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吴氏真医疯癫郎中治疗肿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肝癌 肺癌 胃癌
楼主: 独树一帜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第一讲(连载)

[复制链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43#
发表于 2016-7-13 18:35:18 |只看该作者
【第37讲: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能判断出他的吉凶祸福】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2016-01-01 苏州大观音禅寺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


  这段的意思是说:春秋时候有智慧的大夫,他们看到他人的言行举动,通过分析就能判断出这个人所能遇到的吉凶祸福,没有不应验的,这在《左传》《国语》等等史料中随处可见。



  春秋时候的大夫,大都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对于先王之道非常精通,他们是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长大的。从春秋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春秋时代的人如果和现在的人相比,他们的悟性要高得多,具有极高的天赋,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情况,儒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墨家等等,整个文化界百花齐放,这在以后的两千多年中再也没有出现过。春秋时代,如果系统的划分,它仍然属于周朝,属于东周,天子依然是周天子。周朝的礼乐制度非常完备,有着非常系统的理论,尽管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礼崩乐坏,但比起以后的朝代来,依然要好很多。春秋时候的大夫,大多数官位都非常高,所以他们有机会读到上古时候的典籍,他们有这个能力。我们现在读到的上古典籍少得可怜,除了《尚书》、《周易》、《诗经》几本之外,几乎是没有了,非常少,但春秋时代这些典籍都存在,秦始皇还没出现,没有经过焚书坑儒,保存了大量的上古典籍。因此,这些大夫们,身居高位,见多识广,加上好学,天赋又极高,所以他们的智慧就高深莫测了。



  因为智慧深厚,所以只要看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他们也能判断出这个人吉凶祸福来,虽然他们没学过卜筮,但丝毫不受影响。我们看《左传》,里面有一则这样的史料:鲁隐公三年的时候,卫庄公非常宠爱他的一个小妾,小妾给卫庄公生了儿子,叫州吁,卫庄公非常宠爱州吁,任其所为。这时候,石碏看不下去了,就劝告庄公说:“喜爱孩子,就必须教育他,不让他走入邪路上去。暴戾、奢侈、荒淫、放荡,走上邪路上去,大都是从这四个地方开始。”石碏为此讲了“六逆”和“六顺”给庄公听,六逆指的是“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这六逆,州吁占全了。六顺指的是“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这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所以,石碏建议卫庄公一定不要溺爱州吁,要疏远他,赶快疏远,否则一定招致大祸。但卫庄公听不进去,依然对州吁宠爱有加。结果呢?果然被石碏言中了。后来卫庄公去世,他的儿子桓公继位,州吁就阴谋杀害了卫桓公,自己取而代之了,州吁也成为了春秋时代以臣弑君的第一人,结果造成卫国大乱,民不聊生。





  是不是我举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州吁只是被石碏偶然言中了呢?很巧合,州吁篡位以后,鲁隐公问他的大臣众仲,说:“州吁到底能不能立?”众仲却说:“州吁好战不得民心,安忍无亲,众叛亲离,必将玩火自焚。”结果州吁在位还不到一年时间,因为不得民心,就被杀了。



  石碏和众仲都没用学过预测,他们没看过《梅花易数》,没看过《柳庄相法》,他们怎么判断吉凶祸福如此准确呢?原因就是他们学过先王之道,他们懂这个道理,符合先王之道的,他们通过推理判断,就得出吉祥的结论,不符合的就得出大祸的结论,比如“六逆”,这就不符合先王之道,上古先王讲“六顺”,他不讲悖逆天道的事情,所以石碏和众仲都能判断州吁不会有好下场,原因是州吁做得都是悖逆天道规律的事情,这是取祸的根源。


  通过这种先王之道,通过天道规律,不仅仅能够判断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连一个国家的兴衰都能判断出来。在《国语》里面,也有一段记载:单襄公受周定王委托到宋国去,要路过陈国。结果单襄公到了陈国以后,他看到道路上杂草丛生,河上没有桥梁,谷场也没有修缮,野外堆着粮食,迎宾不接待客人,路政不检查道路,厨师不供应饭菜,宾馆客栈都关门大吉,老百姓都忙着为一个姓夏的官僚搞建筑。单襄公出使回来以后,他跟周定王说:陈王即使没有遭遇不测,陈国肯定也要灭亡。”接着单襄公就把在陈国所看到情况和周定王说了一遍,并细致地分析,运用先王的教诲做了一个系统的讲述,最后说:“陈国灭亡是肯定的了。”这个故事在《国语》中有记载,是真实的事情,清代吴楚才所选定的《古文观止》中也把这个故事选上了,把标题定为了“单子知陈必亡”。结果呢?周定王八年的时候,夏征舒杀了陈灵公。过了一年,楚庄王就攻入了陈国。实际上,单襄公在经过陈国的时候,陈国的人就都穿上楚国的服饰了,这都是一种被楚所灭的征兆。

