,早已了然于胸。所以,应大猷在告老还乡之后,就去讲学去了,为国家培养栋梁人才,还写了《周易传义存疑》一书,原因就是他已经深得六经的奥妙,早已参透了圣人本怀。



  我们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有一个小问题,为什么应大猷不怕鬼,但其他人都害怕呢?对于这一点儿疑问,我想用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和弟子的一段对话来解释一下。



  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先生曰:“只是平日不能集义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子莘曰:“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先生曰:“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选自《传习录》



  各位网友,人为什么怕鬼呢?王阳明说得很清楚,平常的时候不修道德,不修仁德,所以才会害怕。对于这一点,我们很难理解,觉得自己也算是个好人了,为什么还是怕鬼?各位,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如果按照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道德标准来检查,自己又能做到几条呢?所以,人怕鬼的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缺德,德行不够。

        这话说起来确实让人接受不了,但事实确实如此。一个将全部身心都扑在道德上的人,绝对没有怕鬼的道理,比如孔子,孟子,王阳明,再比如得道高僧,他们会怕鬼呢?各位要知道,当一个人的道德到了一定的程度,修为到了一定的境界,他全身都透发着正大光明之气,满体光明,鬼离着他数十丈远都已经瑟瑟发抖了,近身尚且不能,何况是加害?譬如皇帝,平常的时候无数威武大将簇拥环抱着,禁卫森然,他又怎么会害怕一个流氓呢?流氓想要加害皇帝,只怕比登天还难。同样的道理,一个道德修为极高的人,他身上的光明正大之气,不要说平常的鬼怪,即使是普通的天神,都不可能有机会接近他。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一看便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69#
发表于 2016-7-17 10:13:48 |只看该作者
【第62讲:为什么有人做善事有功德,有人做善事没有功德?】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冯琢庵太史之父,为邑庠生。隆冬早起赴学,路遇一人,倒卧雪中,扪之,半僵矣。遂解己绵裘衣之,且扶归救苏。梦神告之曰:汝救人一命,出至诚心,吾遣韩琦为汝子。及生琢庵。遂名琦。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冯琢庵太史大人的父亲,以前是县里的学生。有一年冬天,他早起上学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一个人,这个人在雪地里躺着,蹲下身去摸摸,雪地里的人已经冻得身体开始变僵硬了。于是,冯琢庵的父亲解下自己身上的棉衣给这个人穿上,然后扶着他回到自己家中,救醒了他。晚上的时候,冯琢庵的父亲梦见有天神告诉他:“你救了他人的一条性命,出于至诚之心,我现在派遣韩琦作为你的儿子。”等到冯琢庵降生以后,就给他起名为琦,号琢庵。



  这个故事非常短,但里面所蕴含的道理并不浅。冯琢庵的父亲看到雪地里面有一个快要冻僵了的人,然后慷慨施救,直到此人复苏,故事就讲完了。但是,我们看冯琢庵的父亲所梦到的天神跟他说什么?至诚心!这个心很难得,各位要知道,很多时候,看似事情都一样,但用心却有天壤之别。譬如我们也救了这个快要冻僵的人,然后想他的家人会用什么东西回报我呢?各位,这也是救人,这个人也能得救,但性质变了,变成了一种交换。有的人救人,是为了炫耀,是为了获得一个好的名气,让人人都来称赞,这就是用功利心救人。


  我们说什么是至诚心?《中庸》里面讲“诚”,这个“诚”是真实无妄的,它不存在一丝一毫的虚假,它契合人的先天本性,是最最宝贵的东西,所以至诚心最为难得,最为宝贵。能够用至诚心去救人,这个功德便无量无边。若你是用功利心救人,这就没有功德,只有福德,而且是有限的福德。南朝的时候,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我兴建庙宇,供养众僧,为佛装金,做了很多年,我该有多少功德?”达摩祖师说:“你没有功德!”达摩祖师的这句话让梁武帝很不高兴,但若细思,达摩祖师所说确实是千真万确,是真话!为什么?


