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吴氏真医疯癫郎中治疗肿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肝癌 肺癌 胃癌
查看: 29515|回复: 131

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第一讲(连载)

[复制链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5-6 17:54:46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要讲《了凡四训》呢?可能有的人知道这本书,有的人没看过,不过不要紧,我用一句话把它说明白:《了凡四训》就是一个叫袁了凡的人给自己的儿子写的告诫书,因为有四个章节,于是就叫《了凡四训》了,跟我们现代讲的家书,是一个概念,只是没经过邮政局而已。既然就是一个小小的告诫书,为什么要讲它呢?说实话,我跟各位师兄聊聊这本书,还真不是因为多少学者重视这本书,也不是因为这本书多有名气,要说学者重视,名气度高,那古代典籍没有哪一本能够跟得上《论语》。既然要开讲了凡四训,原因是这本书里面包含了儒家、佛家、命理三家学说,这在古代典籍中是极为少见的,如果是用采用活生生的个人经历来说明这三家学说,那就只有《了凡四训》一本。

在这本书中,袁了凡将自己一生的经历完完整整的写了出来,谆谆告诫儿子,我就是这样把命运给改了的,你按照我说的去做,你的命也就改了。这太震撼了!说的很简单,但是仔细一想,把“命”改了,这不是开玩笑吗?中国人的骨子里,始终存在一个观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你袁了凡凭什么就把命改了?怎么改?连《论语》中都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怎么就把命改了?注定的事情,改不了,我想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其实也那难怪大多数人这样想,因为只要你算过卦,看过相,哪怕是在路边的地摊上,都能给你说个八九不离十。如果是稍微有点儿本事的算卦先生,五分钟内就能说出你的百年人生。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于是我们认命了,再也不争了。既然已经注定了,争斗也是徒添烦恼,何必呢?基于这种思想,只要碰到不顺心的事,不顺利的事,就认为自己命苦,伤心一会儿,无可奈何的不了了之了,命苦吗,有什么可抱怨的。真是这样吗?袁了凡说不是这样的。了凡先生认为,只要一个人好好经营自己的人生,就能求财得财,求子得子,求万事如意就能万事如意。怕别人不信,干脆就将自己一生的经历讲了出来,用自己的一生来给大家作证明,等于说袁了凡甘心为我们做了一个试验品,只要你按照我说的做了,就成功了,改变命运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说了很多,很多网友还是怀疑,不是骗人的吧?真的能改命吗?这东西灵验吗?我可不信!其实,我们可以注意一个细节,那就是《了凡四训》是写给谁的?如前面所说,那是袁了凡写给自己儿子的。各位,天下没有害自己儿子的父亲吧?我想是没有!更何况,袁了凡是明朝著名的佛教居士,本身就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所以他是绝对不会说谎的,因为一说谎,他就破了“不妄语”戒。更何况,他已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证明了,所以我认为可信度极高,否则清代名臣曾国藩和一些佛门高僧也就不会如此的推崇袁了凡了。

  如果自己已经是亿万富豪或者是政府高官了,是不是可以不学《了凡四训》了?那除非是自己希望自己衰败,这样的人应该不会有的。袁了凡这个改命的秘方,糅合了儒释道的精华,已经大富大贵的,告诉你如何保住现在已经拥有的,没有大富大贵的,没关系,按照这个秘方做下去,有一天也终究会大富大贵。很多人都不屑如此去做,觉得这样是不是太功利了,是不是太“一切向钱看”了?比如,大学者黄宗羲就说袁了凡“与鬼神交手为市”,张尔岐也说袁黄“与天地鬼神为市”,说袁了凡居然跟鬼神做生意,做交换。我不敢妄加评判古人,但对黄宗羲等人观点也不太认同。袁了凡通过行善积德,进而改变命运,不能片面的理解为用所积攒的德行置换成了财富,这样评判,个人认为不太公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谁都不愿意贫困潦倒,谁都愿意富贵,都愿意事事顺心,事事如意,这也是人之常情。当然,如果能够像孔子一样,素富贵而行乎富贵,素贫贱而行乎贫贱,像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这样自然最好,但放眼天下之人,芸芸众生又有几个像孔子和颜回一样有着如此之高的境界?我承认有,但是太少,大多数人还是非常看重物质的,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事实上,我这样说也并不违背圣人救世的愿望,比如佛经里面就常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开始的时候,先要用利益牵引,慢慢地要让人开启圆满的智慧,这本是佛陀渡众生的方便法。所以,在佛教里,有众多财神,而佛教咒语里面,有很多咒语都兼有求财求顺利的功能,比如佛教十小咒中的大吉祥天女咒,就是为了帮助那些修习佛法而经济上又特别困难的人。正所谓“佛事门中,有求必应。”其中,当然也包括富贵。其实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不断的行善积德,结果却没有好报,又有多少人还会去行善积德呢?恐怕万万人中,难得一二。就说袁了凡吧,开始行善积德,就求财求子,结果都得到了。但是后来呢?他变成了一个非常有修为的居士,成为了佛门一大家,他最后所达到的境界没人知道。从开始的求财求子到最后无欲无求,从有为到无为,袁了凡经过了这样一个过程,真可以做“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的注脚了。现在这个社会,人心浮躁,道德滑坡,直接讲你要修养道德呀,你要提高修养呀,估计我会被送入精神病院了。