  事实上,不仅仅是《左传》和《国语》这样的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来判断出这个人的吉凶祸福的事例非常多,这在《二十四史》中俯拾即是。比如《史记·陈丞相世家》中,陈平自己说:“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陈平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谋略过人,除了“谋圣”张良外,连韩信、萧何都难以与陈平比肩。但是陈平知道,自己一生用计太多,都是阴谋诡计,后代是不可能发达了。我们看《史记》,结局果然不出陈平所料,陈平的后代一个都没起来,反倒是谋略处处低于陈平的周勃后代发达了,其原因就是周勃要比陈平厚道许多。我们平常说,作人要厚道,这里面的道理实在是太深了。所以,只要观察一个人言行举止,然后对照着经典一一比对,便不难判断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来,符合天道的就是吉,不符合的就是祸,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42#
发表于 2016-7-13 18:27:16 |只看该作者
【第36讲:为什么很多“神童”长大了却跟普通人一样】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

  这段的意思是:一定要每天都只要知道自己的过错,天天努力去改,一天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就是一天安于现状,一天没有错误可改,就是一天没有进步。世上聪明伶俐的人不少,但观察他们德业都没有进步广大的原因,都是因为“因循”这两个字,耽误了自己的一生。


  每天都要发现自己的错误,每天都要改错,一个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错误,了凡先生是不是说得太过了?当然不是!举例来说,孔子到了七十岁了,真真实实到了“耳顺”地步了,但他还要学《易》来修正自己的错误。我们即使凭空去想,以孔子的道德修养,也不会有什么错误,但为什么越是有修养的人就越是要改错,反倒是我们觉得自己的错误很少,已经不需要改错了。但转念一想,孔子是圣人,万人师表,自己的道德修养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赶得上孔夫子的,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在《列子》中有有一段记载:有个人问孔子,你是圣人吗?孔子说:我不是。接着孔子说:我听说西方有圣人,不为而治,不思而得,我不是圣人。依照孔子的指向,孔子所说的西方圣人应该是说释迦牟尼。孔子在《论语》中说:“我七十岁就耳顺了”,但是孔子到了七十几岁就去世了,所以“耳顺”可以看做是孔子最后所达到的境界。耳顺,这个境界在佛家中仍然是菩萨的境界,仍然不是圆满佛果。当然,孔子的真实目的,可能是为了劝导后来者,故作此说,但就其所显现的迹象而说,耳顺并不算是圣人的极致境界。

  在儒家中,有圣人,有贤人,有君子等等,即使单就圣人来说,又有清圣、时圣等等之分,根据个人的道德修为差别,分了很多等级。而在佛家中,这种等级更多,有阿罗汉、菩萨、佛,单单只是菩萨一个等级,就有五十三个位次,有信位菩萨、有住位菩萨、登地菩萨、等等,根据个人的修为不同,分列到不同的位次上。但是,不管是菩萨,还是阿罗汉,还是佛,都称之为圣人,即使没有达到阿罗汉境界的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都称之为圣人。所以,如果按照这种方法而论,圣人也有所不同。圣人尚且有如此多的位次分别,何况芸芸众生?天道绵远,想要用一生来达到穷理尽性,想要一生来圆满佛国,绝非易事。


我们看历史上的很多人,他们不是不努力,也不是不用功,虽然一生努力修持,最后都无法彻底达到圣人的极致境界,能够位列圣人之列,就已经非常难得了。正是因为天道如此深远,因此袁了凡要自己的儿子务必要每天都要进步,每天都要努力用功,以希望儿子将来能够成圣成贤,原因就是天道实在太深远,即使一生一世发愤图强,努力修持,也极难达到圣人的最高境界。

  世上许许多多的人天赋很高,慧根深厚,但因为都得过且过,任意放纵,结果大好的年华白白浪费掉了。我们看历史上,很多人小时候被誉为“神童”,但长大了却跟普通人一样,没有任何进步,原因就是了凡先生所说的“因循”两个字。反倒是一些普通人,没有什么天赋,但通过勤学苦练,相信勤能补拙,最后学有所成,成了一代伟人。不管做任何事情,抱定一门心思,一辈子用功,不管天赋如何,很少有不成功的。譬如打井一样,一辈子就在一个地方打,不挪动地方,不见水誓不罢休,一辈子去用功,一定出水。但是,如果是这个地方挖了几米没出水,换个地方再打,那个地方挖了几米没出水,换个地方再打,那一辈子都在换地方,到头来一口井都不可能出水。改造命运也是如此,天天都在改错,天天都在反省,天天都在努力,那这个命运就一定能改,如果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就要做命运的奴隶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41#
发表于 2016-7-12 21:32:36 |只看该作者
【第35讲:个人修养的六个方面(2 )】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第四个方面是要为家庭积攒福德。举凡是人都在一个家庭中,身为家庭中的一分子,为家庭尽一份力实属应该,这是为人的本份。如果像我前面所描绘的富二代一样,只知道向家庭索取,不知道为家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便是家中的蛀虫。如何为整个家庭积攒福德?无非是行善而已!你能够去行善,去修身,不单单是你自己会发达,会万事如意,你的整个家族都会沾光带喜,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都是一个道理。

