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吴氏真医疯癫郎中治疗肿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肝癌 肺癌 胃癌
楼主: 独树一帜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第一讲(连载)

[复制链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113#
发表于 2016-7-23 15:29:51 |只看该作者
【第108讲:从钱财上布施,有两大好处】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从钱财上布施,有两大好处。一者,你可以破掉执着,破掉吝啬。有人说,这是我的钱,别人不能动,但是他不知道,他的身体尚且不是他的,何况是钱财?他的身体是本是受到业力驱使而来的,是业报,哪里是他自己?他的钱财,本是他前世或是今生做善得来,哪里属于他呢?所以,看透钱财的真相,可以让人的智慧得到提升。


  二者,用钱财布施,可以帮人急难,这又是功德之事。有人很担心,那我布施金钱,我的钱就少了,怎么办呢?各位网友,你今生的钱财是从哪里来的?它一定是你过去或是今生做了布施,种下了善因,所以才会有今生的富贵。所以,富贵的本因是布施,而不是你多么会工作,多么聪明,都不是。财布施,得财富,这是佛教的基本理念。因此,凡是能够布施的人,他会越来越富有,而不是越来越穷困。那有没有把一切钱财完全布施掉了,导致落魄不堪的呢?有,但却是好事情。




        各位要明白,财布施必定得财富,这是因果,这是规律。把钱财布完全施掉了,今生变得穷困了,那是因为你的布施之因还并未结成果实,一旦果实成熟,你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比如比尔盖茨,或者巴菲特,他们一定是某一世做了大布施,才会有今生的大富贵,为什么?《三世因果文》中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看到富贵了,一定是某一世进行大布施,这是一定的道理。因此,所谓的赚钱,不过是财布施而已,只有财布施,才能真正的赚钱,而且是一本万利,世界上没有比财布施更稳当、更赚钱的生意了。


  最开始进行布施的时候,一般人都会有所勉强,并不是甘心情愿去做,可能是布施了又后悔了,也可能是布施的时候思前想后,种种状况,不一而足。但坚持去财布施,时间长了,机会渐入佳境,最终会泰然。为什么?习惯成自然,这是一定的道理。一辈子坚持去做,坚持去财布施,自私自利之心就能彻底洗涤干净,就能破掉我执,渐入圣贤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112#
发表于 2016-7-23 15:28:45 |只看该作者
【第107讲:什么叫内舍六根,外舍六尘?】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什么叫内舍六根,外舍六尘?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指的是色身香味触法。六根和六尘是佛教术语,现在也只能粗粗来讲,如果展开讲,六根和六尘便能讲上数月。眼睛,这是眼根,可以用来看东西,比如你喜欢看美女,这美女便是色尘。耳朵,这是耳根,可以用来听东西,比如你喜欢听曼妙的音乐,这音乐便是声尘。其他四根和四尘,也都是一一对应,以此类推。


  有人问了,那我们现在能不能舍弃这六根和六尘呢,我们也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也以身饲虎可以吗?当然不行!各位要知道,了凡先生所说得舍弃六根和六尘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是,你必须首先是达者,如果细细讲,你必须要达到菩萨的境界才可以这样做。适合佛菩萨的,不一定适合我们。比如佛菩萨可以足步虚空,我们不可以,他们已经不再轮回之中,我们却依然在六道轮转,我们和佛菩萨比起来,相差悬殊,不能相提并论。




        释迦牟尼佛以身饲虎,但他并不痛苦,舍掉一个身体,对他来说和换掉一件衣服一样,他可以自主选择,十法界中,他都可以去,我们能去吗?不能!我们这个身体,是业力所成,但佛菩萨的身体不是,他们已经业尽情空了,无量世界,他们都可以归去来,随心自在。