  如果再深入的讲一点,不仅仅是《了凡四训》这本书能够改变你的命运,事实上《论语》《尚书》《诗经》等等都能改变命运呢,因为《了凡四训》的思想从根本上说,依然是来自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中,只是没有《了凡四训》说得这么明显罢了。当然,我选《了凡四训》来说,而不说四书五经,也是因为四书五经里面的水太深了,要求太高了,这也是一方面原因吧。好了,闲言少叙,明天马上开讲。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5-7 18:44:01 |显示全部楼层
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第二讲:立命之学(连载)
了凡四训
  第一篇 立命之学       
  什么叫立命之学?简单地说,就是树立命运的学问,这和百度百科上面所说的“修身养性以奉天命”意思不太一样。这个很难理解,因为人生下来命就已经定了,为什么还要立呢?其实这里面存在一个误解。人生下来,命已经定了,我们也说已经立了,但这是宿命。啥叫宿命?宿,过去。因为过去的原因,而形成了这个依靠肉体凡胎而存在的命。中国的文字真是博大精深,一个“宿命”词语,就把改命的方法揭示出来了,也就是本章的标题“立命之学。”宿命是因为过去的原因造成的,那如何改呢?办法只有一个,把过去的原因消掉就可以了,这样就不会受命运的摆布了。但是仔细想想,也不现实,都是过去的东西了,我们怎么消掉呢?标题不展开讲,留待以后解释。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这句话大意是:我童年的时候父亲就去逝了,母亲要我放弃学业,不要去考功名,改学医,并且说:学医可以赚钱养活生命,也可以救济别人。并且医术学得精,可以成为名医,这是你父亲从前的心愿。
  袁了凡是个苦命的孩子,从小父亲就去世了。但是他的母亲非常有智慧,让他学医。为为何说袁了凡的母亲有智慧呢?因为袁了凡学医,是一件一举四得的事儿。哪四件?第一件:养生,也就是可以养活自己了。第二件:济人,可以帮助别人。第三件:成名,可以靠着这个本事成就名望。第四件:父愿,这是父亲的夙愿。
  对于头一件事情,我不用多说,这是最基本的,如果靠着一种职业却不能养活自己,那就不能称为职业,只能说业余爱好。
  第二件事,帮助别人。古人有句话:不为良相必为良医。如果细细推敲这句话,这意味就深了。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医生跟宰相是救人的,医生在医院,宰相在政府部门,都是为了救人。因为是救人的职业,所以时间久了,功德就很大。宋朝宰相范仲淹在还没做宰相以前,在路上碰到一个算卦先生,他就询问算卦先生:“你看我能当宰相吗?”算卦先生说:你以为是个人就能当宰相呀?”范仲淹紧接着问:“那你看我能当医生吗?”算卦先生很不解,觉得宰相和医生这两个职业实在是相差太远,让人竭尽脑筋也想不出来,这两个职业究竟有什么关联?于是算卦先生就问范仲淹:“这两个职业有联系吗?”范仲淹说:有。只有这两个职业是救人的。”算卦先生大为诧异,一个小小年纪的书生竟然有如此志向,于是看看范仲淹便说:“你能当宰相。”这个故事说起来简单,但里面所蕴含的哲理却很深。我记得有一首偈子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意思就是说,你的心念就像个画家一样,能画出各种东西,大到虚空宇宙,小到微尘芥子,你的心念都能创造出来。这个哲理本是佛教中的,是佛教最为根本的理论,我现在拿过来解释范仲淹,诠释袁了凡。
  通过刚才的故事,我们知道,范仲淹虽然一介书生,但是却心怀天下,心里面就只有老百姓,这是范仲淹的志向。平常的时候,我们如果解读这个故事,一定是说范仲淹因为心怀天下,从小立下了志向,于是经过多么多么的努力,于是终于当上了宰相。我看过很多书,对于这个故事大都这样解读的,但我感觉这样说还不够透彻,至少理没有讲透。如果不讲出“一切唯心造”的原理,也就是刚才说的那个偈子,这个故事根本就无法讲透。范仲淹心怀天下,时时刻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便是他的心念。有了这个心念,按照“一切唯心造”的原理,那么做君王或是做宰相可能性就变得非常大了。当然,这不是说一定就能做君王做宰相了,这里面还缺乏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范仲淹如果只是心中想想,心里总是想着老百姓,但是什么都不做,也不努力读书,也不参加科举,能当宰相吗?一定当不成!那么这个“努力读书,参加科举”等等一切的准备工作叫什么?这叫缘,没有缘,一切事都是画饼。往常我们解读这个故事时候,就是太注重缘,而不讲因,不讲发心,这短短不能成事,因为发心远远比缘要重要得多。看看身边的例子,有的人也很想当宰相,也想挣大钱,于是一心只想做宰相,只想挣大钱,也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进取,但是结果如何呢?都失败了!我们身边这种人大有人在,不成功的原因就是因为太注重缘了,而忽略了因,忽略了发心。上天不会成就有功利之心的人,但却愿意帮助有善念的人,也就是儒家说的“人有善念,天必从之”。如果说,处处想着挣大钱,结果就挣大钱了,那他挣到大钱的原因绝对不是因为他多么刻苦,多么聪明。我承认,心中处处想挣大钱,结果挣到大钱的人也有,而且这种人属于多数,比如很多老板,完全不讲道德,但是也身价过亿,这个原因又在哪里呢?这个问题,我在以后的章节会讲到,请网友继续关注就会知道答案。
  第三件事,成名,学医可以成就自己的名望。这句话的解释只有一个,但理解确有两种。一种是说,袁了凡通过学医可以成为名医。这是一种理解。还有一种,就是袁了凡成为名医,就可以救济更多的人了。翻译只有一个,就是成为名医,但两种理解却有天壤之别,原因是发心不同,前一种是功利心,后一种是慈悲心。我个人倾向后一种。如前面我们所说到的,袁了凡的母亲是个很有智慧的女性,家教很好,断断不会如此功利心强。俗话说:利令智昏。一个满心功利的人,智慧便不得显露,又怎么会有很高的智慧呢?所以,我倾向后一种解释。
  现代的医生分两种,一种是悬壶济世的,当然这种医生已经凤毛麟角了,但还是存在的。再一种便是以医生的名医敛财的,这种医生实在太多了。很多年前,有病人因为交不起医疗费病死在了医院门口,还能引起群众的声讨,但现在似乎麻木多了,群众也不再声讨了,因为这样的医生和医院何其多,声讨不过来了。说这些医生“妙手回春”倒也是事实,但关键是他们不肯实施妙手,这个“春”也就回不来了。
  第四件事,父愿。从表面上看,这件事似乎算不上“四得”中的一“得”,但如果细究起来,这应该算是这“四得”中最重要的一件了。古人的孝悌观念比我们现在要重得多,袁了凡生活的时代是在明朝,程朱理学处于全盛时代,这让孔圣人的孝悌思想更是深入人心,我们常说“宋明理学”,可见明代的理学思想已经深入到当时人的骨子里去了。父愿,就是父亲的夙愿,如果父亲的愿望不去做,便是不孝了,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孝顺简单的说分为三个方面: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意思就是说,要养护父母的身体,让父母心情愉悦,完成父母的志向。这父愿,便是最后一个方面,也是这三个方面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能够养父母之志,便可称为大孝之人,其他两个方面只能算是小孝。但是细细看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似乎连小孝已经做不到了,更别说是大孝了。《论语》中有子有一句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儒家将孝悌作为做人的根本,如果一个人不孝不悌,那么他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也就不能称之为人了。这句话意思很深,如果不细细讲,我们真的很难理解。什么叫做人的根本?这句话怎么理解?我打个比喻,譬如说一棵大树,如果要想枝叶繁茂,那么它的树根就一定要非常发达,只有树根壮大,那么这棵树才能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反之,如果树根遭到破坏,不发达,不壮大,那么这棵树就会夭折,或者生命力很弱。我们来看一下自然界的植物我们就会明白,凡是能够在沙漠地区生长的植物,它的根部系统就非常发达,根须延伸到地下几十米,生命力极为顽强,风沙雪雨奈何它不得。但如果是生命力很弱的植物,它的根茎就非常弱小,稍微有点儿风雨便夭折了。这“孝悌”便是做人的根,不孝便是把根断掉了。断掉了根,人的生命力就很弱,大多数会夭折。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有着数不清的证据。我举个历史上真实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吴起是战国时代著名军事家,司马迁再给他做传的时候把他跟孙武放在一起,后代兵家形容一个人会打仗,常用“仿佛如孙吴”来形容,可见吴起的军事才能绝非一般的兵家所能比。如果孙武是兵圣,那册封吴起为兵神,那绝对不为过,因为他一生就没打过一次败仗,比孙武还神。但是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呢?非常不孝顺。最初,吴起拜大思想家墨子为师,跟着墨子学习。吴起的母亲去世了,吴起并没有回家奔丧,而是对着天只哀嚎了三声,然后继续学习,跟没发生任何事情一样。墨子一看,这还了得,于是毅然断绝了与吴起的师徒关系,将吴起逐出师门。吴起走后,墨子感叹了一句:“孝悌是人的根本,一个人没有根本,吴起恐怕要不得善终了。”从《史记》上看,我们只能找到墨子因为吴起不孝而将吴起逐出师门的这句话,但在唐代赵蕤写的《长短经》中,我们能够找到墨子感叹的这句话。那么后来吴起怎样?自然是建功立业,赫赫战功,不在话下。不过,吴起最后还是被楚国的贵族乱箭射死在了厅堂之上。一个人不孝顺,结果墨子测算到他不得善终,根据就是《论语》中有子说的“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这句话。
  当然,这样的例子很多,《二十四史》当中俯拾即是。吴起作为一代军事家,改革家,智商肯定在一般人之上,属于绝顶聪明之人,但因为不孝,就避免不了不得善终的结局。凡是《论语》中讲到的话,都是宇宙规律,是天道,违背了就会受到惩罚。而《论语》中讲得最多的就是孝悌,可见孝悌是规律中的规律,是最基本的天道。袁了凡是个读书人,他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父亲的愿望,自己怎么能违背呢?所以,能够完成父亲的心愿,这应该算是“一举四得”中最重要的一“得”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5-7 18:44:55 |显示全部楼层
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第三讲: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连载)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余告以故,并叩老者姓氏里居。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数正传,数该传汝。余引之归,告母。母曰:善待之。试其数,纤悉皆验。余遂起读书之念,谋之表兄沈称,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馆,我送汝寄学甚便。余遂礼郁为师。