  第五个方面是要去帮助有急难的人。物我本是一体,看到他人有难处,有困难,就应视为自己的困难。从佛家的角度来讲,三世诸佛同一法身,意思是他人与自己都是未来作佛的人,将来做佛了都是同一个法身,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物我本是一体。既然物我一体,那他人的困难与自己的困难有什么不同?宗圣曾子在《论语》中说自己每天都是“三省吾身”,其中的一省便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为别人考虑事情,分担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尽自己的全力,这是曾子考虑的问题,也是我们考虑的问题。我们中国人向来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美德,如果我们看到他人有难处而不去帮,我们常常称这样的人不仗义。因此,帮人于危难,这本身就是一件功德之事,所以才会得到佛家和儒家的共同称赞,如此行事的人,在百姓心中也会获得很好的口碑,至少也算是一个仗义的人,有慈悲心的人。

  第六个方面是要不断地改正自己的邪念恶习。了凡先生所列举的六个方面中,以这一条最为重要。古人说:“克己复礼谓之仁”,什么意思呢?只要一个人能够不断的克服自己的私心邪念,不断进步,那就可以称作仁了。所以在宋明理学中,几乎所有的理学家都特别强调一个观点:“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人欲”就是专指人的私心邪念。私心邪念,它是天理的反面,他不是上天所赋予给人的,是人在后天环境中产生的。所以只有克制住私心,才会接近天理,接近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仁”,《论语》中所说的“思无邪”也是这层意思。想要克制私心杂念,就必须自己跟自己较劲儿,自己和自己战斗。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被外面的敌人打败了,而是被自己内心中的敌人打败了,所以,“克己复礼”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持久最残酷的战争。

  如何克制自己的邪念呢?我简单做个介绍。邪念,它一定是发于内心,它是在一个人的心中产生的,既然发之于心,那观察内心自然就可以消灭邪念。当一个坏的念头起来的时候,你知道它是一个坏念头了,先不要去理它,你看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个坏的念头究竟落到什么地方去。邪念,如同一个小偷,当你发现它是小偷,是一个贼的时候,这个小偷就无所遁形了。邪念起来的时候,你如果发现它是邪念,于是自己责怪自己,我怎么又产生了邪念,进而产生焦躁情绪,那这个邪念就趁机跑掉了,所以一定不要这样做。邪念起来了,一定要追着邪念跑,穷追不舍,看到底这个邪念跑到哪里去,落到什么地方,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如果能够坚持这样“克己复礼”,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这个恶念是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归于空寂,这就是观心之法,也是克制邪念非常有效的一个方法。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40#
发表于 2016-7-12 21:27:32 |只看该作者
【第34讲:个人修养的六个方面(1)】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这段的大概意思是说:远处要思考弘扬祖宗的恩德,近处要思考遮住父母的过错;向上要思考如何报答国家的恩德,向下要思考如何为家中积攒福德;向外要帮助他人的急难,向内要思考改正自己的邪念。这一段中很短,但意思很长,了凡先生在这一断中讲出了六个方面的个人修养问题。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方面。什么是祖宗,为何要弘扬祖宗的恩德呢?我个人觉得祖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祖宗,我认为中国古代一切圣贤人物都是我们的老祖宗。比如黄帝、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孔子、孟子等等,一切圣贤人物,我们都可看做是现代人的老祖宗。这些圣贤人物,或是著书立说,或是讲学办道,他们对我们有教化之功,是他们成就了我们。譬如我们说我们是炎黄子孙,炎帝和黄帝一共只有两个姓氏,而《百家姓》中的姓氏却有上百个,如何以两个姓氏应对上百个姓氏呢?可见,能否成为中国人的老祖宗,并不在姓氏上,而在他在世之时对中国人的贡献有多大,为中国千秋万代的子孙做了些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黄帝和炎帝都是上古帝王,奉行天道,教化子民,功德巍巍,所以被中国人共同认定为最初的老祖宗。尧、舜、禹以及孔孟等圣贤也是一样,他们对中国人的贡献实在无法用笔墨形容,黄帝和炎帝可以看作是中国人的老祖宗,那这些圣贤人物又有何不可呢?既然我们是圣贤的后代,那就要弘扬圣贤的教诲,如宋代理学家所说,“为往圣继绝学”,这才是最为孝顺的儿孙。

  狭义的老祖宗,就是和我们同姓的长辈,包括历史上的同姓长辈,也包括家庭中在世或过世的长辈。这些和我们同姓的长辈们,他们对我们有什么恩德呢?各位网友细细思量,我们今天所享受的吃穿用度,今天所享有的一切福报,哪一个不是长辈们辛苦积攒福报所得来的?如果没有他们辛苦行善,努力养德,那我们今天哪里有东西可以享用?《易经》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完全都是“余庆”的原因。有人说了,我所享有的东西都是自己努力赚钱挣来的,与祖宗无关。各位要知道,命中若没有,努力赚钱也只能是白辛苦一场,到头来一场空,说句实在话,努力赚钱与钱无关,努力行善才与钱相关。若是命中有,是富贵之命,那多半是祖宗之德所致,很少有人能够像袁了凡一样,靠着自己力行善事改变命运。袁了凡尚且劝导子孙要感谢祖宗之德,何况我们呢?所以,若是命中富贵,更应该努力弘扬祖宗的恩德,感恩祖宗,称赞祖宗,这才是对得起天地良心的事情。