        功德,从哪里来?功德在自性中,只有从本性之中流露出来的东西才能称之为功德。向外求,无论做多少善事,都叫福德,不能叫功德。福德是有限量的,能够带给你荣华富贵,让你长寿安康,但它有限量,它有固定性,用完了就没了。功德不一样,我们平常讲“功德圆满,羽化登仙”,没有讲“福德圆满”的。功德,能够帮助人精神升华,能够有质的变化。比如一个修行人在功德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会证果,会跳出六道轮回,会超越时空。而在这个过程中,这个修行人依然会获得等价值的福德,他在证果,超越时空的过程中,他仍然能够享受荣华富贵,享受长寿安康。但若只有福德,没有功德,就差太多了,只能在六道里面打转转,超越不了时空的限制。所以,功德里面包含福德,但福德包含不了功德。


  冯琢庵的父亲救人,这是一片至诚之心,至诚心是人的本性,是本性的流露,所以我说他功德无量。功德,普通人看不到,因为不具备这种慧眼,所以更多的是看他的福德。袁了凡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并非不知道冯琢庵的父亲积累了功德,但因为芸芸众生更关注人的福德,所以了凡先生特设方便,顺着人情往下讲,而不说功德之事。



  那冯琢庵的父亲获得了什么福德呢?天神御赐麟儿,说是北宋名臣韩琦转世,这就是明朝太史冯琢庵。冯琢庵,名字叫冯琦,琢庵是他的号,是万历五年的进士,后来做到了礼部尚书的位置,依照现在来论,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教育部部长、中央外交部部长、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文化部部长等职。那么,冯琢庵父亲的功德呢?我们就无法讲了,因为看不到,即使讲出来,人们也未必相信,只能借着人们关注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讲讲故事罢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68#
发表于 2016-7-17 10:08:18 |只看该作者
【第61讲:做善事,难在什么地方?】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莆田林氏,先世有老母好善,常作粉团施人,求取即与之,无倦色。一仙化为道人,每旦索食六七团。母日日与之,终三年如一日,乃知其诚也。因谓之曰:吾食汝三年粉团,何以报汝?府后有一地,葬之,子孙官爵,有一升麻子之数。其子依所点葬之,初世即有九人登第,累代簪缨甚盛,福建有无林不开榜之谣。


  这段话的大意是:福建莆田县有一户林家,以前林家有一位老奶奶,喜欢做善事,常常把粉团布施给别人吃,只要别人来要,老奶奶立刻就给,绝没有厌倦的神色。一个神仙听到这件事后,就化作一个道人,每天早上都要六七个粉团。这位老奶奶就天天给这位道人粉团,坚持了整整三年,道人知道老奶奶为善虔诚,绝无虚假。于是,道人对老奶奶说:“我吃了你三年的粉团,用什么来报答你呢?你家后面有一块儿地,你若去世,就让儿子把你埋葬在那里,那样你的后代子孙做官的,就会有一升麻子那样多。老奶奶去世以后,她的儿子便依照道人的指示将母亲埋葬,结果第一代就有九人中了进士,以后林家中进士做官的人不可计数,以至于福建的俗语说:“如果没有姓林的赴考,就不要开榜。”

  做善事,难在什么地方?难在有恒心!我发现我周围的人,哪怕是再坏,但他一定做过一件善事。所以,从出生到现在,一件善事没做过的人,这种人是不存在的。如果做过善事的人,我们就称作是善人,那李林甫、秦桧、和珅等等,就都能称作是善人了。所以,看一个人是否善良,是否行善虔诚,我们要看他的持久力,看他究竟能做多少年而不懈怠。一生为善不懈怠,那毫无疑问,他是真真实实的善人,是彻彻底底的善人。反过来,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那么这个人是善恶参半,而这种善恶参半的人,就是大多数人,是普通人。