  先白话一下这段话:后来我在慈云寺遇到一位老人家,长长的胡子,相貌非常常人,飘飘然如同仙人一般,我对其他很尊敬,用礼仪问候他。他对我说:你是仕途中人,明年就可以上学,为什么不读书呢?我告诉老人家原因,并询问老家人姓甚名谁,在哪里居住。他说:我姓孔,是云南人。我传承了宋代理学家邵雍的《皇极经世》,按照术数预测,我该传给你了。我于是带着老人家回到了家中,禀告了母亲。母亲说:好好对待老人家。试试他的术数预测,一丝一毫都应验了。我于是起了读书的念头,跟我的表兄沈称商议,表兄说: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设学堂,我送你去学习很方便。于是,我就拜郁海谷先生为师了。
  这段话很简单,但是值得让人深思的地方也不少。能够碰到相貌非凡的老人家,这实在是难得的机缘。有时候我们很感叹袁了凡,为什么他能碰到这样的老人家,我们却不能。不得不说,这确实是机缘所致。机缘,我们改变不了,我们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如果在路上,我们遇到这样的老人家,我们会上去搭讪吗?我想大都数人是不会的,更何况对老人家“敬礼之”了。
  现代很流行一句话,叫“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袁了凡在未遇到老人家之前,他做了哪些准备?至少,袁了凡是个观察力很强的人。观察力不强,即使遇到这样的老人家了,也是白白错过。比如我们看神话电视剧,一些神仙下凡化作凡夫准备度化众生的时候,总是先幻化成僧或者道的形式,不断地对芸芸众生进行点播,但能够领会的人又有几个人呢?等到这些天神罗汉现出真身的时候,我们又望洋兴叹,后悔自己失去了一次做神仙的机会。这样的比喻听起来荒诞不羁,但若将电视剧中的场景拿到生活中来,情况也大致相同。我听我的同修讲过一个故事,是他的朋友亲身经历的,但因为人们不相信鬼神之说,姑且作为故事来听吧。他说,有一次一个和尚去他家化缘,和尚要十斤香油。这位朋友虽然有点儿佛教信仰,但还是被这十斤香油给吓到了,因为十斤香油价格不菲呀!这位同修便随便编了个理由,拒绝了和尚的请求。一个人的信仰还不如十斤香油值钱,这是我们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情景。和尚走后,这位同修猛然发现刚刚离开的和尚与自己家中所供奉的地藏王菩萨简直一模一样。他来不及思考,赶快开门去追高僧,短短的时间内,门外早已没有了高僧的身影,后悔已经于事无补。
  能够与地藏菩萨相遇,这不能不说缘分难得,比袁了凡的缘分可强太多了,但结果如何呢?白白错过了。追究其根本原因,必然是心中没有真实的敬佛之心,没有准备,以至于菩萨出现,白白空过。古代的居士看到佛像或者和尚跟看到佛陀没有两样,不敢存有半点怠慢之心,必然是毕恭毕敬,战战兢兢,生怕有什么不恭之处,这就是为什么古代人得道者多,现代人悟道者少的根本原因。袁了凡遇到老人家了,他怎么做的?敬礼之!袁了凡对老人家毕恭毕敬,这才引出了袁了凡跟这位相貌非凡的老人家的一段对话。
  这位老人家说的第一句话让人非常震惊:你是仕途中人,明年就该上学了,怎么不读书呢?通过老者的相貌,我们大致能猜到这位老者绝非常人,定然是非凡之人,他说的第一句话更加印证了我们的判断。在路上遇到一个陌生人,他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你是官场中人,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但这位老人家的术数预测究竟有多么神奇,道行有多深,目前还不得而知,还得继续看下文。
  袁了凡惊奇于老人家的言语,老人家如何说我是仕途中人呢?老人家从容地说出了自己的所学所精之术。原来这位老者便是宋代著名预测家邵康节先生的传人,精于《皇极经世》,得到了邵康节先生的真传。邵康节是何许人也?这个《皇极经世》是干什么用的?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邵康节,也就是邵雍,他是北宋时期术数大家,哲学家,对《周易》造诣精深,是中国最为著名的预测家,《宋史》当中有他的传记。他一生致力于《周易》的研究,写了很多哲学著作,《皇极经世》只是其中的一本。这本《皇极经世》来源于《周易》,是一本非常有名的预测学著作,也就是专门用来算卦的。邵康节在预测学上的造诣绝不是现在一般的算卦先生所能比拟的,即使是现代最为有名的易学大师,如果跟邵康节比起来,也属于班门弄斧。邵康节这个人,大到国家治乱,过去未来,宇宙成败,小到一个人一生的吉凶祸福,都能准确无误的推算出来,丝毫不差。可见,如果能够得到邵康节的真传,那预测的本领也就可想而知了。袁了凡很幸运,邵康节先生的传人让他遇到了,不但遇到了,而且这位老者还要将邵康节先生的《皇极经世》传给他。
  邵康节,我们大致了解了一下。那他的传人预测本事如何呢?这这一段里面,也稍稍体现了一下。这位老者说:“数该传汝”,意思是说这套本领不是瞎传的,而是按照术数预测,应该传给你了。列位看官,从北宋时期的邵康节到明代的袁了凡,这段时间大约五百年,也就是说在五百年前,这套本领该传给谁就已经定了,稍微推测了一下,五百年过去了,可见这不可思议的预测之术是多么神奇。这位老者的神奇之术在以下的章节还会有详细的介绍,让人瞪大眼睛、目瞪口呆之处比比皆是。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袁了凡将这位奇异之士引到家中,禀告了母亲,母亲让袁了凡好好对待这位老者。上面我们讲到过,袁了凡的母亲非常地有智慧,听袁了凡这么一说,立刻就答应让老人家住下来,并好好款待这位先生,这更见袁了凡之母有着超凡的智慧。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遇到这样一位老者,也带到家中,我们的母亲会相信吗?会让他住下来吗?大多数都不会!因为一说到预测,说到算命,多数家长都认为是无稽之谈,纯属虚构,哪里还有会什么“善待之”?但是袁了凡的母亲不会,她先让老者稳定下来,然后变开始试验老者的神奇之术。结果怎样?纤悉皆验,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都说对了,没有一丝一毫的错谬之处。袁了凡是如何试验老者的预测本领的呢?对于这一个环节,书中没具体讲。这个“纤悉皆验”究竟是对袁了凡过去的事做了一下推测,还是对袁了凡未来的事做了一下推测,我们不得而知,但两种皆能说通。袁了凡要考察老者的预测之术,很可能让老者推测一下自己以前已经发生的事情,作为一种考验,看老者能否预测出来?还有一种可能,袁了凡让老者测算一下未来的事情,然后用时间来证明老者的预测是否正确。下文中,这位孔先生所列的预测结果,也正好和“纤悉皆验”对应上。不管是哪一种可能,结果只有一个,这位孔先生确实推算地完全正确。正因为孔先生推算的丝毫不差,袁了凡就动了上学的念头,于是开始和他的表兄商议上学这件事。他表兄说:郁海谷先生正在沈友夫家开设学堂,我送你去学习也很方便。就这样,袁了凡拜郁海谷先生为老师了,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路。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5-7 18:46:13 |显示全部楼层
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第四讲:命运轨迹的初现(连载)