  第二个方面是要遮盖父母的恶事,《孟子》中有一句类似的话,“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原因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在生活中我们的朋友犯了错误,或是做了不好的事情,我们都要帮助他遮掩,替他打圆场,替他解释。这样去做,小而言之,是为了不让朋友尴尬,大而言之,是为了成就朋友之德。《弟子规》里面说:“扬人恶,即是恶”,到处宣扬别人的恶事,这个人就有问题,他本身就在作恶事。对于朋友的过错,我们尚且应该如此遮掩,何况是有养育之恩的父母呢?不去遮盖父母过错,这是对父母不敬,这是儿女的不孝。各位网友要注意,替父母遮盖错误,并不是说父母有了错误就听之任之,不管不问,而是说不要在人前去说,不要到处宣讲,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对于父母的过错,仅仅是遮掩还远远不够,还应该进行劝导,让父母认识到错误,从而得到改正的机会,这是子女的义务与责任。

  了凡先生所讲的第三个方面是要报答国家的恩德。对于国家的恩德,我们平常很少谈及到这个问题,但是每一个人都在享用的很重的一个恩德。在佛家的一首回向偈中,有一句是“上报四重恩”,这四重恩之一便是国家恩。细细去想,若是祖国没有了,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我们走到其他的国家去,我们该用什么立足?平常的时候,我们吃着国家的粮食,用着国家的土地,一丝一毫,哪一样不是国家的赐予?这样谈起来似乎说教的成分很浓,但我也不是惺惺作态,而是国家之恩厚重无比,我们一时意识不到而已。我们可以去看看史书,过去国家一穷二白的时候,国人是何等的没尊严,是何等的受欺辱,我想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才会有切身的体会。有人说了,如果这样算来,我们是不是应该也感谢阳光之恩,是不是应该感谢空气之恩等等,我们何时才能感谢过来呢?我只能说确实如此!各位网友,感恩是一种心态,从义理上讲,我们应该感恩一切,哪怕是伤害过我们的人,我们都应该感恩,如同康熙帝要感恩鳌拜、吴三桂、葛尔丹一样,没有他们如何才能成就康熙帝的不世之功?因此,时时处处这个感恩心不能丢,因为他与人的本性相应,只有会感恩了,懂得感恩了,人的心态才会与本性接近,所以我们应该感恩一切,而不仅仅是国家之恩。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39#
发表于 2016-7-12 21:24:49 |只看该作者
【第33讲:长盛不衰的秘密武器】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当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这段话的意思是:你的命运不知道怎样?即使是命中应该荣华显贵,也要常常存落魄的念头;即使是命中应该万事顺利,也要常常存不顺的念头;即使是现在是衣食无忧,也要常常存在贫困的念头;即使是人们都敬爱你,也要常常存在恐惧的念头;即使是家中德望很高,也要常常存在卑微的念头;即使是你学问非常优秀,也要常常存在浅显不堪的念头。

  这一段中,了凡先生列举了命运的多个正面与方面进行说明,如果概况一下,只有一个意思:即使命中很好,也应当做不好想。那按照了凡先生的想法去做,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眼前光景很好不代表以后很好,原因多半是因为人无远虑。比如一个人身体很健康,体质很好,但若他过度消耗,不注意养生,那大病总有一天会找到他。反之,如果他本来就体质好,却当成有着重大疾病一样的爱惜身体,他必定会益寿延年。我们常说“富不过三代”,现在改了,连两代都富不过了,原因在哪里呢?道理简单得很,光消福不种福,光享受不积德,现在能够富贵两代真算是家中福厚了。

  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富二代,他们住着别墅洋房,开着宝马名车,吃着鲍鱼大餐,喝着茅台名酒,连腰带都是lv名牌,他们享受人间极乐,无限风光,但你何曾见过他们盖过一所希望小学,帮助过几个穷孩子?我的一个同事说,他们家中富有,可以享受,我只能说他们有享受的能力,却未必可以。一个家庭即使富贵至极,他终究挡不住只消福不种福。翻开历史,富贵至极的无过于帝王之家,凡是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大多数都是穷奢极欲,夏桀、商纣等等,哪一个不是?一国之富尚且不可以,何况是一家?举一国之富供一人享受,再富有的王朝都会走下历史的舞台,王朝就要改朝换代。举一家之富供一人享受,再富有的家庭都会衰败,都会走向灭亡,这是历史的定律。一家的财富,一家的阴德,被一个富二代消耗光了,那这个家庭的后代子孙怎么办?富不过三代,这是针对古代的纨绔子弟来说的,如果是现在极度奢靡的富二代的做法,只怕只能是“富不过二代”了。