  这位林家的老奶奶究竟做了多少年善事,我们不得而知,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猜测老奶奶是一生行善,坚持到了最后。否则,她也不会感动得天神降临。老奶奶每天布施粉团,天天如此,这个功夫深了。各位要知道,如果做一天善事,很容易,难就难在一辈子做善事。老奶奶每天布施粉团,只要别人来要,不问贵贱贫富,不问年长年幼,他都给,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位老奶奶有一颗平等心。能够去布施,这是慈悲心,不问贵贱,不问老少,依然不懈怠去布施,这是一颗平等看待众生的心。譬如说,路边一个乞丐,衣衫褴褛,甚是可怜,我们可能去布施给他,孟子所谓“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这个一般人都能做到。但若是一个老板,西装革履,腰缠万贯,我们还会布施给他吗?我想大都数人是不会的,因为都觉得这位老板不需要布施,他比我还富有,何必去布施呢?这话很有道理,这也正是多数人不具备平等心的地方。

  以前看佛教净土宗的著作,不明白为什么阿弥陀佛要拯救那么多恶贯满盈的人,明明是杀人如麻,明明是烧杀抢掠,可为何阿弥陀佛还要救护,还不舍弃。有人说,佛有慈悲心,这没错,但忽略掉了一个问题,佛还具有平等心。一切众生,在佛陀看来,都是平等的,他不论美丑,不论贵贱,不论贫富,不论善恶,普度一切应该普度的人。因为在佛的眼里,众生平等。我们再来看太阳,太阳不会因为这个人富贵,就少照他一点儿,也不会因为这个人贫穷,就多照他一点儿,它是平等对待的,万物普照,绝无私心。因此,我们说佛陀的功德是最大的,太阳的功德是深厚的,原因就是他们都具有一颗平等的心念。这一点儿,老奶奶做到了,她布施的时候,一律平等对待,没有私心,其德行,其心胸,其节操,都让人叹为观止。


  林家的这位老奶奶,名不见经传,也无从查找,但是她道德的光芒绝不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位贤人差。其实,历史中很多有德行的人,有着高尚品德的人,大部分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没有人为他们作传,没有人为他们立说,但他们确确实实是按照圣贤的话去做的,他们是在力行,用生命在验证圣贤之理。如明朝人写的《竹窗随笔》中,就记载了很多善人的嘉言懿行,而这些善人从《二十四史》或是其他史书当中又无从查找,但他们确实在历史的某个瞬间存在过,真真实实的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



  神仙变化的道人,用三年时间来验证老奶奶为善的虔诚之心,最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神人呢?神人所指示的后府墓地,不用猜,也知道是一块风水宝地。结果如何呢?老奶奶的后代,高官厚禄之人,中进士的人,不胜枚举。仅仅是第一代中,就有九人高中进士,而后的后代子孙中,如同百花争艳,加官晋爵的子孙实在太多了。由此因缘,才导致福建省乡谣的产生:“如果林家不来考试,就先不要发榜”,原因是林家人只要赴考,考则必中,可见当时林家影响之巨大。而如此繁华局面,如此富贵景象,根本原因却是因为林家的一位老奶奶积累阴德所致,这一点,谁又能想得到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67#
发表于 2016-7-16 19:03:45 |只看该作者
【第60讲:天大罪业还是无量功德,往往在于一念之间】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昔正统间,邓茂七倡乱于福建,士民从贼者甚众。朝廷起鄞县张都宪楷南征,以计擒贼,后委布政司谢都事,搜杀东路贼党。谢求贼中党附册籍,凡不附贼者,密授以白布小旗,约兵至日,插旗门首,戒军兵无妄杀,全活万人。后谢之子迁,中状元,为宰辅;孙丕,复中探花。