孔为余起数:县考童生,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处名数皆合。复为卜终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余备录而谨记之。
  白话一下这段话,大意是说:孔先生按照术数为我推算,我县考的时候,应当考第十四名;府考的时候,应当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的时候,应当考第九名。等到明年赴考,三种考试的考试成绩与孔先生所算定的完全符合。于是让孔先生为我推算我一生的吉凶祸福,孔先生说:某一年考第几名,某一年当补廪,某一年当做贡生,后当为四川省的一个县长,任期为三年半,就应该告老还乡。五十三岁阴历八月十四日凌晨1点到3点之间,你就会死于家中,可惜一生没有孩子。我听完了,小心地记了下来。
  孔先生为袁了凡所作的推测非常详细,也非常具体。袁了凡的县考、府考、提学考的名次都被孔先生算定了,丝毫不差。应该说这时候袁了凡已经开始思考人生了,为什么我的命运就被孔先生算定了,这到底是为什么?但在袁了凡的心中,他仍然对孔先生所算定的其他结果是持狐疑态度的。对于孔先生对袁了凡一生吉凶祸福的预测,袁了凡这时候并不认可,只是小心记下来了,留待以后去验证。如果说袁了凡彻底相信了孔先生,他的心境应当会起很大的波澜,毕竟自己的人生轨迹已经定了,再去奋斗似乎意义不大了。但是,袁了凡依然在进取,因为这个时候的袁了凡并不认命,他希望孔先生的推测是错误的,否则人生实在太没意义了,他在内心中期盼着奇迹的出现。终于有一天,一个不是奇迹的奇迹出现了。我们接着看下一段就明白了。
  自此以后,凡遇考校,其名数先后,皆不出孔公所悬定者。独算余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及食米七十余石,屠宗师即批准补贡,余窃疑之。后,果为署印杨公所驳,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师见余场中备卷,叹曰:五策,即五篇奏议也,岂可使博洽淹贯之儒,老于窗下乎!遂依县申文准贡,连前食米计之,实九十一石五斗也。
  此段的大意是:从此以后,凡是遇到考试,考试的结果名次,都不出孔先生算预先算定的。唯独只有算定我吃廪米九十一石五斗的时候出贡,但是我只吃到廪米七十石的时候,教育厅长屠老师就批准我补入贡生,我开始怀疑孔先生的推算结果。后来,果然被代理的杨老师驳回了,直到丁卯年的时候,殷秋溟宗师看到我在考场中的试卷,才感叹:这五篇策论,就是五篇奏折,怎么能使学问广博之人老死在窗下呢?于是就依据有关规定批准我补贡,到现在,算上以前所吃的廪米,正好九十一石五斗。
  没有人会轻易的任命,袁了凡也不例外,如上面所说的,袁了凡在内心中一直期盼着孔先生的推算出现差错,终于机会来了,孔先生算定袁了凡在吃廪米九十一石五斗的时候才能出贡,但是他只吃了七十多石,屠宗师就批准他补贡了。这对袁了凡来说,可是件好事情。但是高兴似乎来得早了一点儿,没过一段时间,就被一个姓杨的老师给驳回了。我们可以猜想,即使被驳回了,袁了凡的内心仍然怀疑。比如孔先生算定袁了凡吃廪米九十一石的时候才能当贡生,只要稍微改一下,例如只吃了九十石补贡,或者吃了九十二石补贡,孔先生所算定的就不再准确。袁了凡并不急于补贡,他只希望孔先生所算定的不准确,但是结果很残酷。殷秋溟宗师看到袁了凡的文章,批注他补贡,这时候连起袁了凡以前所吃的廪米,恰恰正好九十一石。到现在为止,袁了凡似乎已经绝望了,连仅有的一点儿希望都破灭了,他不敢再怀疑孔先生了,也没有理由反对,因为孔先生所算的每一件事情,没有一件错误,都被自己后来的事情证实了,还有什么理由,什么资格去反对呢,去怀疑呢?袁了凡这次是真的认命了,彻底的相信命运了,因为他甚至找不出任何一点儿反对命运的理由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5-9 18:30:17 |显示全部楼层
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第五讲:命运究竟存不存在(连载)
余因此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矣。

  我因为这些原因,彻底相信人生的进退都由命运的支配,淡泊无所求了。

  如果袁了凡所经历的这些,换到我们身上,我想我们也会认命。平常我们在生活中,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我们总会说“我认命”,但等到事业蒸蒸日上,百事顺利的时候,我们便不认命了,依然会争强好胜,依然会拿出拼命一搏的勇气来。那命运究竟存不存在呢?我们这里做一次粗浅的探讨。

  我们不得不相信,在生活中,确实有很多比我们笨很多,但事业却大成功的人,也确实有很多比我们聪明很多,但却穷困潦倒的人,找找身边的人,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可见,人生的吉凶祸福,并不因为人的智商而有所改变。聪明人失败,又傻又笨的人成功,有才华的人贫困,无才无德的人富贵,这种事情司空见惯。如果没有命运,那是什么原因呢?如果人生没有命运,那算卦看相的凭什么一算就准,一看就明白,他们又凭什么呢?我遇到过很多术数先生,或许你也遇到过很多,但这些都不能作为什么证据,因为这只能代表我们某一个人而已,不具有普遍性,也不足以让人相信。我下面列举一些实例,这些实例或出自二十四史,或出自儒家经典,或许能给我做个佐证:

  《左传》:“周内史叔服如鲁,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见其二子焉。叔服曰:‘谷也食子,难也收子。谷也丰下,必有后于鲁国。’”

  叔服看到孙叔敖的两个儿子,看了看就说他的儿子谷能够奉养孙叔敖,而另一个儿子难,可以安葬孙叔敖。谷一定会在鲁国兴旺发达。假如没有命运,叔父如何这样评判呢?

  《左传》:楚子将以商臣为太子,访诸令尹子上。子上曰:“是人也,蜂目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弗听。后谋反,以宫甲围成王,缢之。

  子上认为商臣是个残忍之人,劝国君不要立为太子,结果国君不听,最后导致子上反叛,如果没有命运,子上怎么知道不能立商臣为太子呢?

  《汉书》:“高祖立濞为吴王。已拜,上相之曰:‘汝面状有反相,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岂非汝耶?天下一家,慎无反。’”

  汉高祖看到吴王濞有反相,并告诫他不要反,天下都是我们刘家的,你千万不要反,但是后来吴王濞还是反了,如果没有命运,看相的不准,高祖刘邦怎么知道吴王濞要反呢?

  《旧唐书》:“则天初在襁褓,天纲来至第中,谓其母曰:“唯夫人骨法,必生贵子。”乃召诸子,令天纲相之。见元庆、元爽曰:“此二子皆保家之主,官可至三品。”见韩国夫人曰:“此女亦大贵,然不利其夫。”乳母时抱则天,衣男子之服,天纲曰:“此郎君子神色爽彻,不可易知,试令行看。”于是步于床前,仍令举目,天纲大惊曰:“此郎君子龙睛凤颈,贵人之极也。”更转侧视之,又惊曰:“必若是女,实不可窥测,后当为天下之主矣!”

  袁天罡看到武则天,当时武则天还是个婴儿,他怎么知道她便是以后的帝王呢?

  我并不是要宣讲什么封建迷信,而是必须要实话实说,否则实在对不起良心。如果说是稗官野史,古代小说,我自然可以说这是无稽之谈,但《汉书》《旧唐书》是古代官修历史,是信史,意思是可以相信的历史,我实在找不出理由反对。《左传》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古代官修的教科书,又有什么理由骗人呢?而像上面我所列举的实例,在《二十四史》当中数不胜数,怎一个“多”字了得呢?

  北京有个商人,是卖壁挂炉生意的,前半生凭靠着自己的伎俩赚钱,倒也成了亿万富豪,也算小有成就。后来他学了本儒家经典,觉得不应该靠着伎俩做生意,于是弃恶从善,每天对于生意赚多赚少很淡然了,讲诚信,学道德,半年不开一次会,对于生意也不闻不问,每天在办公室看看古籍经典,就这样过了一年。出人意料的是,一年下来,他的营业额翻了一番,不但没有赔钱,反倒赚了很多,这让他很是意外。因为他觉得不靠着坑蒙拐骗的手段,他肯定要赔钱,但是结果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原因何在呢?命运不会因为你不关心,就少让你拿一分钱,也不会因为你关心过度,就多给你一分钱,完全由命运支配,自己丝毫做不得主,所谓的“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说的就是这层意思。