  虽然我们不能像佛菩萨那样内外具舍,但他们的精神必须要学习,循序渐进,渐离生死业海。对于我们来说,以舍弃钱财为首要。为什么?世上人都追着钱财,把他当成性命一样,是看得最重的东西,所以先要看透钱财。看透钱财,你的智慧会提升,所谓“利令智昏”,你把“利”舍弃了,自然智慧会变得明朗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111#
发表于 2016-7-23 15:13:07 |只看该作者
【第106讲:为什么佛门上万种行持,都是以布施为先?】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何谓舍财作福?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无不舍者。苟非能然,先从财上布施。世人以衣食为命,故财为最重。吾从而舍之,内以破吾之悭,外以济人之急;始而勉强,终则泰然,最可以荡涤私情,祛除执吝。


  先白话一下这段话:什么叫做舍弃钱财而做功德呢?佛门上万种行持,都是以布施为先。所谓的布施,只是一个舍字而已。通达的人向内舍弃眼、耳、鼻、舌、身、意,向外舍弃色、声、香、味、触、法,一切所有,没有一样不舍的。如果不能做到像通达的人那样,那就要先从钱财上布施。世上的人以衣服和饮食作为最重要的东西,所有对钱财看得最重。我却舍弃钱财,向内可以破掉悭吝陋习,向外可以帮助他人急难。可能开始的时候很勉强,最后就泰然而安,这是最可以扫清自私自利之念,去除执着和吝啬最有效的方法。





  在佛门之中,有学学多多的行持,这些行持都是善事,如忍辱、禅定、持戒等等,有上万种之多,这些行持都是善事,都是善中之善。在这上万种行持里面,细细来论,布施排在首位。对于佛菩萨来说,因为一切都放下了,所以能舍掉一切。向内,他们可以舍掉自己的身体,向外可以舍弃一切物质享受。


        释迦牟尼佛未成佛以前,某一世中,他看到一只老虎饿得站不起来了,就以自己的身体来供养这只老虎,以身饲虎,这是菩萨的境界,非是普通人所能比拟的。佛典中说:“三千大千世界,无一微尘,不是菩萨舍身命处。”这不是假话,佛不妄语,原因是过去无始,未来无终,在无量劫的轮回流转中,菩萨早已放下了一切,证得了清净法身,心中只以众生为念,所以众生有需要,菩萨便不惜牺牲一切,以此来救护众生,帮助众生,真正是大慈大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110#
发表于 2016-7-23 15:11:29 |只看该作者
【第105讲:心胸有多开阔,就能积攒多大的福德】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何谓兴建大利?小而一乡之内,大而一邑之中,凡有利益,最宜兴建;或开渠导水,或筑堤防患;或修桥梁,以便行旅;或施茶饭,以济饥渴;随缘劝导,协力兴修,勿避嫌疑,勿辞劳怨。


  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叫兴建大利呢?小而一个乡镇,大而一个城市,只要有所利益百姓,就应该去兴建。或者是开凿水渠为百姓导引水源,或者是筑堤建霸防范洪水,或者是修建桥梁,方便游人,或者是布施茶水或是饭菜,救济饥渴等等,都是随顺缘分去劝导,协助兴建,不要怕嫌疑,任劳任怨。





  兴建大利,利益百姓,这是心怀天下的表现,若是从真实心念中发出来,不图虚名,不图名利,这便是莫大的阴功。我们可以去想,兴建大利这种事情,只有什么人才能做出来?必然是忧国忧民,心怀天下之人。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做善事也是如此。你的心胸有多开阔,你就能做出多大的善事来,就能积攒多大的福德。比如袁了凡先生,他曾经为了百姓的灌溉浇水,曾经无数次兴修水利,利益百姓,付出了巨大心血。内心这种装着百姓,装着国家,百姓不会忘记,国家不会忘记,上苍也不会忘记。如果继续往下说,古达的圣王能够得到天下,不过是因为内心之中有百姓而已,如商汤、文王等等,都是一心之内全是百姓,所以成就了他们的万世盛名。