  这段话大概是讲:明英宗正统年间的时候,有个叫邓茂七的人啸聚山林,在福建作乱,很多平民百姓都依附邓茂七,起义军声势浩大。朝廷启用延平县的张楷,当时张楷任职都御使,让张楷前去南方剿灭邓茂七的起义军。张楷用计擒住了邓茂七,余下的贼军,张楷委任给了布政司的谢都事,并告诉谢都事,一定要严格搜查邓茂七的附庸,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网一人。这位谢都事要求贼党中的人附上花名册,凡不是邓茂七附庸的人,便暗地里给他们一面小白旗,约定搜剿贼军的时候,凡不是邓茂七附庸人就在门上插上小白旗,并严格军纪,告诉士兵,不能妄杀一人。如此下来,邓茂七挽救了一万多人的性命。后来,这位谢都事的儿子谢迁,高中状元,是朝廷的辅政大臣;谢都事的孙子孙丕,后来又中了探花。

  邓茂七这个人,是明代中叶著名的起义军首领,起义军的人数一度达到了80多万人,撼动了大明王朝的统治。如此声势浩大的起义军,明王朝开始的态度是招安,是招抚,没想到被邓茂七拒绝了,还斩杀了来使。邓茂七此举,激怒了明英宗,掷下严旨,一定要剿灭这帮乌合之众。前去剿灭邓茂七的人,就是当时任职都御史的张楷,也就是福建巡抚,以现在的官位来论,相当于现在的福建省省委书记,在明代是一品官衔。擒贼先擒王,张楷定计,让邓茂七攻打再次攻打延平,结果一仗下来,贼首邓茂七被杀。但这并不表示邓茂七的军队就溃败了,因为邓茂七聚众几十万人,而又都藏在城中,很多都是平民百姓,想要一举歼灭,谈何容易。余下的邓茂七的附庸,张楷就交给了这位谢都事。




  都事,按照明代的官职,最多算是一个七品官衔,但这位谢都事非常有智慧。如果当时挨家挨户搜查,凡是看似贼军的人,都可以斩杀,这样做确实可以永绝后患,何况又有巡抚大人的叮嘱:可以错杀,但不能放过一人。但若这样下来,有多少无辜的百姓要被斩首,要被错杀,这个数量就太庞大了,这个罪业又有谁能够承受呢?谢都事本是仁义之人,如此行事,与圣人之语不和,与天道不和。于是谢都事便把这个事情分为了两部走,第一步是呈上花名册,凡是记录在案的人,确确实实参与了暴动,这个必须要抓。第二步,凡是花名册上没有,属于无辜百姓的人,便在搜城的时候在自家门上插上小白旗,以方便士兵辨认,不去叨扰。这样下来,谢都事救活了多少人呢?整整一万多人!各位,我们平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救活了一万多人呢?我想这个功德是无法测算的。生而为人,如果一生中只办了这样一件善事,也可以死而无憾了。


  大权在握的时候,往往是一个人最应该小心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一不留神,就会造作天大的罪业,善念一动,便是无量的功德。如这位谢都事,他可以赶尽杀绝,完全可以照着巡抚大人的意思去办,但这是多大的罪业,斩杀一万多条无辜百姓的性命,这个罪业任何人都无法承受。事实上,凡是掌握军权的人,掌握军政的人,如果没有智慧,那不如不掌握,不如不去做这个官。

  翻看《二十四史》,你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凡是大将,这些掌握着军权的人,往往后代都很难发达。我讲这个话,并不是说掌握军权的人,后代就一定不能发达了,我并非这个意思。各位要知道,军权在握,掌握着生杀大权,除非是智慧极高,否则即使自认为本着良心做事,也会有智慧不及的地方,一旦错杀,错打,这个罪业比起其他行业的人来说,要重得多。我们看书,多数人只看红花热闹,只看别人成功的时候,不看他的晚景如何凄凉。譬如,我们看《三国演义》,看到吕蒙白衣渡江,觉得吕蒙比诸葛亮还厉害,但是你知道吕蒙是如何死的吗?吕蒙站在厅堂之上,直接口吐鲜血,暴毙!你看《东周列国志》,觉得吴起实在太厉害了,战无不胜,封王拜相,但很少人有人谈到吴起被乱箭穿心的时候。小时候,母亲跟我说,不要看贼吃香的时候,要看贼挨打的时候,我听完后很受用,觉得确实是这个道理。