  既然命运存在,那命运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我们在帖子开头的时候粗说了一下,现在就来细细说一下这个问题。解释命运,现代的科学还无法解释,所以必须回到宗教中才能找到答案。《了凡四训》一书,只出现了两家,儒家和佛家。儒家对命运只是粗说,这倒是不是因为孔子不知道命运,而是因为儒家谈得更多的是如何做人,所以对于前生今生,儒家更注重今生,极少谈前世,但并非只字未提,只是说得比较隐晦,我们很难想到这一层上来。比如作为四书五经之一的《易经》就言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说得很隐晦,如果不细细品,无论如何也让人想不到命运上来。我们来看一下,既然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行善积德,后代儿孙就会吉祥如意,那么这个“主庆”是谁?既然“余庆”已经让后代子孙享受不尽了,那这个“主庆”必然所得到的更多。儒家就是这样,只是粗浅的说,不谈前世和来世,只说今生,这也造成了很多人无法读懂儒家经典,甚至错解儒家经典的情况。而佛家则不然,不管是前世今生,一切事情都讲解得非常清楚透彻,所以佛家被称为世界上最圆满的智慧。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5-9 18:30:49 |显示全部楼层
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第六讲:什么是因果(连载)

讲命运,必须要谈到因果理论。在佛家中,最常用的解释因果理论的比喻是“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意思是种下什么因,就结什么果。有个弘扬传统文化的学者叫陈大惠,以前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他把因果理论解释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就是牛顿第三定律,我觉得并不是很恰当。陈大惠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尽心尽力,在当今世界上实在难找出第二个人来能够与其媲美,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他提出的部分理论的质疑。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种对等的力量,你给物体一个5牛顿的力,物体会给你同样5牛顿的力,不增不减,但是因果并非如此,他不是一种对等的力。你春天种下一颗豆的种子,你秋天可能会收获几十个豆子,断断不会只结一个豆子。因果也是这样,你种下善因,必然结善果,这个虽然一定,但你种下的善因可能很小,但所结的善果可能大得无法形容。比如你今生布施一元钱,至心诚意,那么很可能今生或是来世就能获得几百亿甚至用数字无法形容的财富,这完全看你布施时候的诚心,也就是心念决定了你所获得的多少。在佛陀时代,有个老太太仅仅是供养了佛陀一碗米汤,就是这一碗米汤的善因,就让老太太的来世做了神仙,获得了生为天人的果报。实际上,如果心念真诚,这个善事你还没做,果报就已经不可思议了。比如皇帝要增加税收,你上书劝阻,可能帝王还是下令增加赋税,结果你的奏折没有批准,但你所获得的功德不可思议,原因是你心念真诚,想着天下百姓,老天又怎么能不眷顾你呢?两个人在屋子里,各自静坐一天一夜,各不相扰,从表面看两人没有什么不一样,都是静坐,时间都是一天一夜,又都在同一间屋子里,但结果可能会有天壤之别。一个人可能或获得无量福,因为心中念善,一个人可能获得无量罪,因为心中念恶。
  因果理论博大精深,我们讲到的命运便是来自因果。如果没有因果,就不会有命运。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切的行为造作,甚至一个念头,它会带来一个结果。你的言行举止或是念头等等,这是你造作的因,也就是佛教所说的“业”。因为造业的原因所带来的结果便是你的宿命,也就是你的命运。这里必须要注意,这里的“你”不单单指你今生的业,更多的是指你前世的业。前世造善业(言行举止等等一切都善),果子熟了,你今生的命运就会好得无法形容,或是高官厚禄,或是富贵吉祥,或是健康长寿等等。如果你前世造恶业(言行举止等等一切都恶),那你就惨了,命运就会非常糟糕,穷困潦倒,短命多病,百事不顺等等,这都是因为前世造了恶业。《三世因果文》中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用这句话来注解命运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古人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因为做好事,必然结善果,前程自然不会错,又何须一问呢?
  从民国以来,信命的人少,不信命的人多,反对者举得最多的例子就是盗跖颜渊,认为盗跖行恶,竟然命也很好,而颜渊仁德,结果却夭折了,于是不信命了。事实上,这件事经不住分析,盗跖今生行恶,那前生他造什么业?必然是善业,只有善业才能支撑他今生行恶还能命运很好。虽然盗跖今生行恶,但恶果没熟,而前世他种下的善因所结的善果已经成熟了,他能不享受这个善果吗?我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你去年种下小麦,获得大丰收,收获很多,能够食用很多年,但是今年你种下的小麦却赶上自然灾害,颗粒无收,你会因为今年歉收而挨饿吗?不会!因为你去年的陈粮还有很多,足够今年食用,所以仍然可以安安稳稳度过这个灾年。盗跖就属于这种情况,前世种下的善因很大,故而收获极多,不会因为今生行恶就会缺衣少食,仍然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是,我们也可以想到,盗跖因为今生行恶,必然会大大锐减他的福德,恶果会提前来临,恶果一来,那就只有受罪的时候了。还用刚才种小麦的例子来比喻,虽然去年获得大丰收,今年赶上荒年,但是你不但不知道节约,反倒浪费起来,觉得自己粮食多,没关系,那么你去年的陈粮必然会很快用完。陈粮用完了,就是挨饿之时了。
  颜渊跟盗跖正好相反,他属于今生仁德,但是前生行恶地情况。(这里要注明一下,颜渊很可能是圣人为教化人民而故意如此的,鉴于圣人之意难测度,我只就表面事迹而论,至于说颜渊的本意,我就不得而知了。)颜渊因为前世行恶,所以才有今生短命之果。虽然颜渊今生仁德,但恶果已经先熟,他也不得不吃这个苦果。颜渊可以三个月不违仁,其修养已经近于圣人了,但圣人依然无法改变因果,如同佛陀的弟子大目犍连一样,虽然神通广大,在诸弟子中神通第一,但是因为前世恶因,竟然被几个普通的乡民用瓦块砸死了。大目犍连和颜渊一样,都在说明一个道理,神通敌不过因果业报。颜渊因为今生仁德,所以孔子屡次赞叹,等到颜回夭折的时候,孔子悲痛,但并没有怨天,原因就是孔子知道这是颜回前世恶因所致。其实可以试想一下,假如颜回不仁德,恐怕活不到四十岁,很可能二十岁就去世了,因为今生仁德的原因,才勉强到了四十岁。上天仁慈,看到颜回仁德,于是给颜回加了二十年寿命,等到颜回病逝,人们依然咒骂上天不公,让好人短命,这上天实在是冤枉极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5-14 13:12:43 |显示全部楼层
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第七讲:初见云谷禅师(连载)