  如果一个人或是一个家庭想要长久发达下去,办法就只能按照了凡先生的办法去做:即使命中很好,也应当做不好想。了凡先生这句箴言,可以作为一个人或是一个家庭长久发达的秘密武器。自己的命运很好,长存命运不好的念头,自自然然就会安心培福,努力修身养性,不敢享受,不去享受,哪里有不发达的道理?如果能够奉行了凡先生这句话,富贵就能天长地久,永不衰败。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如果家中富有,福报很厚,虽然不敢享受,但却不作善事,家庭依然会衰败下去。古人说,种善得福,所以根本的解决途径在努力行善,能够一心行善,福德才会绵远,这才是永久的保富之法。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38#
发表于 2016-7-12 18:47:59 |只看该作者
【第32讲:福祸是自己求来的】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因果理论对于圣人就不适用吗?当然不是,因为是圣人,已经穷理尽性,断惑归真,所以他会善用因果,不昧因果,他会众善奉行,从而教化万方,这是圣人要做的。对于还未成为圣人之前的恶因,他也会从容面对,绝不躲避,这和平常人有着很大不同。不仅仅如此,圣人面对为恶因所形成的恶果,他也不会感受到苦,只有乐,没有苦,这更与凡夫有着极大的区别。

  比如《金刚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曾经有一世被歌利王所杀,杀害释迦牟尼佛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并没有丝毫痛苦,反而生起无限的大悲心,释迦牟尼佛说,如果我成佛的时候,第一个要度化的人就是你歌利王。如果释迦牟尼佛被歌利王杀害的时候感到痛苦,他一定生起怨恨心,生起报复心,但他没有,而是升起了大慈大悲之心,你说他痛苦吗?所以,因果理论对于圣人来说,他只会善加利用,即使是他自己应该承受的恶果,他也从容淡定去接受,并按照一定的步骤去走恶果的形式,这是圣人与凡夫不同的地方。

  对于《尚书》中“天难谌,命靡常”和“惟命不于常”这两句话,不再解释了,原因是整个立命之学概况出来就这两句话,而且前面已经用很大的篇幅详细的讲解过。对于立命之学的理论依据,不管是从儒家经典还是佛家典籍中都能找到大量句子做证明,都不是一言一句,类似的话非常之多,《尚书》这两句话只是其中及其微小的一部分,四书五经中论述立命之学的句子比比皆是,所以立命之学的理论依据并不是孤立的。立命之学总括起来,不过是命由己,自求多福,如此而已。

  很多时候,道理只有一个,但因为后人不理解,才引出了一大堆的典籍来。所以,宋代的程颐和程颢说,如果能够洞晓《论语》和《孟子》,那么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不必治,就不必学了,因为这两本典籍足够让你领悟孔颜心法,足够让你领悟天命规律。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明心见性了,断惑证真了,那整部《大藏经》也就形同废纸了。

  了凡先生通过真修实干,他领悟了,明白了,故而谆谆告诫后人,凡是说福祸是自己求来的,这是圣贤之言;凡是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有人的,这就是世俗之人的论调。了凡先生为什么说得如此肯定?原因就是他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得出来的,他经过了自己的亲身验证,他自己就是试验品,他成功了,果然是真理,是真真实实的东西,他才苦口婆心进行劝导。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37#
发表于 2016-7-12 18:44:56 |只看该作者
【第31讲:命运不定,自己力求】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孔公算予五十三岁有厄,余未尝祈寿,是岁竟无恙,今六十九矣。书曰:天难谌,命靡常。又云:惟命不于常,皆非诳语。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这一段的大意是:孔先生算我五十三岁的时候应该有灾祸,我并没有向上天祷告消灾增寿,这一年竟然安然无恙,现在已经六十九岁了。《尚书》说:“天命难信,命运不定。”又说:“命运不定,自己力求”,这都不是假话。我于是知道,凡是说祸福要自己力求的,都是圣贤之言。若说祸福都是上天的安排,那就是世俗之人的论调。

  这一段是既是袁了凡对儿子的谆谆告诫,也是他对立命之学的一个总结。袁了凡本来五十三岁的时候是有灾难的,但因为奉行天命,让自己的所做作为符合中庸之道,命运的方向改变了,所以虽不向上天祈求消灾,灾难也能自然化解。那袁了凡五十三岁的灾难跑到哪里去了?既然有灾难,必然有个来处,也必然有个去处。这个来处,我们可以解释为袁了凡先生某一时的一个恶心,从而产生一个恶因,恶因随缘慢慢长大,从而结果,这便是袁了凡先生的灾难,本应在他五十三岁的时候开花结果。但我们看到,这个灾难并没有成为现实,这个“命中注定”的灾难去哪里了?根据因果理论我们知道,这个灾难一定是往后推迟了,推迟到很远的时间里去了。

     灾难的果子要长大,必须要有个缘,袁了凡把缘断了。如同种庄稼,种下种子,阳光、空气、温度、肥料等条件都具备了,种子开始在泥土里发芽,慢慢钻出土壤,奋力生长。你看到了这颗正在长大的植物以后,突然断掉了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水分、肥料、阳光、空气等必要条件,这个植物还能继续生长吗?不能了!袁了凡就是这样,他通过不断的修身养德,把恶因生长所必须的阳光、水分、肥料等给断掉了,把恶缘断掉了,这个恶果就很难成熟了。因此,袁了凡虽然并没有向上天祷告消灾,这个灾祸依然无法到来,所以他在五十三岁的时候能够顺利度过,安然无恙。