  心中有百姓,一心为百姓着想,一颗正直无私的心,具备了这一点,剩下来的便是具体方法了。譬如修桥补路、布施茶饭、导引水源等等,这些都是具体事情,具体事情是从一心之中发出来的,根源实在内心之中。善功,来源于心,若有这份心念,事情还未做,功德已圆满。有人说了,我没有财力,不能修路,也不能造桥,如何兴建大利呢?各位网友,如我上面所说,兴建大利全在一心,讲得是人要心怀天下,要为全民百姓着想,而不是具体事情。何况,什么叫大利?心若大,便是大,心若小,便是小。我举个例子来说,譬如你在路上,忽然发现此路根本不通,前面便是万丈悬崖,而很多车辆还在这条路上行驶,这时候你在路上挂起一个牌子,告知一下,这便是兴建大利了。所以,全看你当时心念如何,论心而不论事。



  兴建大利,不辞辛劳,任劳任怨,虽殒身而不顾,这是端正的做事态度。这种态度的前提依然是心念,心念纯,事业正,态度便坚决。若没有这种态度,单单是一种善念,兴建大利便大打折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109#
发表于 2016-7-23 15:02:10 |只看该作者
【第104讲:什么叫救人危急?】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何谓救人危急?患难颠沛,人所时有。偶一遇之,当如痌瘝之在身,速为解救。或以一言伸其屈抑;或以多方济其颠连。崔子曰: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盖仁人之言哉。


  这段话的大意是:什么叫救人危急呢?遭遇患难,颠沛流离,人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偶然间碰到了,就要像病患在自己身上一样,快速去除。或者是用安慰的话帮助他释放抑郁苦闷,或者是用各种方法帮助他解决颠沛流离的状况。催子说:给予的恩惠不在大小,只要是用在急处就可以了。这真是仁义的人说出的话。




  但凡在世上的人,没有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坎坷,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纵然是福报很大,家财万贯,但都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秦始皇,贵为帝王,富有四海,还为长生的事情烦恼,更何况是我们普通人呢?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讲得就是这层含义。遇到了别人遭遇患难了,要想自己得了病一样,要快速为其解救,决不能耽搁,因为病症是无法耽搁的。如何为其解救呢?或者是一句话,或者是布施钱财等等,这些也要看具体状况,总之以为其究竟困难为最终目标。


        不要小看短短的一句话,《菜根谭》中说:“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譬如有人轻生,觉得人生没意思,想要自杀,那你通过与其沟通,让他放弃轻生之念,你就挽救了一条性命,这个功德有多大,只怕佛陀都说之不尽。在比如,他人患病,因钱财紧张,无法医治,你借钱给他,解救他眉火之急等等,这都是积攒大功德的事情。故而,崔子说,给人的帮助不在大小,只要帮助用在了他人着急的地方,这就行了。关于崔子是谁,我们无从查找,只是知道他是一个姓崔的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义理上来解读这段文字。我本不想做考据,以前之所以要考据,要出处,只是为了增加可信度,给大家提高信心,目标还是以讲解义理为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108#
发表于 2016-7-23 14:58:38 |只看该作者
【第104讲:什么叫劝人做善事呢?】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何谓劝人为善?生为人类,孰无良心?世路役役,最易没溺。凡与人相处,当方便提撕,开其迷惑。譬犹长夜大梦,而令之一觉;譬犹久陷烦恼,而拔之清凉,为惠最溥。韩愈云: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较之与人为善,虽有形迹,然对证发药,时有奇效,不可废也;失言失人,当反吾智。


  白话一下这段话:什么叫劝人做善事呢?生而为人,谁没有一颗良心呢?然而红尘滚滚,人在世俗这种,很容易淹没良心。凡是待人接物,应该方便提醒,让他破迷开悟。譬如漫漫长夜做梦一样,你要让他从梦中醒来。譬如这个人已经在烦恼中呆了很长时间,现在你救拔他到清凉之地,这样公的最大。韩愈说:短时间用口上功夫劝导众人,长时间用经典书籍劝导众人。相比较来说,与人为善虽然行迹不同,但只要对症下药,往往有很好的效果,不可偏废。