静坐,三天三夜都没有睡觉休息。
  一个人真正认命了,他会如何做?袁了凡会给我们证明。每天只是静坐,也不看书了,因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何必牵强呢?认命虽然消极,但是也有个好处,它能让人欲望大减,妄想顿熄,这是认命的好处。害处是,它让人变得消极,变得颓废,不再有任何积极进取之心。如果不相信命运,没有人能够做到整天只是静坐,不看任何文字。
  这个云谷会禅师是谁呢?简单介绍一下。云谷会禅师,也叫云谷禅师,是明代著名高僧。最初,他本修习天台宗的止观法门,后来听说法周禅师很有修行,便去投靠法周。法周禅师修习禅宗,于是他便对云谷禅师开示明心见性的禅宗法门,云谷心领神会。后来终于在他参“念佛人是谁”话头的时候,赶上饭碗落地,此时云谷禅师才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袁了凡要去拜访的就是这个已经证道的高僧大德。据说拜访云谷禅师的人每天都很多,云谷禅师不管是谁来拜访,只是扔给拜访者一个蒲团,也不说话,让拜访者静坐。普通人心浮气躁,坐一会儿觉得没趣,便离开了。稍微有些定力的人,能静坐几个时辰,看看云谷禅师纹丝不动,也就知趣的走了。但是袁了凡则不然,他跟云谷禅师坐了三天三夜,仍然巍巍不动,这让云谷禅师觉得事情蹊跷。
  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
  这一段的大意是:人们不能做圣人的原因,都是因为妄想缠绕。你已经坐了三天了,没有起一个妄念,为什么?
  这段话很短,但包含的意思非常深奥。如果有人能把这句话参透了,那儒家经典根本不用看,整部大藏经也都成了废纸了。云谷禅师这句话跟佛陀证道后所说的话几乎完全相同。佛陀证道了,说的第一句话便是:‘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著故不能证得。”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的智慧和福德,但因为妄想和执著的原因不能显露出来。那云谷禅师和佛陀所说的妄想是什么东西?事实上这里所说的“妄想”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妄想”并不是一个东西。我们平常说的“妄想”,只是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但这里的“妄想”乃是一个佛教术语,说的是“妄为分别而取种种之相”之意。妄,不真实的意思。跟着这种不真实而去分别取相,这便是妄想。根据佛教理论,只有你的本性才是真实的东西,除此之外,别无真实可言。比如你看到月亮,你说这是月亮,事实上月亮无自性,根据《金刚经》中“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原理,那你看到的月亮是不真实的,是一个假象。凡是有成败的东西,不永恒的东西,都是假象。比如现在的你真的是你吗?这话听上去矛盾,但佛教不这么认为。如果现在的你真的是你,那你的前世,那又是谁?后世呢?现在的你,不永恒,它在变化中,比如会生老病死,所以佛教不认为现在的你便是你,而是一个假象,你的身体是你所有的,并不是真正的你。古代的时候,有个人证道了,她说自己前世为羊,就喜欢青草,今生为女,就喜欢美男,我如果真的是我,那应当永恒不变,怎么总是变来变去呢?可见目前的我不是我。
  圣人跟凡夫的区别,云谷会禅师说得很清楚,就在于有没有妄念,没有妄念,就是圣人,有妄念,就是凡夫。但圣人为度化和教育众生,他们会随顺众生,比如他们说月亮,明明知道月亮只是个假名,但为了说明问题,他们也说这是月亮,只是为度化众生方便而已。
  袁了凡跟云谷禅师坐了三天三夜,没有起一个妄念,那袁了凡成圣人了吗?非也!袁了凡没有妄念,是因为他被孔先生算定了,因此心念不再到处乱跑,给人一种没有妄想的假象。但袁了凡内心中,依然执着于自己,还有坚固的“我”在。袁了凡认为,我已经被算定了,无论如何也跳不出命运的掌控。事实上,这个小小的念头,小小心念,都是妄想,因为自性真如之中,这个“我”是不存在的。古代那些得道的高僧,真真实实的没有妄想了,但是他们依然积极进取,从未见有得道高僧消沉了,像袁了凡一样的“终日静坐,不阅文字”,这样的事情从来没有过。所以,袁了凡并非真的是没有妄想,而是一种极度的消沉。如果没有妄想真的那么容易做到,那死去的人都成了圣人了,睡着的人都成圣人了,那桌子、椅子、凳子等物体岂不都成了圣人了吗?可见,断除妄想绝非易事。
  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被孔先生算定了,我的吉凶祸福和生死,都是有一定定数的,就是想要妄想,也没有什么可妄想的了。
  这段话的意思很简单,它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袁了凡确实认命了,二是袁了凡不去妄想的原因就是因为被孔先生算定了,所以不切实际的想法才会断除。袁了凡是个认识道理的人,在这一点上,他要比我们今天的人强了几百倍都不止。我想算过命的人很多,看过相的人很多,但是有谁能像袁了凡一样断除不切实际的想法呢?很多人的命运虽然被算定了,但是依然不断的和别人竞争,不断地争取名利,连袁了凡的这种消极都做不到。消极虽然不好,但如果比起争名夺利来,那它就是一件好事情了。袁了凡认命之后,他知道命运了,不在争斗了。不争斗,他就很少造恶业,恶业会减少,名利这两个字就很难束缚他。相反,费尽心机争名夺利,很少有不造恶业的,有恶业就一定有苦果,这是必然的。因此,相对于争名夺利的人来说,此时认命的袁了凡虽然消极,但依然要好很多。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5-14 13:13:47 |显示全部楼层
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第八讲:一语道醒梦中人(连载)

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
  这句话翻译过来是:云谷禅师笑着说,我开始认为你是个豪杰,原来只是一个凡夫俗子。
  云谷禅师这句话非常重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没有这句话,袁了凡的命运就改变不了,我们也就无缘见到这改命的秘方了,所以袁了凡要感谢云谷禅师,我们更要感谢云谷禅师。本来袁了凡认为自己这一生算是没有希望了,自己都知道以后回出现什么,什么时间自己会死亡,死在那里,袁了凡都已经知道,只是等待时间被命运摆布而已。但是云谷禅师这句话,又给了袁了凡希望,似乎还有挽救的方法。这时的了凡先生,真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因此他的问话有些迫不及待。我们看下一句。
  问其故?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
  这一段的大意是:问其中的原因。云谷禅师说,人没有做到无心,肯定会被阴阳束缚住,怎么会没有定数呢?是只有凡人有定数,极度善良的人,定数不能束缚住他,极度险恶的人,定数也不能束缚他。你二十多年以来,被孔先生算定了,没有改变一丝一毫,这难道不是凡夫吗?
  在没有遇到云谷禅师之前,袁了凡已经绝望了很多年了。假如没有云谷禅师的开示,袁了凡一生注定就要这样浑浑噩噩地走下去,被命运牵引着走到生命的尽头。他很幸运,遇到了云谷禅师,我们也很幸运,遇到了《了凡四训》,我们跟袁了凡一样,都是非常有福气的人。下面我们来破解云谷禅师的这句话。
  什么叫无心?有人说了,人没了心脏了还这么活?这里要注意一下,此处的“心”并非我们一般意义所说的心脏,而是说的心念,是念头。如果一个人不起心动念,这就叫“无心”。这个境界实在太高了,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很多人觉得我说的有些过分,觉得用不了那么高的境界,有时候自己也会出现短暂的不起心动念。其实,之所以这么认为,大多数是对“念头”这个概念认识的还不够清晰。什么都不想的时候,是不是就是不起心动念呢?非也!什么都想,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念头,怎么能说没起心动念呢?如果再往下问,谁什么都没想呢?恐怕这个“我”的念头,仍然还非常坚固吧!如果说自己什么都没想的时候,自己是不存在的,已经忘却自己了,那么你又是靠着什么想呢,是谁再想呢?
  念头,也有粗细之分,粗的念头,例如今天晚上吃什么?这是一个粗的念头,我们一般能觉察到,那细微的念头呢?我们就很难觉察到了。佛经中有一本典籍叫《菩萨处胎经》,其中有一句:“一弹指顷,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有识。”一弹指的时间,我们定为一秒钟,当然弹指快的可以一秒钟弹三四下,我们取最低值,一秒钟就弹一下,这一秒钟里面有多少细微念头呢?三百二十亿乘以十万(百千是单位,意思是一百乘以一千),这样计算出来,我们必须要用“兆”这个单位,这还是取的最低值,还仅仅是我们一秒钟的细微念头。我们心念很粗,也很难觉察到一秒钟内会有这么多细微的念头。其实,如果讲出来也很简单,比如看电影所放的影像,电影的画面都是由一张一张的照片组合起来的,只要速度够快,一秒钟放几百张,或是几千张,我们肉眼就无法分辨了,明明是静止的照片,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放过的时候,就变成了动态的电影,谁能觉察到呢?我们细微的念头也是这样,一秒钟内的念头有很多兆,我们根本无法意识到。
  因为人都会起心动念,所以才会被阴阳束缚住。那阴阳又是什么东西,凭什么它就能束缚住我们呢?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明代有个金碧峰禅师,禅定功夫很高,只是对朱元璋赠送给他的玉钵放心不下,所以每次入定前都会把玉钵放好。话说有一天,阎王爷派两个小鬼前来索命,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金碧峰禅师,所以无法完成阎罗王的任务。无奈之下,连个小鬼只好求教土地爷,看如何能找到金碧峰禅师。土地爷说:“金碧峰是个禅定功夫很高的高僧,你们不会找到他的。他对于世间一切都已经放下了,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太祖皇帝御赐的玉钵,若是你们能找到玉钵就能找到金碧峰。”两位小鬼拜谢土地,便去寻找玉钵。哪知道,两个小鬼刚要将玉钵带走,金碧峰便出定了,两小鬼哈哈大笑,见金碧峰果然中计了。金碧峰一见此情景,立刻抢回玉钵,高高举起,猛力往地上一摔,摔地玉钵粉碎,并口诵偈语:“若人欲拿金碧峰,除非铁链锁虚空。虚空若能锁得住,再来拿我金碧峰。”当下金碧峰大彻大悟,悟道归真了。
  为什么小鬼开始找不到金碧峰禅师呢?小鬼捉人,完全凭心念,如果这个人不起心动念,他们便永远无法捉到。金碧峰处于禅定之中,心念全无,两个小鬼又到哪里找呢?因此,金碧峰虽在眼前,小鬼依然无法看到,原因是他没有念头。玉钵刚动,金碧峰便动了心念,出定一看方知中计,才知道为玉钵所害,索性将玉钵舍下,放下了最后一点儿执著,当下悟道归真了。可见有心念,便会被小鬼捉住。故事中的小鬼,便是阴阳。
  阴阳本是道家的概念,不过儒家也常应用。《易经》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个“两仪”便是阴阳,也说是天地。如果这么笼统地说,我们依然很难理解。太极又从哪里来?周敦颐说得好,“太极而无极”,朱熹也很赞同这个观点。太极本于无极,这个无极便是儒家说的“性”,便是道家说的“道”,便是佛家说的“真如本性”,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心”。心念一动,便生出了大千世界,也就是生了两仪,生了阴阳。可见,阴阳还是来源于我们的一颗心,心念动了,阴阳也就是生了。所以,起心动念与阴阳是对应关系,你心动,就必有阴阳,有阴阳了,你就在阴阳中了,也就是上面说得被阴阳束缚住了。事实上,阴阳怎么能束缚你呢?束缚你的只有你的心念而已,阴阳本是你的心念生出来的,你没有心念,阴阳就不会生,何来束缚之说呢?既然被束缚住了,那就是定数。这个定数好坏长短,这也完全看你当时的心念。所以,要想不被阴阳束缚,你只有不起心动念才行,这样也就没定数了。
  极度善良的人,虽然有念头,但它是好的念头。好的念头,所生的阴阳便好,命运很坏,但心念很好,这个定数就得改,因为定数定的是阴阳,阴阳又来源于念头,念头好了,阴阳会改,自然定数也就不定了。如果用佛家的道理解释,那就是“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说到根上,便是“一切唯心造”。同样的道理,极度险恶的人,念头很坏,整天想怎么做坏事,怎么害人,那所生的阴阳也就改了,会变得非常坏,定数自然也就变了。唐代的李林甫未做宰相之前,有的相士对他说:“你有三十年太平宰相洪福。”结果李林甫做了十九年宰相,就从宰相位置上下来了,他去找相士评理:“你不是说我能做三十年宰相吗?你说得不准,我做了还不到二十年。”相士笑笑说:“你每天纵情声色,吃鸭舌(一盘菜要用一千只鸭子的舌头),各种害人的事情做了太多,罪大恶极,你还怪我说得不准,这都是因为你享用太过了。”我们不能说相士不准,只能怪李林甫不知道珍惜,造恶太多,浪费了一生的福报,留下了千古骂名。比如你命中有十亿财富,不能不说你不是富贵人,但你每天都要花掉千万财富,穷奢极欲,那你只能够有一百天的富贵。
  袁了凡被孔先生算定了,二十多年都没改变过命运,说此时的袁了凡是凡夫,倒也确实是,但这也不能全怪袁了凡。袁了凡没遇到云谷禅师之前,他听不到这千金不换的改命秘方,自然也就无从下手。只能说袁了凡如果能够早些拜访云谷禅师就好了,也就不会白白浪费这二十年多年的光阴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编辑:心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5-14 13:14:24 |显示全部楼层
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第九讲:命运可以被改变吗(连载)