  那是不是所有掌握着生杀大权的人,都不得善终,得不到好结果呢?当然不是!唐朝的尉迟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现在我们都拿着尉迟恭的画像当门神来用。尉迟恭这个人,一生戎马,南征北战,可以说也杀了不少的人,但我们看他的后代,非常发达,家族显贵无比。明朝的王阳明,非常著名的哲学家,后来也做了将军,打了很多仗,王阳明的后代也很兴盛。所以,手中大权在握,要看自己的智慧能不能驾驭,若智慧不及,很可能会带来弥天大罪。若智慧高深,游刃有余,凡是依道而行,如尉迟恭、王阳明等等,这样自然最好。正心静思,智慧深厚的人能有几人呢?极少!因为有智慧的人极少,而一旦智慧不够,或是没有智慧的人控制军政大权,能不出错吗?出错了,罪业极重,能不受报吗?因此,古代的大将子孙多不发达,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智慧的缺失。


  谢都事是有智慧的,他知道虽然巡抚大人交代了要赶尽杀绝,但于理不合,决不能如此行事。无辜百姓小白旗一插,免于刑戮,拯救上万人,我们说这是运用智慧做事情,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俗话说:“好人有好报”,那结果如何呢?谢都事的儿子便是大名鼎鼎的明朝风云人物谢迁。谢迁的官职是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依照现在来论,谢迁便是太子的恩师,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部长,还是文化部的官员。各位想一下,谢迁一身担任国家四大要职,称得上权倾天下,显贵至极了。谢丕,是谢都事的孙子,谢迁的儿子,他又如何呢?根据史书记载,谢丕中了探花之后,就任职吏部侍郎之职,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组织部副部长。诸位想想,谢家的显赫与富贵,从哪里来?无不是当年谢都事凭借一双智慧眼,一颗慈悲心,拯救黎民百姓于累卵,从中换取来的,这是正是莫大的阴功所致,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又一有力证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66#
发表于 2016-7-16 19:01:14 |只看该作者
【第59讲:大权在握的时候,往往是一个人最应该小心的时候?】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昔正统间,邓茂七倡乱于福建,士民从贼者甚众。朝廷起鄞县张都宪楷南征,以计擒贼,后委布政司谢都事,搜杀东路贼党。谢求贼中党附册籍,凡不附贼者,密授以白布小旗,约兵至日,插旗门首,戒军兵无妄杀,全活万人。后谢之子迁,中状元,为宰辅;孙丕,复中探花。

  这段话大概是讲:明英宗正统年间的时候,有个叫邓茂七的人啸聚山林,在福建作乱,很多平民百姓都依附邓茂七,起义军声势浩大。朝廷启用延平县的张楷,当时张楷任职都御使,让张楷前去南方剿灭邓茂七的起义军。张楷用计擒住了邓茂七,余下的贼军,张楷委任给了布政司的谢都事,并告诉谢都事,一定要严格搜查邓茂七的附庸,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网一人。这位谢都事要求贼党中的人附上花名册,凡不是邓茂七附庸的人,便暗地里给他们一面小白旗,约定搜剿贼军的时候,凡不是邓茂七附庸人就在门上插上小白旗,并严格军纪,告诉士兵,不能妄杀一人。如此下来,邓茂七挽救了一万多人的性命。后来,这位谢都事的儿子谢迁,高中状元,是朝廷的辅政大臣;谢都事的孙子孙丕,后来又中了探花。