  我们常说,做人要有良心,这个良心究竟是什么?依照理学来论,良心便是良知,是亚圣孟子说的,有了良知,便能良能,良知是体,良用是用。依照我的理解,这个良知便是心,是真如本性。《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譬如刚出生的婴儿,他们的习性都很相近,都是善良的,可能会稍有偏差,但不会太多,而是非常相近的。婴儿,没有坏人,他都是善良的,都是向善,没有向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慢慢长大,习性开始发生变化,有的人保持住了一颗赤子之心,我们就说他是善人;有的人完全丧失掉了婴儿之心,我们就说他是恶人。了凡先生这里所说的良心,我个人认为理解成赤子之心会更好。当然,依照下文理解,理解成真如本性,也是可以的。





  凡是人,都具有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就是善心。但人在世俗中,时间久了,这个赤子之心就会被淹没,会被某些东西障碍住。譬如,人人都知道做善事,知道这样才好,但为了利益,为了功名利禄,把赤子之心给忘记了,给遮盖起来了。但这个赤子之心,并没有失去,一旦碰到机缘,还是能够唤醒的。譬如,不管是多坏的人,只要碰到大善人,他一定会尊敬,一定会敬仰。小人看到君子,他一定收敛自己,不管做坏事,不敢放纵,这就是他碰到了机缘,是他本有的赤子之心在作怪。



  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待人接物,处理事情,碰到别人痴迷之处,不妨给人家做提醒,让他找回最初的那颗赤子之心,因为赤子之心就是善,这样做,就是劝人为善,功德很大。譬如,有的老板工作很忙,父母打电话让他回家,他总是说要接待客户,要召开会议等等,有着各种理由。但是,赤子之心不是这样的,对于婴儿来说,父母就是天地,父子之情是没有条件的亲爱,是一种天伦,生了下来就是这样。工作很忙,我们看这是这么?这个理由很恰当,也事实,但它违背天伦,因为天伦是没有条件的,你说自己很忙,这是再跟父母谈条件,有条件的东西,都不是天伦。凡是身为父母的人,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小孩子,越小的孩子越是这样,母亲在打他的时候,往往这个小孩子会抱的母亲更紧,他不是跑开,而是越来越紧。原因就是,父母是孩子的天地,给他最大的安全感,孩子的持之之心还在,所以他会这样做。对于成年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能就会跑掉,原因就是赤子之心已经被物欲蒙蔽了。



  碰到违背赤子之心的情况,并不可怕,因为人人都会随着后天环境的变化,有所蒙蔽,这是所蒙蔽的深浅程度不同而已。我们只要努力将这层蒙蔽赤子之心的障碍物铲除,让赤子之心显露出来,就行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良心发现了。如何来做呢?方法多种,不一而同,要看具体情况。比如你看到了凡了,觉得说得很好,很正确,觉得不应该为了工作而怠慢了父母,那么你读《了凡四训》之处,就是你良心发现的地方。再或者,你看到小羊跪乳了,你觉得很感动,唤醒了你蒙蔽已久的赤子之心,那小羊跪乳就是你发现良心之处。个人有个人的缘分,我们遇到朋友痴迷的地方,然后以委婉的方式讲圣人之理讲给他听,或者用音乐影视,等等,能够唤醒朋友几十年的大梦,就是你最大的功德。了凡先生讲得很具体,用了两个比喻“譬犹长夜大梦,而令之一觉;譬犹久陷烦恼,而拔之清凉”,实际上都是一回事情。