余问曰:然则数可逃乎?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我教典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
  先翻译一下这段话:我问云谷禅师,然而定数可以逃离吗?云谷禅师回答说:“命运由我所作,福报也是自己求来的。《诗经》和《尚书》中所说的,的的确确是最正确的训导。我们佛典中说:求富贵就能得到富贵,求男女就能得到男女,求长寿就能得到长寿。妄语本是释迦牟尼佛的根本大戒,诸位佛菩萨难道会说谎话欺骗别人吗?
  袁了凡的这个“数可逃乎”的问题,事实上在上面的问答中,云谷禅师就已经有所回答了,这一段只是为了更深入地来回答这个问题。
  命运完全由自己的业因造作,善因就得善果,也就是好命运;恶因就得恶果,也就是坏命运。个人的福报,也是靠着积功累德得来的。《尚书》和《诗经》都位列儒家五经,既然被称为经,那所揭示的一定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决不能看做是一般的文学作品。令人伤心的是,儒家经典本是讲解天道、圣人的书籍,现在却常常被看作文学作品来学。现代出版的解读儒家经典类的书籍,被误解、曲解、错解之处实在太多。长期看这种误导作用很大的解读类书籍,不但不能深入地理解经典的精髓,甚至会断送了自己的慧命。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吧。
    《诗经》是儒家五经之一,主编是孔子,里面有着极深的哲理。《诗经》的第一首诗是“关雎”,因为有“窈窕淑女,君子好球”这样的名句,因此为国人广为传唱。但是,我们看解读类的图书,里面很多都这样解读这首诗“这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歌”。看完了这句解读,我觉得解读这首诗的编辑连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诗经》是五经之一,地位比四书还要高,它难道只是用来表达爱情吗?孔子难道只是一个爱情诗歌的收集者吗?爱情在古代只是一种私情,历来为古人所不齿,凡是宣扬爱情的书籍,在古代都被列为禁书。例如《西厢记》这种爱情小说,一直都是被封禁的,这就是为什么《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要偷偷看《西厢记》的原因,因为它是禁书。当然,《红楼梦》也难逃厄运,也被乾隆帝列为了禁书,原因就是书中宣扬私情,不讲伦理。现在,图书编辑把《诗经》中的《关雎》解读成了爱情诗歌,这岂不荒唐吗?查古代的注解,《关雎》是一首表现“后妃之德”的诗歌,说的是道德,是伦理,与爱情毫不相干。凡是解读经典类的书籍,这样的错误实在太多,各位网友在选择图书的时候,多多看原文,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不要被某些解读类的图书误导了,断送了自己的慧命。
  云谷禅师本是佛教的高僧,但一说起《诗经》和《尚书》这两本儒家典籍来,也高度认同它是最为正确的真理。大约《诗经》和《尚书》所说的都是宇宙人生的真谛,是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云谷禅师已经是得道高僧,所以见地极高,智慧高深,对《诗经》和《尚书》所讲的道理,已经了然,所谓一通百通,正是说得像云谷禅师这样证道归真的人。万万不可产生“云谷禅师是佛门中人,可能会对儒家典籍有错解”这样的想法。不管是儒家还是佛家,到了参透玄关的境界,都是一家人。佛家的高僧悟道了,常常注解儒家典籍,无所不通,无所不能。如明代高僧藕益大师就曾经注解《周易》,注解《论语》,原因是藕益大师已经悟透了孔颜心法,所以他看儒家典籍与看自己家的东西没有两样。同样的道理,儒家的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也参透了孔颜心法,对于佛家典籍也是无所不通,一个儒家学者也能领会释迦牟尼佛的本意了,这都是一个道理。
  事实上,云谷禅师说这句话,还有另外的意思。袁了凡是读儒家典籍长大的,儒家典籍对于袁了凡来说更有说服力。因此,云谷禅师开始只说了《诗经》和《尚书》确确实实是最真实的智慧,是为了让袁了凡更加信服,这也是云谷禅师的智慧之处。
  云谷禅师讲了儒家典籍,接着就说了佛家典籍,用两种看似不同的学说来作解释。求富贵、求男女、求长寿,佛教也这样吗?当然。佛教是世界上最圆满的智慧,求富贵、求男女、求长寿,这对于具有圆满智慧的佛陀来说,如同探囊取物一样。因为佛教所追求的东西比这个要高很多,所以相对于人间的富贵与长寿就显得不值得一提了,而并非是求不到。比如求富贵,佛家的方法是,你只要去布施,富贵就是自自然然的事情。求长寿,佛家也有非常具体的方法,只要你时刻保持慈悲心,不杀生,那长寿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说到根本上,这依然是因果理论的应用。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慈悲不杀是因,健康长寿是果。这个问题留待以后再细细讲解,这里不展开讲。
  云谷禅师虽然引用了两家学说,但对于读儒家典籍长大的袁了凡来说,似乎只有儒家典籍是可信的,佛家典籍袁了凡未必相信。为了打消袁了凡的疑虑,云谷禅师补充了一句,他说妄语是佛门大戒,佛菩萨又怎么会用谎话欺骗人呢?这句话意义重大,如果没有这句话,那袁了凡对于云谷禅师的话,只能相信一半,另一半就他就很难相信了。本来相信人是个很简单的事情,但由于人的私心,这种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了。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佛家的妄语戒。妄语戒,很好理解,就是不说谎话,要说诚实之言,这与儒家所说的“信”是一个概念。人,说一句诚实的话确实很简单,但说一辈子诚实的话就难了。到现在,很多人都不会讲真话了,出口便是谎话,说谎话已经成了习惯,真话在口中是如此的陌生。这妄语戒就是佛教的根本五戒之一,意思是不要讲一句不真实的话。五戒,前四个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这是性戒,就是不管你出家不出家,只要是人就要遵守的,所以这前四条戒是对于所有人说的,不是单单对和尚说的。五戒最后一条戒,即不饮酒,这是遮戒,是对专门受过戒的人说的。这五戒是佛家的根本大戒,出家的僧人,在家受过戒的居士,都要遵守,但前四条戒律是对一切人的,意思是凡是人都应该遵守的规定。如果五戒与儒家的伦理道德对应,那不杀生就是仁,不偷盗就是义,不邪淫就是礼,不妄语就是信,不饮酒就是智。我们来想一下,如果一个人不讲仁义礼信,那他就不配做人了,这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但如果一个人不智,能够做到仁义礼信,我们最多说这个人没有智慧,比较笨,但他依然是人,只是比较笨而已。回到刚才的问题上,佛菩萨已经大彻大悟了,证道归真了,断断不会连对所有人都适用的仁义礼信都做不到,世间的君子尚且能够做到,何况已经断惑证真出世间的佛菩萨呢?因此,云谷禅师说佛菩萨不会骗人,他是有判断依据的。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4