  大家要注意,袁了凡的这个恶果虽然被推迟到无限在时间里去了,但是恶因还在,只要继续给这个种子施肥,给种子所必须的阳光和空气,他依然还是会成熟,这个恶果还是会到来。譬如一个杀人犯,被判了死刑,几天后就要执行,但因为杀人犯有立功表现,属于戴罪立功,于是变成了缓期一年执行。杀人犯在这一年的劳教过程中,积极表现,有很大的进步,于是缓期时间被延长,变成了缓期三年执行。缓期三年执行,并不等于不执行,只是缓期而已。如果这个杀人犯在三年劳教过程中,继续表现积极,对他的惩罚可能还会变,变成缓期十年执行,或是二十年执行,但不管是缓期多少年,执行是肯定的。如果想要不执行死刑,只有两个方法,第一是杀人犯并未杀人,也就是这个杀因没有。但这已经不可能了,因为他已经杀人了,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第二个办法是,他不断的积极表现,不断的戴罪立功,那缓期时间就会无限的延长,他也就可以不用担心被执行死刑。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种比喻可以完美的解释因果理论,不管是种庄稼的譬喻还是杀人犯的比喻,都仅仅是一种比喻,对于因果理论的解释都是有限度的。种庄稼的时候,看到种子发芽了,生长了,你可以把种子从土壤中挖出来,但若是你种下了恶因,便永远无法挖出种子来;杀人犯通过积极表现,对他的惩罚很可能会变为有期徒刑,但种下的恶因却永远无法变为有期徒刑。袁了凡虽然积极一生都在不断的积功累德,但他从前所种下的恶因而必须要结出的恶果,我们只能看作是推迟了一万年,一亿年,一大劫,无穷无尽的时间里去了。如果某一个时间,他又继续造恶了,不再修身养德了,那这个恶果会来的非常迅速。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袁了凡最后的修为已经断惑证真,臻于圣境,这个恶果他永远不会吃到了,但恶果的形式还是要走的,只是不再是苦果。苦果是对凡夫来说的,对于超凡入圣的人来说,苦乐一如,没有苦乐之分,最后的袁了凡正是如此。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36#
发表于 2016-7-11 19:34:43 |只看该作者
【第30讲:善心真切,一行可当万善】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第二个关键是幻余禅师的话: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幻余禅师这句话也很难理解,因为在平常我们的理解中,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如何一件善事可当做一万件善事来用呢?各位网友要注意,幻余禅师这句话有一个前提:善心真切。善心真切,则满心是善,不存在任何杂念,这就做到了“众善奉行”。在人的本性中,大小、数量、颜色等等差别都是不存在的,本性中没有对立,没有差别,都是广大无虚空,无边无际的。既然本性无差别相,那么少与多有什么不同呢?少也是多,多也是少,一也是二,二也是一,因为没有差别的原因。

譬如现代物理学家霍金所提出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本来只是一颗极小极小的粒子,结果爆炸了才产生了我们这个世界。不要说整个宇宙,单单是我们这个地球上,有汽车,有电脑,有数不清的商品,有难以计数的动物,还有我们人类等等,但这些东西都从哪里来呢?依然是来自宇宙未爆炸之前的小粒子。那么对于未爆炸之前的小粒子来说,它有动物、植物、商品、人类、星球等等概念吗?一定没有!他只是一个粒子,一切都是来源于这个粒子,对于这个粒子而言,多与少、白与黑、高与矮、脏与净等等都没有任何意义,白也是黑,多也是少,都是一样的,没有丝毫差别。我们的本性与宇宙未爆炸之前的小粒子很相似,也不存在差别之相,如果讲得更实在一些,宇宙未爆炸之前的小粒子也包含在我们的本性中了。

  因为善心真切就接近本性,故而可以以少带多,所以佛家讲“芥纳须弥”,一粒小小的芥菜子可以装得下整座须弥山,芥菜子没有变大,须弥山没有变小,原因就是本性之中无差别,无对立。佛学中有一个派别叫净土宗,其中讲到,只要人在临终的时候真切念佛,有往生之愿,一念就能生到极乐世界中去。很多人积功累德去不了的地方,但临终至心信乐念佛一声就去了,原因何在呢?至心念佛,则全心就是佛,全心是佛,又有往生愿望,必然能够往生安乐世界。人,本性是佛,至心念佛的时候,必然感应心中之佛,必然回归本性,这是净土宗的理论依据。

  袁了凡通过为宝坻县人民减少税收这一件善事就圆满了一万件善事,这是袁了凡行善真切的地方,幻余禅师做了解释,并代为回向。与此同时,袁了凡又拿出自己的工资布施斋僧,这都是令人震撼的地方,实属无量的功德,所谓“种福得福”,他又怎么能没有福报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35#
发表于 2016-7-11 19:31:05 |只看该作者
第29讲:心中所感,外界来应】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夜间偶梦见一神人,余言善事难完之故。神曰: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矣。盖宝坻之田,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余为区处,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颇惊疑。适幻余禅师自五台来,余以梦告之,且问此事宜信否?师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吾即捐俸银,请其就五台山斋僧一万而回向之。