  对于韩愈的话,这是依照常理来论,常理是这样:典籍教化力度大,时间也长,口头教化力度小,时间短暂。但也不能拘泥,也要分析状况,对症下药才对。譬如今天,电影和音乐远远比图书的教化力度大,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显示出来的特征。如果你让人看《了凡四训》,可能别人会反感,都是文言文,看不懂,这就是遭罪了。但你若是劝他看《了凡四训》电影,他未必会反感,只是一个震撼心灵的电影而已,有什么反感呢?所以,劝人为善,方式多样,很灵活,不能拘泥,最终以达到教化的目的为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107#
发表于 2016-7-23 14:55:33 |只看该作者
【第103讲:为什么赞叹别人的善行也是一种随喜?】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凡是可塑之才,身边如果有人帮助他,就会水到渠成,自然能够成就他。换言之,善良的人,他得有贵人相助才行。谁是善人身边的贵人呢?每一个人都是!我举个小例子做个说明。譬如马路上,有人搀扶老太太过马路,你恰好看到了,不妨说一句:“这人真是个好人!”无形中的一句话,可能就会帮助他,因为他听到了,会感动,会认为自己值得去这样去做,以后还会为善不怠。



反过来,你看到了,你说了一句:“这人真傻,如果老太太讹诈他怎么办?”这样性质就变了,他听到了,会反感,觉得自己做得不被人理解,这样这个人的一点儿善心会慢慢退失掉。所有,每一个人都能去成就别人,而且并不需要你付出多大代价,很多时候都是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足够了,但观察一下社会,我们似乎很吝惜这简单的一句话或是一个眼神,不冷不热者有之,冷嘲热讽者有之,有着成就他人心念的人却寥寥无几。

  从理上来看一下,你去赞叹别人的善行,这是一种随喜,这是功德之事,虽然你没有亲自去做,但功德与亲自去做的人一样,不会减少一丝一毫。相反,若是你看到别人做坏事,你觉得那是聪明,很羡慕,那你获得的罪业也和亲自亲为的人一样,也不会减少一丝一毫。以前,释迦牟尼佛未成佛以前,某一世中,他看到有人打渔,就冲着打渔人笑了一下,表示赞许。仅仅是一个微笑,就造成了释迦摩尼佛头痛七天的果报。原因就是,你赞叹恶行,赞叹杀生害命,这是杀因,所有才会有佛陀头疼七日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106#
发表于 2016-7-23 14:53:53 |只看该作者
【第102讲:做善事很容易失败原因原来是这个?】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大抵人各恶其非类,乡人之善者少,不善者多。善人在俗,亦难自立。且豪杰铮铮,不甚修形迹,多易指摘;故善事常易败,而善人常得谤;惟仁人长者,匡直而辅翼之,其功德最宏。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大约人们所作的事情不一样,人们向善的人少,不向善的人多。所以,当一个善良的人混迹世俗的时候,很难特立独行。世间的豪杰人物,洒脱不羁,并不注重事情本身,喜欢指点,所以做善事很容易失败,而善良的人也很容易得到毁谤。因此,只有仁德之人,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才能使他们成功,这样做的功德也最大。


  这段话是承接上一段说的。人们做的事情不一样,喜好不一样,你向善,他向恶,但却又勉强不得。冷眼观察,我们这个世上,究竟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当我们无助的时候,需要人们帮助,但真正用心去帮助你,不图任何回报,你可以细细数一下自己身边,这样的人有几个?小悦悦事件发生了,看看当时的小悦悦,路边走过很多人,有几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呢?我们常说,世上还是好人多,我觉得这个话很像是一种祝愿,像一种希望,相比恶人来说,善人的数量极少,这是一个我们不能不面对的事实。

  善人在世俗之中,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可以说非常艰辛。譬如你做善事,多数时候会受到人们的嘲讽,什么“你傻呀”、“现实点儿”等等,一起向你轰炸,本来是做善事,还要接受他人的嘲笑和毁谤,可见这个善事做得有多难。很多人,不是他不善良,也不是他不想做善事,往往是一动善念,就被旁边的亲人或是朋友给拦截住了,这个善事他做不成。了凡先生说,做善事很容易失败,原因就在此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105#
发表于 2016-7-23 14:52:15 |只看该作者
【第101讲:何谓成人之美?】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何谓成人之美?玉之在石,抵掷则瓦砾,追琢则圭璋;故凡见人行一善事,或其人志可取而资可进,皆须诱掖而成就之。或为之奖借,或为之维持;或为白其诬而分其谤;务使之成立而后已。