  邓茂七这个人,是明代中叶著名的起义军首领,起义军的人数一度达到了80多万人,撼动了大明王朝的统治。如此声势浩大的起义军,明王朝开始的态度是招安,是招抚,没想到被邓茂七拒绝了,还斩杀了来使。邓茂七此举,激怒了明英宗,掷下严旨,一定要剿灭这帮乌合之众。前去剿灭邓茂七的人,就是当时任职都御史的张楷,也就是福建巡抚,以现在的官位来论,相当于现在的福建省省委书记,在明代是一品官衔。擒贼先擒王,张楷定计,让邓茂七攻打再次攻打延平,结果一仗下来,贼首邓茂七被杀。但这并不表示邓茂七的军队就溃败了,因为邓茂七聚众几十万人,而又都藏在城中,很多都是平民百姓,想要一举歼灭,谈何容易。余下的邓茂七的附庸,张楷就交给了这位谢都事。


  都事,按照明代的官职,最多算是一个七品官衔,但这位谢都事非常有智慧。如果当时挨家挨户搜查,凡是看似贼军的人,都可以斩杀,这样做确实可以永绝后患,何况又有巡抚大人的叮嘱:可以错杀,但不能放过一人。但若这样下来,有多少无辜的百姓要被斩首,要被错杀,这个数量就太庞大了,这个罪业又有谁能够承受呢?谢都事本是仁义之人,如此行事,与圣人之语不和,与天道不和。于是谢都事便把这个事情分为了两部走,第一步是呈上花名册,凡是记录在案的人,确确实实参与了暴动,这个必须要抓。第二步,凡是花名册上没有,属于无辜百姓的人,便在搜城的时候在自家门上插上小白旗,以方便士兵辨认,不去叨扰。这样下来,谢都事救活了多少人呢?整整一万多人!各位,我们平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救活了一万多人呢?我想这个功德是无法测算的。生而为人,如果一生中只办了这样一件善事,也可以死而无憾了。

  大权在握的时候,往往是一个人最应该小心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一不留神,就会造作天大的罪业,善念一动,便是无量的功德。如这位谢都事,他可以赶尽杀绝,完全可以照着巡抚大人的意思去办,但这是多大的罪业,斩杀一万多条无辜百姓的性命,这个罪业任何人都无法承受。事实上,凡是掌握军权的人,掌握军政的人,如果没有智慧,那不如不掌握,不如不去做这个官。

  翻看《二十四史》,你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凡是大将,这些掌握着军权的人,往往后代都很难发达。我讲这个话,并不是说掌握军权的人,后代就一定不能发达了,我并非这个意思。各位要知道,军权在握,掌握着生杀大权,除非是智慧极高,否则即使自认为本着良心做事,也会有智慧不及的地方,一旦错杀,错打,这个罪业比起其他行业的人来说,要重得多。我们看书,多数人只看红花热闹,只看别人成功的时候,不看他的晚景如何凄凉。譬如,我们看《三国演义》,看到吕蒙白衣渡江,觉得吕蒙比诸葛亮还厉害,但是你知道吕蒙是如何死的吗?吕蒙站在厅堂之上,直接口吐鲜血,暴毙!你看《东周列国志》,觉得吴起实在太厉害了,战无不胜,封王拜相,但很少人有人谈到吴起被乱箭穿心的时候。小时候,母亲跟我说,不要看贼吃香的时候,要看贼挨打的时候,我听完后很受用,觉得确实是这个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65#
发表于 2016-7-16 18:59:43 |只看该作者
【第58讲:不要因为别人犯了过错就允许自己犯错】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再去想,为何罪犯会铤而走险,干犯王法呢?杨自惩说得非常清楚,原因是朝廷失道,人民离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罪犯越多,证明世道混乱不堪,这是皇帝的责任,是朝廷的责任。在这种混乱的世道中,即使这个县官明朝秋毫,审出了案情,那什么值得高兴的?本来政治黑暗,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足以让一个有责任心的官员感到羞愧了,还有什么可喜的事情呢?如果说事情可喜,那是盼望人民犯罪。譬如战争,打赢了,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如果说喜欢战争,喜欢那种打赢战争的感觉,不如直接说这个人好杀。