  这一段比较长,先白话一下:我晚上偶然梦到一个天神,我告诉天神自己所承诺的一万件善事难以完成的原因。天神说:只是减少税收粮食一件事,你承诺的一万件善事就已经圆满了。大概宝坻的土地,以前每亩征收税银2.37分,我为了区别对待,将税银减少到每亩1.46分,确实有这件事,心中且惊且疑。正赶上幻余禅师从五台山下来,我就将梦到的事情告诉了他,并询问梦中之事是否可信?他说:只要善心真切,就能一件善事当做一万件善事来用,何况整个宝坻县减少税银,万民享受福祉呢?我于是就捐出了我的工资,请幻余禅师布施僧人并代为回向。

  这一段中,关键点有两个,一是袁了凡为何能梦到天神?二是幻余禅师的话该如何理解?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关键点。

  梦,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能带给人很多哲学上的思考。比如你夜间做梦,梦到自己如何如何,那么躺在床上的人是你,还是梦中的人是你?躺在床上的人和梦中的人是一个人吗?如果说不是一个人,那为何梦中的自己竟是如此的真实,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一点一滴都无自己没有任何差别?如果说是一个人,那梦中的自己为何能够穿越时间,穿越空间,腾云驾雾,变化万千,而床上的自己却没有如此神通?所以,细细观察梦,能够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而这种思考往往是哲学或宗教层面上的。

  袁了凡梦到的这个神人可信吗?如果一个人没有力行善事却梦到了天神,我觉得多半不可信,除非是有特殊的因缘。但袁了凡不同,他是一个积极改命的人,一个全心全意去做善事的人,他梦到天神就必然可信了。为什么?我们知道汉代大儒董仲舒,他为汉武帝提供建议,从而出现了“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局面。董仲舒写过一本《春秋繁露》,书中阐述一个“天人感应说”的道理,意思是人和天是能够感格的。我们向来都认为董仲舒的学说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一个统治人民的工具,但如果细细品味儒家经典,我觉得董仲舒的学说也并没有什么错误,他只是说了一句真话而已。我们中国人向来讲“天人合一”,如果不去效仿天道行事,那如何“合一”?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天永远是天,人永远是人,是不可能合一的。但效法天道,按照天道规律行事,那天和人就合在一起了,天也是人,人也是天,人和天合二为一。做善事符合天心,这就是天道规律,坚持去做,必然有所感格,如同你在山谷中喊话一样,你喊出去了,必然会有回音,这是一定的道理。

  袁了凡力行善事,他按照天道去做,他感应到了一个天神,这个天神是他做善事的一个感应。既然是感应,那必然是先有感,才会有应,这个感便是袁了凡积极行善事,这个应就是他梦到的天神。所以,袁了凡梦到的天神依然来自袁了凡的内心,是袁了凡的善心感应出来的天神。大家要注意一下,这并不是说这个天神是假的,是不真实的,不要错会了意思。善心真切,做天神尚且不难,何况是感应来天神?我举个例子给大家说明一下。比如你结婚,邀请朋友参加婚礼,你发出邀请函,这是你内心中先有朋友,然后以恭敬之心去请。你要去请的朋友在你心内,你发出邀请函去,这个朋友来了,这是你心动之后的感应。朋友来了,他一定是真真实实的,是有血有肉的,不是假的。袁了凡所梦到的天神,依然如此,是袁了凡内心中有天神,他通过力行善事(相当于发出请柬)把天神感应了出来(相当于请到了朋友),所以这个天神也是真真实实的。

  我们说做梦常说是“见周公去了”,各位网友,其实这句不经意的话里面就蕴含了一个很深的义理和典故,这句话说的是孔圣人的梦。因为孔子奉行大学之道,所以他经常晚上梦到周朝的圣人周公旦,实在来讲,这也是一种感应,而这种感应往往是不可思议的,与禅宗的禅定功夫极为相像。隋朝的智者大师,他在给弟子们《法华经》的时候,忽然间不说话了,看上去像睡着了一样。过来很长时间,智者大师醒过来,他跟弟子们说:“我去灵山了,释迦牟尼佛正在讲法,灵山大会还没散呢。”智者大师所处的朝代是隋朝,而释迦牟尼佛所处的朝代,正好是西周周昭王的时候,隋朝离着周朝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不管是孔子,还是智者大师,还是袁了凡,他们都是天道的积极实践者,他们心中所感,外界来应,他们穿越空间,穿越时间,这种神奇的感应现象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能力,但却真真实实的存在着,不存在一丝一毫的虚假。

  当然,我们还有注意,这种人与天的感格,必须是你先去感,天才会有应,如果不去感,不去力行善事,你也梦到了天神,这与我们所说的感应规律不符合,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34#
发表于 2016-7-11 19:28:21 |只看该作者
【第28讲:所行善恶,纤悉必记】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连载)
余置空格一册,名曰治心编。晨起坐堂,家人携付门役,置案上,所行善恶,纤悉必记。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焚香告帝。