  白话一下这段:什么叫成人之美呢?美玉还在石头的中的时候,扔掉了就会成为瓦砾,若是继续雕琢,则会成为玉制礼器。因此,凡是见到别人做了一件善事,或者是这个人的志向可取,只要稍微帮助一下,就能成为圣贤,就一定要引导他,让他成就。或者称赞此人,或者帮助他维持下去,或者为他昭雪污蔑而承担毁谤,务必要使这个人成就才算告终。


  美玉,这是很好的东西,古人用来形容君子之德。美玉,是从玉石中雕琢出来的,不去雕琢,不去假借人力,玉石与普通的石头并无差别。一个人,能行一件善事,或是有志向成为圣贤,这便是玉石,意思是假以时日便可以成才。但若是不去锤炼,不去锻造,虽然资质很好,但依然很容易被埋没。因此了凡先生说,若是遇到可塑之才,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成就他,或是赞叹他,或是帮助他,哪怕是在帮助他的过程中受到侮辱,替他承担罪名,蒙受不白之冤,都要去成就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104#
发表于 2016-7-22 18:27:38 |只看该作者
【第100讲:学圣贤究竟学他们什么?】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为什么敬爱世人,就是敬爱圣贤呢?各位,我们学圣贤,学他们什么?学得是他们的举止言行,学得是他们的存心,并非是让我们整容成一个孔子模样,也不是让我们搞偶像崇拜,都不是,无非是学圣贤如何说话,如何做事,如何看待事物,如何用心而已。那圣贤是举止言行如何呢?在圣贤看来,物我本是一体,没有差别,敬爱众生,就是敬爱自己,这是一样的。在圣贤的眼睛里,人人将来都是圣贤,所以要敬,要爱。

古时候有个尊者,他看到任何人,都跪下来礼拜,有人问尊者为何要这样做?尊者答道:“我看一切众生,都是佛陀,所以要礼拜。”尊者并非眼睛有问题,而是有大智慧,有大神通,因为依照佛典来论,一切众生,都是未来的佛陀,只是因为迷惑,所以没有证悟,一旦清醒过来,必然是佛光灿然,遍照十方法界。各位,尊者没有错,错了的是我们。


  人人都爱戴圣贤,尊敬圣贤,但圣贤却爱戴世人,尊敬世人,所以我们学圣贤,转换一下,不就是要我们爱戴世人,尊敬世人吗?能够敬爱世人,就是敬爱圣贤,就是学圣贤,因为圣贤就是这样做的。如果心中没有爱敬之心,而是每天都对着孔子鞠躬,对着佛陀礼拜,这是偶像崇拜,孔子没有让人这样做,释迦牟尼佛也没有让人这样做,圣贤不是明星,我们要明白这个问题。

  圣贤出世,无非是让世人安稳自在,人人各得其所,守护伦常,进而获得解脱大道,圣贤就为这一桩事情而来。归纳起来,全在敬爱里面。能敬,自然能够兄友弟恭、父慈子爱、君臣有义等等;能爱,自然能够慈悲润物,获得自在解脱。所以,如果你能够敬爱,就是为圣贤办事情,就是代天宣化,就是无位的帝王,就是圣贤在世,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继续看下边一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吴氏中医的博客——肝癌频道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2
地址:临桂县临政路16号 邮编:541100
Email:ka900@126.com 吴氏老中医博客:http://blog.sina.com.cn/ka900 备案号:桂ICP备10200646号
友情链接:|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相关微博  |  中国太岁肉灵芝|

手机版|吴氏真医的博客│Email:ka900@126.com│电话:13299275999│原发性肝癌晚期肺癌治疗胃癌晚期肠癌│    

GMT+8, 2024-5-19 01:13 , Processed in 0.0372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