  杨自惩看到罪犯,他更多的是哀愍,是可怜,是慈悲,他觉得如果这个罪犯能够接受圣人教诲,肯定不至于沦落到罪犯的地步。但当时社会黑暗,政治不明,哪里还有让人接受圣贤教育的机会呢?因此,杨自惩看到罪犯,他心中是慈悲的,更多的是对天下国家的感叹,表现出来的是一颗忧国忧民之心。

  杨自惩所做的第二件事情是为新来的几个罪犯接济口粮。杨自惩家境贫寒,俸禄很少,但即使这样,他依然不接受别人的馈赠。有人说,既然家中如此窘迫,这时又是何苦呢?各位要知道,杨自惩是做官之人,若接受别人馈赠,如何为官?汉代杨震不接受弟子馈赠的黄金,并口诵:“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谁谓无知?”这又是为了什么?古代的读书人是有骨气的,耿耿胸怀,敢昭日月,所谓“富贵不能淫”,说的都是中国人的节操。即使杨自惩不为官,他也断断不会接受别人的馈赠,这是他的气节所在,与家境无关。


  杨自惩家中已经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了,但当他看到罪犯断粮的时候,依然拿出了家中仅有的一点儿米,这是他家全部的积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爱别人比爱自己更深!一个人为善,关键看他的存心,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依然能够坚持善念而不懈怠,这个功德不可思议。真是难能可贵!检查一下我们自己,往往是家中有百万家财,但看到一个乞丐,直接拿出一块钱,或者是几毛钱,布施给乞丐。如果细细看看我们布施时候的神态,趾高气扬,不削一顾,满脸的蔑视,我就在想,我们究竟是在布施做善事,还是在炫富呢?

  这里还有一个细节,杨自惩在拿出全部米粮熬粥,给新来的罪犯吃的时候,他并不是武断地直接拿出米粮来的,而是先跟自己的结发妻子商量了一下,毕竟这是家中全部的口粮。真是有其夫,必有其妻,果然是明理贤惠的妻子。杨自惩的妻子没有说这可是我家的全部粮食,你怎么可以拿给外人呢?也没说,你拿给罪犯吃了,我们下一顿吃什么?而是毅然决然的听从丈夫,支持丈夫,鼓励丈夫,问了一句:“罪犯从哪里来的”之后,就去煮粥去了,然后夫妻二人共同将米粥端给了那几个饿得面无血色的罪犯。

  杨自惩为善虔诚,用心积累阴德,数十年如一日,那换来的结果如何呢?杨自惩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杨守陈和小儿子杨守址,他的这两个儿子都是明代的吏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组织部副部长,是部级干部,在明代是朝廷正三品。杨自惩的两个孙子,大孙子是刑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是部级干部,也是朝廷三品大员;小孙子是四川廉宪,相当于现在的四川省人民检察院院长,省级干部,在明代也是正三品。明代的杨楚亭和杨德政,这两位朝廷大员,从家谱上去去查找,也是杨自惩的后代。

  我觉得,不应该看重杨自惩一家的显贵结果,而应该看杨自惩一家人是如何积德的,这才是关键。若只是看显贵结果,而忽略往日的善因,那了凡先生为我们讲这个故事就其失去意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64#
发表于 2016-7-16 18:56:59 |只看该作者
第57讲:杨自惩为什么要为罪犯求情?】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肃,偶挞一囚,血流满前,而怒犹未息,杨跪而宽解之。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自惩叩首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宰为之霁颜。