  这段的大概意思是:我放置了一个空格本,起名叫治心编。早上起来工作的时候,我吩咐家人把治心编教给佣人伙计,放置到我工作的几案上,自己一天所做的善恶等事,一丝一毫全部记上。到了晚上,我就设置一个桌子到庭院之中,效仿赵阅道,焚起香烟把每天所做的事情向天帝一一说明。



  袁了凡所制作的治心编我没见过,也没找到可以参考的资料,但通过其用途,我们可以想见它应该是一个类似我们今天所用的空格本之类的记事本。治心编和功过格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但功过格只负责记功与过,而对于整个事情的描述,功过格上无法体现。所以,袁了凡再用一个记事本专门记述一天所发生的善恶事情,就像写日记一样,将整个事情简略记述下来,以便于能够对治自己的习气,便于晚上向天帝祷告。如此这般,治心编和功过格就能起到互补的作用,而又各不妨碍。



  赵阅道焚香告帝是怎么回事?这一段要细细说说。赵阅道原名叫赵抃,字阅道,在《宋史》列传中有《 赵抃传》。赵阅道是北宋名臣,为官非常清廉,很有政绩,他与古文家欧阳修、宰相韩琦等都是至交好友。《宋史》记载,赵阅道每天晚上都要沐浴更衣,设置一个案几在庭院中,点上香火,然后跪下来将自己一天所作的事情向上天祷告。静心细想,如果一个人满心杂念,恶事很多,谁敢去焚香向天帝祷告?能够向天帝祷告之人,必然是心无愧怍,光明磊落,能够做到如此境界,才敢让上天来检验自己的言行举止。赵阅道修为极高,素有铁面御史之称,他与老百姓所称道的包青天一样,都是耿耿性格,心怀磊落之人。每天晚上都把白天所作的事情向天帝禀告,赵阅道坚持了一辈子。赵阅道去世的时候,《宋史》中说:“将终,与屼诀,词气不乱,安坐而没”,到了人生最后,赵阅道从容与儿子诀别,说话的语态神气与往日一样,镇定从容,笑对生死,神智非常清醒,最后跌坐而逝。如果不是平日用功,平日积功累德,赵阅道去世时怎么能够如此的从容?能够坦然面对生死,到了人生最后不忙乱,这要从平日生活中历练而来,赵阅道真正做到了。赵阅道去世后,当时的宰相韩琦称赞他为“世人标表”,意思是说赵阅道是整个人类的楷模标杆。



  袁了凡自从接受立命之学之后,就开始追求圣贤之道,绝不是以前悠悠放任的袁了凡。为此,袁了凡效仿先贤,效仿赵阅道,《论语》中说“见贤思齐焉”,袁了凡正在做这件事。袁了凡效仿先贤,并不是仅仅从形式上效仿,不是说每天晚上跪下来向天帝说说白天发生的事情就可以了,袁了凡是真正从心地上效仿,效仿先贤的心地,效仿先贤的修为,这是袁了凡效仿的。通过如此的用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成功了。袁了凡的贡献不仅仅是说他改变了命运,并告诉千秋万代的人们这个改变命运的法宝,事实上袁了凡最后已经到了圣贤地步了,他跟赵阅道一样,最后都是超越生死,脱离轮回,是明代最有修为的居士之一。



  汝母见所行不多,辄颦蹙曰:我前在家,相助为善,故三千之数得完;今许一万,衙中无事可行,何时得圆满乎?



  这一段的大意是:你母亲见所做的善事不多,就皱着眉头说:“我现在在家,帮助做善事,所以三千善事容易做完。现在你承诺了一万件善事,衙门中没有事情可做,这一万件善事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呢?



  《了凡四训》是袁了凡告诫儿子袁天启的话,所以书中的称谓都是针对袁天启说的,故称“汝母”。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袁了凡的妻子在怨天尤人,抱怨袁了凡承诺的一万件善事太多,无法完成,但如果细细品读下去,不难发现这种看法是一个误解。



  袁了凡的妻子为什么发愁呢?她是为了行善而发愁。各位网友,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为钱发愁的,见过为感情发愁的,见过为地位发愁的等等,但从未见过为做善事发愁的。比如一个人为钱发愁,因为钱太少故而想多挣钱,那么他一定是满脑子是钱,一心都是如何挣钱,如何才能挣到大钱,他的全部精神都放在金钱上。同理,袁了凡的妻子为做善事而发愁,那么袁了凡的妻子必然是满心善念,把全部的精神都投放在了做善事上,这是一心为善。既然 是一心为善,那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利益别人,又何来抱怨之心呢?所以,这一段是袁了凡的妻子在感叹自己所做的善事太少,并不是怨天尤人,这和为钱发愁的人感叹自己钱太少是一个道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吴氏中医的博客——肝癌频道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2
地址:临桂县临政路16号 邮编:541100
Email:ka900@126.com 吴氏老中医博客:http://blog.sina.com.cn/ka900 备案号:桂ICP备10200646号
友情链接:|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相关微博  |  中国太岁肉灵芝|

手机版|吴氏真医的博客│Email:ka900@126.com│电话:13299275999│原发性肝癌晚期肺癌治疗胃癌晚期肠癌│    

GMT+8, 2024-5-18 22:30 , Processed in 0.03509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