主题

0

好友

58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6-5-14 13:15:01 |显示全部楼层
教你如何把“命”改了,深度解读《了凡四训》,第十讲: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你的内心(连载)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了。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这段话的大意是:我对云谷说,孟子说,力求就可以得到,这种求索在于我自身。道德仁义,这是可以力求到的;荣华富贵,怎么能能求到呢?云谷回答说,孟子的话不错,这是你理解错了。你没听六祖慧能大师说:一切的福田,都在于方寸之间,从心中去寻找,没有什么不感通的。追求在我,不单单能够得到道德仁义,也能得到荣华富贵。道德和富贵都能得到,这才是孟子说的“是求有益于得也”。如果不反省自己,只是一心向外驰求,那么也只能是求索有方法,得到全凭命运,道德与富贵都会失去,所以没有一定益处。
  孟子是儒家的亚圣,根据朱熹的注解,孟子已经近于圣人了,所以孟子所说的话,也是真理,也是天道规律。袁了凡认为,孟子所说的求索,只限于道德范畴,与富贵无关。这是没有读懂《孟子》的缘故,所以才有种错解。事实上,孟子所说的求,确实是让人修养道德,在这一点儿袁了凡并没有说错。孟子不可能让人去追求物质享受,追求物质享受,这和儒家的理论是相悖的。 《论语》中说“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是儒家对于物质追求的看法。那袁了凡错在哪里呢?袁了凡的错误不在于他没有没有理解孟夫子的意思,而是他理解的不全面,不够透彻,不够明白。孟子所说的这种求,一定是先追求道德仁义,但在追求道德仁义的同时,富贵也会随之而来。如果我们打个比喻,道德仁义就像种子,而富贵就像枝叶,一定是先有种子,然后才有枝叶,枝叶只是种子的副产品。因此,《大学》中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中庸》里面说:“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这都是在说,只要拥有了道德,富贵便会不请自来。这句话读懂了,那人生就只有一件事可以做了,这便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云谷禅师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又引用了慧能大师的话来做解释。他告诉袁了凡,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你的内心,都离不开你的心田。故而,你不要向外驰求,只要万事问心就可以了。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让人相信就不那么容易了。我们不看古代,单看我们这个社会。你能看到很多图书,很多培训机构,他们都在宣传一个理念:营销术。各位网友,营销术都在想尽办法从别人的口袋里往外掏钱,只考虑客户不考虑自身,这都是一种向外驰求。如果不去修养道德,只去关注别人的钱袋,这跟小偷的差别大吗?似乎没什么差别。这种种的营销术挣到钱了吗?应该也没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违背天道,违背规律,违背真理。科学上讲,要根据规律去做事,不能违背规律,违背了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那么,“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就是科学规律,不遵从这种规律做事,那挣不到钱是必然的。话虽这样说,但依然是有很多人不相信,这就看你是相信古人的智慧,还是相信西方的价值观念了。
  云谷禅师把孟子这句话讲得非常清楚,他不但告诉你要追求道德,还告诉你在追求道德的过程中,你还会得到富贵,这样的获得才是内外双得,这样的获得才会逃出命运的怪圈。因此,云谷禅师强调要反省自己,不去反省,只是在心外找东西,那就只能受命运的摆布了。
  因问:孔公算汝终身若何?余以实告。云谷曰:汝自揣应得科第否?应生子否?余追省良久,曰:不应也。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
  这段话的大意是:云谷禅师问我,孔先生算你终身怎么样?我对云谷禅师实话实说了。云谷禅师说,你自己揣测一下能不能中科举?能不能生子?我想了很久,说:不应该。中科举的人,大多有福相,我福气很薄,又不能积累功德来培养后福,而且很没有耐心,不能容纳别人。我时常用自己的才智来欺压别人,直心直行,说话很随意,说了很多错话。像我这样福气浅薄之人,怎么会中科举呢?
  上面我们已经讲到了,富贵要从心而觅,这就需要反省。能够反省,这是你改命的第一步。不去反省自己,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那命运就无从改起。曾子为什么要每日三省呢?就是怕自己有过错。所以,反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大功德,它不单单是改命的开始。世界上有两种值得称赞的人,一种是不犯过失的人,但这种人几乎没有,谁能说一辈子不犯错误呢?还以一种,就是有了过错能立刻改掉的人,能够做到这一步,就是人中丈夫。反省并不是单单说要认识到过错就行了,而是努力去改掉自己所认识到的错误,这才是真反省。如果认识到了自己错误,不去改,或者说不努力去改,那都是自欺欺人的行径。人生修养进步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错误,然后不断地加以改正的过程。
  云谷禅师听完袁了凡的汇报以后,就先让袁了凡自我反省,找出自己不能中科举的真实原因。袁了凡自我反省的功夫还是很了得的,一下子就列举了很多条。一是自己福气很薄。福气薄也没关系,只要你能培福,也可以。但袁了凡不但不能培植自己的福德,还做了很多有损福德的事情。他没有耐心,心胸狭窄,容不下别人,经常用自己的才学欺压别人,卖弄文采;随便说话,很多都是错话,再加上不会委婉说话,也得罪了很多人。如此众多的错误和罪过,能活着就不容易了,还怎么敢奢望中科举?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作者:李金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吴氏中医的博客——肝癌频道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2
地址:临桂县临政路16号 邮编:541100
Email:ka900@126.com 吴氏老中医博客:http://blog.sina.com.cn/ka900 备案号:桂ICP备10200646号
友情链接:|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相关微博  |  中国太岁肉灵芝|

手机版|吴氏真医的博客│Email:ka900@126.com│电话:13299275999│原发性肝癌晚期肺癌治疗胃癌晚期肠癌│    

GMT+8, 2024-3-29 01:47 , Processed in 0.04327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