  家甚贫,馈遗一无所取。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人堪悯;与其妇商之。妇曰:囚从何来?曰:自杭而来。沿路忍饥,菜色可掬。”因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后生二子,长曰守陈,次曰守址,为南北吏部侍郎;长孙为刑部侍郎;次孙为四川廉宪,又俱为名臣;今楚亭、德政,亦其裔也。

  这一段比较长,先译后解。这段的意思是:宁波人杨自惩,最初在县衙当差,仁心宅厚,公正严明。当时,县官非常严厉,有一次暴打一个罪犯,把罪犯打得浑身都是血,血流满地,而县官的怒气依然未消,杨自惩就跪下来向县官求情,宽语慰藉。县官说:“这个人触犯刑法,违背圣理,不由得人不生气。”杨自惩说:“朝廷失道,老百姓都离心了,即使明察秋毫,审明案情,也只会哀愍可怜他,不值得高兴。高兴尚且不行,更何况生气呢?县官听完杨自惩所说,开始收敛怒气。



  杨自惩的家庭很穷,别人送给他东西的时候,都婉言谢绝。因为在县衙当差,所以遇到罪犯缺乏口粮,没有饭吃的时候,常常想方设法给以资助。有一天,有几个新来的罪犯没有口粮了,而这时候杨自惩家里也非常缺米,给这几个犯人食用了,家里就断粮了。但看到这几个新来的罪犯实在可怜,就与自己的妻子商量。妻子说:“这几个罪犯从哪里来的?”杨自惩说:“从杭州来的,一路上忍着饥饿,现在他们脸上已经没有血色了。”说完,杨自惩和妻子就拿出来家中仅有的一点儿米,熬出粥来给新来的这几个罪犯吃。后来,杨自惩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杨守陈,小儿子叫杨守址,这两个儿子后来都做到了吏部侍郎的位置上。杨自惩的两个孙子,大孙子是刑部侍郎,小孙子是四川廉宪,也都是名臣。现在的杨楚亭、杨德政,也是杨自惩的后裔。

  这一段讲了杨自惩的两件事,为罪犯求情,为罪犯施米,两件事都是一个道理,说明杨自惩慈悲心重。提起罪犯来,没有人有好印象,受到法律制裁这是罪有应得,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但是,我们看杨自惩是如何做的。

  杨自惩本人,我查不到资料,根据了凡先生所讲,他应该是在县里面工作的一个小公务员。杨自惩为人很善良,很有慈悲心,但这并不妨碍他执法严明。看到罪犯被县官打得遍体鳞伤,杨自惩动了恻隐之心,跪下来苦苦哀求县官,要求县官开恩。杨自惩这样做,并不是让为罪犯开罪,觉不是让县官姑息养奸。各位要知道,一个人在盛怒之下,往往会有过激的行为发生。比如宗圣曾子,他在瓜地里面给瓜苗锄草的时候,不小心把瓜苗锄断了,结果曾子的父亲曾皙看到以后,拿起一根大木棒就朝曾子身上打,一棒子下去,曾子就晕过去了。孔子听到这件事情之后,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意思是你父亲要是打你,小木棒就受着,大木棒就赶紧跑。原因是什么?为人父母,哪有不爱儿子的道理,若一失手,把儿子打死了,那么父亲岂能苟活?这不是不孝吗!杨自惩为罪犯求情,也是这个道理,杨自惩害怕县官盛怒之下,做出过激行为来。如果罪犯因为县官的暴打而致死,那么县官岂不是不忠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吴氏中医的博客——肝癌频道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2
地址:临桂县临政路16号 邮编:541100
Email:ka900@126.com 吴氏老中医博客:http://blog.sina.com.cn/ka900 备案号:桂ICP备10200646号
友情链接:|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相关微博  |  中国太岁肉灵芝|

手机版|吴氏真医的博客│Email:ka900@126.com│电话:13299275999│原发性肝癌晚期肺癌治疗胃癌晚期肠癌│    

GMT+8, 2024-5-19 01:55 , Processed in 0.03418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